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界汉语教学》新年第一发| 汉语国际教育何以增加国人和世界的“获得感”?



本文为《全球治理视域下孔子学院进一步发展的问题与建议》续篇,论文全文刊发于《世界汉语教学》2018年第一期。




目标设定、路径选择、队伍建设:新时代汉语国际教育的重新认识‍



语境制约行为,目的决定过程。在新时代语境下重新考察汉语国际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以汉语 的国际教育推进跨文化理解、跨文明互鉴、“民心相通”,进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由此考察 新时代汉语国际教育的路径,就需要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共识为中心,从以 语言教学为中心转向以语言教学和语言服务结合为中心。而要满足这些要求,就意味着对汉语国际 教育的学科属性和队伍建设应按“汉语+N(多种学科)”的思路加以重新认识。





何为汉语国际教育?汉语国际教育何为?通常以为这是很明确的问题,其实未必。语境制约行为,目的决定过程。本文将从对汉语国际教育的根本目标重新认识开始,讨论新时代汉语国际教育的路径选择,进而分析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科属性和队伍建设。


何为汉语国际教育?一个最简单的认识就是“教外国人汉语”,比较严格的说法似乎就 是“面向外国的汉语教育”。汉语国际教育何为?最为简要的说法就是“传播汉语、传播中国文化”。不过,这样的解释显然既无法有效回应国内的“胳膊外拐论”的质疑,更难以有效回应国外“文化侵略论”的诘难。



   

   


共同体:汉语国际教育的根本指向   


汉语国际教育的高速发展有目共睹,但对于这一发展的目标和价值的理解似乎还并没有达成普遍的社会共识:国外的“中国为何要如此费力推广汉语和中国文化”的“文化侵略” 猜忌此起彼伏,国内的“为何不把如此巨大的经费投向自己的教育”的“胳膊外拐”疑惑也从未消除;即使在汉语国际教育界本身,对于“何为汉语国际教育”“汉语国际教育何为”也尚未形成自觉的共同理念。这无疑制约了我们未来更好发展的可能。


中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中国能否理解世界、世界能否理解中国直接决定了国际社会“全球理解”的可能。由此而言,汉语国际教育绝不是单纯的语言教学,不应该只看作是“在国际上开展”的“汉语教育”,向国外传播“汉语”以及附着于其中的中国文化;更应该看作是 “汉语/国际教育”,是“运用汉语进行”的“国际教育”,是一种运用汉语教育增进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信仰和不同区域、国家、地区的人们之间相互了解与相互宽容,加强各自之间相互合作,以便共同认识和处理全球社会存在的重大共同问题的国际理解教育,是“以语言交流为纽带,以文明互鉴为平台,努力成为增进友谊的桥梁、合作共赢的推进器”。


   

   


获得感:汉语国际教育的路径选择 



既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全球治理为路径,“全球治理”以“民心相通”为基础,“民心相通”离不开“国际理解教育”,汉语国际教育正是国际理解教育的组成部分,则基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目标的汉语国际教育何为?


(一)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共同意愿为中心


基于“传播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理念的汉语国际教育是以一种以教育者为中心的活 动,关注的首先是教育者的利益;而基于“以汉语传播为路径促进命运共同体构建”理念的汉语国际教育则意味着是一种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共同意愿为中心的活动,关注的首先是受教育者的“获得感”。这就要求:


其一,以受教育者的情感需求为中心。


其二,以受教育者的知识需求为中心。


其三,更重要的是以受教育者的发展需求为中心。



(二)从以语言教学为中心转向以语言教学与语言服务结合为中心


基于“传播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理念的汉语国际教育是以一种以“语言教学”为中心的活动,关注的首先是如何完成“教学大纲”的任务;而基于“以汉语传播为路径促进命运共同体构建”理念的汉语国际教育则意味着是一种以语言教学与语言服务结合为中心的活动,关注的首先是由汉语教学完成了什么“社会服务”。这就意味着:


其一,从“对当地人教育”转向“为当地人服务”。


其二,从只注意教汉语转向同时注意为在当地的中国人的工作与生活服务。


语言也可以成为一种“公共产品”,增加汉语“公共产品”的供给,由此也促进其他产品消费。没有消费便没有制造。语言消费带来的语言就业才可能真正有效促进汉语教育。

 


   

   




汉语+N: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科特性和队伍建设




既然汉语国际教育的目标是“以汉语传播为路径,推进国际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增加学习者的获得感,增加当地人民的获得感,也增加中国人民的获得感,那么,对于现有的汉语国际教育的师资队伍结构乃至学科归属也就不能不重新加以认识。


这一学科属性认识和学位管理体制的混乱,一般以为是一个难以忍受的问题。我们以为,这其实既揭示了某种困境,也提示了某种价值。这就是不但逼着我们思考,“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科基础到底是什么,也许还可以倒逼我们思考如何跳出传统学科分类的藩篱。


如前所述,我们认为:“汉语国际教育”并不能够仅仅理解为“汉语(国际)教育”,即“在国际上教汉语”;而应该理解为“汉语/国际教育”,即“用汉语开展的国际教育”。“汉语/国际教育”离不开“汉语(国际)教育”,但绝不限于“汉语(国际)教育”,而是必须指向更高的价值目标。


汉语的使用人口已经拥有十多亿,如果仅仅是一般性意义上的“二语教学”,我们无法回应何以在国内乡村教育存在巨大缺口的条件下每年还要只为一两百万的海外“汉语学习人口”就投入数亿美元;也无法解释何以学界会只对“汉语国际教育”学科属性而不对其他二语语种教学的学科属性如此争论不休。这只有将汉语国际教育置于全球治理,置于构建“民心相通”的命运共同体的视域下才可能获得理解。




新时代汉语国际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是在国际政治大背景和负责任大国条件下,作为“全球治理”的重要路径,不断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推进人类和平发展的自觉努力。这样的事业,既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汉语教育,也不同于英语的国际教育,更不同于当年的传教士二语教育、殖民者二语教育,因此,我们的实现路径和学科建设需要借鉴却不应复制其中任何一种。这既给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提供了话语体系创新的可能。


◇◆◇◆◇◆◇◆◇◆◇◆◇◆◇◆◇◆◇◆◇◆◇◆◇◆◇◆◇◆◇◆◇◆◇◆◇◆◇◆◇◆◇◆◇◆◇◆◇◆◇◆◇◆◇◆



作者简介:

胡范铸,上海市语文学会会长,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国家话语生态研究中心主任,《当代修辞学》编委会主任,新疆“中亚汉语国际教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中国修辞学会执行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语言学、修辞学、传播学、思想史,发表论文近200篇,著有《幽默语言学》(1987)、《钱钟书学术思想研究》(1992)、《国家和机构形象修辞学:理论方法案例》(2017)等学术著作。

[Email:hufanzhu001@126.com]

陈佳璇,广东韩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汉语国际教育系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修辞学、语用学、社会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等。发表论文30余篇。著有《社会语用学案例研究》(2012)等学术专著。

[Email:jiaxuanchen@163.com]

张虹倩,华东师范大学“晨晖学者”,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国家话语生态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修辞》编辑部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国际教育、修辞学、社会语言学、文献学。发表论文近50篇。著有《多学科介入下的修辞分析》(2017)等学术著作。[Email:zhanghq711@126.com]






话语生态研究 向权力说真话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