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著推荐|唐丽萍教授《美国大报之中国形象的语料库语言学方法辅助下的批评话语分析》

2017-10-18 语言学通讯 语言学通讯


推荐语:西方媒体镜像中的中国形象历来是学界关注的热点。唐丽萍教授的新作《美国大报之中国形象的语料库语言学方法辅助下的批评话语分析》以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语料库语言学为学理基础,具体回答了两大问题:美国大报如何以评价韵的方式隐性建构中国形象,美国大报如何以语义韵的方式隐性建构中国形象。


作者简介:唐丽萍,女,河北保定人。2002年考取北京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胡壮麟教授,2005年毕业,获得文学博士学位。现任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系统功能语言学、批评话语分析、语料库语言学、英语教育。近年来,在《外国语》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主要论著有《批评性跨文化阅读的主体间评价研究》。成果获得河北省第十一届和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主持完成的主要项目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一项、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入选“河北省高校百名优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于2015年赴英国兰卡斯特大学访学。


关键词:国家形象;系统功能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批评话语分析

内容梗概

Kenneth Boulding被公认为国家形象研究的奠基人,其1959年发表的“National Images and International Systems”是“国家形象”概念的发轫之作。该文指出国家形象包括一个国家对自我的认识和对构成其国际环境的其他行为主体的认识,提出了国家形象描写的三个维度:一是地理维度;二是心理态度维度(敌对的/友好的);三是物理实力维度(强大的/羸弱的)。在国内,“国家形象”概念的正式界定直至管文虎等学者1999年合著的《国家形象论》。该著指出“国家形象是国家的外部公众和内部公众对国家本身、国家行为、国家的各项活动及其成果所给予的总的评价与认定。”综上所述,本文认为国家形象是特定主体对一国所形成的综合印象和评价。作为多种歧视话语和霸权话语的汇聚点,国家形象的认知受到利益的博弈、意识形态与权力的驱动,这就为揭示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隐匿关系的批评话语分析的介入提供了发展空间和现实需求。唐丽萍教授所著的《美国大报之中国形象的语料库语言学方法辅助下的批评话语分析》借助语料库语言学手段进行批评话语分析,揭示美国话语体系如何操纵作为国家喉舌的大报配合国家的外交政策,掌握建构中国形象的霸权(常姗姗,2016:144;钱毓芳、黄晓琴,2016:15)。全书共七个章节,主要涵盖了中国形象的研究历史、语料库语言学在批评话语分析中的作为空间、美国大报如何以语义韵和评价韵的方式隐性建构中国形象等内容。本文将在内容评介的基础上,探讨如何构建国家形象的话语研究范式。

第一章“绪论”概述了本书的研究目的、意义及谋篇布局,简要介绍了国家形象的跨学科特点和批评话语介入分析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第二章“中国形象研究述评”为文献综述,首先从社会心理学和新闻传播学的角度对国家形象进行审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融入语言学视域,实现语言学与国家形象研究之间的跨学科对话;其次对新闻传播学、国际关系学等学科对美国媒体涉华报道的研究进行述评,反映国内外学术界对中国形象认知的历时变迁;最后从评价语言学角度对现有的研究方法可能存在的缺陷和问题进行了反思,从而为批评话语分析和语料库语言学合作的研究范式提供理据性。

第三章“理论基础”在不同的语言学流派中相互求借,以语言的评价功能为核心,介绍了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批评话语分析的语言观、目标和方法及质疑之声;二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核心理念、及物性语法、语境理论和阅读立场;三是评价理论框架、评价韵和阅读立场;四是语料库语言学的共选理论、扩展词汇单位和语义韵的研究价值及所存质疑;五是从对话基础、对话障碍和对话方法三方面厘清语料库在批评话语分析中的作为空间。

第四章“研究方法”将第一章提出的研究目标具化为两个有所侧重而又相辅而成的研究问题:一是美国大报如何以评价韵的方式隐性建构中国形象,二是美国大报如何以语义韵的方式隐性建构中国形象。

第五章“中国形象话语建构之评价韵”旨在解答第四章的第一个研究问题“美国大报如何以评价韵的方式隐性建构中国形象”。本章基于人际特征语搭配的语料库调查,演示了如何从海量语料中有效地提取节点词的显著搭配,初步勾勒出中国形象的语义轮廓,聚焦凸显的语义特征,藉此锁定代表性语料,后以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评价理论对其进行抽丝剥茧般的分析,研究评价韵运作机制的复杂化因素和评价策略及美国大报建构中国形象的话语现实和话语策略。

第六章“中国形象及物性建构之语义韵”意在解答第四章的第二个研究问题“美国大报如何以语义韵的方式隐性建构中国形象”,创新性地将扩展词汇单位模型与及物性语法有机结合,一方面从及物性角度对含节点词的类连接结构进行功能的解释,另一方面从语义韵的角度对纵聚合关系轴上评价意义的累积效应进行探究,依次对节点词所承担的七种被动参与者角色的语义韵进行描写。

第七章“结论”条分缕析了该项研究的发现、贡献、局限性,为进一步研究指明了方向。

批评话语分析和语料库语言学的新进展

近三十年来,批评话语分析与其他学科的结合拓宽了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领域(王峰、吴鹏,2014),对媒体镜像中的中国形象进行批评话语分析正是近年才逐渐兴起的研究方向,相关文献还寥寥可数,其作为空间有待开掘。通过对应用(批评)话语分析研究中国形象的文献爬梳剔抉,作者发现前人的研究存在亟待改进之处,主要体现为CDA缺乏一套收集语料的典型方法,文本数量过少,语料缺乏代表性,研究者一般有选择性地挑选出语篇中的关键词汇和语法结构或作者认为隐含某种态度意义的修辞现象,对文本特征的选择存在很大主观性和随意性,对话语的解释缺少充分客观的语言学基础。

媒体话语中含而不露的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话语接受者的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由于其潜隐性,传统的研究方法对于大规模实证研究力有未逮(邵斌,回志明2014:32)。语料库语言学和批评话语分析共同的对话基础使得语料库语言学方法在批评话语分析中能够大有作为,具体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对语篇的上下文和互文语境进行考辨;二是对大量实现意义的表达方式进行批量处理;三是对低级阶的词汇语法进行分析。有鉴于此,本书作者以精于挖掘评价意义、意识形态和权力运作的批评话语分析为基本方法和途径,诉诸语料库语言学以弥补批评话语分析在方法论上的缺陷。研究发现美国大报对中国的报道明褒暗贬,对中国形象的表征极具意识形态选择性,这与“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国家性格的积淀不无关系。综上,语料库语言学方法有利于揭示一些其他手段无法察觉的语言模式和信息。整合语料库方法和批评性话语分析常用的阐释方法,有助于实现整体与局部分析相得益彰,定性与定量相辅相成(李桔元、李鸿雁,2014:89)。

适合国家形象研究的分析框架

本书就如何在语料库语言学方法的辅助之下展开批评话语分析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提出了适合国家形象研究的分析模式,为观察分析中国形象、美国形象及对华战略、美国大报的意识形态,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研究框架(图1),并具体设计了两个既彼此独立又相互衔接的研究方案使分析模式和研究框架得以顺利实施。方案一评价韵从提取与节点词“China”构成典型搭配的人际特征语入手,锁定凸显的两个基本语义特征“communist China”和“rising China”的扩展语境为语料,将评价理论、及物性、投射、语气等评价性语法和评价韵等各种评价性语义资源优化整合,对评论和报道体裁的新闻语篇进行隐性评价意义分析,发掘语言共现趋势的累积效应隐含传递的价值评判和意识形态。方案二语义韵将扩展词汇单位和及物性语法有机结合,对评价韵和语义韵两种评价因子的交互效应综合考量,为基于词汇研究短语、句子乃至话语意义提供了“点—线—面”的观察视角和分析机制。研究分四个步骤进行:一是确定节点词“China”的搭配跨距;二是提取与“China”作为消极参与者搭配的显著动词;三是划分显著动词搭配的及物性过程;四是借助词汇——型式组合的描写框架对及物型式进行功能解释和量化描写,根据“China”所参与的过程和扮演的角色,对其所参与过程中的其他功能成分的语义倾向和语义韵进行研究。评价韵和语义韵同根同源,不同的是,它们份属Firth语言学的两派分支——话语语义学和语料库语言学。评价韵通过对小样本语篇进行剥茧抽丝般的分析,关注单语篇中横组合关系形成的评价意义的累积效用,揭示词汇语法共选网络如何隐而不露地表达评价意义而操纵意识形态;而语义韵通过借助语料库语言学的方法和技术,对大规模语料进行批量处理,关注批量语篇中纵聚合关系形成的评价意义的累积效用,勾勒特定词项的语义轮廓。本研究通过单个语篇横组合关系和批量语篇纵聚合关系两个维度的双向互动观察总结词项的意义,避免一叶障目、见木不见林,实现了语篇分析研究深度和研究广度的拓展。

图1 中国形象的语料库语言学方法辅助下的批评话语分析框架


本书目录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目的
1.2研究意义
1.3章节安排
第二章中国形象研究述评
2.1国家形象概念的跨学科审视
2.2美国媒体上的中国形象
2.3中国形象研究的方法反思
第三章理论基础
3.1批评话语分析
3.2系统功能语言学
3.3评价理论
3.4语料库语言学
3.5语料库语言学在批评话语分析中的作为空间
第四章研究方法
4.1研究问题
4.2自建美国大报专用语料库
4.3研究设计
第五章中国形象话语建构之评价韵
5.1基于人际特征语搭配的语料库调查和基本发现
5.2评价韵运作机制的复杂化因素
5.3社论中的评价韵
5.4新闻报道中的评价韵
第六章中国形象及物性建构之语义韵
6.1基于及物性建构的语义韵调查和基本发现
6.2“受话者:被规劝者”形象
6.3“对象:被评判者”形象
6.4“领受者:被施益者”形象
6.5“目标:被惩罚者和被遏制者”形象
6.6“标记:被贴标者”形象
第七章结论
7.1研究发现
7.2研究贡献
7.3局限性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书目

本文参考文献

Boulding, K. E. 1959. National images and international systems.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3, 120-131.

常姗姗,2017,“多面中国”:中国国家形象的“他塑”研究——以《纽约时报》2015年“中美关系”议题为例。《新闻大学》 (3):138-145。

管文虎,2000,《国家形象论》。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李桔元、李鸿雁,2014,批评话语分析研究最新进展及相关问题再思考。《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4):88-96。

钱毓芳、黄晓琴,2016,英美主流报刊关于“中国梦”的话语建构研究。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4):15-21。

邵斌、回志明,2014,西方媒体视野里的“中国梦”——一项基于语料库的批评话语分析。《外语研究》 (6):28-33。

王峰, 吴鹏. 修辞批评的“社会-认知”路向:以中国“非洲新殖民主义”新闻辩论话语为例[J].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4(9):51-64。


文字作者:语言学通讯特约编辑 陈文

图文编辑:语言学通讯特约编辑 李莉

本文推送:语言学通讯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链接亚马逊购买链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