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观点|郑新民教授:明德慎思 笃行致远——指导博士研究生科研实践的几点体会

2017-04-03 郑新民 语言学通讯


推荐语

一名博士生从入学到毕业,能否养成批判性思维能力、形成创新能力,能否站在学术前沿、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最终由一名普通学生蜕变成“术业有专攻,业务有专长”的研究者,这与导师的正确引领和规范指导密不可分。上海语言学通讯本期邀请学术分享的专家是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郑新民教授。

从2010年至今,郑教授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点下的三个方向,即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以及国际汉语教育,指导了三十余名博士研究生,其中近二十名学生已经顺利毕业,获得博士学位。我们邀请郑老师与读者朋友们分享他对自己的博士生科研实践指导的总结与思考。囿于篇幅,本篇主要涉及的内容有:团队学习、课程选修、个人指导、博士学位论文写作以及论文答辩等,相信一定能给各位学友带来启发。

团队学习:同心协力、共攀高峰

郑新民学术团队(SLRC)的主体成员有在读博士生、博士后和访问学者。每周定时定点举行一次研讨,主要围绕研究范式、论文选题、文献综述技巧、概念性框架搭建、研究方法探究、研究工具使用、资料收集与分析、逻辑思辨、学术伦理等主题展开。学生们在演示分享和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学会积极思考,相互质疑,自圆其说,导师在恰当的时机反馈,因势利导,意在举一反三。研讨目的在于全方位促进和培养学生逐渐形成清晰的呈现能力、敏锐的质疑视角、犀利的批判态度、娴熟的答辩技巧和软件操作本领,以及严谨的归纳能力,最终达到“共享、共学、共研、共进”的目的。这种团队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们有了归属感,在科研探究的道路上不再感到孤雁独飞,通过团队的协作学习,学生们在感到困顿之时,或遭遇研究瓶颈之际,有机会将问题尽早说出来,通过跟同学和导师进行沟通,养成团队协作的意识。由于团队讨论气氛往往比较“热烈”,甚至是“激烈”,尤其是来自导师丝毫不留情面,甚至是一针见血的质疑,也有一些学生一时无法承受,产生为难情绪。在指导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给予学生更多的宽容和鼓励,避免让他们产生过多的负面情绪和恐惧心理:需要耐心敲打,不能急于求成,这样才能把他们培养成身心健全、意志坚强、品质优秀,并能经得起挑战和考验的成熟研究者。

课程选修:扎实学艺、博采众长

除了上外研究生部规定的必修课程,基于我对学生们未来研究方向的大致了解和预判,结合他们各自的研究需要以及我对有关课程内容的了解,我会明确建议他们该去选修哪些适合他们的课程,有些是校内的,有些是上海地区兄弟院校的,哪怕他们已经修满学分,我还是鼓励他们要多修与研究相关的必要课程。

此外,为了夯实学生的研究能力,补充现有课程内容中的不足,我本人在SLRC的讨论会上,还结合学生们阶段性的研究情况和需要,主要在研究范式、研究方法、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查缺补漏,同时还让不同年级的学生组成研习小组,根据某一主题展开比较详细的文献阅读,进行比较精细的专题演示,这样的分工让学生们能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我的另一种做法是在讲授《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论文写作》、《教育语言学》以及《质化研究方法》等课程时,让处在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到课堂上“现身说法”,利用他们现有的论文写作内容进行陈述,让选修课程的学生们对其进行评点,这样双方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最后,我向我的导师Bob Adamson教授和Chris Davison教授学习,即推荐几本经典书籍让博士生自学,以此来拓展课程的宽度和深度,并检查学生们的学习进度。如有余力,我也鼓励他们的选课范围还可以更广一些,如可以修英美文学,甚至是中文修辞和语言类型学等课程,这对于拓宽他们的学术视野,润泽他们的学术素养都是颇有裨益的。


个人指导: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对博士生开展个人指导是导师能否及时把握学生学习情况,尤其是论文撰写进度的重要方式。个人指导可以分为开题前、收集和分析资料,以及论文撰写等几个阶段。在学生入学之初,我主要让他们读与他们入学时拟定的研究计划相关的书籍,但一定要读本领域最顶尖、最重要的学术会议论文集和期刊杂志,让他们对相关的领域有宏观层面的了解。通过阅读“经典”和“前沿”,指导他们逐渐缩小研究范围,争取尽快找到他们的研究空隙(研究问题)。这个时期的个人指导还包括检查学生们是否在阅读文献时带有批判的思维去读,看他们是否能在发表的文章里找出不足之处,同时规定他们每周都要撰写读书报告交给我。

开题之后,学生们基本上确定了研究领域和研究问题。我鼓励他们尽早进入田野收集资料,由于我的大部分学生是做质化研究的,他们需要掌握访谈和观察等技巧,所以需要通过个人指导的方式与学生讨论访谈问题和观察内容的设定等,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收集有效的资料。质化研究分析数据的特点是边收集边分析,所以个人指导能为学生们提供导师的及时反馈意见。

资料收集和分析之后,就是如何将这些结果清晰客观地呈现出来,让数据说话。这个过程特别纠结和挣扎,因为从田野归来,资料往往杂糅冗繁,哪些该呈现,哪些该删减,哪些该彻底摒弃,此时的学生特别需要聆听导师给他们的客观评价,令他们免于陷入资料的泥潭。同时,只有通过个人指导,导师才能明察秋毫,告诫学生一定要守住学术道德底线,绝对不能犯数据虚构或数据掺假的错误。


论文撰写:学术准绳、精神支撑

博士学位论文写作是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要完成的主要工作,也是跨入学术殿堂的入场券。由于大部分学生入学以前并无撰写学术专著的相关经验,博士学位论文要求他们要撰写长达200余页的篇幅,并且要做到逻辑通顺、文献扎实、方法恰当、数据详实、言之有物、写作规范、观点独到的论文,难度的确不小,加之论文撰写的周期比较长,由于有家庭等因素的客观存在,学生们的情绪起伏也在所难免。因此,要想做好博士论文,除了学生自身应具有坚定的毅力和恒心之外,导师的系统性、科学性、针对性、人文性的指导也是至关重要的。我在指导博士生进行博士论文的写作时,坚持一条龙训练的原则,即从选题开始,到开展文献综述,再到构建概念性框架,提出具体的研究问题,接着设定研究方法,选用恰当的研究工具,然后入场收集资料,指导他们边收集,边分析,再到应用逻辑思辨,努力凝练提升,最终成就一篇合格的博士论文,在这一系列的研究活动过程中,尽量做到环环相扣、紧密呼应。当然,我也充分意识到博士论文的写作并不是线性的,我经常鼓励学生们在开展研究的实践中勤于反思,对于之前形成的知识和理论进行修改和重构,用新的理论开始下一次实践。如此循环往复,持续生长。

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对话与冲突是并存的。由于每个学生的研究重点各不相同,为了能够有针对性的指导,我坚持因材施教,量体裁衣,与学生共同学习,给予学生最坚定的支持,做他们最坚强有力的后盾。这种支持和帮助不仅是学习和科研上的,还有情感上、生活上的,在他们的确需要回家探亲时,适时地让他们回家与亲人团聚,调整状态,迎接更多的挑战。诚然,任何科学探究都不是一帆风顺、一蹴而就的。尽管导师和学生们都十分的用心投入,但我的学生们也时不时受到现实问题的困扰,即研究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整,文献综述需要进一步补充,研究方法需要进一步诠释,结果呈现需要更加客观,讨论环节需要更加缜密等。对于此类问题,我鼓励他们要耐心、耐心、再耐心;缜密、缜密、再缜密。除此之外,别无他路。这是一个与学生们共同磨合和调整,包容和共建的过程,相信他们一定能明白我的用心良苦。


论文答辩:凝练提升、完整呈现

与上述内容相比,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看似是一个相对容易的事,其实不然。在答辩之前,我让学生们多次在SLRC团队演练,要使用幻灯片将自己的核心内容言简意赅地呈现出来,即要有经过研究形成的最终理论框架,以此来体现博士学位论文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以此来体现出博士学位论文不是由零散的几个课题随便拼凑而成的一个“杂货”。答辩的目的就是让专家评委确信本研究的确是由自己完成的,先述及研究背景,研究领域综述分析,研究动机与出发点,研究定义与描述,具体研究问题,研究方法与主要研究工作,新的发现、创新与学术贡献等几个要素。最后如果能够使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研究概括出来,即论证(argumentation),那么就达到了“一言以蔽之”的凝练!

为了准确到位地回答专家评委的问题,在参加论文答辩时要反复确定具体研究问题是否明确,论证是否到位,文献是否还有哪些与讨论无关的内容,研究设计环节还有哪些需要更加透明,数据分析是否有暗箱操作之嫌,理论凝练是否有高度,写作是否符合规范,如文献引用格式是否统一,是否足够新等。显然,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削弱博士学位的质量,也会影响到答辩专家最终的评价。最后补充一点,学生在答辩时的态度就应该是“有礼有节,就事论事”,既不能完全抛弃自己的主张,也不能强词夺理,更不能拒绝接受正确的建议。

个人信念:志立愿行、工匠精神

学术研究从来不是孤立的,我们需要与他人共同思考,协同合作,每个人都能够从中得到启迪、帮助、认可和鼓励。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相互学习、相互探讨,我和我的学生们一同建立了郑新民学术团队(SLRC),通过实践证明,我们依靠积极的思维和集体的智慧,通过学术碰撞和交流,产生了不错的学习效果。我们诚挚地分享学术经验,耐心谦虚地倾听,齐心协力去攻克学术困难。通过定期的学术交流,学生们的呈现能力、质疑能力、批判能力、归纳能力、对于最新软件的操作和掌握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作为导师,看到他们通过“团队研讨、个人指导、个人撰写”三位一体的师生共耕,博采众长,取长补短的学习模式而逐渐成长,成熟而感到欣慰。

培养我国外语教育培养合格的博士研究生,作为导师,我践行的是“志立愿行”,即坚毅笃行,恒心恒行,用眼欣赏,用耳聆听,用心鼓励;我体验的是“工匠精神”,即诚恳心态,端正态度,不厌其小,不厌其烦,不辞劳苦。教书育人是一个细雨润万物的过程,对待学生要用心去呵护,用爱去滋润,用方法去培育,用知识去浇灌,以教学艺术激活他们,以专业精神引领他们,以人格魅力感染他们。于此,学生不仅学得精湛的技艺,也与导师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星月流转,韶华飞逝,师道永存心中,愿我和我的学生们共勉。



学者简介

郑新民教授是香港大学应用语言学哲学博士(PhD),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郑教授是美国纽约大学(NYU)和英国利兹大学(Leeds University)的高级访问学者,现兼任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郑教授的主要研究兴趣有外语教育,应用语言学,外语课堂教学,外语教师认知等。郑教授在英国出版了其个人专著“Changing Pedagogy: Analyzing ELT Teachers in China”, 全球著名应用语言学专家、香港大学David Nunan教授为该书作序,称赞该书拓展、延伸和更新了外语教学理论,尤其是对外语课程论理论是一个重要的贡献。郑教授的中文专著有《语言教育新概念》(2011)、《信念与追求---走近上外》(2016)、《英语博士成长札记》(即出);《英语学术论文写作之探一一来自"郑新民学术团队"的报告》(即出)。郑教授在海外SSCI和国内CSSCI学术刊物上已发表50余篇学术论文。



上海语言学通讯

上海语言学通讯关注语言文学研究。主要收集发布:1国内、外英语语言文学的学术会议、研修班讯息;2上海高校学术讲座;3学术期刊和学术观点推送。近期推送的特色栏目是读书小札和新书推荐,欢迎作者和出版社赠送样书。文章投稿请联系dianzishu@126.com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公众号左上角头像图标 “查看历史消息”



敬请关注

上海语言学通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