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语言学课
徐盛桓教授(推荐)
(高亮为王振华教授所加)
语言学的知识既传播真理,也传播谬误,把一种语言学知识当成权威尤其如此,因为语言学知识只是假设。因此语言学教的不是知识,而是思考问题的方式,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学要是不能指向思维的养成,要是不能教学生真正关心科学得发展、关心国家前途和人类命运做点事儿,当个老师还有啥意思!
那么,教什么?无非是教师和学生一道,通过分析一个个语料的案例,提炼出的学科思想、学科思维,令学生养成一种批判性的思考习惯,让学生得到一个新的信息时不轻易下定论,而是去寻找全面对称的材料、证据来验证。
我的每一堂课,都是为了达成这样一个目的,不同之处只在于素材而已。学生,可能最后都会忘掉这些素材、忘掉某个句子如何,但他可能会沉淀下一种思维方式。
应试教育很大程度上绕开语言真正本质,在知识的皮毛上做文章。比如某些考题,让你排列句子、词语的先后顺序,排列对了就给分,排列不对就不给分。
或者,即使有少数考察语言学科能力的题目,也只是在规定的前提下假装自由思考。这有什么意义呢?这些大多是百度就可以解决的。
我的体会是,教学的价值是百度不能解决的;凡是能百度到的,一定不是教学的真正价值所在。因此,我们教师的用力方向不是跟百度、谷歌、维基百科比赛信息量,而是人脑处理信息的能力。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能力呢?学习有助于学生用从过去的实践中总结出的深度智慧,去理解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为即将到来的各种事态做好准备。以独特的视角展示了人类的伟大经历,揭示了个人和社会为了适应各种情况所做的调整;展示了很多由于错误类推而导致的沉痛代价。学生从中知道忽视过去可能会使我们成为过去的囚徒。进而,学生将意识到,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需要对人类事务中的偶然性和不合逻辑性做好准备。最终,使他们在面临当今难题时,能够更深刻地意识到选择的多样性及其可能的后果,从而在现实生活中做出负责任的决策。
课堂不应该过分关注的观点是否正确,是否跟老师一致,而应该关注是否习惯在事实不全面的情况下悬置判断,是否学会了寻找全面对称的信息,是否能做到观点之前有事实、观点与观点之间有逻辑。只有把课堂关注点放在这些方面,我们的才有可能避免成为盲从的人。国家的未来掌握在思考高的年轻人手中,国家才有希望,才会有真正的和谐。
对语言学理论发展不了解的人往往是基于当下某一流行的理论来评判。当你对了解越来越多,意识逐渐就和当下意识平起平坐了,就会更加接近语言的本来面目。
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充满历史感和现实感的情景,让学生的思想能够回到语言运用的的情景。通过视频、图片,过去人物的书稿、奏折、书信、档案,以及各种图书,让学生从中捕捉到哪怕一丝丝信息,形成历史和现实感。尽可能多角度、平衡地呈现,让学生自己判断。当学生开始思考、对话、讨论,教师要像主持人一样,尽可能让讨论保持热度,让思想交锋激烈一些。火不够就加一把柴;如果一边的火太旺了,就给另一边加一点柴。教师要让爱发言和不爱发言的学生都有机会进入讨论情境中,得到思想的锤炼、砥砺。
语文老师强调语文味,历史老师强调历史感,政治老师强调理论的绝对性,所有的这些强调都把人文学科这一整体对象割裂得支离破碎,从而把自己的精神局限在狭小空间内。然而,人的精神世界是一个有机整体,教育就是要促进学生精神世界的发育,包括良知、理性、审美、使命感等。要完成这些目标,必须是整体给予,很多时候没办法将文学、政治、哲学从历史中摘出来,如同我们不能给学生大脑分区:C盘管文学、D盘管政治、E盘管历史、F盘管哲学。
要让语言学课走向开阔的高地,教师要卸掉专业意识的假面。不精确的课堂才是好课堂,要勇于打破预设。上课时有没有一切尽在掌握中的那种想法?我觉得,如果课堂没有一定的模糊性,没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这堂课就是不好的。什么叫不确定性和模糊性?老师上课之前都要备课,但是你能够备出学生在课堂上的所有回答以及应对的办法吗?课堂上肯定有一些出乎老师意料的答案和问题。不应该放掉这些和我们预设不相吻合的东西,而是马上对这些答案做出判断,如果有闪光点,立即找出,然后产生新的思考、新的争论,把闪光点放大,从而放弃自己的一些预设。
如果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老师会面临一个困惑:我们事先预定的教学目标完不成怎么办?一节课只有四十五分钟,我是在这个临时的火花基础上开展课堂还是回到我预设的方案上去?我觉得,老师你为什么不可以放弃你原来的方案,而就课堂上一些有智慧的问题展开真正意义上的心灵对话?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亮点就出来了。这样的课堂才是原生态的,是自然的;这样的课堂才有助于学生的精神发育。善于假设,呈现截然不同的立场和观点,培养学生的思辨力、推断力。当然,好的问题不仅只有假设这一种方式。还可以将截然不同的立场和观点同时呈现,以刺激学生思考。
构建学生喜爱的课堂
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对于这个问题,可能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很多办法。不管你秉持着什么教育理念、什么理论,有一点是必须认识到的,那就是教育不能把学生教傻,不能够把学生变得狭隘,而是应该是让他变得更有智慧、更加开放,我觉得这是对教育本质的一个起码的思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让我们明白什么是好的教育。 比如这一段:
“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他必须集中更多精力和时间,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比如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在学校里,以纪律、努力竞争为基础的学习,往往比不上那些比较轻松活泼而非强制的教育青年与成人的方式。”
哲学观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教育观和课堂观。具体而言,就是教师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其实会影响到其教学方式。如果一个老师认为世界是可知的,人类是可以认识、征服并改造这个世界的,那么他就会倾向于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绝对的真理,会倾向于在教室里展现他的教师霸权。这是很糟糕的。事实上,从终级意义上和根本意义上来说,所有已知的东西,都只是相对可知、不断更替的。人类太渺小了,这个世界就算到了人类毁灭那一天,很多神奇事情还是我们所不知道的,包括语言。所谓科学的进步,全都是不断地推翻以前的相对真理,然后再抛出一个新的相对真理。如果我们有了这样一种哲学观,那么我们可能更会倾向于在课堂上谨慎一点,不会再有真理在握的狂傲。这时候的课堂,就会是探求式的,是“你可能对、我可能错”的。因为我们谁都不掌握绝对真理,我们都是在路上的一群孩子,无非老师是大孩子而已。我们做老师的常常评价学生说,“这孩子聪明是聪明,就是不用在正道上。”其实,这恰恰反映了我们的教学有问题,我们的教学方式不能够把学生在现实生活当中的经验和智慧与书本联系起来。学生的聪明劲之所以用不到学习上,因为教师教学的是另外一套规则,跟他的聪明才智不搭界,所以他就不会感兴趣,也不会很用心。对于这一点,所有教师都可以反思和改进的,就是一定要尽可能多地在书本世界和学生的经验世界当中发现桥梁。若要让学生喜爱自己的课堂,教师还要力争每节课都带给学生惊喜。这很难做到,但是我觉得我们应该尽量去追求,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样才能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