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46岁惨到掏500元都困难,遇高人点化却大赚6个亿,从此开始了“江老娘”的传奇人生

2017-05-29 商业报

本文已获授权,来源:硕士博士圈(ID:phdmaster),作者:陈启

13岁当学徒,18岁当厂长,10年时间就把一个小作坊搞成全国知名的糖果企业。此后,她砸掉旧设备,转型新行业,并创造出连续20年保持全国销量第一的奇迹。她就是金嗓子的创始人,江佩珍。



1946年11月,江佩珍出生于广西平南。那是一个风景名胜之地,“花洲腾龙”19座巨峰蜿蜒曲折,“鱼洲雁信”江水淌过黄花岗的烈士雄碑。


然而风景不能当饭吃,江佩珍上头一个哥哥,下面一群弟妹,家里穷得连老鼠都不愿意进门。她是大姐,所以,6岁就到水田里插秧,一个夏天搞下来,脚肿得连鞋都穿不进去。


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少年丧母。偏偏1959年春天,母亲生了一场重病,撒手人寰。当时,哥哥红着眼睛蹲在墙根,弟妹们哭着喊着要妈妈。直到把弟弟妹妹们哄睡着,13岁的江佩珍才躲在被窝里嚎啕大哭。


更惨的是饿肚子。父亲一个人根本养不起6张嘴,江佩珍放学后都要下地帮忙。当年6月,她除完草后就眼前发黑,一头栽倒在水田里。醒来后,江佩珍对父亲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再也不上学了,我要挣钱养活弟弟妹妹!”


所以,当年9月开学的时候,别的小朋友高高兴兴上学去了,而江佩珍却不得不离开心爱的学校,踏上了去柳州的打工之路。


在糖果二厂,负责招工的嫌她个小,江佩珍不服气,“不要我,我就去别的厂!”“哪个厂都不会要你,国家规定不让用童工,”江佩珍眼泪“刷”就下来了。负责人不忍心,“你父母呢?”“我妈刚去世,下面还有4个弟妹妹要吃饭。”


就这样,江佩珍被破例招进厂,成了第48号工人。不过,等她进到厂一瞧,顿时凉了半截,原来糖果二厂就是“2个案板、3把刀、6个提桶、7个盆,外加一辆平板车”。


“管吃饭就行。”江佩珍安慰自己往宽里想。她的工作其实很简单,就是包糖纸。别看不到一米五,但农村出来的江佩珍手脚却异常麻利,头一天就创了个记录,“一天包了35公斤糖”。要知道,之前厂里的最快速度也就一天25公斤。


别人都坐着上班,江佩珍却只能站着,“因为坐着碰不到案板。”站一天也就算了,她还经常熬夜,一搞就到凌晨2点,“就怕做不好被工厂辞退。”


年底一评选生产标兵,大伙自然全都选江佩珍,“每个月都能超额完成任务!”此后5年,江佩珍一年一个台阶,从生产组长、副主任,一路升到车间主任,18岁那年她被选为副厂长。


走上领导岗位后,江佩珍渐感吃力,“没有文化真不行!”她就开始自学,“熬夜看书到凌晨3点,早上6点起来上班。”10年时间里,江佩珍先后自学完初中、高中和中专的全部课程,并取得了函授大专文凭。


1979年2月,江佩珍升为厂长。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拂下,她烧起了新官上任的三把火。


首先是打破大锅饭


江佩珍一次性劝退20多名50岁以上的老员工,同时提拔了15个大学生。


她在柳州首开先河,将薪资与产品挂钩,“干得多,挣钱多”。结果,100多号工人如同打了鸡血,早上5点就来厂里,到了晚上9点还不愿意下班。1980年,糖果产量历史性突破6000吨。


其次是搞起了自产自销


江佩珍第一个大胆吃螃蟹,“打破供销社渠道”,她组建30个销售小分队,分区、分片做推销,3人一小组,100多号人走遍了全国20多个城市\400多家商场。1982年,工厂营收首次超过1000万。


最后是大胆引进新技术


1981年,江佩珍带队到法国、德国、意大利3国考察了一个月,最后决定投资400万,引进3条糖果生产线。


一年后,国内第—颗果酱夹心糖和花生巧克力下线。到了1983年,糖果二厂一举攻克酒心巧克力的制作技术。


此后4年,每个季度增加30种新型糖果,到了1987年工长已经成为拥有10大门类、386个品种的综合性糖果企业,年度销量突破5000万元。


1988年,糖果二厂年产量已经突破2万吨,员工接近1000人,产值达到9700万,10项指标位列全国同行第一。


然而,就在江佩珍甩开袖子准备大干一番的时候,市场却风云突变。1991年,全国糖果行业遭遇3重危机,“一是原材料涨价,成本增加;二是假货泛滥,同质化严重;三是外国糖果大举进入中国,进一步挤压民族糖业。”


更加要命的是,世界卫生组织还雪上加霜,宣布“多吃糖不利于身体健康”。那段时间,糖果几乎成了毒药,带小孩的顾客一见就绕着走。结果当年年底,糖果二厂销量从接近1个亿骤降到7.8万。


到了1992年下半年,工厂发工资都成了问题。有家属过来闹事,“知道你也不容易。可我家孩子病了,好歹给发一个月工资啊!”


没有办法,最后江佩珍把家里的缝纫机和自行车卖了500元,又找爸爸和几个妹妹借了2000钱,合计2500元给困难员工发了工资。她含着眼泪开大会,“现在厂里遇到了困难,只有大伙齐心协力,才能渡过难关。”


1993年1月7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到柳州视察。在企业家座谈会上,江佩珍止不住眼泪长流,“假冒产品侵权,企业无法上台阶,怕撑不下去啊。”


领导一语道破天机,“只有高科技产品才不会被仿冒。为什么不去上海试试?完全可以和高校搞产、学、研结合之路!”


江佩珍思路豁然开朗,她马上带着工厂仅剩的7万元,跑到华东师大“寻宝”。


结果真就在生命科学学院,遇到贵人王耀发教授。王耀发是谁?他可是华东师大细胞生物学教研室的主任,生物学专家,从事了20多年的药用植物和生物化学的研究。


在实验室,江佩珍把公司生产的糖果请王教授逐一品尝,当吃到润喉糖,王教授惊奇地发现糖里竟然含有桉油、薄荷等成分。


怎么回事?江佩珍解释,“那是仿照美国口味做的,但是在国内卖得很不好。”王教授却眼前一亮,“我这里有一个治疗慢性咽炎的配方,正好可以做成润喉糖。”


2个月后,第一批试产的1000颗润喉糖问世“润喉化痰效果奇好。”江佩珍给产品起名“金嗓子喉宝”,“既表达功效,又深化记忆。”


半年后,金嗓子喉宝实现了量产,江佩珍也做出一个惊人之举,“把糖果厂原有的锅台和磨具全部砸烂,送到废铁回收站。”


工人们全急了,“30多年了,怎么下得了手?”100多号老员工带头闹起了罢工,“你要敢砸老设备,我们就敢不让你生产产品!”


面对工人们的群情激奋,江佩珍虽然泪眼朦胧,语言却斩钉截铁,“工厂要往前走,就必须断了回头路!”


最后旧设备卖了50多万,但生产润喉糖还有70万的资金缺口。那一个月,江佩珍跑了9家银行,却没有一个银行敢借给她,“糖果二厂是亏损单位,怎么能保证还贷?”


后来,江佩娟找到过去认识的一个行长,“润喉糖属于高科技,国家科技发展基金还盖了28个章子!”不过,那行长只问了2个问题,“有抵押物吗?”没有。“产品量产了?”没有。然后,人家就客客气气把江佩珍请出了办公室,“一颗糖算什么高科技!”


1992年9月,江佩珍把自己关在办公室,哭了整整一宿。第二天早上出门一看,却发现门口站满了员工,车间主任第一个站出来,“厂长,还有我们呢!”


此后,大伙有大钱出大钱,有小钱出小钱,“你拿来1800,我送来2100”,一个家里做生意的车间班长更是一下拿出1万5。江佩珍东拼字凑搞了15800块,还把家里那台黑白电视机也给卖了。


众人拾柴火焰高,资金问题就这么消无声息解决了。到了1993年年底,“金嗓子喉宝”顺利投产,首批实现产量2000吨。王耀发教授的头像就印在包装盒上,“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要永远铭记王教授这个恩人。”


当时市面上咽喉含片都是药粉压制成的,一含即溶,很难长时间保持药效,所以金嗓子喉宝一经面世,市场即刻出现地震,“既是药又是糖,一举填补市场空白。”


那段时间,江佩珍去外地出差,一下火车就先找药店,每见一个就进去问一声,“你们卖不卖金嗓子喉宝?”


如果卖,江佩珍就对店员介绍功效,临走还买上两盒,“你们该进货啦!”如果不卖,她就把药店地址记下来,回去叫渠道专门送货到店里,“先卖货,后付钱。”


对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经销商,江佩珍更是大手笔,“放心销货,销不了就退给我!”


结果,1994年,金嗓子一举售出6000万。


1995年,西瓜霜、草珊瑚含片强势登场。江佩珍却相当淡定,她一举砸下500万登陆央视,一句“保护嗓子,请用金嗓子喉宝”,直击人心。


一年后的1996年,金嗓子在全国遍地开花,营收突破1个亿,市场占有率在咽喉类产品中跃居第一,江佩珍“数钱数到手抽筋”。


当然,江佩珍没有忘记大伙的利益,“药厂是员工集资办起来的,产权与分配必须清晰。”2年后的1998年,江佩珍成功将企业改组成股份制企业“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从此,金嗓子的1000多号员工拧成一股绳,有劲万往一处使。当年年底,公司产值就逼近2个亿,成为广西企业50强,全国制药企业100强。


1999年春节,售后服务部接到一名香港客户的投诉,“纸盒包装不方便携带,稍微一挤就破了。”其实也不算什么事,不过,江佩珍却当做了大事,她立刻投资300万重新设计包装。当年6月,金嗓子喉宝就全部变成铁盒包装,“推拉式滑盖铁盒,随取随用。”


国内稳定以后,2003年,江佩珍开始主打国际市场。你知道的,当时的“外星人”罗纳尔多非常火,江佩珍马上找到这位足球巨星。


从此,罗纳尔多拿着金嗓子喉宝在央视傻傻笑了4年,每天吆喝“好嗓子,用金嗓子喉宝。广西金嗓子!”金嗓子也走出国们,在南美、印度、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畅销起来。


不过,2007年1月,有媒体报道称“罗纳尔多将起诉金嗓子,索赔1000万欧元。”危急之下,江佩珍展示了铁娘子的泼辣劲儿,三个月就平息了此事,并敲定另一位巴西足球巨星卡卡,一举砸下1430万元的代言费,顺利度过难关。


此后,江佩珍式营销再次袭来,卡卡手拿金嗓子喉宝又在央视喊了7年,“保护嗓子,请使用金嗓子喉片”传遍了大江南北。


2012年,公司营收接近6个亿,金嗓子喉片的销售额占公司营收的90%。2年后,金嗓子产值超过8亿元,创造了连续20年保持全国销量第一的奇迹。


2015年7月15日,金嗓子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市值一度突破60亿。当时,江佩珍以马踏飞燕的姿势霸气敲钟,震撼全场。


耗时23年,将一个仅36人、年产值不过20万元的手工作坊,发展成全国中药50强,江佩珍被员工亲切地称做“江老娘”。没错,“江老娘”就是这么能干。


今日最佳微信公众号推荐

中国1000万营销人最喜爱的微信公众号推荐您!!

顶尖营销智库

IDdingjianyingxiao
1000万营销人关注的微信号。顶尖营销智库专注营销创业、营销市场、营销思维、营销模式、企业营销管理、做营销深度性的思考。搞营销、当然关注顶尖营销智库!!!

↑↑↑长按二维码 一键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