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化解读| 赵毅衡:燕卜荪——西南联大的传奇教授

赵衡毅 语言学通讯 2021-03-17


燕卜荪(1906年9月27日—1984年4月15日),1937年-1939年,燕卜荪先后在北京大学西语系和昆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授,讲授英国文学


本文作者 | 赵毅衡,四川大学教授

本文来源 | 时代人物周报,2004年11月10日

本文编辑:学人Scholar公众号



二十世纪文学,说创作,说理论,无法不讨论威廉·燕卜荪(WilliamEmpson,1906-1984)。他长期与中国共命运,为他的生涯平添了传奇色彩。


燕卜荪十九岁进入剑桥,主修数学,两年后学位考试第一名。突然改攻文学,再两年后,1929年,写出他的成名作《晦涩七型》。那时他才二十三岁,一夜闻名,前途可谓光芒万丈。一本书改变了整个现代诗的历史,也开创了“细读”批评范例。一直到今天,英美大学的文学系,依然鼓励学生作细读分析。

次年,剑桥校方因为在燕卜荪抽屉里发现了避孕套,取消燕卜荪教席。此事使他的导师瑞恰慈极为震怒,只能劝燕卜荪来远东。燕卜荪在东京整整四年,从此他习惯了远离充满虚伪的欧洲文明中心。


日本社会的军国主义狂热,使燕卜荪决定舍日本而取中国:到北京大学任教。他到达北京时,正好落入“七七事变”,平津诸校南迁,燕卜荪与瑞恰慈夫妇由海路南下,随即北上赶到长沙加入西南联大。为躲避轰炸,西南联大在长沙西南二百里的南岳村复课。三年级必修的莎士比亚课,连书本都没有,燕卜荪上课,凭记忆在黑板上默写了整出《麦克白斯》。据巫宁坤回忆,是整部《哈姆雷特》。据赵瑞蕻回忆,是“整段整段《奥赛罗》”。有一点是肯定的:在长沙时期,燕卜荪只凭记忆上课。赵瑞蕻先生说战事倥偬之中,上燕卜荪的课,让人恍然觉得如秦火之后,天下无书,儒士背诵整部经书授徒。


燕卜荪成为西南联大传奇人物,还因为他的“诗人风度”:极端不修边幅,而且好酒贪杯。有一夜到上床时,把眼镜放在皮鞋里,第二天踩碎了一片,只好“半壁江山,坚持抗战”。燕卜荪与闻一多、吴宓、冯友兰,成为四大热门教授,课前学生必然演出抢座位闹剧。有一流教授,就有一流大学,何陋之有?


联大继续南撤到昆明,燕卜荪跟着长途跋涉。赵瑞蕻教授回忆,在昆明时,外文系开一门“欧洲名著选读”,由十几位教授,各以一堂课讲一本书。师资阵容如此,在中国教育史上,空前绝后。西南联大两年,也给燕卜荪留下最美好的记忆。他在一篇回忆“战时大学”中问道:“你能想象牛津与剑桥全部搬到英格兰西北僻乡,完全合并成一个学校,而不争不吵?”中国知识分子敬业合作,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可惜,1939年欧洲战事开始,燕卜荪坐不住了,赶回英国。向联大校方“因战争请长假”,还算这个大学的人。


在英国,燕卜荪进入BBC广播电台工作,1941年起任中国部主编。战后,燕卜荪已婚并有两个儿子,全家“回到”北京。几年后,小儿子雅可“只会讲汉语了”。


燕卜荪留下与北京大学师生一起迎接解放。甚至朝鲜战争爆发,志愿军已与英军在朝鲜对阵,燕卜荪也不愿意离开。一直到1952年,只是因为中方不愿意延订合同,才很不情愿地回到英国。

燕卜荪回英后,在一个较小的大学舍菲尔德大学任教二十多年,一直到他去世,都没有离开。燕卜荪的个性,使他永远不愿意进入主流。如果不能远避到中国,就去“外省”大学。保持心智的独立,是最重要的。英国超一流大学的地位名声,根本落不进他的视线之内。


燕卜荪写诗,可以说惜墨如金。1955年出版的《诗合集》,总共四十首,却在英国现代文学史上独成一家。其中写中国的有五首。《南岳之秋》,是燕卜荪惟一一首长诗,有四百多行,谈战争中的西南联大,全诗娓娓而谈,似乎是与中国同事饮酒聊天。


还有一首《中国谣曲》。起头是“他见过了香香姑娘,正要回游击队上”,看来是读《王贵与李香香》起意。但诗展开后,竟是元俚曲“捏一个泥人”的反复变化延伸,写得缠绵动人,绝非书斋诗人所作。

网络课程:遇见文学的黄金时代


陈众议、陆建德、袁筱一、戴从容、毛尖等11位文学专家

作为主讲人

带您触摸世界文学的天花板

扫码听课 ↓↓↓↓↓↓


往期精选

语言学习|《西南联大英文课》,钱锺书、朱自清、汪曾祺曾用的英文课本

文化解读| 回忆西南联大,一代知识精英的家国痛史!

文化解读| 民国文脉的留传—《晨诵》《午读》《暮省》国语老课本

文化解读| 历史不应忘记:王力先生的“故事”(1900-1986)

文学悦读| 走近文学大师 :陈众议、陆建德等11位专攻学者权威解读

文学悦读| 反乌托邦三部曲:焚书年代的奇品,对人类社会最深沉的反思

文化解读| 《访古寻踪》“我在中国修文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