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来自铅山的抗疫日记
FIGHT
抗击疫情
谁能忍耐黑暗?如果他见过了光明
他叫杨志坚,是滞留在葛仙山镇上的外地人,此刻,他正在隔离。但他反复问自己,我能为抗疫做点什么?他搬了一把椅子,拿起相机,在二楼阳台找准自己的“战斗”位置,用镜头记录下在一线的干部忙碌的背影、律动的瞬间。
从铅山葛仙村景区到葛仙山镇不过九分钟,葛仙山大道上,过去的车水马龙,今天的门可罗雀。景区里还有滞留的1400名游客,他们的住,他们的吃……此刻的葛仙山镇党委书记黄斌,在不停地协调着,他的嗓子有些哑了,他的疲意写在脸上,已经是3个晚上凌晨三点才合了下眼,清晨六点,他又披上衣服,这里走走、那里看看。他这个书记,心里多了一丝惆怅,但是,脸上写的却是坚持,内心有的是坚定,铆足劲要说的都是:“新冠,滚出去!”
没有白天黑夜。昨天半夜,我的手机电话铃声大作,是葛仙山镇上一位年轻副镇长(她自己都还是位小姑娘),她问我:“杨会长,可以把《三清媚》在葛仙山设的写作营征选做隔离点吗?”
我说可以。她在电话里大声且热切地说:“谢谢你,你们真好,有你们这些文化人的支持,有乡里村里村民的支持,我们充满了信心。”
“镇长,这么晚了,您还没有休息吗?”
我一看时间,凌晨1:30。
她答:“不好意思,我打扰您了,都夜深了。我们都没有白天与黑夜了,我和我的同事们已经3个晚上没有合眼了。我们镇政府灯火通明。”
我赶紧说:“不要紧,不要紧,我欢迎您的打扰,如果需要我们干什么,您告诉我就是。我知道你们乡镇干部很辛苦,你们要不停地说,不停地寻找密接者、次密接者,查看他们的轨迹,找隔离安置点。你们为了百姓的安危,这么努力地工作,辛苦了。”
她说:“保障这座城的人,从防控疫情指挥部到相关部门,包括公安民警、供电员工、消防官兵,还有快递小哥、清洁工、收银员、的士司机、小区门卫、厨师......没有一个不努力的。”
搁下电话,我的手机里,几个群叮咚声不断在热闹地响:那是捐款、捐物资的声音......
谁能忍耐黑暗?如果他见过了光明。
我想,这是一片火热的战场,我们,应该冲到一线去,去发挥自己的一缕光和一丝热。
铅山不怕
疫情来了,铅山,我们的城市生病了。
我们一群本土女作家用笔抗疫,用民间平台发力,形成相互帮助的力量。
帮我们运送募集第一批发往葛仙山镇物品的货车司机,已为铅山送去过一批物资。他很忙,只在装货的间隙,稍有空闲,和我略作交谈。问,有些司机师傅不愿意去,我们找了36辆车,您是第37辆。
他说:“跑长途去外省的不愿意,怕变黄码,回去接不了生意。”
“是不是特殊时期你们跑一趟收费也更高点?”
“哈哈哈!不挣钱的话都不愿意做……但我的收费和平时一样,一分不涨。”他想了好一会儿,说:“也是传递一份爱心吧。”
货车司机丁师傅,帮我们拉送了《三清媚》募集的第一批物资送到最危险的区域:
江西正博实业有限公司朱江董事长捐赠的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10万只;清华印刷厂许晴捐赠的口罩14件2万个,消毒水24件1千瓶,方便面80件960桶,蛋白粉10件50桶,桶装水30桶,粽子2箱120个;上饶市博宏箱包有限公司蔡雅静捐赠的矿泉水30箱,方便面30箱,消毒水10桶,5千个口罩;上饶天景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宋方岚用一万元购买桃酥饼20箱200斤,方便面63件756桶,以及现在还在购买途中的医用防护服;葛仙山在外拼搏的谦盈捐了面包800个,矿泉水;葛仙山在外拼搏的碧碧捐了方便面10箱,八宝粥10箱……
看着运送防疫物资的货车我想,会不会有一个浪漫的女人给一朵鲜花给这送捐赠物资进城的司机,告诉他,你也很勇敢!
为铅山抗击疫情捐款,我们集体募捐,捐个一百、两百、五百、一千的,在微信群里,红包飞来飞去。
疫情一线,四面八方的援助与爱和关心如潮如涌。
急需的物资:医用防护服、N95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正压隔离衣、防护面罩、护目镜、消毒液、帐篷、军大衣等,从各方捐赠、运送过来。
在我们常常自认为做的很多的时候,总会有人让我们自惭形秽。
合力抗疫注入“清流”
感受最深的终究还是那些深在一线的人。我没有被隔离,我写不出一个个抗疫小故事,我也不是报纸的联络员、通讯员。我,只能时刻关注朋友圈“微信战疫团队”,刷抖音短视频。我看到了:
彭莹,而立之年,上有老下有小,一个女同志,值班时间0-8点,深夜和一群姑娘肩并肩,站在清冷的街面,望着信江,她爱这幸福故土。她们说虽然手中没有紧握冲锋枪,但心里亮堂,有万丈豪情想要抒发。
葛仙山虹桥上村郑伯伯家,穿防护服的姑娘在帮他做核酸检测,防护服遮住了一个个美丽脸庞。她凝神贯注地,一个又一个村民在对她翘首以盼。姑娘很面善,防护服遮住了美丽的脸庞,郑伯伯说,喝杯水吧,姑娘,你和我的孙女差不多大吧,看你汗都出来了,真想给你一匹毛巾擦把汗。姑娘说,但是,我们中间隔着一个共同的讨厌的敌人,那就是新冠。她指了指自己穿着的隔离服。
所有的言语都那么可爱。
我们没有足够的资格去前线战斗,但可以在背后默默形成有人情味的合力:村民、旅客从容淡定;隔离游客在铅山隔离用散文化的笔法描述了铅山的景色写成文章;90后小伙驱车40余里给铅山送1000个爱心包子;江西医专600名学生支援抗疫;奥运冠军徐晓诗知道家乡铅山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偷偷”捐款十万元;省会的专业医务人员一批、两批、三批,带移动核酸检测实验室来援助;铅山人民对网络上贸然发文评论铅山疫情应急是小地方没见过世面、发展落后气愤回怼;海报、短视频里:铅山烫粉欢迎你、铅山荞麦果欢迎你、蛋包清汤欢迎你、戴家弄烧饼欢迎你……合力为抗疫注入一股“清流”。
11月4日,铅山本轮疫情首例治愈新冠肺炎患者出院!消息刷屏了朋友圈。
等赢了,葛仙山,铅山,上饶,江西,一切风景仍然在这里等你。
我与葛仙山镇上的村民有深厚的感情,我为葛仙山乡镇农民夜校的农民上过课,我以新文明实践员的身份给那里的留守儿童上辅导课、办活动,我目睹过乡镇干部的忘我工作的拼搏,为景区创作过,有游子赤诚的爱。
武夷铅山/凌绝黄岗/古镇石塘/鹅湖朱子/瓢泉稼轩/茶香耕读/士铨费宏……铅山是文脉很深、文人辈出的地方。我在思索,应该写下哪一句传递温暖的诗,贴在募捐来的物资上寄过去。我在思考,什么样的语言会鼓舞隔离在葛仙山镇的家人。
与新冠为敌,毛主席的《送瘟神》表达了战胜瘟神的决心,用在现在抗击疫情非常恰当。“借问瘟神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还有《爱无条件》里的“即便不看,却能见你。”
作者简介
杨怡,女,民盟盟员,1990年11月生,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旅行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三十四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学员。上饶师院客座教授,《三清媚》杂志社主编。中英文创作、足迹遍布五大洲26国,自媒体旅行专栏阅读量超4500万,纽约时报旅游版《新视线》杂志特约作者,《中国国家旅游》特约作者。曾获《青年文学》新人奖,2019年为今日头条全国新写作大赛担任评委。被《今日头条》授予“濒危物种守护推广大使”。2020年被选为央视一套《开讲啦》节目青年代表”。
来源:民盟上饶市委会
监制:孙超洋
编辑:李冰洁
校核:龚秀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