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特立独行的成舍我

2018-01-11 宜人 重建巴别塔



成舍我家庭合影,后排左一为成舍我,右一成思危。(资料图片)


  成舍我(1898-1991),中国新闻记者、报刊出版家、教育家。湖南湘乡人。原名希箕、又名汉勋,笔名百忧、舍我、成平等。著名的经济学家,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成思危的父亲。1898年8月28日生于南京下关祖父成策达家中,后随父亲迁居安徽安庆。在青年时代,因为家庭的变故,并受到方石荪、方竞舟父子影响,决心投身于新闻事业,立志要做一名正直的新闻记者。1913年秋,16岁的成舍我被聘为安庆《民岩报》外勤记者,正式步入新闻记者行业,并开始了长达78年的新闻事业工作。他忧国忧民,有着高尚的爱国情操,秉持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已、威武不能屈”的思想,和他在安庆的那段青年时期成长经历息息相关,可以说安庆是他的第二故乡。


  家道中落恩人相助


  成舍我为官宦世家,祖父成策达随曾国藩弃耕从戎,曾在曾国荃麾下任幕僚,后宦居南京,1900年逝世。


父亲成壁,字心白,于1900年获九品候补官位,被派往安徽,并举家迁往省会安庆。起初他们一家寄寓在“曾公祠(即曾文正公祠,今安庆二中南区东南角)”大杂院。父亲是九品小官,又自奉廉洁,家境每况愈下。不久成壁便被调往安徽省舒城县监狱任典狱长。


1908年,没落的清王朝最高统治者光绪和慈禧相继病死,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清辖地各地相继爆发革命党起义,如安庆爆发了震惊全国的徐锡麟起义,刺杀了时任安徽巡抚恩铭以及熊成基、范传甲所领导的安庆新军起义。当时,成壁管辖的舒城县监狱发生暴动,数十名囚犯破狱出逃。事发时,他也曾奋力追逃,并在追捕逃犯的过程中,因与逃犯搏斗而被打成重伤。


那时,虽然我国的新闻报刊业才刚刚起步,官僚机构对报业的控制严格致使报业并不活跃,但是“越狱”事件却是影响社会的大事件,因此上了各大报纸的头条,再经过坊间的热议,更是成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大新闻。按清廷律,看守人员疏于防范而造成囚犯的“越狱”,要问罪于典史;而囚犯结伙越狱,则被称作“反狱(谋反逃狱)”属于狱政管理问题,要问罪于知县。据成舍我后来的自述,当时,那位知县并不想承担责任,想方设法保住官位,打算让成璧替他顶罪,并给了他大量的银子。


成舍我曾回忆道:“那时候的知县,有的是钱,最大的财源就是收田赋,大的县份,一年究竟收多少,都没有数儿,也没法统计,大概都是收十块,往上报一块,其余九块,都可入县太爷的‘腰包’。我记得当逃狱事件发生时,大约是在阴历七八月的时候,正是田赋开始征收时期,所以他宁可给我父亲银子,替他顶罪,也不肯丢官,但我父亲个性也很倔强,宁可不要他的银子,也不肯替他顶罪。”知县因为对成壁怀恨在心,故意将事实黑白颠倒,诬陷将此事嫁祸于成壁,不明真相的上级部门,将知县和成壁都撤职。成壁蒙受不白之冤,再次举家迁往省城安庆。


此间,成壁认识了上海《神州日报》驻安庆的记者方石荪,他也是湖南人。听完叙述,他很同情这位老乡的遭遇,经多方调查取证,由其子方竞舟撰文,写了一篇长篇报道,翔实的记述了舒城监狱暴动的真相。方氏父子在报上披露囚犯反狱真相,为成璧洗扫了不白之冤。这一事件让少年成舍我感触很深,意识到新闻舆论既可深文周纳,锻炼人罪,也可伸张正义,讨回公道。这也为他以后投身新闻报刊业埋下伏笔。


  秉笔直书投身报业


  成舍我祖籍湖南湘乡,生在南京,长在安庆。得益于祖辈在曾府任职的关系,寄寓在曾公祠内,与所有传统家庭一样,父亲对成舍我的童年影响最大。


由于家庭窘困,他的启蒙教育大都来自父亲的言传身教,据成舍我回忆:“虽亦能非法致赀财,固先考恪直。有大父风,安贫守分,以得免饥寒为己足。”直到1909年,才勉强就读“湖南旅皖第四公学(亦在曾公祠内)”,虽以优异刻苦励学,一年之间即获升入中学,但因无力缴交学费乃辍学。徐锡麟、熊成基等“岳王会(安徽反清秘密组织,陈独秀等创办)”成员相继起义,极大的影响了青年时代的成舍我,使他一度萌生当军人的梦想,辍学后成舍我即加入安徽革命者韩衍领导的青年军,年仅13岁。


不久辛亥革命爆发,韩衍与陈独秀等人创办了日报《安徽船》、《青年军报》等鼓吹“弹丸政治”思想,弹丸二字取炸弹与子弹之意。“须以一粒铁弹丸,使万众不苦饥”,“我一枪一弹以至仁杀至不仁”。不久韩衍遭到暗杀,青年军一哄而散,当时黄兴任南京留守,刚好组织了一个伍生队,便把一部分青年军重新召集送往南京,成舍我自愿赴南京留守,于登船之际为父亲成壁所阻止。成壁见他喜欢读报纸、爱时评,便问他的志向理想,出于方氏父子对他家的影响,懵懂的成舍我回答愿做一名记者,父亲大喜。


[成舍我后来确实]不时撰文向《民岩报》投稿。1912年6月1日创刊的《民岩报》,是民国初期安徽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之一,由程晓苏等在安庆创办。翌年,[成舍我]因其文章出众,被《民岩报》聘请为外勤记者。从此,[成舍我]正式开始了其近八十年的新闻记者及职业报人的生涯。


1915年,袁世凯称帝,爆发护国运动。成舍我因其革命党人身份而受安徽督军倪嗣冲关注,遂远赴沈阳,任《健报》校对,后升任副刊编辑。第二年,成舍我自沈阳返安庆筹办新报,以激励讨袁情绪,随即为督军倪嗣冲逮捕,拘禁三日后释放。成舍我远走上海,与王新命、向恺然、刘半农等人共组“卖文公司”,向各报投稿赚取稿费为生。


获叶楚伧赏识,邀成舍我至上海《民国日报》任职,主编要闻版及副刊,并结识同乡陈独秀。报社经理邵力子、总编辑叶楚伧都是南社社员,成舍我便由林寒碧、叶玉森介绍,于当年5月8日加入南社,入社号597,参加南社第14、16次雅集活动。


当时《民国日报》编辑部从上至下基本都是南社社员,绝大部份投稿者也是南社社员,这份报纸几乎成了反映南社社员声音的阵地。成舍我利用主编《民国日报》副刊和记者身份,发起组织了“上海记者俱乐部”,聚集了吴稚晖、曾松翘、陈白虚、王新命、叶楚伧、邵力子等一批沪上的新闻界闻人。雄心勃勃的成舍我开始在新闻界崭露头角。同时,这也是南社与同光体诗派论战的开始。


  皖垣名士群艳京华


  1917年,成舍我与《新申报》之副刊编辑王钝根等发起组织“上海记者俱乐部”。


因不满叶楚沧、邵力子对南社柳亚子与周鸳雏争论之处理,在陈独秀、李剑农的建议下,成舍我愤而辞去《民国日报》编辑一职。翌年,靠翻译所得稿酬一百元大洋毅然北上,拟入北京大学深造,因其早年辍学,致使无中学文凭故不能报考,不服输的成舍我草书万言,致函校长蔡元培,自述好学之殷,恳请予以通融。蔡见信后,觉得其文笔练达,蓄志可嘉,准以同等学历资格报考选科生(旁听生)。


是年,由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李大钊推荐,担任《益世报》总编辑,开始半工半读生涯。8月,顺利地考取北京大学预科国文门选科生,同时考取的还有孙伏 52 33332 52 17570 0 0 6346 0 0:00:05 0:00:02 0:00:03 6345园。旁听生要转为正式生,平均科目成绩要在八十分以上,不缺课可以加分。成舍我为了早日转为正式生,晚上到报馆上班,写社论、编副刊、看大样,直到凌晨4点。报馆离学校校很远,每天只能打个盹就赶到学校上课。


这样连轴转实在太累,于是辞去总编辑,改为主笔,写社论,跑新闻。成舍我文思敏捷,提笔即成一篇文笔犀利的时评和社论,给一张原本毫无生气的报纸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文风,引起了报界同仁的注目。


在此期间,恩人方石荪之子方竞舟也来到了北平,经他介绍又认识了同乡张心远(恨水),那时张恨水住在京城的怀宁会馆,成舍我因读他的诗作《念奴娇》与其相识,成舍我后来回忆道:“那时,竞舟兄拿来心远兄的诗作,只念到十年湖海问归囊,除是一肩风月,就为他的词倾倒了,读完后欣喜若狂,即要竞舟兄引荐与他相见。”“您好像也是我们安庆那边的人吧?”张诧异地问道:“您听出了我的安庆话?”成舍我笑着道,说自己只能算半个安庆人,生长在安庆,但是湖南人。张恨水立即觉得彼此的距离更近了。


与此同时,陈独秀等皖垣名士相继在北京这个历史大舞台上纷纷崭露头角,“五四”运动爆发后,他以笔名“成舍我”,取自于孟子名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并在《益世报》上发表了题为《安福与强盗》一文,无情鞭挞了北洋军阀政府当局,《益世报》遭下令封馆三天。就读北大期间他曾参加“家庭研究社”,与同学筹组“新知编译社”,担任社长,而结识罗敦伟、易君左等人。


1921年,“新知编译社”原拟翻译出版多种著作,但因出版不易,成舍我另组“新知书社”,向北大教授与学生募股,以股份有限公司方式经营。同年7月自北京大学毕业。


1924年4月16日,以200元大洋积蓄,于北平创办《世界晚报》,日出四开一张。成舍我自任社长、总编辑、总经理,龚德柏为采访记者,同乡张恨水为副刊编辑。创刊即开始连载的《春名外史》,轰动京城,一时洛阳纸贵。自创办《世界晚报》开始,成舍我正式走上创办报业的道路。随着后来的《民生报》、《立报》等相继创办,他的报业集团的规模也逐渐扩大。


同时,随着办报经历的增加,成舍我敢于直言的性格深深地影响了他的报业新闻思想。直到后来移居台湾时,依然为新闻报业做着不懈努力,无奈台湾当局实行了长达三十七年的“报禁”,直到1988年解禁时,成舍我已是耄耋之年,同年,他以九十高龄创刊台湾《立报》,成为世界上最高龄的报纸创办人,终于了却了他在台湾办报的夙愿。


  后记
  成思危(1935年6月———2015年7月12日),男,汉族,湖南湘乡人,民建成员,著名新闻工作者成舍我之子,1951年参加工作。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毕业,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是著名的经济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民主建国会和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杰出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第九届、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民主建国会第六届、七届、八届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华职业教育社第八届、九届理事会理事长,被誉为“中国风险投资之父”。2015年7月12日0时34分,成思危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