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原创 | “西藏舰”还是“新疆舰”?中国第二艘航母将会怎样命名

话语生态研究 话语生态研究 2018-11-11


中国第一艘航母叫辽宁舰,那么第二艘航母将会如何命名?任何军舰都有其名称。据央视报道,我国大部分舰艇舷号为三位数,1字头为驱逐舰。2、3字头为常规潜艇。4代表了核潜艇。5字头为护卫舰。6、7字头分别代表了反潜护卫舰和导弹护卫艇。以8打头的,有补给舰、扫布雷舰。而9字头为登陆舰和补给舰。此外,我国还有些舷号为两位数的舰艇,例如辽宁舰的舷号就是16,而且舷号为83的戚继光舰则是一艘训练舰。除了舷号,每艘舰艇还有一个中文名字。在我国驱逐舰以大中城市命名,综合补给舰以湖泊名称命名,船坞登陆舰、坦克登陆舰均以山命名,步兵登陆舰则以河命名。此外,还有以人名命名的远洋综合训练舰郑和舰,和武器装备试验舰毕昇舰等。

军舰等之类重要事物的命名,我们能否考虑更多一点?

近几年中国频繁和周边国家爆发"命名冲突"。然而学界对于"命名"在中国国家战略中的地位,一直认识不足。当今条件下,如何有效地管控命名行为及其背后的国际争端,实现命名"再中国化",建构国际社会于我有利的主权想象?本期公众号推送甘莅豪研究员有关“命名”的论文。




命名的象征力量与国际争端中的主权想象



命名冲突:两种语言观的解读


所谓“命名冲突”,指国家(联盟)、民族(部落)、政治集团之间,面对主权归属争议地区,集体有组织有目的地采用己方命名,消除对方命名,从而宣示自己主权,引发国际冲突的言语行为。近几年中国周边海域多次爆发命名冲突。首先,菲律宾总统阿基诺2012年9月5日签署第29号总统行政令,以“为菲律宾共和国的西菲律宾海命名”为题,要求把菲律宾群岛西侧,包括吕宋海以及“卡拉延群岛”(即菲律宾所侵占的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黄岩岛及其周边和毗邻水域等南中国海部分海域改名为“西菲律宾海”,并要求菲国家测绘和资源信息局绘制和出版涵盖“西菲律宾海”的菲律宾官方地图。同时推广使用“西菲律宾海”这一新名词。此外,阿基诺还下令所有政府及机构在所有通信、文书和公共文件中使用“西菲律宾海”一词,要求教育部、高等教育委员会和国立高校下发通知,在学校教科书、视听演示等研究和教学材料中使用新地图,并指示菲外交部与菲国家测绘和资源信息局等政府机构把新地图提交给联合国秘书长以及国际水文组织、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等国际组织。其次,日本内阁综合海洋政策本部2012年3月2日公布了39个无人岛名称,其中包括中国钓鱼岛的附属岛屿;2014年4月7日本政府又决定把国土地理院使用钓鱼岛的罗马字标注统一改为外务省所使用的英文名称。该英文名称以后将被用于英文版地图和外语学术论文中,以期强化对外传播信息的能力,使日本使用的名称在国际社会渗透得更广泛。最后,2012年4月间日韩为其公共海域(日本称之为‘日本海’,韩国人称‘东海’)也爆发了命名冲突。在韩裔美国人的不断努力下,短时间内6000多人在白宫网站上,签名请愿,试图希望白宫表态,让美国单独标记“日本海”的小学、初中和高中社会地理教科书(占所有教科书的90%)改成共同标记的“东海—日本海”。 而这一次请愿实际是两国历次命名冲突的延续,比如2007年5月7日,国际海道测量组织(IHO)摩纳哥大会上日本、韩国就在该会对日韩海域标注“日本海”、还是“东海—日本海”的表决中,都加紧公关活动,为此日本还威胁退出IHO。

当然,中国自身也在加紧命名行动,针对日本命名钓鱼岛的附属岛屿,国家海洋总局2012年3月4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对我国海域海岛进行了名称标准化处理,在网站上公布了龙头鱼岛、鲳鱼岛等其他70个钓鱼岛附属岛屿的标准名称、汉语拼音和位置描述,再一次宣示中国对钓鱼岛列岛无可争辩的主权。此外中国还准备以后对全国所有无名小岛进行命名。然而,对于中国的命名行为,个别外媒专家持不以为然,指出“中国岛屿命名战:作用不大但能刺激对手,只是具有“象征意义”,试看下述评论

“美国之音”引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学教授、中国法律专家迪里斯的话称,根据普遍接受的国际法原则,一国宣示对无人居住或人烟稀少岛屿的领土主权的方式是实践主权,即在这些岛上居住人口,建立有效的政府监管机构,并修筑基础设施。另外一种实践主权的方式是,不定期在海礁上派驻士兵,但这种方式的效力较弱。迪里斯称,由于中国新命名的大多数岛屿不具备居住条件,这些实践主权的方式并不可行。……麻省理工学院的中国外交政策和安全问题专家弗拉维尔说,命名行动“更具象征意义”。

从这段评论,我们可以看出外媒专家从国际法的角度对比了实践主权的三种方式:岛上长居人口;不定期派驻士兵;为海岛命名。专家认为,相对前两种,命名行为作用不大,只有象征性意义。显然,这个评论和中日韩菲等国在主权实践过程中对命名行为越来越关注、越来越重视的事实相悖。那么,到底是政府小题大做了呢,还是外媒专家对命名行为认识不足?命名仅仅是象征性、挑衅性地宣示自己主权吗?为海岛命名真的没有不定期派驻士兵重要吗?命名在我国保持主权领土完整的通盘视野中应该处于何种地位?进而言之,命名冲突会对国际斗争中的主权想象造成哪些影响?采取何种措施应对周边各国长年累月频繁发起的“去中国化”命名行为?这些问题,都需要学界进行系统研究,为政府决策和媒体宣传提供学理上的支持。

实际上,类似的评论和各国政府行为的差异恰恰体现了学界对“语言”的两种看法:“表象论”和“建构论”。在现代哲学传统中,大多数学者持“表象论”,认为语言只是观念和事实的表象与标签,其中代表学者有洛克、莱布尼茨、康德和索绪尔等。而在后现代哲学传统中,大多学者否定“表象论”,持“建构论”,认为语言建构观念和事实,其中代表学者有福柯、后期维特根斯坦、萨丕尔和塞尔等。

依据表象论,争端领土的名称只是给该领域贴了个标签而已,名称和领土的关系是任意的,随意的。命名行为也许能象征性地宣示主权,但不能对国际格局产生实质影响,也并不能改变社会现实。而从“建构论”的视角看,争端领土名称的争议,不仅仅是命名者任意地给个名字标签,而是命名者有目的、有谋划的言语行为。同时命名行为不仅仅是象征性地主权宣示,而是要深入社会制度本身、改变公众认知、影响国际舆论,甚至引发军事冲突,改变国际格局的战略行为。

然而分析目前国内媒体评论,如果说国外所谓专家试图用“表象论”对国人进行误导之外,国内大多数媒体对命名战的理解也仅仅停留在挑衅性地、非理性地和短期地宣示主权的认识之上,而忽视了命名行为对公众认知、社会制度和主权想象的冲击,以及其可能会对以后我国在国际社会中主权争议设置点、主权申诉辨析依据、军事行为合法性和公众历史想象等事宜带来长远而深厚的影响。


“去中国化”:命名建构下的主权想象


19世纪以来,中国国力式微,其主导的“天下观”国际文化秩序被西方主导的殖民扩张主义和民族主义冲击。中国周边国家对自己在国际社会中的身份认同和对中国的身份认同都产生过疑惧和否定。而在疑惧过程中,这些国家纷纷采取了“去中国化”的策略,有意抹去中国文化对自身的影响,从而重申自己的国际地位,其中朝鲜、越南为了改变自己的藩属身份,甚至提倡逐渐废止汉字,而使用拼音文字。而除了改变文字,重新命名也往往成了周边国家“去中国化”最常使用的语言策略之一。直到今日,在领土争议之处的命名问题都是造成中国边界冲突频繁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在此背景下,我们以中日在琉球群岛的命名冲突为案例,展现命名冲突中,两国在名称问题上如何交锋,以及交锋之后的现状,从而考察命名冲突的影响,即命名冲突如何改变国民和国际社会的主权想象,如何转换双方的主权争议点,如何进一步激发新的命名冲突。

公元636~656 年间中国编的《隋书》就从地理形态上把琉球群岛命名为“流求国”,意思是琉球群岛蜿蜒如虬龙一条, 流现于万涛之中, 故又称为“流虬”。14世纪后,日本加入明朝的册封体制后,开始按照中国对琉球群岛的称谓,确定琉球群岛的称谓为琉球(Ryukyu)。1872年日本强行把琉球王国设置为“琉球藩”时,依然沿用“琉球”这一中国称谓。1879 年,日本开始有意识废除“琉球”这一称谓,其首先将“琉球藩”中的奄美群岛及以北的岛屿全部划由鹿儿岛县管辖。同时将奄美群岛以南至台湾以北诸岛划为第47 个县,并用“冲绳县(Okinawa)”取代“琉球藩”。但是由于改名只是日本单方所为,并没有获得国际认同,特别是中国并不认同,1879年日本人成斋重野安绎特地在上海《申报》上发表《録冲绳志后序》,做“冲绳”和“琉球”命名之辩,企图合理化日本占领琉球的行为:

冲绳志。何以作志琉球也?何不曰琉球,而曰冲绳?从土人所称也。土人何称冲绳?冲绳,邦语也,本土之名也。琉球汉字也,汉人之所名也。冲绳自通汉土,受其封爵,服其衣冠,髻簪髭须尽拟汉装,而独其称国名用邦语,何也?语言文字同我邦俗,故土之名称,举皆邦语也。观乎国土名称之用邦语,而其为我种类,我版图也。……乃至土人则其惑亦甚矣,自以天孙序世系,而不问其种族同异;自以冲绳冒国名,而不察其语言所由,反欲与殊方异族之汉人呢?……

该段文字传达出以下几点信息:1、日本人做《冲绳志》的时候,大多数中国人头脑中根本没有“冲绳县”这个词,只有“琉球国”的概念,所以一开始准备做“冲绳志”的时候,日本人不得不首先说“何以作志琉球也”,用以告诉中国人,我所谈的冲绳,就是你们所认为的琉球。2、日本人命名之所以用本邦语的“冲绳”,是希望借用“本土化”、“琉球化”来对抗“中国化”。3、由于中国在“天下观”国际秩序视野下,承认琉球作为藩属国的独立地位,而日本则希望吞并琉球国,取消琉球国的独立地位,因此琉球人虽然方言称呼是“冲绳”,但是作为国名,琉球人更认同“琉球”作为自己国名,而不是日本人提议的“冲绳”,即琉球人试图用“中国化”来对抗日本的“去中国化”。

虽然日本人的改名行动争议颇多,但在代表清政府的李鸿章看来只是“中国受琉球朝贡,本无大利……若再以威力相角,争小国区区之贡,务虚名而勤远略,非惟不暇,亦且无谓” ,从而坐视“琉球国”失去主权。不过,此时大部分中国人还依然把“琉球”想象成独立的国家。当时虽然少部分报纸文章为日人授意或受其影响称呼为“冲绳”,大部分报纸依然称呼为“琉球”。而且直到二战过后,日本战败,各大报纸依然以“琉球”为名讨论琉球的战后归属问题,比如天津《益世报》在1946、1947和1948年连续发表多篇文章《如何处置琉球群岛》 《琉球应归还中国》 《琉球应归我版图——旅台琉球革命同志会长喜友名重申愿望吁请国人重视》 。《人民日报》在1946年到1956年亦称呼琉球群岛为“琉球”:

(1)京沪方面中共发言人,顷就美国以剩余战争物资让给蒋介石政府一事发表谈话称:美方彼特森将军来华实与美国政府以物资支持蒋介石内战与南京政府准备出卖领空,有密切关系。查美军在琉球琉璜岛及日本等地有剩余军械、弹药、卡车、吉普及交通通讯器材甚多,其实际价值远超出报纸所传三亿五千万美元或五万万美元以上。(1946年9月4日)

(2)因而美国政府便企图长久占领日本,并把日本重新装备成一个侵略远东和全世界的军事基地。麦克阿瑟在本年三月一日对美国每日邮报的记者,竟明目张胆地这样说:“太平洋目前已变成萨克逊湖,菲律宾、琉球、日本已成为美国的前卫线,日本已成为美英所应有的权益据点。在日本募集与吾人合作的军队至为容易。”(1949年7月6日)

可见,虽然琉球还在美国托管之中,没有独立,但在此时的《人民日报》看来,“琉球”和“日本”两个名字并列,应该分属不同的国家。

1951年冷战开始不久,周恩来为了对抗美国,分化美日关系,同时担心琉球从日本分离后,会再次激发日本军国主义,开始承认琉球归属于日本,但是依然使用中国名称“琉球群岛”,而不是日本名称“冲绳县” :

草案一方面保证美国政府除保有对于前由国际联盟委任日本统治的太平洋岛屿的托管权力外,并获得对于琉球群岛、小笠原群岛、琉璜列岛、西之岛、冲之鸟岛及南鸟岛等的托管权力,实际上就是保持继续占领这些岛屿的权力,而这些岛屿在过去任何国际协定中均未曾被规定脱离日本的。

直到1951年到1956年,虽然中国大陆政府已经认同“琉球”主权归于日本,可现实语境依然使用“琉球”名称,而“冲绳县”通常都在历史语境中作为历史名词使用:

琉球从十四世纪以后(明洪武以后),一直为中国属邦,一八七二年起日本即逐步并吞,至一八七九年(光绪五年)实行改琉球为冲绳县,清政府对此本不积极,说是不要“务虚名而勤远略”,琉球国王几次派人秘密到中国求救,情词异常凄惨迫切,清政府才认为性质严重,不得不争。

从该例可知,《人民日报》只有在回顾日本改名的历史事件中才使用“冲绳县”。

 然而,1956年后,《人民日报》突然开始大量使用“冲绳县”,此时“琉球”亦在现实语境中出现,但往往和美国置于一起,突出美国的侵略野心:

(1)在请愿书上签名的有争取冲绳岛重新归并日本协会和前冲绳县首里市市长中吉长纪等十余人。

(2)新华社21日讯 华盛顿消息:据“纽约邮报”专栏作者艾伦透露,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已经在6月5日“悄悄地”签署了一项命令,重申美国要继续统治包括冲绳岛在内的琉球群岛。

 显然,在上面的例子中,《人民日报》使用“冲绳县”,是为了配合政府的外交国策,想在冷战中,通过命名“日本化”来分化日美,对抗美国。而美国使用“琉球”的用法,似乎又是想用命名“琉球化”,促使自己合法化。

 1970年日美组建军事同盟,通过《冲绳返还协定》,美国同意把琉球连同钓鱼岛划给日本。此举造成中国外交被动:一方面中国没能借琉球问题,成功分化日美,而为了保持外交政策的连贯性,之前的琉球问题也无法再成为中日主权的争议点;另一方面,中日开始陷入“钓鱼岛”和“尖阁列岛”主权命名冲突中,而日本军国主义往往借“钓鱼岛问题”又有复兴之势。

然而,也许为了和国家外交口径保持一致以及思维惯性影响,1970年以后的《人民日报》在现实语境中依然沿用日方“冲绳县”的用法,而由于美国已经决定返还琉球,也不再追求“琉球化”,因此“琉球”反而成为纯粹在历史语境中出现的历史名称:

(1)本报北京8月16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秦刚16日说,中国驻日使领馆工作组当天探望了被日方非法抓扣的14名中国公民中先期抵达冲绳县那霸的5人,已确认他们目前健康状况良好。工作组正争取尽快探望其余9名中国公民,并敦促日方立即放人放船。

(2)日本吞并琉球后,便开始密谋侵占中国台湾的附属岛屿钓鱼岛。

而考察国内出版的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命名,其表现和《人民日报》不同,比如中国地图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1:40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形图》、近几年的地图集 ,以及中小学地理教科书中使用的地图 ,皆没有出现“冲绳县”这个名词,而是标注为“琉球群岛”。倒是目前国人使用较为频繁的GOOGLE中文版电子地图,使用了日本“冲绳县”命名,而没使用“琉球群岛”名称。

此外,在中日“琉球“命名冲突中,美国对“琉球群岛”名称的使用也发生了转变。最早的时候,美国使用中国的命名,称琉球为Liuchiu,然而“1945 年12 月20日,美国国务院经过讨论后,与会者就报告中琉球的使用名称达成一致:废除以前文件中中文发音的‘Liuchiu’或发音相近的‘Luchu’‘Loo Choo’的称呼,而决定从此改为以“Ryukyu”来称……然而, 琉球名称的变化并不仅仅是一个发音的问题,很明显,国务院已经克服了早期琉球名称的不连贯性, 认为该群岛不是中国的一部分,而是日本的一部分” “二战结束后,琉球群岛被美军占领。直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在各种官方文件中对琉球群岛的称谓主要使用日语琉球音译的‘Ryukyu’,但避免使用“冲绳(Okinawa)”这一日本称谓。1972 年5月15 日,美国将琉球群岛“归还”给日本后,‘Okinawa’这一日本称谓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媒体上和官方文件中。”  。

不难看出,在琉球命名冲突中,中美日在名称的使用上都经历了从“琉球”到“冲绳”的“去中国化”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显然日本是最大的赢家,美国在冲绳驻军,亦实现了其战略部署。两国“在琉球问题上是在有计划地、有步骤地‘去中国化’,企图使‘琉球’这一中国称谓成为历史名词,彻底消除其政治属性,将涉及琉球、中国、日本和美国多边关系的‘琉球问题’改变为美日双边关系中的‘冲绳问题’” 只有中国对“琉球”命名的“去中国化”,不仅没有得到任何益处,而且直接导致三个严重后果:

1、大部分国人只知冲绳,不知“琉球”,失去了关于“琉球国”的主权想象,促使日本占领琉球合法化,减少了中国影响琉球,建立保护东海的天然军事屏障,突破太平洋岛链的可能性。

2、中国失去了利用和中国密切相关的“琉球”名称,与一直延续至今的“琉球群岛复国运动” 配合,开创在中日美之间外交斡旋的更大空间的可能。

3、促使以前毫不起眼的钓鱼岛命名问题走上前台,依然制造中日冲突,依然留给美国影响东亚,纵横捭阖的空间。

从上,我们可以看出在短短几十年,日本成功地让流行上千年的“琉球”名称被“冲绳”取代了,那么其背后的决定因素和原因机制是什么?

第一,合法的现状往往来源于非法的起点。很多现在看起来合法的事实,在刚开始的时候往往是非常不合法的,而起点无论多么不合法,随着时间的洗涤,却会被神圣化。正如福柯所说“我想很多人都有类似避开开端的欲求,以求从最初即在话语的另一边,这样便无需从外部考虑话语的奇特、可怖和邪恶之处。体制之于这一常有愿望的答复却是讽刺的,因为它将开端神圣化” 。命名冲突也是这样,当“后名称”被提出来和“前名称”竞争的时候,无论“后名称”提出多么不合理、不合情和不合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后人看来,这两个名字只是在语言系统中的共时平面上竞争。而这个时候,影响谁能胜出的,往往不是历史和理性,而是隐藏在这个名字背后的权力和实力,权力和实力会使不合法的名称合法化。

第二,“前名称”和“后名称”在竞争过程中,两者使用的话语场不同,费效比也不同。一旦对已有名称的争议领土重新命名,“后名称”能直接进入日常话语场,并让公众不假思索地接受该名称所蕴含的新的主权想象。而一旦“后名称”进入日常话语场竞争的时候,“前名称”往往要借助专家话语场,利用法律、历史等各种知识对领土归属问题来解释,从而捍卫自己的优先性和合法性。显然从费效比来看,日常语言比专家语言更容易让公众记忆、理解并接受。

第三,地图上使用“后名称”,能用科学取代历史,共时掩盖历时。当各国在争议领土发生命名冲突的时候,往往会动用行政权力要求本国和他国的地图标注自己的命名,而地图一旦采用该命名,往往就容易让人关注地图测绘的科学性,而忽视地图背后的政治性,即一幅地图的标名能够成功实现以“科学的严谨”来取代“权力的运作”,用“共时的展现”掩盖“历时的变换”。

第四,他者的立场非常重要。在命名冲突中,交战双方的命名能够生存下来,往往取决于他者愿意使用哪个名称。正如胡范铸所说“一个言语行为不仅仅是‘我说’,甚至也不仅仅是‘我说你听’,而是一个‘我’‘你’‘他’三方行为主体,‘叙述’、‘接受’、‘核查’‘驱动’四种话语角色互动的过程。也就是说,在这里,言语行为主体不仅仅是‘我’和‘你’,还有‘他’:在通常情况下‘我’是话语的叙述者和驱动者,‘你’是听话者,‘他’是核查者。” 正是因为“他”具有核查的能力,所以当中日开展命名冲突的时候,国际社会其他国家,特别是美国这种大国对双方命名的选择就显得非常重要。


“再中国化”:命名冲突的类型和应对策略


既然命名“去中国化”现象从19世纪开始延续至今,且显然对中国不利,那么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来应对这种不利局面呢?首先我们应该分析“命名冲突”的类型,然后再根据类型,找出相应策略。大体看来,我国历史上出现过的命名冲突存在以下6种类型:

1、完成型:该地区由中国首先命名,他国改名,试图去中国化,引发冲突,最终成功。比如琉球。

2、进行型:该地区中国首先命名,他国改名,试图去中国化,引发冲突,尚未成功,比如钓鱼岛/尖阁列岛、南中国海/西菲律宾海。

3、忽视型:该地区中国当地人首先命名,但是这个名称却被国人忽视,而一直采取他国的命名,造成外交上的被动。比如1907年日本侵占东沙岛, 英国也对此提出主权要求。由于不知中国渔民的土名,两广总督张人骏明知主权在我,却不得不使用英国人命名的蒲拉他士岛进行主权申诉,以致其发出感慨 “我国舆地学详于陆而略于海, 偏于考据方向远近, 向少实在测量, 记载多涉疏漏。沿海岛屿, 往往只有土名, 而未详记图志。欲指天度为言,旧书无考。所恃者, 仍是英国海图” 。

4、借用型:该地区中国并没有命名,他国命名,中国采用他国命名。借用型又分两种类型:第一,音译,比如1947年中国政府内政部公布的《南海诸岛新旧名称对照表》命名的“隐矶滩”来源于英人命名“Egeria Bank”;第二,意译,比如1947年中国政府内政部公布的《南海诸岛新旧名称对照表》命名的“舰长暗沙”,来源于英人命名的“Royal Captain Shoal”。

5、变形型:中国当地人命名,被外人借用,国人又根据外国人名称借回,一来二去,造成新的命名舶来味十足,丧失主权想象性。比如1935年中国政府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公布《中国南海各岛屿华英地名对照一览表》,“列举南沙的‘辛克威岛’,其英文形式为Sin Cow e Island, 而Sin Cow e 原来是记录‘秤钩’一词的海南方音,再据此译成汉字, 却成了“辛克威”这样一个舶来味道十足的名称。”

6、竞争型:还有部分地区,争议双方都没有命名,并都在加紧命名。

根据此前分析命名冲突的原因机制和决定因素,以及命名冲突类型分类,为了应对主权冲突,增加命名冲突胜利的可能性,我们总结出以下几条策略:

1、命名坚持“中国化”。由于命名影响国人的主权想象,所以命名一定要消除外来影响。其具体应该注意三方面:第一,对于中国当地人已有的命名,采用符合中国人文化、生活、历史,以及语言习惯的当地人命名,切实做到“名从主人”,比如1983年中国地名委员会公布的《我国南海诸岛部分标准地名》就把当地渔民的命名作为了主要参考依据。第二,对于他国命名,一定要在语言形式上“再中国化”,尽量减少音译和他国视角命名的舶来名词的使用,比如1952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出版总署为了消除印度和英国的影响,就采用藏人发音把“额菲尔士峰”正名为“珠穆朗玛峰”,把“外喜马拉雅山”正名为“冈底斯山”。 第三,对于处在争议地区,又暂时无命名的地区,可以考虑使用中国历史人物,特别是民族英雄的名字进行命名,从而一方面激发国人主权想象,一方面向他国传达中国捍卫国土的决心,比如可以用抗击西方荷兰人的郑成功命名“郑成功岛”,用抗击倭寇的戚继光命名“戚继光礁(海槽)”之类。以色列和俄罗斯就很重视采用以上策略,以色列复国后多采用宗教历史人物,以及圣经中出现的地名对争议地进行命名 。而俄罗斯普金更是坚定地表明了要把“北方四岛”命名为“普希金岛”“托尔斯泰岛”的决心 。

2、密切关注国内媒体、教科书、电子地图、各类公司产品,以及政府文件中的命名使用,尽量促使本国的命名进入国内外公众的日常语言话语场中。比如对于琉球命名,我们应该反思媒体是否必须片面追求与政府一致,还是可以发挥比政府部门更为灵活主动,甚至先锋队的作用?鉴于当初中国接受日本冲绳命名,主要基于分化日美,防止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的考虑,而现在这一考虑的历史条件已经发生变化:日美已经结成军事同盟,日本军国主义借钓鱼岛问题依然存在,同时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日益强硬。由此,在维护政府外交方针保持连续性的情况下,我们媒体能否对扭转这一不利情况进行努力:首先尽量使用中国传统命名的“琉球群岛”,不用日本的“冲绳县”,逐步恢复国民对琉球的主权想象,其次打琉球牌,将国际主权争议点从“钓鱼岛问题”转移为“琉球问题”,为“钓鱼岛”名称在国际舆论上赢得更多的合法性。同时在适当时机配合“琉球复国运动”,利用“琉球”命名“中国化”,影响琉球居民的主权想象,打破美国岛链封锁,由此声东击西,促使国际主权争议点多元化,最终赢取更大的外交空间。

3、对于维护国家主权的军舰、飞机、导弹,或者具有国际影响力航天事业中的卫星、火箭等设配,甚至天文上发现的新星、中国组织的大型国际国内活动采用争议岛屿的中方名进行命名。比如中国海防舰只能否考虑在“中国海监84”“中国渔政310”之类命名的基础上再加上“黄岩号”“三沙号”之类的命名,再比如由于在西方媒体上,Tibet(西藏)和China(中国)总是作为并列词使用,容易让人产生分属两个不同国家的错觉。我们能否利用颇具影响的航天事件,将中国航天器赋予“西藏一号”“钓鱼岛号”之类的名称,促使西方媒体在报道该航天事件的同时,不得不使用“西藏”或者“钓鱼岛”名称,从而无形中培养了国际上认同“西藏”“钓鱼岛”属于“中国”的主权想象。日本、韩国就都很善于采用该策略,比如日本前不久就把钓鱼岛大型巡逻船“筑前号”改名为“冲绳号” 。而韩国的核心两栖攻击舰被命名为“独岛号” 。

4、重视第三方对命名的选择。该策略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密切重视第三国的媒体、教科书、电子地图以及政府文件、跨国企业的命名选择,必要时在外交活动中对第三国命名问题提出使用我国命名的要求,不间断表达我国的主权诉求,同时提防第三国选择或者转变为对方的命名。第二、重视中国作为第三方核查者的地位,通过处理他国之间的命名冲突,树立自己负责任大国形象,并利用核查地位,拓宽外交空间。比如对待日韩“东海/日本海”“独岛/竹岛”的争议,我国就可以以负责任大国形象,兼顾钓鱼岛争议,处理外交关系。

5、对于周边海域的命名,不应仅仅重视岛礁,还应该前瞻性地重视海底地形命名,特别是对南海和东海大陆架下的特殊地形进行命名。随着人类科学技术日益先进,地球变暖,南北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在不远的将来,人类的活动范围非常有可能深入到海洋以下,到时大量海脊、海槽等地标的命名将进入公众的日常话语场,而大洋深处非公海部分的主权争斗肯定会逐渐提上议程。在公海领域,目前有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OC)和国际水道测量组织(IHO)联合领导下的大洋水深制图委员会(GEBCO)成立的国际海底地名命名分委会(SCUFN)关注海底地形特征的命名。而在非公海部分,特别是东海、南海等争议海域,我国海底命名才刚刚起步。为了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福利,我国是否可以一边遵循我国的《地名管理条例》,以及以著名历史人物命名的国际惯例,一边用能够激发主权想象的民族英雄的名字进行命名,比如2011年,我国首次向SCUFN 提交了7个命名提案,分别选取“鸟巢”“彤弓”“白驹”“徐福海山”“方丈海山”“瀛洲海山”“蓬莱海山”命名,其中“鸟巢”是根据地理实体的外表形状得名,另外6个名称取自中国古代的文学著作和民间传说中的名词,那么在争议海域的海底地形,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增加民族英雄或者爱国文人的名称,比如对于必须捍卫,而且有把握控制的海山群,我们可否对其命名为“岳飞海山群”,而海山群中的各个海山头,则用岳飞手下悍将命名,比如“岳云海山”“杨再兴海山”等,而对于应该积极争取,而又没有把握完全控制的海山群,出于给外交留下空间的考虑,我们是否可以将其命名为“杜甫海山群”或者“屈原海山群”,这样一方面可以在他国还没有意识的时候,抢得先机,在将来的外交争端中占据优势,一方面向他国表达我们维护主权的决心,使其知难而退,同时可以激发未来中国公众的主权想象,并为他们在主权争议问题上提供最直接的法理依据,从而维护国家主权的完整。

6、建立国家命名委员会。鉴于命名和主权想象、社会制度以及国际格局关系紧密,我国能否仿效以色列组建的“政府地名委员会”,在中央政府设立一个“国家命名委员会”,该委员会设在国务院下,直接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国务院总理担任最高指挥官。在这一委员会中常设秘书长一职,统抓委员会中的命名管理工作。该委员会不应仅仅局限于目前民政部领导下的中国地名委员会承担的地名普查、地名管理、地名档案建设、地名工具书编纂、地名学研究和信息标准化等工作,还应把关注范围设定为远远超越于地名的各种命名问题,做到能够组织专家对“命名”会诊,并有能力指导和协调外交、军事、宣传、民政和海洋局等各部委和机构,以及各地方省市机构,保证它们在命名冲突中能够相互合作、沟通顺畅。同时仿效韩国,鼓励社会非政府组织和志愿组织,任命国际名称核查大使,发挥网民和民间力量,鼓励网友和民间组织对他国政府施加压力。


余论


其实,中国从来就没有认为命名问题无足轻重,孔子在《论语》就指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西方亦有重视命名的传统,正如《圣经》所说,上帝让亚当命名万物,由此赋予人类管理万物的权力。和充满硝烟的军事战争不同,“命名”成本更小,持续时间更长,影响力亦非常深远。命名冲突可能开启军事战争,也将在军事战争后延续。命名可以改变认知、形成共识、凝结人群、产生行动、制造冲突、改变现实、强化现实、影响未来。在争议地区,和往岛上不定期派遣士兵相比,命名更容易进入人们的日常交流话语场中,形成主权想象。在和平时期,命名是取代武力,维护主权最方便的手段之一。在未被对方实际控制的争议地区,命名赋予己方实际控制合法性。在被对方实际控制的争议地区,命名是己方能够申诉主权,维持公众主权想象的有效手段。命名冲突一方面会激化双方冲突,甚至导致兵戎相见,另一方面却是双方防止军事冲突,同时保持主权申诉的最好方式,即“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在双方各自通过命名保留主权申诉的权力的现实基础上实现的共同开发。如果能够合理有效地利用命名,不仅能够避免军事冲突,不动声色地实现主权,而且能够扩大本国外交斡旋的空间。当然,虽然名称很重要,可也很容易被轻易抹去,而正是因为这种特性,其使“命名”冲突成为可能:一方面“前名称”容易被“后名称”取代,导致“去中国化”的命名合法化,另一方面促使中国政府命名“再中国化”成为可能。

现今,媒体常常把“命名冲突”称为“命名战”,但“命名”行为的核心目的并不是为了制造争端、引发战争,而在于对“命名”行为进行管控:一方面识破对方“命名”行为背后的政治意图,一方面增加我国应对各种国际争端时的话语力量。由此,对命名进行管控,比如“如何有效地坚持新闻客观性”“如何准确而恰当地表达政治立场与话语权利”“如何维护国家利益”等语用原则问题 ,理应成为以后“命名”研究的重要命题。

总而言之,国家、领土和主权等概念是在物质世界上构筑的观念世界,是语言交织构筑的象征世界,我们交流、讨论和争辩的现实世界往往就是观念世界和语言世界中的可能世界,正如陈嘉映所说“我们的现实世界只是种种可能世界中的一个。语言分解结合机制构筑起了‘逻辑空间’,世界在这个逻辑空间中显现现实,我们人类从可能性来理解现实。” 。而作为言语行为之一,“命名”正是两个或者多个可能世界的交汇地带。



本文作者:甘莅豪

国家话语生态研究中心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修辞学、媒介话语分析、传播学研究。

本文刊登于《国际新闻界》2015年第37卷第9期



联系我们

通讯地址:上海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干训楼622室

电子邮箱:hystyanjiu@163.com

话语生态研究向权力说真话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