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闻传播研究生必读的传播类书目(综合多位大师的推荐书目而成)

2017-05-03 吴飞 重建巴比塔

每年都会有学生或者青年学者问,新闻传播学的代表性著作有哪些并希望我推荐。其实不同的人的读书兴趣和研究旨趣是有差异的,因此他们眼中的所谓经典或者代表性著作,也就如同看山看水一样,见仁见智了。


美国著名的新闻传播刊物《新闻与大众传播季刊》在1999年冬季号上曾刊登一篇文章,通过调查业内专家,列出了35本“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新闻与传播学著作”,这些著作包括英尼斯的《传播的偏向》、李普曼的《公众舆论》、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等等。


网上有一份由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主任李金铨(Chin-Chuan Lee)教授2010年推荐阅读的21本传播学书单,包括李普曼的《公众舆论》、施拉姆(第三作者) 等人所著的《报刊的四种理论》、罗格的《创新的扩散》、舒德森的《发现新闻》  塔奇曼的《做新闻》 甘斯《决定何谓新闻》、 凯里:《作为文化的传播》、吉特林的《全世界都在看》的、   哈林的《未经审查的战争》的、 席勒的 《大众传播与美利坚帝国》的、波尔的《没有边界的技术》的、哈德特的《批判传播研究》、莫利、陈光兴(台湾)、霍尔:《文化研究的批判对话》、 威廉姆斯的《马克思主义与文学》 、特纳:《英国文化研究》、汤林森的《文化帝国主义》、 利比斯、卡茨的《意义的输出:达拉斯的跨文化解读》的、汤姆森的《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 赛义德的《解读伊斯兰》、 柯伦、格维茨的《大众媒介与社会》、 柯伦、帕克的《去西方化的媒介研究》、罗伯特 K.莫顿的《大众劝服》等等。(见下图)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的社会思想研究所,由每位指导教师推荐两本,形成了一份研究生必读的书单,其中包括了Clifford Geertz的《论著与生活:作为作者的人类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年版。Anthony W. Marx, Faith in Nation :Exclusionary Origins of Nationalis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哈耶克的《致命的自负》以及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等等。


潘忠党教授也有一份书单,这份书单后来就是黄旦和他主编的那套"传播· 文化· 社会" 译丛的基本书目。其中包括《交流的无奈》、《分割美国:广告主与新媒介世界》、《话语与社会变迁》、《传播生态学》、《广告:艰难的说服》、《意义的输出》、《作为话语的新闻》、《整个世界都在看》、《媒介效果》、《大众传播与社会》、《文化传播》、《逼近听众》等等。 这些书大都正式了中译本,也有几本还没有译出来。潘忠党教授在这套译丛的总序中介绍说:


这个译丛的策划起于1996年5月在杭州召开的第五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其时有两个"研讨会场",一是白天的正式研讨,另一是入夜后的"神侃"。一群尚年轻或尚不太沧桑的朋友相聚,虽天南海北地"侃",却不离共同从事的学术。大家都颇感慨,觉得自1980年代初以来,"传播学"在中国虽有发展,但其学科领域究竟什么样,研究怎么做,仍很朦胧。于是大家"侃"出编一套译丛的狂想。这想法是系统译介这么三类书: (1)理论名著, (2)实证研究经典, (3)全面勾勒学科领域的论著和论文集。这些书要既有学术水准,又有可读性;既可做专业教科书,又可成为高层次研修类读物。

……

我们选“媒介·文化·社会"这么三个词命名译丛,虽有靠近英国传统的嫌疑(我个人倒更喜欢戴上这嫌疑), 但也说明我们力图使译丛不仅反映美国的文献,而且反映来自其他国家的英语文献。更主要的,这命名反映我们如下的考虑:


第一,译丛集中反映围绕传媒而展开的研究,所选书目主要来自通常称为"大众传播"研究的范畴,而不反映其他传播研究的领域(如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等);

第二,既以媒介为核心,译丛就应包括研究媒介生产(包括体制、机制、环境和运作)、媒介内容(或文本)以及媒介影响这三大块有一定代表性的著作;

第三,大众传播的研究是多学科交叉的领域,因此,译丛应包括不同学科、不同取向的有影响的著作(如借鉴社会学、人类学、政经分析、历史研究等取向的研究);

第四,大众传播的研究应当是社会与行为科学以及人文学知识整体的一部分,是对人类社会的象征再现(symbolic repesentations)、这一再现的生产过程及其对人的心理、行为之影响的研究,因此,译丛应具有与其他学科对话的特点,应包括来自其他学科、但其理论影响更重在传播研究领域的代表性著作;

第五,任何对大众传播的研究都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展开,有些非常有影响的著作, 因局限于对特定社会、历史事件的分析,不一定有跨文化的"移植"价值。因此,译丛书目的选择要看对我们思考中国大众传播现象的启发意义,不一定仅按美、英的学科形象来确定,不需囊括一切。


这些考虑的基本出发点是,大众传播研究是一个综合研究领域(field of study),而尚不成为一个制度化了的独立学科(discipline)。


潘忠党在总序中还有一段话,提到了其他几本书。“有些根据以上考虑而应当包括在本译丛的书,因已有中译本或正在被其他学者翻译而没被包括。这些书有的是某一"学派"(姑且用这个有悖学术精神的名词)的代表作,如雷蒙德·威廉姆斯的《文化的社会学》(英国文化研究)和埃夫瑞特·罗杰斯的《创新的扩散》(美国功能主义社会学研究),有的是采用某一取向的经典著作,如约史华·玛雅维茨的《失去的空间感》(象征互动理论取向)。和贤托·阿岩加、当那德·金德的《事关重要的新闻》(量化的实证研究取向),还有的是对某一领域的研究可读性极高的表述,如约翰·费思克的《理论流行文化》和文森特·莫斯科的《传播的政治经济学》或是另辟蹊径、提出了影响其他学科的理论思考的著作,如丹尼尔·戴岩、艾利休·凯茨的《媒介事件》”。


我就自己的阅读体验,也推荐20本书,有些与上面几位大师推荐的相同,不过也有一些不一样。需要说明的是,本书目中有一些研究性的专著,也有一些教材性的参考书。有些书如罗杰斯的《创新扩散》、汤林森的《文化帝国主义》、霍尔的《表征》、约翰·费思克的《理解大众文化》等,以及施拉姆和他指定的四大传播学奠基人的著作,因已经广泛流传,就不列入其中了。


1、《交流的无奈》

作者指出,他其实是研究交流失败的,认为人们指望达到心灵相通的交流之境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他要我们放弃完善交流的幻想,并断言:“我认为,今天的任务就是要放弃交流的梦想,同时又保留它激发出来的好处。我们说,把交流当做心灵共享的观点是行不通的。”又说,“我们永远不可能像天使一样交流,这是一个悲惨的事实,但又是幸运的事实。”他写道:“交流是两颗脑袋借精细无误的符号手段产生的接触道“。这本著作以广泛的跨学科的人文视角,向读者展现了传播的观念史,它不仅阐述了传播观念的历史沿革,而且旁征博引,论及历史、哲学、宗教、文化乃至法学与技术史领域,将传播的视域追溯至西方思想中那些*根本的问题。既体现了传播学研究的人文取向,也以一种通俗大众的表达方式激发了公众对传播学的兴趣。该书在2000年荣膺美国传播学会奖,这是美国传播学界的较高奖项,并在传播学界乃至公众之间激发起广泛的对话。


这本书先后有两个中译本,一本由深圳大学何道宽教授翻译,一本由复旦大学邓建国博士翻译。一本书,两个中译本,足见国内传播学界对这本书的厚爱。


2、《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

本书着重研究了新的信息流动模式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作者继承了场景理论和媒介理论,提出了将面对面的交往研究与媒介研究联系在一起的切入点:社会“场景”结构。作者认为电子媒介影响社会行为的机制是:角色表演的社会舞台进行了重新组合等。


3、《传播学批判研究:美国的传播、历史和理论

《传播学批判研究:美国的传播、历史和理论》描绘在具体目标的追求中,思想的力量和专业的力量如何塑造研究兴趣并缔结联盟的问题。什么是传播学的根基?什么样的社会理论使媒介和传播学言之成理?传播学经历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发展过程,其间有吸纳,有整合,这个过程是美国实用主义、德国批判理论和英国文化研究理论融合的过程。


4、《沉默的螺旋》

本书是传播学领域的经典著作。在这本书中,作者论述了舆论的形成过程和机制。作为传播学的基础理论之一,沉默的螺旋理论是诺依曼最著名的学说,该理论解释了大众舆论如何影响个体的意见及行为。这一理论被相关学科广泛应用并不断发展。作者在新版本中加进了对舆论学理论最新进展的研究,更加切合实际生活。


5、《传播理论史:回归劳动》

在这本著作中,丹·席勒(Dan Schiller)将传播理论的发展,放置在世界史与社会背景中进行考察。内容涉及美国的生产者共和论、传播行为研究、从杜威至米尔斯的学说贡献及缺陷;美国的大众文化与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批判、文化帝国主义,以及文化研究的发展历程。席勒提纲挈领地勾勒了欧洲大陆的结构、后结构与后现代派别,以及哈贝马斯与政治经济学的关系。作者不仅检视传播本身,更着墨于“传播”与“劳动”这个较少在传播学著作中出现的问题,并主张用“生产性的劳动”(productive labor)克服劳心劳力之分,如此才能建构“文化的劳动理论”。


6、《至关重要的新闻:电视与美国民意》

这本著作,通过实验方法探讨新闻中议程设置和铺垫理论对电视受众影响,研究AGENDA-SETTING的必读书目。虽然,在社交媒体时代,电视的影响似乎在下降,但作者们的研究发现,头条新闻对民意具有强大的影响,这一影响独立于非头条新闻的影响。每播出一条关于能源问题的头条新闻,公众把能源问题列为最重要的国内问题的比例就提高1%研究。作者们进一步的研究指出,电视新闻不仅是一个无人能敌的信息提供者,而且深刻地影响着美国人的政治生活。


7、《公众舆论》

沃尔特·李普曼的本著作当之无愧的传播学奠基之作,它首次对公众舆论做了全景式的描述,自1922年问世以来,已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至今仍然保持着这个领域中的权威地位。其影响力经久不衰的奥秘在于,它卓有成效地梳理了舆论研究中一系列难以回避的问题.比如舆论从哪里来,它是怎样形成的?它能造成什么样的结果?谁是公众?公众舆论是什么意思?它是仅仅在公众中传播还是由公众自己形成的?它什么时候才能成为独立的力量?它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完成了新闻史上对舆论传播现象的首次全面论述,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8、《国际传播与文化间传播研究手册(第二版)》

这是一部关于传播学的实践和理论研究的重要参考书,也是一部比较文化研究的参考书,同时还是一部介绍这几个学科学术史的参考书。作为权威工具书,由四十余位身处学科前沿的学者、专家通力合作,以传播、文化和比较研究为主线,对跨文化传播、文化间传播、国际传播和发展传播四个领域的实践和理论,从发端、发展到现状进行了系统详尽的论述。作者认为,同时研究超过两种文化的传播问题,以测试文化变异性的维度对传播的影响,是必要的。绝大多数的跨文化研究,没有包括某些个体层面的因素,这些因素是所研究的文化维度的影响与个体之间的介质。未来的研究必须将个体层面因素考虑进去。


9、《媒介融合:网络传播、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三重维度》

这本书的作者是丹麦知名教授,延森,明显具有欧陆学者的气质:思辨、批判。本书在哲学、符号学、社会学、阐释学、控制论科学的跨度之大,令人咂舌。在延森看来,媒介融合带来了研究上的转向——从作为技术的媒介转向作为实践的传播,后者的一个中心命题是特定的媒介与传播实践将对社会组织(从微观到宏观)产生何种影响?解决上述问题,首先需要解决交流与传播观念的理论规范问题,本书就是阶段性的成果:基于对交流/传播观念史的考察,建构全新的认识论范式,既不同于法兰克福学派,也区别于政治经济学派。世界知名传播学者利文斯通如此评价,“在这本集系统性、思想性和启发性于一身的著作中,延森既提供给媒介与传播研究一套激动人心的基本理论,又赋予了我们一套宏大而实用的工具”。


10、《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

这本书是社会心理学领域的一部经典著作,是本书第一作者津巴多教授继畅销书《心理学与生活》之后的又一力作。本书系统地总结了心理学在态度形成和改变方面的研究理论和实践,从而帮助读者理解你是如何影响他人,反过来又是如何被他人和其他系统性力量所影响的。本书包括了社会影响的所有内容:说服,依从,从众,认知不协调和自我归因,条件反射,社会学习,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态度的卷入,偏见,非言语交流,甚至阈下影响。


11、《帝国之眼:旅行书写与文化互化》

旅行书写如何为欧洲人生产出一个“欧洲以外的世界”?本书收录了大量欧洲人18世纪在南美洲、非洲的探险故事,阐释了旅行书写在欧洲殖民主义扩张进程中的作用。本书作者既关注帝国主义事业中占支配地位的宗主国文化,也关注从属的、边缘的接受端文化,并强调两者接触之时产生的互动,让本书成为旅行书写研究以及(后)殖民批判领域的开创性著作。


12、《麦克尼尔全球史:从史前到21世纪的人类网络》

这虽然不是一本新闻传播学的著作,但对我们理解人类的传播网络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本书以最为简洁、明晰的方式,呈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全书以“网络”这一概念涵括人类文明由远古演化至今的脉络及其特征,认为:在漫长的历史中,文明生长的关键在于人们彼此之间结成的各种交往网络。从远古祖先松散、零碎的交往网络,到早期农业社会的地方性网络,到电子时代的全球网络,交往网络的演变发展,也正是人类文明成熟发展的过程。


13、《媒体世界——人类学的新领域》


《媒介世界:人类学的新领域》人类学家研究媒介及相关现象的一本文集。全书一共收录了20个研究文本,涉及印度尼西亚、埃及、北美、中国、拉美、西亚、玻利维亚、尼日利亚、赞比亚、泰国、巴厘岛等国家和地区,对媒介行为主义、表征、国家主义、技术的社会安排、文化认同、公共领域等问题进行了谈论。被认为是对早期的传播人类学(或视觉人类学)范式的批判性修正。三个编者Faye D. Ginsburg是纽约大学媒介、文化与历史研究中心主任、人类学教授。Lila Abu-Lughod是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教授,目前主要从事妇女研究。Brian Larkin是哥伦比亚大学Barnard学院助理教授。


14、《表达自由——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研究》

作者邱小平系美国华盛顿大学的法学博士和法律学博士,全书分"非常时期的言论自由"、"事先限制的实体和程序问题"、"诽谤和侵犯隐私"、"淫秽出版物"、"非政治性言论和非言论性表达"、"新闻自由"和"结社自由"等7个专题。主要通过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解释和适用第一修正案的200多个案例,让读者了解美国是如何保障人民的表达自由,也从另一个方面回答了美国如此年轻的国家何以在短短的200年内成为一个超级大国。


15、《全球传播与跨国公共空间》

信息和通信技术(ICT)的出现,使公民在跨国家沟通方面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关于跨国公共空间也有许多令人兴奋的猜测。本书通过调查信息和通信技术在全球治理框架的社会政治影响,介绍了当下国际关系的争鸣。经典的哈贝马斯理论考虑到国家主权和全球公民社会的当代趋势,从根本上进行重建。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如果自由言论没有得到充分的保护,信息和通信技术的早期承诺作为一种开放的力量有可能将被抵消。


16、《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

这算不上传播学研究著作,但对我们理解这个时代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卡尔·波兰尼在《大转型》和弗里德里希·A·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这两本书都是在同一个时间、即二战结束时提出来的。两本书要解释的是同一个现象:1930年代欧洲所兴起的法西斯主义和包括社会主义在内的各种 ‘集体主义’。“卡尔·波兰尼的《大转型》的这本书首先是对资本主义——或者他所谓的‘市场经济’——本身的一个批判。全书的总体论点是‘十九世纪文明’的解体并不是由于类似侵略或者革命这样的外因造成的,而是 ‘社会为了避免被自我调节的市场的行为所毁灭而采取的措施’造成的结果 。根据波兰尼,以功利主义对人类社会的理解形成的药方为基础而建立一个经济体系从总体上说是不可能成功的,这种理解以‘看不见的手’范式和自由放任原则为其基本理论要素;这样一种奠基于个体的获取动机(gain motive)和对饥饿的恐惧之上的‘自我调节的’经济体系‘从其本性来说就是不可能的’。这种不可能性揭示出这样一个事实,即作为市场体系基础的制度结构具有自我毁坏的性质并且使得资本主义社会不稳定。”


17、《 民主的不满——美国在寻求一种公共哲学》

当代著名政治理论家迈克尔·桑德尔的这本书是一部关于自由的意义的重要著作,它追溯了本世纪后半叶美国民主的再造过程。针对公共哲学的概念,《民主的不满——美国在寻求一种公共哲学》提出了一种哲学的论证和一种历史的论证。其哲学主张认为,程序自由主义——一种声称政府应该对关于良善生活的各种竞争性见解保持中立的政治理论——是不充分的;其历史的观点则认为,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程序自由主义在不断地为美国的政治话语创造词汇,它已经排挤了共和主义对公民身份和自由的理解,并开始作为一种支配性的公共哲学大行其道。在桑德尔看来,程序自由主义已经逐步取代了公民共和主义,并给美国的民主带来了灾难性后果。只有通过恢复共和主义传统,致力于共同体认同和自治所需要的公民美德,才能消除美国民主的不满。


18、《胁迫之术:心理战与美国传播研究的兴起(1945-1960)》

本书作者是克里斯托弗·辛普森(Christopher Simpson),美利坚大学传播学院新闻学教授。作者基于公开文献与美国解密档案,从知识考古的角度,梳理了1945年至1960年间美国大众传播学在“冷战”背景下兴起的过程。“二战”后,为了满足冷战的需要,美国政府部门、军方、情报机构和重要的基金会组织通过各种渠道推动传播学者们从事说服技巧、民意测量、刑讯审问、政治与军事动员、意识形态宣传等课题的研究。译者在序言中所言:“这些以宣传和胁迫为目的的研究项目不但在传播学“奠基人”的选拔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帮助确立了学科的核心问题与主导范式”。


19、《我与你》



《我与你》是20世纪最著名的宗教哲学家马丁•布伯(Martin Buber)主要代表作,该著作对现代西方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已深入到哲学、神学、心理学、教育学以及各门社会科学之中。马丁•布伯从犹太思想出发,对近代西方哲学进行了批判。他认为,真正决定一个人存在的东西,决不是“我思”,也不是与自我对立的种种客体,而是他自己同世界上各种存在物和事件发生关系的方式。基于此,马丁•布伯论述了人的两种关系,即“我与它”和“我与你”关系。布伯认为,关系分两种:我与你,我与它。当我带着预期和目的去和一个人建立关系时,这个关系即是我与它。不管那预期或目的看起来是多么美好,这都是我与它的关系,因这个人没有被我当作和我一样的人看待,他在我面前沦为了我实现自己预期和目的的工具。当我放下预期和目的,而以我的全部本真与一个人建立关系时,我就会与这个人的全部本真相遇,这种没有掺杂着任何预期和目的的关系,即是我与你的关系。这本书虽然不厚,但并不好读,可以与他的另一本著作《人与人之间》一起读,可以更容易理解些。


20、《另一个地球:互联网+社会》

互联网已经成为世界上大多数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一部分,但如何认识互联网,如何看待它与人的关系,学界的探索还在进行之中。牛津大学互联网研究院数十位教授联袂推出的《另一个地球》是呈现“互联网+社会”重磅研究成果。作者们在这本书中思考并部分回答了如下问题:发展和使用互联网真的会如Engelbart设想的那样拓展人们的智慧吗?互联网的使用会弱化社会关系或者降低经济、社会、政治发展所需要的信息质量和信息多元化吗?互联网如何影响我们当今的生活质量,如何提高我们未来的生活质量?人、地域、团队、组织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互联网?谁又被互联网遗忘了呢?谁应该在网络社会中控制、创造、挑战新信息?本书旨在通过跨学科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上理解互联网的社会角色。因此,本书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在经验主义层面上研究社会对互联网的影响以及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