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版“国之重器” 提升“卫药”科技内涵──探访天津中医药大学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
凤凰中医:一个面向全球华人的中医药时事热点类自媒体!
来源丨天津日报 记者丨陈璠
同步丨公众号内容同步刊发在凤凰中医:视频号、微博号、头条号 敬请关注!投稿微信:FHzhongyi
资料图片
1月6日上午10时,气温逼近-10℃,寒风卷着落叶呼啸在大地上。记者来到天津中医药大学新校区,走进中医药研究院药学部仪器室,温暖扑面而来。此刻,室温恒定在22.3℃,一排排大型色谱仪、质谱仪中间,几个身着白大褂的身影正埋头操作实验。
“我们正在对12种人参类药材,包括人参、西洋参、三七、红参、人参叶等所含的主要活性成分‘人参皂苷’同时进行含量测定,确定活性成分在不同药材中的含量差异,从而进行质量评价。”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杨文志带记者来到一台液相色谱仪前介绍道。他旋开机器中间部位,一组组蓝盖透明小瓶映入眼帘。“这是液相小瓶,里面装的是中药材样本提取液。现在很多中成药采用多基原中药材入药,就算同一个植物的不同部位,有效成分含量也有差异,通过我们的分析测定确定有效成分含量,达到质量控制的目的。”杨文志说。
去年2月,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领衔的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得到科技部和天津市政府批准,标志着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中有了中医药一席之地,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有了首个国家级创新基地。在抗击疫情的关键阶段,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组建应急攻关团队,相关研究成果在救治患者、促进康复全疗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形成中国特色治疗方案作出重要贡献。去年7月,河北省安国市、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所和天士力控股集团共同组建河北省中药质量研究院。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多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河北省中药质量研究院,宣布开启优势互补、协作攻关的科研联动,充分发挥“重点实验室”在关键、重大课题方面的经验,联合推动中药材种子种源、种植、初加工和饮片检验检测等系列关键技术创新与标准全面升级。
“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中,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以现代中药前沿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转移转化为重点,通过技术革新研发和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品种,提升‘卫药’科技内涵,支撑天津和京津冀中药产业升级、可持续发展。”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办公室主任张俊华告诉记者,“由天津中医药大学牵头,联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所、浙江大学药学院、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三家领域内顶尖研究机构,天士力、步长制药、以岭药业、三九医药等一线大型中药标杆企业,共同组建了现代中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以中药产业提质增效为重大目标,为天津生物医药产业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科技、智库和人才支撑。该中心通过中成药二次开发关键技术体系的成果转化,已经在全国19个省市近百家企业推广应用,中成药二次开发和大品种培育取得了显著社会经济效益,培育了中药大品种群,年销售额过亿元的品种500余个、过10亿元的品种50个,十余家中药企业年营业额超过100亿元,中药企业聚集度显著增强。”
不久前我市出台的《天津市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提出,高水平建设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天津交叉创新中心等平台,构建具备源头科学创新和前沿技术创造能力的原始创新策源体系,通过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打造更多天津版“国之重器”。张俊华表示,下一步,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将继续深入开展现代中药基础与应用研究,致力于中医药传承创新;形成现代中药基础研究人才高地,提升中药产业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升中药基础研究水平,以创新驱动促进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天津地区中药产业转型升级,为天津建设中药先进制造业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欢迎关注:凤凰中医视频号,给你不一样的精彩!
延伸阅读
↙ 阅读原文 了解我们丨关注可留言,喜欢请点 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