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测绘史上最艰苦、最宏伟的工程之一 |青藏高原测图

GIS前沿 2021-06-14

撰文、编辑/老村长

2019年4月12日于北京

      青藏高原测图会战,是总参测绘局于1971~1975年间组织测绘部队,采取会战攻坚方式对青藏高原测图最困难地区进行的地形图测绘工程,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史上最艰苦、最宏伟的工程之一。

       1950年军委作战部测绘局成立后,组织测绘部队从东部国防地带(见红色军测系列之二十二)先期展开了大规模的全国基础测绘。1956年国家测绘总局成立后,分工承担了国家腹心地区和北部边疆地带的国家基础测绘任务。在“两局”的分工协作下,全国基础测绘进展顺利,至1965年未完成区域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和“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三北”地区测图详见红色军测系列之三十二)。

       青藏高原包括西藏全部、青海大部以及新疆、甘肃南部、四川西部和云南东北部,面积约23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高寒缺氧,号称“世界屋脊”。由于该地区地理环境复杂,气候异常恶劣,历史上多未进行过正规测量,多为地形图空白区。根据国家安全面临的形势,急需尽快完成青藏高原测图任务。题图为1971年武汉军区第3测绘大队在藏南地区执行大地测量任务时,作业人员在雪山上进行三角测量观测作业。



  早在20世纪50~60年代,国家测绘总局曾提出对青藏高原进行航摄试验并考虑过测图方案,但因无高空航摄飞机未能实现。苏联也曾答应给中国提供高空航摄飞机和技术支援,后因中苏关系恶化而中止。

       1964年10月,国防科委和总参谋部联合向国务院写了报告,认为从国外购买高空航摄飞机不现实,提出了改装伊尔——18飞机为高空航摄飞机的方案。该报告经周恩来总理批准后,经各方努力于1965年7月完成伊尔——18飞机改装,其他保障工作也大都落实,青藏高原前期测图于1966年展开。

       图为周恩来总理等领导对关于解决国家三线建设地区和青藏高原测图问题报告的批示抄件。



  青藏高原前期测图范围,主要是国防建设、三线建设较急和测图难度相对较小的地区,主要包括西藏山南、川西、新疆南和青海北等地区,形成从四周向最困难地区“合围”态势,缩小无图区范围,以便最后攻坚。

       三线建设地区测图,由总参测绘局和国家测绘总局共同进行。1969年国家测绘总局撤销后,剩下任务全部由测绘部队承担。在总参测绘局的统一组织下,兰州、新疆、成都、昆明、西藏等军区测绘部队和总参直属测绘部队,克服种种困难,到1970年底超额完成前期测图任务,测制1:5万地形图250余幅、1:10万地形图270余幅,将青藏高原无图区面积由230万平方千米减少至140万平方千米。

       图为空军航测团伊尔——18机组执行青藏高原航空摄影任务时,部分人员在日喀则机场合影。


  青藏高原剩下的未测图区域,位于青藏高原腹部,是测图最困难的地区。为了摸清测区的自然、地理、交通、气候、人文等情况,以便制定操作性、可行性更强的测图方案,总参谋部指示以兰州、成都和新疆三个军区为主组成5个测区勘察组,于1970年4~7月对测区进行了勘察。勘察期间,新疆军区一个勘察组被暴风雪围困,经空投救援方可脱险。图为兰州军区第6测绘大队勘察组在可可西里地区勘察时合影。



  通过测区勘察,全面了解掌握了测区的情况,为科学制定测图方案和组织实施测图提供了可靠依据。图为兰州军区第6测绘大队勘察组的勘察情况报告。



  总参测绘局在组织测区勘察的同时,又组织兰州军区第6测绘大队在青海玉树地区对构架航线成图地区大地航测控制作业方案进行了实验,提出了将大地加密和航测控制合并为一道工序的作业方案。该方案既提高了测图速度,又能保证成图质量,为尽快完成青藏高原测图任务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图为兰州军区第6测绘大队的实验情况报告。

       1970年10月,总参测绘局在兰州召开了青藏高原测图经验座谈会,制订了《青藏高原无图区外业测图方案》,计划1971~1975年完成。1970年11月24日,总参谋部批准了该方案,青藏高原测图会战于1971年全面展开。



  青藏高原测图主要采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获取青藏高原航空摄影资料是测图的第一步。早在1969年12月,总参谋部就给空军下达了青藏高原航空摄影任务,由空军航测团承担,到1973年基本完成,保证了青藏高原测图对航空摄影资料的需要。

       其中珠穆朗玛峰为世界最高峰,航摄难度很大,空军航测团采取减轻飞机重量方法,先后两次成功飞越珠穆朗玛峰地区,第一次获得了该地区的航摄资料,不仅为测绘这一最困难地区的地图提供了基本资料,还为后来精确测量珠峰高程和攀登考察珠峰提供了真实可靠的资料。图为空军航测团获得的珠穆朗玛峰地区的航空影像。



  根据总参谋部批准的测图方案,青藏高原测图会战自1971年全面展开。兰州、成都、新疆军区测绘部队,以及支援作业的武汉、昆明、福州等军区测绘部队,平均每年出动3600余名测绘官兵,奋战于世界上最高、测图最难的青藏高原地区。图片兰州军区第6测绘大队在驻地召开消灭无图区誓师大会。



        青藏高原测图采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主要测制1:10万地形图和部分1:5万地形图。航外控制测量与大地加密测量联合进行,一次完成。因此,控制测量是青藏高原测图会战中最为艰巨的任务。图为成都军区第42测绘大队在西藏察隅、扎木地区执行会战任务时,作业人员使用国产微波测距仪进行导线测量作业。


  1971年,福州军区第2测绘大队在西藏日土地区执行会战任务时,作业人员在雪山顶上观测。



  1971年4月,兰州军区第6测绘大队在玉树、杂多地区执行任务时,部队正在向测区开进。


  1971年,兰州军区第6测绘大队在青海地区执行会战任务时,技术人员向山顶攀登进行造标作业。


  1971年,昆明军区第16测绘大队在滇西北执行会战任务时,技术人员乘溜索横渡澜沧江。


  1971年,昆明军区第45测绘大队在滇西北地区执行会战任务时,技术人员攀登海拔4000多米的俄德烈山主峰。


  1971年,西藏军区配属测绘部队的汽车队进入测区。


  1971年,成都军区第18测绘大队在喜马拉雅山东段执行会战任务时,作业人员露宿雪山。


  1972年,成都军区第42测绘大队在藏东地区执行会战任务时,技术人员正在寻找已布测的大地控制点。


  1974年4月,成都军区第18测绘大队进入藏南测区途中,官兵正在排除因塌方造成的道路障碍。


  1974年4月,成都军区第42测绘大队在西藏察隅地区执行会战任务时,技术人员穿过蘑菇状冰塔进入测区。


  1974年6月,成都军区第18测绘大队在西藏阿里地区执行大地控制点加密测量任务时,作业人员向雪山观测点开进。


  1974年,兰州军区第6测绘大队在藏北地区执行二等三角锁布测任务时,作业人员在皮山大地控制点进行天文观测作业。


  1974年,昆明军区第16测绘大队在他念他翁山地区执行会战任务时,作业人员沿峡谷向测区开进。



  天文学家常用自己的名字命名新发现的星座,数学家则常用自己的名字命名所创立的公式、定理、定律,而测绘兵却用自己生死拼博的特殊经历命名祖国山川河谷。

       1971年,兰州军区第6测绘大队官兵冬季执行会战任务,在青藏高原一个无名山口安营扎寨,渡过了难忘的除夕之夜,为纪念这个有意义的山口,他们取名无名山口为“迎春口”。

       在测图会战的艰苦日子里,兰州军区第6测绘大队一个作业组的43头牦牛死的只剩下一头,粮食也没了,只有半袋马料。为了尽快完成会战任务,同志们天天吃马料,坚持20天终于完成任务。为了纪念艰苦而又光荣的岁月,他们取名曾测量过的无名山为“马料山”。因吃的马料都是些豌豆,故将马料山下的无名湖取名为“豌豆湖”。图片来自兰州军区某测绘大队《辉煌的足迹》。

  青藏高原测图会战的航测内业、地图制印任务,由兰州军区第23测绘大队、成都军区第39测绘大队、新疆军区第41测绘大队和总参第22测绘大队承担,于1971~1976年完成。图为1975年兰州军区第23测绘大队技术人员进行内业作业。

  1975年,总参第22测绘大队技术人员进行航测内业纠正作业。

  1975年,总参第22测绘大队技术人员进行地图刻绘作业。

  国务院、中央军委十分重视青藏高原测图工作,并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仅1972年1~7月,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就在总参测绘局的报告上分别作过4次批示。总参谋部指示空军司令部,在参测部队遇险时要及时出动飞机救援;总后勤部在参测部队用车、特殊装备和生活物资保障等方面做了充分准备;兰州、成都、新疆军区每年召开参测部队领导干部会议,协调解决测图会战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图为1974年10月总参测绘局在乌鲁木齐召开“青藏新高原测绘特装财务工作座谈会”。

  参测部队把总部赋予的测图会战任务当作重点来抓,兰州、成都、新疆军区先后从野战部队抽调官兵6700余人次,动用汽车3100余台次,协助测量工作;雇请民工、翻译19000余人次,雇佣牲畜63000余头,进行汽车无法通行地区的物资运送和生活保障等工作。

       面对测区恶劣的自然环境,参测部队和官兵英勇奋战、顽强拼搏,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有42名官兵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后来被中央军委授予“丈量世界屋脊的英雄测绘大队”荣誉称号的成都军区某测绘大队、记集体一等功的兰州军区某测绘大队等单位,就是参测部队中的典型代表。图为1982年12月24日成都军区召开中央军委授予成都部队第1测绘大队荣誉称号命名大会,给大队授予锦旗。

        兰州军区第6测绘大队副大队长杨兴龙编著的《热血军魂》和测绘股长李志良(后任副大队长)编著的《一代测绘人》,详细记述了该大队参加青藏高原测图会战的光辉历程。

  在参测部队广大测绘官兵的共同努力下,至1975年底完成青藏高原测图会战任务,完成了青藏高原天文大地网加强和加密测量,测制1:5万地形图450余幅,1:10万地形图720余幅,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史上最宏伟的工程之一。该项任务的完成,标志着自1951年展开历时25年的全国基础测绘任务基本完成,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实现了实测地形图陆地国土的全面覆盖。

      2015年3月,军事科学院主办的军事学核心期刊《军事历史》公开发表了《青藏高原测图会战及其历史贡献》的文章,详细阐述了青藏高原测图会战的历史背景、实施过程、历史贡献和历史启示。

       注:本篇依据《中国测绘史》第3卷有关内容编辑而成,引用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测绘历史资料》丛书、《热血军魂》(杨兴龙著)相关图片。版权归作者老村长所有。


- END -


测绘人必须知道的240个测绘术语

颠覆传统脚步测量的无人机测绘,这些你了解吗?

非常详细全面的测绘基础知识讲解PPT

全站仪测绘地形图步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