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920支竹简记载失传医书?比《黄帝内经》更早,作者真实身份你应该知道!

网络 凤凰中医 2021-05-28


凤凰中医:一个面向全球华人的中医药时事新闻类自媒体!


来源丨《蜀地汉墓挖掘记》纪录片等

征稿丨征集中医药行业热点评论及深度分析稿,投稿荐稿微信:aicaojilu


  2012年,成都北郊天回镇老官山,在修建成都地铁三号线时,发现了一座墓葬。经过长达一年的抢救性发掘后,共清理出3座汉代墓葬,其中有一座墓葬是夫妻合葬墓。

  在清理过程中,发现了一块已经碳化的竹制品。“我当时隐隐觉得有可能是竹简。”负责这次考古发掘具体实施工作的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员谢涛,当时就在现场。

  这批文物被送回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经过修复后,这些竹制品被确认是竹简,上面记录的都是医学相关的内容,足足有920支。

  这920支竹简的发现,让四川乃至全国的考古界大吃一惊。


  经过整理修复,920支竹简内容被确定来自5部不同的医书:《脉书·上经》《脉书·下经》《治六十病和齐汤法》《刾数》《逆顺五色脉臧验精神》,分别属于经脉医学和汤液医学两种。

  其中,《脉书·上经》内容以五色脉诊为核心,而五色脉诊正是扁鹊医学最突出的标志。


  其中出土了一些记录药方的竹简,其中我们摘录三条来做研究。


第一张药方:“枳实四 术二 方风二 乌喙少半 泽冩二 牛□二 以方寸朼一 饮后饭 三日益中,八日善”、“枳实四 术一 方风一 泽冩一 白茝一 乌喙半一物 牛□一 以方寸朼一 饮后饭乃中八日”、“枳实五 牛□一 术一 乌喙少半其一 方风一 泽冩一以方寸朼一 饮后饭 泽冩一 樷病已”(出自1号墓出土的木牍)。


石脂分为赤石脂和白石脂,多用于治疗肠胃病。蜀椒用于止痛,细辛祛寒止痛,厚柎可行气,圭(桂)解表。陈朱臾可能是吴茱萸,可治头痛和胃病。


初步推断,这可能是用于治疗偏寒的头痛的药方。


(□为缺字或暂不能识读的字)经过考究,这是治疗风湿病一类的药方,其中用到,枳实,白术(苍术),防风,泽泻,白芍,乌头(附子),牛膝,这些药名和现在对中药材的叫法出入不大,可见这些药材的运用的历史是相当久远的。


枳实现在也是常用药,可行气、消胀。方风可能是如今的防风,用于祛风。泽冩可能是泽泻,用于利水、利尿。术应是白术,健脾、除湿。牛□可能是牛膝,用于引药下行。初步判断,这个药方应当是用于治疗风湿病的。


其中,用量极少的“乌喙”,可能就是如今中药中的“乌头”“附子”,主要用于治风湿。这种药有毒,服用前至少要熬3个小时,否则可能出现乌头碱中毒。“药效几乎与毒性成正比,药效越明显,其副作用越大”。从药方的温补泻下的组方思路,可以推断是用来治疗风湿病,寒重湿气重的一类疾病。


樷病相当于风湿病,或者寒湿病。第二张药方:“廿二治黄瘅,取黄牡牛弱(溺)饮之,能多饮之,亟已。”(出自医简《六十病方》),历来古代医书记载,黄瘅是黄疸病,这是一张治疗黄疸病的药方,解释原文意思为,治黄瘅病,只用“公牛尿”一味药,喝得越多,病好得越快。


关于这些偏门的治疗的药方,只在民间流传。但使用尿液作为药物,并不鲜见。


以往,不少病都会用到“童子尿”,甚至还有过泡干牛粪粉末饮用的药方,“可能与其中的成分有关”。关于动物屎尿做药的,还有用猪粪烘焙干,兑干净的水(蒸馏水,煮过的水)或者兑醋敷之,就好,《本草纲目》记载,猪零,性甘,无毒,能解大毒,十年恶疮,母猪粪烧存性,敷之。猪粪,气味寒,无毒。主治:寒热黄疸湿痹,发痘疮,治惊痫,除热解毒,治疮,小儿夜啼,小儿阴肿,猪肉中毒,妇人血崩,解一切毒,口唇生核,赤游火丹等等。刚才是用公牛尿,这个是用母猪粪,看起来这些治疗手法源远流长啊。


第三张药方:“八 治风:石脂七分,蜀椒五分,方风、细辛各四分,厚柎五分,陈朱臾一分,圭十分,薑六分,皆冶合”。(出自医简《六十病方》)。


石脂分为赤石脂和白石脂,多用于治疗肠胃病。蜀椒用于止痛,细辛祛寒止痛,厚柎可行气,圭(桂)解表。陈朱臾可能是吴茱萸,可治头痛和胃病,应该是该药材茱萸出产于陈地陈国的意思,春秋有古陈国,陈氏封地。初步推断,这可能是用于治疗偏寒的头痛的药方。(□为缺字或暂不能识读的字),薑应该指的是姜,在这里估计是干姜的可能性大点。厚柎,应该是厚朴。此药方,温寒,祛风,行气,可以治疗头痛一类的疾病。


根据这些药方,我们可以看出来一些端倪,一些民间中医大师,最后也是采用这样的格式书写一些药方传承,说一类症状,直接上一个简单粗暴的药方,这个药方看起来简单,其实是经过深思熟虑,只要是症状对路,百试不爽,可以说是验方秘方了。


先贤的人,想到后人传承智力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就周全的考虑到了,我们现在的工业设计思维叫做防痴呆设计,不管流水线上的工人到底有没有理解电子元件的设计思路,照版生产,按部就班就不会错了。


老官山汉墓挖掘出土的还有一些标满经络图的漆人,为我们研究古代中医学的全貌,提供了很大的补充,不仅完善了医学历史,而且还给人们从更多古代的大医学家的医学思路,开阔了眼界,因为中医一直在传承,几乎没有创新,所以古代的更多内容,对我们的研究帮助是很大的。

书籍推荐:


难得一见!《温疫论》《伤寒论三注》真本现世!古中医智慧应该传承!

回到古中医的路上——李可专访

中医战疫有良方,古方今用起良效!《健康之路》讲述中医战疫传奇

公益活动  振兴中医  免费参会  扫码咨询

  
凤凰TCM传媒  入群请加微信:aicaojilu

↙ 阅读原文 了解我们丨关注可留言,喜欢请点亮 在看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