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三国军事家之司马懿篇(一)兵贵神速―司马宣王千里擒孟达(完整版)
在传统观点里,由于诸葛亮形象太过高大,作为他的对手,司马懿都是被视为反面角色。再加上三国演义的宣传,这种印象就逐渐在人们心里扎根了。其实司马懿是当时与诸葛亮不相上下的人中之杰,在用兵方面二人也各有所长。他们虽然不像白起韩信一般一生未尝一败,但也能做到在失败中汲取教训,从此不再犯错,这已经极为难得了。
关于司马懿军事能力平庸,只能虐菜这种说法,大体是出于唐太宗在晋书里的评价。黑点就是不敢跟诸葛亮交战,宁愿受辱。
既而拥众西举,与诸葛相持。抑其甲兵,本无斗志,遗其巾帼,方发愤心。杖节当门,雄图顿屈,请战千里,诈欲示威。且秦蜀之人,勇懦非敌,夷险之路,劳逸不同,以此争功,其利可见。而返闭军固垒,莫敢争锋,生怯实而未前,死疑虚而犹遁,良将之道,失在斯乎!(晋书宣帝纪)
李世民说所说的确是事实,作为一流军事家,他也有资格这么评价。但我们应该深入地去看这个问题,司马懿不敢交战只能证明他的明智,明知要战败还要去打才是愚者的做法。司马懿由于没有练兵的特长,正面对战不是诸葛亮的对手,但他拥有其他的优势可以做到长期对抗,又何必要急于交战呢?
说到司马懿的兵学,恐怕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不动如山,事实上司马懿也有侵略如火的一面,在遇到诸葛亮之前,兵贵神速一直都是他的核心用兵思想。除此以外,司马懿还有着高超的战略眼光,这也是他能在魏武帝和魏文帝时期崭露头角,最终在魏明帝时期独当一面的原因。
司马懿出身于名门河内司马氏,祖上司马卬在楚汉相争时期被项羽封为殷王,到了他的父亲司马防这一代,官至京兆尹,相当于今天北京市市长兼市委书记,也算是高官了,这样的家世,也是司马懿最后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有了这样的出身,再加上自身的博学多才,年轻的司马懿得到了出身于弘农杨氏以及清河崔氏的名士杨俊和崔琰的好评,从而名声大噪。这也是当时世家之间商业互吹的常规做法,而非世家出身的士子则不可能有这种待遇。
司马懿的名声传到曹操耳中,于是在201年被征辟为上计掾,但司马懿以生病为由推辞掉了,这一装就是7年,中间曹操派刺客试探,司马懿丝毫不露破绽,这种演技令人叹为观止。
至于司马懿推辞征辟的原因,大体是因为曹操虽在官渡之战大胜,但袁绍未死,实力尚存,他不想这么早就压上自己的前程。司马懿当时刚过20岁,却能有这样长远的眼光,确实非常不凡。到了208年,曹操彻底消灭袁氏,准备南征,司马懿见尘埃落定,也就顺势加入了曹操阵营。
司马懿的才能为曹操所看重,主要是因为三件事。第一是建议曹操在张鲁投降后趁势南下取益州,但曹操因忙于为篡汉做准备没有答应。
从讨张鲁,言于魏武曰:"刘备以诈力虏刘璋,蜀人未附而远争江陵,此机不可失也。今若曜威汉中,益州震动,进兵临之,势必瓦解。因此之势,易为功力。圣人不能违时,亦不失时矣。"魏武曰:"人苦无足,既得陇右,复欲得蜀!"言竟不从。(晋书宣帝纪)
第二件事就是在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之时,建议联络孙权偷袭关羽大本营,这次被曹操采纳,最后大获成功。
帝谏曰:"禁等为水所没,非战守之所失,于国家大计未有所损,而便迁都,既示敌以弱,又淮沔之人大不安矣。孙权、刘备,外亲内疏,羽之得意,权所不愿也。可喻权所,令掎其后,则樊围自解。"魏武从之。权果遣将吕蒙西袭公安,拔之,羽遂为蒙所获。(晋书宣帝纪)
第三件事就是建议曹操推行军屯以增加兵粮储备,同样为曹操所采纳。
言于魏武曰:"昔箕子陈谋,以食为首。今天下不耕者盖二十余万,非经国远筹也。虽戎甲未卷,自宜且耕且守。"魏武纳之,于是务农积谷,国用丰赡。(晋书宣帝纪)
这三次献策,从结果来看都是极为明智的,第一个建议虽没被采纳,但并不是计策本身的问题而是曹操有更重要的事要办。前两个计策体现出司马懿在大战略方面有着不逊于诸葛亮的能力,而第三个计策则说明司马懿深谙治军之道,即以粮为本,这一点也贯穿了他军事生涯的始终。
在曹丕时期,司马懿基本都被被安排留守许昌,没有领兵的机会,到曹睿时期,他作为托孤大臣才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兵权,在战场上首次崭露头角,挫败了东吴对襄阳的进攻,击败了诸葛瑾,并斩杀张霸,还斩首千余人,取得了一场小胜。此战规模较小而且史料不详,真正奠定了司马懿优秀军事家地位的则是两年后平定孟达之乱的上庸之战。
在魏明帝登基后,司马懿被封为骠骑大将军,都督荆豫二州诸军事,镇守宛城,此时诸葛亮也在积极筹划北伐行动。在诸葛亮篇第二部分中我们曾经介绍过,孟达起事是第一次北伐中重要的一环,是专门为了牵制司马懿的荆州军团的。
那么司马懿是如何应对的呢?这里先来介绍一下孟达和东三郡。
孟达所占据的新城郡是曹丕时期将原本属于蜀汉,并在夷陵之战后归魏国的东三郡合并而成的。
合房陵、上庸、西城三郡为新城,以达领新城太守,委以西南之任。(资治通鉴魏纪第一)
东三郡位于汉中郡以东,汉水流经汉中后,在现在石泉县和紫阳县一带开始变成南北走向,西城就在汉水东岸,而汉水离开西城以后,又再次变回东西流向,一直进入南阳盆地。中间有堵水和筑水两大支流汇入汉水,堵水流域和筑水流域基本就是上庸郡,房陵郡所在地,分别大致对应现在湖北省的竹山县和房县。
东三郡在地理位置上可以沟通汉中以及荆州这两个在隆中对中所提到的伐魏前沿阵地,是非常重要的纽带。但是关羽败亡后蜀汉失去了荆州,因此东三郡也就变得比较鸡肋了,于是在孟达降魏后蜀汉也就默认了这一事实,并不热衷夺回此地。
孟达在降魏后立刻受到了曹丕的重用,史书中说他颇有才具又气度不凡,被封了侯,实际上曹丕看重他因为孟达是带着部曲投靠的,而不是孤身一人。
蜀将军孟达屯上庸,与副军中郎将刘封不协;封侵陵之,达率部曲四千馀家来降。(资治通鉴魏纪第一)
凭借这个资本,再加上比较会钻营,会拉关系,孟达成功在第三个主公这里站稳了脚跟。
初,孟达既为文帝所宠,又与桓阶、夏侯尚亲善。(资治通鉴魏纪第二)
孟达是个反复小人,降魏是权宜之计,这点诸葛亮非常清楚,而曹魏方面除司马懿以外,被称为“佐世之才”的刘晔也看透了孟达的真面目。正因为司马懿对孟达早有防备,才能迅速做出反应,成功挫败他企图叛魏投蜀的阴谋。
初,蜀将孟达之降也,魏朝遇之甚厚。帝以达言行倾巧,不可任,骤谏,不见听,乃以达领新城太守,封侯,假节。(晋书宣帝纪)
晔以为"达有苟得之心,而恃才好术,必不能感恩怀义。新城与吴、蜀接连,若有变态,为国生患。"文帝竟不易,后达终于叛败。(三国志魏书程郭董刘蒋刘传第十四)
孟达在短短二十四天内就迅速败亡,除了司马懿对他的提防以外,诸葛亮对他的利用也是一大原因。在诸葛亮的计划中,第一次北伐的真正目标是陇右,孟达这种不忠之人只是牵制司马懿的一个小筹码,是可以作为牺牲品抛弃的,诸葛亮自始至终就没打算救他。这种观点也是蜀汉内部普遍的认识,比如费诗就反对联络孟达,只是诸葛亮觉得他还有用处。
诗进曰:“孟达小子,昔事振威不忠,后又背叛先主,反覆之人,何足与书邪!”(三国志蜀书霍王向张杨费传第十一)
亮亦以达无款诚之心,故不救助也。(三国志蜀书霍王向张杨费传第十一)
孟达自以为聪明,企图在魏蜀两国之间左右逢源,殊不知自己很快就在两大BOSS的算计之下死无葬身之地。
诸葛亮策反孟达这个时机选择还是非常好的,因为当时孟达在魏国朝堂中的后台曹丕、桓阶和夏侯尚都已经去世了,他已经成为孤家寡人,成为别人的眼中钉,他必须为自己找后路。而在他的旁边也出现了另一个危机。
初,孟达既为文帝所宠,又与桓阶、夏侯尚亲善;及文帝殂,阶、尚皆卒,达心不自安。(资治通鉴魏纪第二)
与孟达相爱相杀的申仪这时候正担任魏兴太守,魏兴郡由西城郡改名而来,申仪和他的兄长申耽都是当地豪族出身,他们和孟达都是一丘之貉,随着汉中多次易主,他们也在张鲁、曹操和刘备之间徘徊不定。在归顺曹魏后,曹丕把申仪放在魏兴郡,也有和孟达互相监视互相制衡的意图在里面。
申仪兄名耽,字义举。初在西平、上庸间聚众数千家,后与张鲁通,又遣使诣曹公,曹公加其号为将军,因使领上庸都尉。至建安末,为蜀所攻,以其郡西属。黄初中,仪复来还,诏即以兄故号加仪,因拜魏兴太守,封列侯。(三国志蜀书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
到了曹睿时期,孟达与申仪关系更加恶化,开始举报孟达有反心,并自请担任阻断孟达与汉中通道的任务,这使孟达的处境更加不利。
太和中,仪与孟达不和,数上言达有贰心於蜀,及达反,仪绝蜀道,使救不到。(三国志蜀书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裴注)
孟达勾结蜀汉谋反,本来是很机密的事情,申仪是怎么知道的呢?这并不是申仪的诬告,而是诸葛亮清楚两人不和,估计将这个消息泄露给申仪的,他的目的是断绝孟达的后路,逼他尽快起事。
达与魏兴太守申仪有隙,亮欲促其事,乃遣郭模诈降,过仪,因漏泄其谋。达闻其谋漏泄,将举兵。(晋书宣帝纪)
其实孟达当时还给自己找了双保险,就在跟诸葛亮联络的同时,他还跟李严有所勾结。
严与孟达书曰:"吾与孔明俱受寄讬,忧深责重,思得良伴。"(三国志蜀书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
李严和诸葛亮不同,他是真心希望孟达归降,这样就有了一个和诸葛亮争权的重量级同盟,无奈他所在的江州离新城实在太远了,根本鞭长莫及。而且从江州到上庸还要经过申仪的地盘,想支援基本是不可能的。
这时候最纠结的就是孟达了。他有兵,有地盘,也有外援,并不是穷途末路。他有三种选择,上策就是进攻西面魏兴郡的申仪,这样就能和汉中连成一片;中策就是选择要害位置布下重兵,准备阻击荆州方向的讨伐军,下策就是一切照常隐而不发,意图麻痹对手。就在孟达的犹豫之中,司马懿帮他做了选择。
司马懿行缓兵之计给孟达写了一封信,大意是说:你弃暗投明,国家待你也是一片真诚,而蜀人对你恨之入骨,说你谋反这不过是诸葛亮挑拨离间之计,你要真是背叛,这不是件小事,诸葛亮那么精明的人怎么能让郭模泄密呢?放心吧,我相信你!
帝恐达速发,以书喻之曰:"将军昔弃刘备,讬身国家,国家委将军以疆埸之任,任将军以图蜀之事,可谓心贯白日。蜀人愚智,莫不切齿于将军。诸葛亮欲相破,惟苦无路耳。模之所言,非小事也,亮岂轻之而令宣露,此殆易知耳。"(晋书宣帝纪)
孟达虽然距离很远,但是并没有关系,正因为远所以孟达也摸不清司马懿的状态,他也只能靠猜,而演戏则是司马懿的特长,他有信心骗过孟达。距离敌方远,本是战争中的不利因素,但可以此麻痹敌人,并给敌人以突然袭击。这就是所谓的迂直之计。
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孙子兵法军争第四)
如果孟达选择上策或者中策,都会暴露出他的意图,但这并不重要,因为在司马懿眼里他早就上了黑名单,如果孟达对形势有着清楚地认识的话,他是有机会自救的。但孟达却选择了最愚蠢的下策。
关于他此时的心理,我认为应该还是不想公开和魏国决裂,仍然在待价而沽,如此贪婪可以说是自取灭亡。如果他知道司马懿有影帝的本领,应该就不会这么天真了吧。
司马懿凭借毒辣的眼光看透了孟达的本性,早早做好准备,然后通过迂直之计麻痹对手,在这场交锋中开了个好头。
司马懿凭借一封书信暂时唬住了孟达,让他没有立刻起兵造反,这也不全是依靠信中的内容才让他放松警惕。孟达主要考虑的还是距离问题。他认为宛城距离洛阳八百里,距离他所在的上庸一千二百里。如果收到他起兵的消息,司马懿应该立刻派人去洛阳上奏天子,得到批准后出兵,等司马懿大军赶到上庸,至少要花一个月的时间,所以他的准备时间非常充裕,可以再等一等,这也是他一贯的左右逢源的心态。
初,达与亮书曰:“宛去洛八百里,去吾一千二百里,闻吾举事,当表上天子,比相反覆,一月间也,则吾城已固,诸军足办。则吾所在深险,司马公必不自来;诸将来,吾无患矣。”(晋书宣帝纪)
孟达的观点从逻辑上讲没有问题,但有一点他没有料到,因为司马懿是个不按套路出牌的人。一般情况下,司马懿应该上奏天子,请魏明帝决断,毕竟申仪举报孟达勾结诸葛亮叛乱并没有确凿证据,也有诬告的可能,因为他们两人一向关系不睦。但是司马懿根本没有走正常程序,而是自己做主出兵了,他非常有把握。理由也就是在上篇中说的,司马懿是曹魏阵营中早就看出孟达有反心的人之一,另一个是刘晔。
就这样,孟达因为大意和贪婪错失了机会,他本应早作准备,在房陵和上庸的交通要道上选择险要位置布下兵力阻击司马懿,给自己争取时间。但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司马懿已经神兵天降将他彻底包围。
按照地图来看,晋书中所说的宛城距离上庸一千两百里,其实是达不到的,即使按照汉代的里比今天的里要短一些来计算,应该最多也就800里,而宛城到洛阳最多也就500里,因此孟达说的距离应该都是虚数。
但800里的路程也是非常远的,这样的行军距离已经与诸葛亮北伐的距离相当了,但司马懿用了多久呢?仅仅八天。
帝曰:“达无信义,此其相疑之时也,当及其未定促决之。”乃倍道兼行,八日到其城下。(晋书宣帝纪)
按照孙子兵法中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的说法,司马懿这八天时间的行军速度正好是一日一百里,这样连续八天疾奔,赶到上庸后也是一只疲兵,而且会有大量士卒掉队,孟达只要不傻就不会坐等司马懿完成休整,而是会立刻出城迎战,这样司马懿肯定会大败。
但这种情况却没有发生,孟达始终被压制在城中出不来,而司马懿却在围攻,这是怎么回事呢?
按照史书中的时间顺序,是孟达收到书信后司马懿才出兵的。然后八天到达上庸。
达得书大喜,犹与不决。帝乃潜军进讨。诸将言达与二贼交构,宜观望而后动。帝曰:“达无信义,此其相疑之时也,当及其未定促决之。”乃倍道兼行,八日到其城下。(晋书宣帝纪)
前面说到,一般的军队不可能有这个速度,因为他们只是普通士兵而不是吴起的魏武卒。除非这些军队全都是骑兵,但司马懿率领的是荆州军,而不是雍凉或者并州的军队,不可能全都是骑兵。因此只能理解为晋书中叙述的顺序并不确切,也就是说司马懿在发出书信的同时就出兵了,既不会也没必要先等孟达收到信。
这样一来使者送信需要几天时间,等送到上庸后又过了八天,相当于司马懿一共花了十来天赶到上庸,这才是比较合理的推论。
如此计算,司马懿行军的速度就是每日五六十里而不是一百里了,这是一个还能稍微承受的速度,也与晋书中提到的倍道兼行相吻合,因为一般的行军速度也就是每天三十里以内,两倍速度差不多就是五六十里。
就这样,在诸葛亮发起北伐的同时,228年一月份,司马懿大军包围上庸,这下孟达彻底傻了眼。不过他的地盘位于魏蜀吴三国交界处,因此他还有一个救命稻草,就是指望吴蜀的援军。
不过诸葛亮着力于北伐,主力大军全去了陇右,汉中留守力量肯定不多,而且在诸葛亮看来,孟达就是作为牺牲品的,因此他肯定不会也没有办法全力救援,于是只派出少量军队,目的顶多在于鼓励孟达坚持下去而已,而东吴也派了援军。
对此司马懿早有对策,他算准了吴蜀两国援军的前进路线,提前派兵进行阻拦。他将蜀汉援军阻拦于西城郡的安桥,也就是今天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一带。而吴军则被阻拦于木兰寨,位于汉水南岸。
达于是连吴固蜀,潜图中国。(晋书宣帝纪)
吴蜀各遣其将向西城安桥、木阑塞以救达,帝分诸将距之。(晋书宣帝纪)
汉水又东径木兰寨南,右岸有城,名伎陵城,周回数里,左岸垒石数十行,重垒数十里,中谓是处为木兰寨,云:吴朝遣军救盂达于此矣。(水经注)
于是,孟达失去了所有外援,只能坐以待毙。其实在司马懿大军刚到上庸的时候,孟达还有最后的机会。因为司马懿连续十几天每天行军五六十里,按照孙子兵法中的说法:五十里而争利,则擒上将军,其法半至。司马懿第一批到达的军队应该只是先锋,数量也就一半人左右。孟达要是出城一战,倒有可能打司马懿一个立足未稳。但他见到神兵天降,一下就被吓破了胆,根本不敢出成交战。
上庸城地势险要,三面环水,孟达在城外设置了木栅,但因为他不敢出战,所以司马懿没受阻拦就顺利渡过堵水,破坏了木栅,至此孟达彻底被围困。
上庸城三面阻水,达于城外为木栅以自固。帝渡水,破其栅,直造城下。(晋书宣帝纪)
在这期间,司马懿可能会采用多树旌旗,虚张声势等手段,让孟达对自己的兵力产生误判而不敢轻举妄动,然后就可以顺利等到自己兵力集结完毕。
八道攻之,旬有六日(晋书宣帝纪)
在古代战争中,长期攻城作战对于进攻一方来说损耗还是非常巨大的,因此司马懿虽然在兵力上占有优势,但连续十六天强攻应该也是坚持不下来的,他更有可能是像后来诸葛亮进攻陈仓一样,只是大张旗鼓地进攻,实际并不会出很多力,仅仅摆出一个黑云压城城欲摧的阵势,让孟达军的丧失战斗意志,这也是心战的战法。
这种手段对于心志坚定的对手无法奏效,但对于心理上濒临崩溃的孟达军就很管用了,即使孟达打算困兽犹斗,他的部下却不一定愿意给他陪葬,毕竟堡垒都是从内部被攻破的,极有可能一些人会把旧主的头颅当做改换门庭的投名状,就像吕布手下的侯成、宋宪、魏续一样。
很快孟达的外甥邓贤和部将李辅开城投降,司马懿因而轻易破城,将孟达斩首,并俘获了他一万多军队,此次上庸战役顺利结束。
达甥邓贤、将李辅等开门出降。斩达,传首京师。俘获万余人,振旅还于宛。(晋书宣帝纪)
最后来总结一下此战的全经过。首先在227年年底的时候,孟达和诸葛亮通信,商议叛魏投蜀之事。随后诸葛亮为让孟达尽早起兵以策应北伐行动,故意派郭模将消息泄露给与孟达关系恶劣的申仪,申仪很快就举报了孟达的通敌行为。
紧接着,228年一月司马懿先是给孟达写信麻痹对手,同时迅速出兵,用十余天时间从宛城赶到上庸,并阻断吴蜀援军的进军路线,让孟达彻底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等实现围城后,用心战震慑对手,迫使孟达手下开城投降,几乎兵不血刃就击败了拥有一万多兵力并坐拥坚城的孟达。
这次上庸之战,可以说是一场教科书般的闪电战,司马懿对时机和心理的把握可以说炉火纯青,这也是他一贯采用的兵贵神速的思想。
再说说与孟达狗咬狗的申仪,此人结局也不太好,他后来因为私刻官印图谋不轨,被司马懿抓到洛阳夺了兵权,给了一个楼船将军的闲职,自此再无记载。
初,申仪久在魏兴,专威疆埸,辄承制刻印,多所假授。达既诛,有自疑心。时诸郡守以帝新克捷,奉礼求贺,皆听之。帝使人讽仪,仪至,问承制状,执之,归于京师。(晋书宣帝纪)
仪至京师,诏转拜仪楼船将军,在礼请中。(三国志蜀书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裴注)
上庸之战虽然不是司马懿首次亲自指挥作战,但却是他第一次取得空前大胜的战役,其中原因除了司马懿精通兵法和心理战以外,诸葛亮和他心照不宣的默契配合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前面说到,在诸葛亮的大战略规划中,孟达是牵制司马懿的一个弃子,这从故意派郭模泄露消息就可以看出。孟达被围时候也没有太尽力援救,这是因为诸葛亮将主力部队带去了陇右,汉中兵力不多,所以只能做做样子。
对于司马懿来说,这相当于是诸葛亮白送给他的功勋,因此也就笑纳了。在孟达败亡之后,司马懿没有继续进攻防卫空虚的汉中,除了路途艰险以外,恐怕也有和诸葛亮默契的因素在里面,毕竟他只是荆州豫州的都督,这时候还没轮到他与诸葛亮交手。而且这次战役也是司马懿自作主张发动的,他有必要第一时间回去和魏明帝做个交代。
就这样,两大英杰的第一次隔空交手就结束了,双方各取所需皆大欢喜,只有愚蠢的孟达成了牺牲品,而二人真正的龙争虎斗则在三年后的卤城之战中才会展开。
喜欢的话请关注我的公众号,长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