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胡说 | 某TV姐姐:“新闻客观性”不只是不编假新闻,更是“越重大的事件越要说、越要及时说、越要说完整”

胡范铸 话语生态研究 2019-07-14



某TV姐姐:“新闻客观性”不只是不编假新闻,更是“越重大的事件越要说、越要及时说、越要说完整”


作者:胡范铸

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语文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原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总编委会编委,国家话语生态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当代修辞学》编委会主任。


美国发生枪击案我们的央视常常连篇累牍报道,但最近陕西米脂发生重大恶性学生被砍死亡多人事件,媒体却大都集体失声,以至于有人批评,只关心国外却忽视国内,这是中国央视还是美国央视?其实,这背后反映的是对于“新闻客观性”的理解。客观是新闻的生命,但新闻客观性并非简单地不说假话,而是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概念,其中重要的一条便是越是重大新闻就越是要说、越要及时说、越要说完整。为此,本次公众号推出胡范铸教授的旧文《新闻语言客观性问题的言语行为分析》。以供各位读者参考。


什么是新闻语言的客观性?如何分析新闻语言的客观性问题?如何看待网络时代的新闻客观性?在我国的传播学研究中,对新闻语言的客观性常常是把它作为一个不编造假新闻的问题来分析的,其实,问题绝非如此简单。我们将从言语行为的角度作一分析。


客观性对于新闻言语行为的意义


“言语即行为",所谓言语行为,可以定义为“人类行为中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行为”,具体而言就是“在一定的语境中,言语主体出于某种意图构建并发出一段话语,另外的言语主体接受并自以为是理解了这一话语,从而作出与发话者意图有关联的反应,这样的一个事件"。

由“言语行为”考察新闻语言,可以看到:新闻语言也是一种言语行为。新闻言语行为的根本特点就是一种用语言“根据社会的普遍伦理准则,在面向公众的开放性媒体上,以公众认可的专业身份,根据恰当的信息源,以最短的时间发布目标受众最需要的有关最新变动的或最新发现的事实的信息”的行为。

任何言语行为为了实现其交际意图都要遵循一定的构成性规则和策略性规则,这里就像维特根斯坦所说:语言是一种游戏,任何游戏都具有规则性。规则又有两类,一是构成性的规则,一是策略性的规则;(当然,语言这一游戏与其他游戏不同的是,其规则是一面玩一面编制的,亦即不是一个事先制定好规则再来玩的游戏)所谓构成性特点,就是你可以不参加这个游戏,但是如果你参加这个游戏,而又不遵守其构成性规则,那就破坏了这个游戏;而策略性规则又被称为选择性规则,可以根据具体的语境有选择地使用。

而任何言语行为的构成性规则都是由这一行为的本质内在地规定的,因此,从新闻言语行为的充分定义出发,我们就可能逻辑地得出新闻言语行为的构成性规则,亦即:

(1)伦理准则——任何新闻言语行为都必须遵守人类普遍的道德规范;

(2)媒介开放准则——新闻言语行为必须是在开放性的传播媒体上发布的,那些在文件、汇报中言语行为即使报道的是某种事实,也并非新闻语言;

(3)话语权准则——新闻言语行为的说话者要有公众认可的专业身份,没有相应的话语权,就不是一个典型的新闻言语行为,即使是发布在新闻媒体上,“读者来信”、“作家书简”、广告等,都不是新闻言语行为,尽管某些广告常常把自己打扮得仿佛新闻;

(4)信息源准则——新闻言语行为发布的信息必须包含信息源的信息,即使是由于某种原因不得发布信息源的具体信息,即使信息源是自己,换句话说,一个孩子说“我将成为今年美国总统”和一个巫师说“今年中国GDP”将增长10%,并不是报道总统竞选和国家经济增长的恰当的信息源;

(5)第一时间准则——时间是新闻语言的突出准则,这意味着说话人是以最短的时间(第一时间)发布最新变动和最新发现的信息,同样,受众也只在第一时间和极其有限的时间内阅读(收听);

(6)易读性准则——新闻要在第一时间激发受众的阅读(收听)兴趣,就应该注意新闻言语行为是否容易读(听)、是否有兴趣读(听),而新闻要尽量让更多的受众接受,更要容易阅读(收听)和理解;

(7)受众需要准则——任何一种新闻言语行为都预设相当数量的受众存在,这些受众的知识、信念、价值观是可以共同分享的,新闻说的是目标受众最需要的信息,所谓“最需要”的信息,用帕梅拉.休梅克的说法就是具有“社会重要性”的信息,其中,首先是“受众生存需要”,其次是“受众情感需要”。诗歌是满足说话人需要的,政治是说话人和听话人都需要的,新闻语言则必须首先考虑受众的需要;

(8)内容客观准则一一新闻语言说的必须是事实,是有关最新变动的或最新发现的事实的信息。

言语行为既然是一种“规则一面玩一面编制的游戏”,则其构成性规则与策略性规则也并非绝然不同的,而是在构成性与选择性上大体连续的,换言之,同样是新闻言语行为的构成性规则,其“构成性”的强弱也是有差别的,其中构成性最高的就是内容客观准则。

或曰新闻语言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其实,新闻语言必须是客观的,即使实质上显示了某种主观性,那也不是这一言语行为的规定性特征;为了保持客观,即使是不合乎说话者意愿但合乎公众需要的新闻,也必须加以报道——假如记者本人持有某个股票,当突然得到有关该股票重大利空的消息,也决不能不报道,更不能说成是利多,尽管客观报道将极大地违背记者个人的利益和意愿。“新闻语言既是客观又是主观”的提法,为“反新闻性”的新闻言语行为开了一扇方便之门。

内容客观是新闻言语行为的一个构成性规则,这一规则是由新闻言语行为的定义决定的,问题是:为什么新闻语言要被定义为“发布有关事实的信息的行为”?为什么不能是发布有时真有时假的行为呢?

这是因为:人类社会是合作与沟通的产物,人类在合作与沟通中,约定了这种游戏的规则,凡参加这种游戏,购买者得到的都希望是“有关事实的信息”,出售者也都以此为生产标准。这是一种社会性的期待。因此,破坏了内容客观准则,也就是破坏了社会性的期待,也就是破坏了新闻语言的本质。

由此,“客观”才会成为世界各国新闻从业人员信仰体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基本原则,成为新闻哲学的一种基本理念,成为新闻行为中的一种最基本的规则。


“新闻”与“宣传”言语行为客观性的区别


分析新闻言语行为的客观性,立刻会碰到一个极为常见的表达式:“新闻宣传”,这是一个人人耳熟口滑的表达式,那么,这一表达式指称的是什么?

钱钟书《管锥编》曾经提出这么一个概念“拆散”,这是一种分析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习语、熟语、合成词常常需要采用的方法。对于一个常用的表达式,尤其是包含有两个以上词语的表达式,需要分析其指称的是完整的不可分割的一个概念还是实际是概念的一种集合。如果是概念的集合,则需要对其中的概念拆散以后,分别对其充分定义。在充分定义的基础上,检查这些概念在语用上是否等值。比如,“廉耻”是一个合成词,《管锥编》却“拆散”来看,发现“廉易而耻难六守住“洁”比较容易,而“守住自己的羞耻心”就比较困难。一位政治家可以不贪,但要他不曲意逢迎他的上司就很困难。“廉耻”中“廉”与“耻”尽管是在语词形式上相关相连,却并不等于价值也能够相当相等,而是需要拆散以后,分别处理。

同样,“新闻宣传”在这一习语中,其实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而是一个需要“拆散”的概念。“新闻宣传”这一个表达式同时包含了两个概念:“新闻”和“宣传”。在这里,由于新闻与宣传的连用,给人的暗示就是“新闻是宣传的同义语”,两者可以互相解释,互相说明。但是,新闻与宣传尽管常常相连,其实,却非常不同。新闻是把自己掌握的、公众未知而又最需要的事实及时告诉公众,其目的是改变公众的知识;而宣传则是把自己合意的、公众还并未认同的意见告诉公众,以求公众认同。其目的是改变公众的态度。广告都是宣传,对于广告来说,有时也需要发布事实,但这种事实的发布只不过是一种策略性的作法,改变受众的意见才是其构成性的规定。政治语言的一大部分也是宣传。

作为宣传,为了“改变人们的态度”,追求的不但不是客观的报道,反而常常会采用自身特有的一些技术亦即宣传的策略。这些策略通常有:

(1)妖魔化,“给思想赋予一个不好的标签,使我们不检查证据就拒绝和谴责这种思想”(Lee),最近的两个例子就是恐怖分子和恐怖主义。就像一句古老格言所说的,“对某人而言是恐怖分子,对另一人而言却是自由战士”,西方语义学者指出,我们是根据自己的目的、主观印象和我们的评价来称渭别人的。当我们更换标签时,这个人其实并无改变。“恐怖分子和恐怖主义的称谓被人称为寻找意义时的陈词滥调”,如我们一直视为“恐怖主义”的受害者和反对者的前以色列国防部长、总统魏兹曼就曾是“以色列枪”的成员,而该组织1946年曾炸毁了耶路撒冷大卫王旅馆。妖魔化一定是针对与自己不是同一体制中的事物或自己不赞成的事物,而不会是自身。

(2)神圣化,“将某事物与好字眼联系在一起,借好事物的光。使我们不经证实而接受和赞同另一事物”,美国施瓦茨科夫上将提及:1991年的海湾战争,华盛顿下令延迟停火协议两个小时,为的是使地面战称为“百时大战”。因为作为一个历史事件,“百时大战”比“战争”一词更容易让人接受。

(3)转移法,把某种权威、约束力,某一令人尊敬和崇拜的事物的威信转移到其他事物上,使后者更可被接受。三K党集会的象征是燃烧的十字架,而十字架则原是基督教的象征。

(4)典型证词法,要某些令人尊敬的或使人讨厌的人评价某种观念、节目、产品或人。

(5)平民百姓法,讲话者试图让受众相信他的想法是好的,因为这些想法是‘人民’的想法,是‘普通老百姓’的想法。

(6)洗牌作弊法。选择采用陈述的方法,通过事实或谎言、清晰的或模糊的、合法的和不合法的陈述,对一个概念、计划、人和产品作尽可能好的或者坏的说明。在说明中选择支持某种立场的论点和证据,而忽视不支持这种立场的论点或证据。

(7)乐队花车法,强调每个人——至少我们所有的人正在做它,因此,我们必须跟随大家,“跳上乐队花车”。“百事可乐的时代”这一广告词就是暗示“这一代人大家都喝这种饮料”,当然“我”也应该喝。而上述这些策略对于新闻来说则是造成非客观性的一种来源。

2003年在全国修辞学讨论会(金华)上,在一个有关新闻言语行为的规则的发言后,有人提问:“你说新闻语言的规则如何如何,可是,我们都知道,有句行话说'新闻发言人不是人’,他们只是政府的传声筒,有关新闻言语行为规则的理论如何去解释他们的行为?”其实,这是个假问题。因为,正如新闻纸公司不能叫做“新闻机构”,同样,尽管当中也有“新闻”两个字,但是,新闻发言人的语言不是新闻语言,而是“政治宣传语言”,是“宣传言语行为”的一种,因为新闻发言人的身份是政府官员不是新闻工作者,他代表的是政府的声音而非大众传媒的声音。只有对新闻发言人的语言加以报道的语言才是新闻语言。可惜的是,问话的是北方某著名高校的新闻传播学院的院长,专业如彼也常常未能分清政治宣传语言与新闻语言的区别。


新闻言语行为的客观性的构成


如何分析新闻言语行为的客观性?换言之,什么是客观的新闻言语行为?

中国新闻界一般以为就是不说假话,不编造假新闻。而西方传播学对此的定义则是“以一种公正的、超然的、不含成见的态度来报道新闻”。换言之,“新闻是单纯的纪事,意见必须与新闻明确地分开。"美国报纸主编协会在1923年制订的《报业法则》对此作了原则性规定。它的第五条写道:“健全的不偏不倚的工作可以使新闻报道和意见表达清楚地区别开来。新闻报道不应该掺加意见或任何偏见。”

而如果从言语行为的规定性出发,则可以看到:任何一个言语行为都是一个用符号表达说话者的知识(包括情感),并且让听话者接受的过程。由此便产生了至少三个方面的问题:知识、符号、心理。对于新闻言语行为来说,首先,这是一个如何处理知识的问题,是否有意识要隐瞒对客观的认识(撒谎);其次,这也是符号的可能性的问题,亦即语言在表达上是否存在限制的问题;同时,还是一个接受心理的问题,亦即受众将把什么看作是客观的问题。

(一)知识传达与客观性

从言语行为者有意传达的知识来看,新闻语言的客观性意味着:说的是客观的,不说不客观的,客观的就要说。

(1)说的是客观的。这意味着:

新闻言语行为报道的应该是客观的事实。可是,既然是一种言语行为·一定会有主观成分,出现某种无意识的投射亦即不按事物的本来面貌去看,而是按自己既定的想法去看,极端的例子就是“看到骆驼说是马背肿”。因此,在这里,新闻言语行为中的一个判断、一个报道,都要在内心加上“在我现在看来”的字样,避免“报道”、“推论”、“意见”的混淆。报道是可以证实的说法,如昨天最高气温23摄氏度。推论是根据己知陈述未知的情况,如一位考生声音有点粗,说“他急坏了”就只是一种推论,而比较客观的说法应该是“他看上去像是急坏了”。意见是对某事同意或否定,“社会语言学很有意思”只是一个意见·如果要成为一种客观的报道.可以说成“据某某说,社会语言学很有意思”。

(2)不说不客观的。这意味着:

不能编造新闻,不能修改事实。这主要是一个伦理操守的问题。

(3)客观的重要事实一定要说(客观存在的重大新闻一定要说)。这意味着:

首先,越是重大的新闻就越是要说,重大新闻沉默不语或者说“重大新闻失语症“可以说是中国新闻言语行为非客观性中最大的问题:如某地连续发生博物馆选址之争、反扒司机遇害事件以及农民工中毒事件,当地最主要的媒体基本未加报道,外地一些小媒体对此作了报道,但细节难免有出入,该地最大的日报因此发表了一篇署名“郑屹(正义)”的评论员文章,“义正辞严地”提出要“捍卫新闻的真实性”,批评那些报道这些事件的“小报”违反了新闻客观性的准则。那么,在这里究竟谁是新闻客观性的守护者?其实,作为媒体,遇事就说,这是最基本的客观。对于重大的与当地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大报”的刻意失语和沉默,绝不是维护了新闻的真实,“否则,哑巴是最称职的新闻真实性的维护者”。同样,山西11位记者受贿,对矿工遇难事件匿而不报也说明了“失语”是反客观性的一个重要病症。

第二,越是重大的新闻越是要及时说,如2004年10月5日上海在金茂大厦举行高楼跳伞表演,当天各大电视媒体还就此作了实况转播。可是,四天后,公众才从媒体获知,那天上午其中一位跳伞名家发生了意外:

跳伞意外受伤 仍在医院抢救

辛普森并未脑死亡

新华社上海10月8日电    众多中国人几日来一直在祝福罗兰德.辛普森,这位澳大利亚低空跳伞专家5日在上海不幸摔伤。至今仍在东方医院接受枪。

8日,上海东方医院院长、心胸外科专家刘中民在接受断华社记者采访时,否认了辛瞥森已脑死亡的传言。他说,抢仍在进行中。辛普森是在5日上午的训练中受的。2004金贸大厦国际跳伞表演定于日下午2时举行。

辛普森在他1401次低空伞时意外发生了。5日上午7时30分左右,辛普森从金茂大厦345米处的起点跳下,但是降落伞没能在第一时间打开,当伞包最打开时,肀普森离地面已经很近了,他没有降落在指定的草坪上,而是被风吹到裙楼的平台上,严重摔伤。

8日下午4时分左右,辛普森已经在东方医院连续接受轮救78小时,他的家人也赶到了上海。(新民晚报2004.10.9)

问题是当地媒体此前对此事为什么不报道,难道一个人的生命不比一场表演更为重要?同样,南京曾发生食物中毒数十人死亡的事件,电视台记者赶赴现场,但对多少人死亡却语焉不详,直到好几天以后才予以说明。这都是对客观性的背离。

第三,越是重大的新闻越是要说出各方的意见,“兼听权”是公众在消费新闻信息时候的基本权利之一。所谓兼听权,指的是公众通过不同媒体,尤其是立场、观点不同的媒体,听取彼此各不相同的信息和观点的权利。对于一个“媒介事件”,“一个事件,多种声音”是必需的,如果只有“异口同声“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公共资源的浪费。如前两年皇马足球队来华,我国的新闻报道,开始是一片欢呼。以后在媒体前期的火热造势中,央视却在8月1日的时空连线播出了白岩松对亚洲足联秘书长维拉潘的访谈。维氏的观点可谓尖锐,他称皇马为“吸血鬼”,认为:中国足协必须了解,他们不能允许自己被剥削,外国的足球队不能来到亚洲仅仅就是为了赚钱,他们应该想自己有良好的意愿,来提高足球这项运动本身的水平,而不是说尽量地剥削越来越多的球迷!我们希望这些活动的中介公司,不要去剥削或者利用球迷。这里体现了媒介的特立独行的立场,可惜只是迟了一些。

第四,越是重大的新闻越是要说完整。对于受众来说,重大的事件他们不会满足于事件本身的信息,还要事件的前因后果的信息,正所谓“深入成就深度”。深度报道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而不少报道尤其是揭露性报道一旦出现,往往总是掐头去尾。如:

北京警方逮捕两名天安门前围事者 拘留十六人(2003.10.17 21:22)

新华网北京10月17日电(记者李京华)北京市公安局17日对在天安门广场地区制造事端的叶国强、张理积两名犯罪疑人依法逮捕,对16名在天安门广场地区实施不法行为人员依法治安拘留。记者在17日北京市公安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10月1日至16日,天安门广场地区共处理2起涉嫌犯罪案件和14起严重违反治安管理案件。警方发言人说,10月1日10时许,43岁的北京市人叶国强因为个人无理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跳入金水河,造成众人围观、现场秩序混乱。经查,自今年5月份以来,叶国强多次在天安门广场地区、政府机关门前和使区寻衅滋事,扰乱公共场所秩序。10月8日8时许,49岁的福州市人张理积驾驶一辆白色别克赛欧轿车,携带汽油、爆竹、烟花等,行至金水桥南侧时,突然向车外抛橵传单,并企图自梵烧毁车辆制造恐性事件,被执勤民警当场及时制止。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于泓源说,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员,为了满足个人的要求,发泄不满,蓄意制造事端,到天安门广场地区采取跳金水河、抛撒上访材料、甚至携带易燃和爆炸等危险品,采取极端方法和手段,扰乱社会序,危害公共安全,向政府施加压力。他们的行为不仅产生了恶劣影响,而且严重威胁到其他游客的人身安全,必須依法严肃处理。

这条新闻的本身是客观的,但是对事件的前因后果缺乏后续报道,显然就影响了新闻语言的客观性。

南方某著名高校的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在“全国传播学学术研讨会”(上海,2004)上曾经忧心忡忡地提出“网络新闻”出现以后对新闻客观性的负面冲击问题。而我们以为,的确,网络新闻中充斥了“八卦新闻”,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如果把新闻在知识传达上的客观性定义为“说的是客观的,不说不客观的,客观的重要事实就一定要说”三者的统一,定义为“越是重大的新闻就越是要说,越是重大的新闻越是要及时说,越是重大的新闻越是要说出各方的意见,越是重大的新闻越是要说完整”的统一的话,我们不难看到,今天的网络新闻实际在重大新闻的客观性上对我们传统媒体的“客观性”程度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二)符号可能与客观性

就言语行为的符号传达可能而言,要实现“客观地说客观内容”,新闻语言的客观性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客观是动态的,而语言相对是静态的。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经说过:人不可能两次跨人同一条河流。西方语义学者曾经指出:一个地方天天都可能变化,但是,人们对它的命名却保持着原样。一个人梦想了20年,退休以后去“快乐山谷”,因为他年轻时候去过,那时幽静雅致。但如今再去那里,他看到的是一个繁忙的都市,一切都已改变,只是名称依旧而己。怎么办?对于这一类现象,语义学家的建议是采用一种技术——加上日期,以提醒我们的能指与指称的事物的不一致问题,比如是“快乐山谷1987",还是“快乐山谷2008”。而我们的新闻语言往往对一个事物在时间的存在状态的漠视非常普遍。“在县委的领导下,八年以后,×××终于水落石出”,可是,到底是什么时候的县委?是前任的还是现任的,或者是历任的?我们的新闻语言在这些方面,宁可设计出种种新的类别(如“三种人”、“四人帮”)来定义事物的差别,也不大愿意用时间来定义。一个人此时见义勇为,于是“一贯如何如何”;一个人犯罪,则一切所为都仿佛为了这一天。其实,任何指称,都有一个“日期”问题,在不同的“日期”中,能指与所指很可能是不一致的,即使在具体的文本中我们难以标注某一指称的时间,为了坚守新闻语言的客观性,在意识中也必须明确:是“快乐山谷1987”还是“快乐山谷2007”。

在符号问题上,新闻语言的客观性遇到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客观是无限的,而语言相对是有限的。汉字6万不到,大百科全书的词汇量也只不过几十万,而大千世界,无穷无尽,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仅仅在一个果园里,几十万只苹果各不相同,可是你就根本不可能以词语来分别加以指称。因而,爱迪生感慨:“我们对任何事情知道的还不到它的几亿分之一。”由此,在新闻语言中便常常容易出现“指认不当”的问题,亦即无法分清同一范畴或类别中事物之间的区别,把同一类型中的不同成员视为完全相同的个体。“9.11”以后,美国的舆论往往把穆斯林等同于阿拉伯人,又把阿拉伯人等同于恐怖分子。其实,按语义学的办法就是,要有一个索引数字,阿拉伯人1不等于阿拉伯人2。与此同时,还可能出现“二元价值判断”的问题,因为语言的暗示而忽略事物之间的连续性,非黑即白。如:

美国要么热爱他.要么离开他(宣传词)

这句宣传词排除了其他的可能:不离开也不热爱,因为需要留下并且改造他。

在符号问题上,新闻语言的客观性遇到的第三个问题就是客观世界是完整的,而语言相对是抽象的。抽象是选择某些细节而舍弃更多的细节的过程。语言之所以能够指称世界,就是因为它是抽象的。但是,这也带来了问题。词语的抽象度是有差别的,词语越是抽象,词语与显示事物的联系就越不直接,他们之间相符的程度就越低。早川曾经提出一种“抽象阶梯”的图表来表示这种关系:作者用了一个特定对象——自己的一辆汽车来加以说明:

口语层次

1.交通工具

2.陆上交通工具

3.机动车辆

4.轿车

5.本田轿车

6.(词语表达的)早川的本田雅阁轿车非口语层次

7.(心理可感知的)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茶色的本田雅阁轿车

8.(技术可检测的)作为物理现象的轿车结构

任何抽象都表现为在一定层次的抽象;对一个事物的表达,可以在第一个层次上进行,也可以在第六个层次上进行;任何层次上的抽象,都不可能完整地再现客观;各个层次的抽象具有互文性,可以互相说明。但是,当一种陈述只有高度抽象的词语而没有相应的低层次的词语支持的时候,就会像“四处飘泊的船只”,例如在总统选举的消息中,那些竞选口号中“法律与秩序”如果没有具体的词语支持,便很难客观考察其言语行为的实际价值。客观有效的传播应该沟通各个层次上的抽象,否则,便容易发生“固定抽象层次法”的语言误用。

在符号问题上,新闻语言的客观性的第四个问题就是客观发生的事件是无限的,而当下我们的言语行为却是极其有限甚至只有一个。被言语行为叙述的事件才成为一个新闻事件,那么新闻语言叙述什么,在受众中就会形成什么事件的意识。这也就是大众传播学理论中的议程设置问题。所谓议程设置,就是好像开会有议程一样,不管你是反对还是赞成,只有纳入议程的才是问题,才会被讨论,否则就没有资格成为问题,尽管那也许是一个事关生死存亡的问题。库尔特·男曾经指出:“大众传媒促使公众的注意力转向某些特定的话题。——媒介不断披露某些人和事,暗示公众应当去想它,了解它,感受它。”比如“文革”新闻语言中的“斗私批修”,今天新闻中的“刘晓庆到底与男朋友关系怎样”,实际上都是“风乍起,干卿底事”。有人以为:议程设置就是舆论导向。其实不然,任何新闻言语行为都有一个议程设置的功能,舆论导向却只是政治层面上的;议程设置的理论是批判性的,预设新闻行为应当被警惕,全社会要向我开炮,由此努力设置公众当下真正需要而且经得起时间检验的议程;而舆论导向则是指令性的,预设自己的观念是正确的,全社会必须向我靠拢。其实要破解议程设置,最好的方法是显示曾经有过什么议程,则其中的不合理不客观就会变得非常明显。芬克豪泽曾经对媒体的报道、公众的认知、实际的状况作过分析。他利用盖洛普民意调查的数据与美国三大媒体每天发表的某类事件的文章比较,发现媒体报道越多,公众认为越重要;而同时,对种族、犯罪等等问题的实际事件统计,发现媒介报道的高峰期要比实际发生的高峰期早一年以上。同样,我们也可以通过对一种新闻媒体的高频词,尤其是高频名词和动词的分析,见到我们议程设置的变化,以及当年议程设置的客观度。

(三)接受心理与客观性

在接受心理上,新闻语言客观性还是一个听话者的认知过程。那么,听话者一般是如何认知新闻言语行为的客观与否得呢?就“行为者”而言,听话者的认知心理是:

“权威即客观”——说话者越是权威则新闻的内容就越是显得客观。

“亲近即客观”——说话者越是亲近则新闻的内容就越是显得客观。

就“行为的语义内容”而言,听话者的认知心理是:

“常规即客观”——新闻的内容越是合乎一般情理的就越是显得客观。常规就是能够在我们日常的生活经验中找到相应的例子,并且,找到的大多数同类例子都不与此冲突。越是不合常理就越是可能不客观。

“重复即客观”——常规的就是多次反复的。因此,在接受心理中,“反复多次,习以为常”,重复越多,越是显得常规化。正是如此,希特勒的宣传部长戈培尔认为“谎言重复一千次就会变成真理”。严格地说,谎言不管重复多少次,都是谎言。但是谎言重复次数越多,就会显得越像真理。

“一致即客观”——新闻的前后叙述越是一致就越是显得客观,前后越是矛盾就越是可能不客观。

“细节即客观”——新闻的细节越是具体就越是显得客观,越是缺乏细节就越是可能不客观。

“数据即客观”——新闻叙述越是包含数据就越是显得客观,越是缺乏数据就越是可能不客观。

“画面即客观”——新闻越是具有画面说明的就越是显得客观。这里一种对语言的“不信任”,在民众的根深蒂固的意识中,“谎言”或者说“虚假”首先是从语言开始,“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说法既客观”——新闻中越是给定一个固定说法的,越是显得客观,如果某一说法能够术语化,则更显得客观。

就“行为的方式”而言,听话者的认知心理是:

“直引即客观"——新闻中越是使用直接引语就越是显得是客观的报道,越是不使用直接引语的越是可能不客观。

“干脆即客观”——新闻中语气越是干脆的就越是显得客观。越是吞吞吐吐就越是可能不客观。

“及时即客观”——新闻中信息发布越是及时就越是显得客观,越是不及时就越是可能不客观。



本文原载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第2期 

《新闻语言客观性问题的言语行为分析》


联系我们

通讯地址:上海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干训楼622室

电子邮箱:hystyanjiu@163.com

话语生态研究向权力说真话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为了祖国的未来,快来关注我们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