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摄影测量+自动建模"把敦煌石窟"搬"进了学校博物馆,赵立坚点赞!

GIS前沿 2022-12-04


“把敦煌石窟‘搬’进了学校博物馆”

5月29日,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

在其个人微博点赞武汉大学,

并配发一组武大敦煌考古特展照片,

引发网友广泛关注。



赵立坚微博中所指的"文物扫描和复制技术"

是指武大所用的摄影测量+自动建模来保护敦煌文物的成果。

而这背后是该校两代师生接力四十载的努力。


据悉本次展览共展出文物近百件

其中包括国家一级文物在内的

珍贵文物30余件

多数为首次离开莫高窟。

除了珍贵文物,

还有4个全景复原洞窟

也被“搬”到武汉大学。


敦煌文化最吸引人的是神秘的洞窟、绚丽的壁画和形态各异的佛像。这些真品难以跨越万里来到武汉,但它们还是以临摹、复制的形式,被“搬”到了武汉大学。这是怎么做到的?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

国家重点实验室黄先锋教授表示,

武大的团队研发的技术应用于

石窟的数字化和壁画的几何纠正。

“敦煌壁画面积很大,原始壁画其实是曲面的。我们和敦煌研究院一起合作攻关,首先要对洞窟进行3D建模,获取精确的几何模型数据,然后用‘微分修正’技术纠正采集到的壁画图像,修正每张壁画的局部变形,然后就可以打印出平面的壁画了。”

据他介绍,

“我去过敦煌超过50次,

累计待了一年以上。”

为此,黄先锋教授的双腿

还留下了严重的风湿。




武汉大学两代师生

接力四十载


在敦煌石窟考古特展开展当天,

黄先锋从下午一直参观到晚上闭展,

并当起了义务讲解员。

此外,不少来观展的武大专家,

都和敦煌有着不解之缘,

包括湖北唯一的两院院士李德仁,

以及他的夫人朱宜萱教授。


早在上世纪80年代,

文物数字化概念刚刚兴起,

李德仁夫妇就开始

着手保护敦煌莫高窟文物。

2005年前后,

李德仁院士多方筹措经费和设备,

推动了武大和敦煌研究院

一起开展“数字敦煌”项目研究。

2007年末,

李德仁“点兵”研究激光扫描的

学生黄先锋加入团队,

两代武大研究者

共同为还原敦煌石窟原貌而努力。


2006年8月,李德仁、朱宜萱与樊锦诗讨论“数字敦煌”研究方案(资料图)

“敦煌石窟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纹理丰富,普通的测绘手段和设备难以达到要求,我们便将方向瞄准为激光全景扫描、三维数字重建,除了技术攻关外,科研人员的身体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黄先锋回忆,

当年他和同事张帆老师

及几名博士生,

为了表明攻关决心,

也为了工作方便,

通通剃了光头。


黄先锋(右)在敦煌扫描石窟(资料图)


据他介绍,40年来,

有四五十名武大师生投入到

敦煌文物的数字化保护工作中。

李德仁院士至少深入敦煌石窟十多次,

朱宜萱教授在年过七旬时

还坚持登上几十米高的升降机,

给莫高窟“九层楼”立面测量。


在两代武大人的接力下,

敦煌文物保护开启了

“摄影测量+自动建模”的新模式。


有接力守护,也有双向奔赴。

在珞珈山和莫高窟

还流传着一段爱情故事。



武汉大学考古专业的

主要创建者之一彭金章先生,

其夫人正是樊锦诗。

樊锦诗一生扎根敦煌,

曾与彭金章相隔千里守望近20年。

后来,

彭金章也追随爱人来到敦煌。

他主持了敦煌北区考古工作,

经过6年艰苦的发掘,

完成了敦煌最大的一次考古工作,

发现了大量的珍贵文物。


如今,

彭金章先生已离开人世,

樊锦诗仍坚守着两人挚爱的事业,

守望着莫高窟。



山水一程,

是武大和敦煌渊源颇深的见证,

致敬不懈奋斗的考古人,

也愿更多人感受到

文物的魅力和文明的力量!



来源:武汉大学、极目新闻等

转载:中国青年报


- END -


六级数字孪生成熟度模型:您的数字孪生成熟了吗?
全市域15CM | 实景三维青岛成果展示
空地一体多源数据联合建模,助力历史建筑三维实景档案建设
测绘新技术 | 贴近摄影+三维激光扫描助力文物数字化建档
上传图片就能建模?!一个人人可用的在线三维大场景重建云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