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获央视“全国最美教师”丨邓滢:我就是一名普通教师
初次见到邓滢老师,她脸上挂着亲切的笑容,刚剪了一头利落的短发,哈萨克斯坦常年强烈的紫外线让她白皙的脸颊增添了一丝淡淡的红晕。手中的电话不时响起,她总是抱歉地解释道:“不好意思,那边(哈萨克斯坦欧亚大学孔子学院)的事情太多了,我先接个电话。”
邓滢老师接受微宣小编采访
在邓滢老师的履历中,有很多个“优”:“全优成绩国立莫斯科大学毕业”、“陕西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从学生时代起,她就是位标准的学霸。
1989年考入西安外国语学院俄语系(现更名为西安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后,大学生活于她而言“就是高三的延续”。300多亩的雁塔校园内,教室、自习室、图书馆是她不变的路线,上课、作业、学习是她生活的主题。沉迷学习的她很少出校园:“上学期间,出校门的时候,就是在停电时去小寨转一圈”。
可忆起这段时光,她一点不觉得枯燥,这都是源于对语言学习的热爱:“从来没觉得一直学俄语腻过,语言这东西如果你喜欢它,就会越学越喜欢”。
邓滢和她的同学们(前排左二为邓滢)
带着这份对语言的执着,1993年大学毕业后邓滢留校任教。93级2班的冯辉是邓滢老师带的第一届学生,他回忆道:“刚入校看到这么美丽的老师给我们上课大家都非常激动,而且她上课很认真,在刚开始练习语音的时候,每天晚自习,邓老师都会利用课余时间趴到每个人的面前观察口型进行指点。” 刚入职的邓滢老师只比学生们大三四岁,亲切温和、认真敬业、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学生身上的她得到学生们深深的尊敬与喜爱。
邓滢和她的第一届学生冯辉
从踏入校门,到留校任教,至今已有二十八个年头。毕业后所有经历都是“西外老师”的邓滢,说自己“是土生土长的西外人”、“是在西外塑造起来的”。可当被问及在西外最大的收获,她竟一时语塞。只是坚定地说到:“这么多年也不是没有机会,但从来没动过离开西外这个念头。”
或许,西外对她而言,是水分,是空气,早已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90年代初,正值中俄两国贸易活动日渐频繁,邓滢选择留校任教;20年后,早已扎根西安的她,却毅然决定前往哈萨克斯坦——一个远离家人朋友的地方。
2015年,经汉办选拔、派遣邓滢至哈萨克斯坦欧亚大学与西安外国语大学共建孔子学院(以下简称孔子学院)担任中方院长。
邓滢老师在欧亚大学孔子学院
直至今天,她还清楚记得离开西安的那一天是2015年8月25日,一年间只回国15天,连春节都没能回家的邓滢老师,其实也和常人一样,心中有说不完的牵挂:“父母的身体谁来照顾、爱人一个人在西安、孩子自己在广州上学.......”
欧亚大学孔子学院新年晚会
在邓滢老师赴任之初,孔子学院正值外方院长和中方教师全部换届的艰难时刻:“我刚到时孔院是空的”。她要同时担任所有行政和教学工作,包括设立考试、调试设备、教授汉语、处理国内事务等等大大小小的问题都等着她来处理。很长一段时间里邓滢几乎每天都是从早上九点一直忙到晚上八点半。她回忆道:“那时候每天事情太多,压根没工夫觉得累。”
虽然面临非常困难的工作局面,但是凭借多年的行政能力,出色的外语沟通能力和满腔的工作热情,在邓滢老师的努力下,孔子学院的工作终于取得长足发展。就在这时,邓滢却病倒了。由于长时间的伏案和加班,她的腰椎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变形的腰椎压迫神经,致使她昏倒在办公室,被急救送往医院。由于病情严重,哈方医生建议她回国治疗,但她依旧放心不下孔子学院的工作,在汉办和学校相关领导的催促和劝说下回国治疗,于2016年11月做了腰椎手术。手术后,医生要求她卧床静养3个月,否则将面临瘫痪的危险。她在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下,仍旧坚持工作,没有一天和孔院中断过联系。在医生告诉她可以乘坐飞机的第二天,邓滢便启程离开西安,由于不能负重,离家时她只带了一个装洗漱用品的小手包,斜躺在车后座上去了机场,拄着拐杖,独自一人前往哈萨克斯坦。
邓滢老师接受采访
“每件事都很艰难,不是什么事情你办不了的那种难,而是所有事情都需要你去办的那种难。”回想起这段经历,她淡淡的笑道:“虽然难,但是一点一点去解决,去交流,这个过程还是挺愉快的,做成了就很有成就感。”
作为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最让她骄傲的,是“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孔子学院了,越来越多的哈萨克斯坦民众开始了解中国文化。”在邓滢老师和她的教学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欧亚大学孔子学院的学员数由原来的每年不足500人增至目前的1000多人。而作为一名教师,看到学生们有一个向好的趋势,是她最开心、最自豪的事儿。
邓滢老师带领孔院学生参加各项比赛
在问及邓滢老师前往哈萨克斯坦任职的原因时,她只是谈到“这是一个好机会”、“对学术拓展有帮助”、“能更好地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这些听起来很平实的语句里,没有所谓的牺牲和奉献,也没有多么华丽的辞藻,她只是在每一句话、每一件事、每天点点滴滴的行动中,扮演着中哈友谊和沟通的桥梁。她说:“我并没有觉得自己有多崇高,只是尽力把手头的每一件事做好。”
也正是在每时每分、一点一滴的日常里,从良好的语言面貌、过硬的专业素养到做人做事的方式,越来越多的哈萨克斯坦人,对她从开始的“礼貌”,变成后来的“尊重”。这份尊重,是对邓滢老师的尊重,更是对中国的尊重。
无疑,邓滢老师是祖国的“一张名片”,把中国故事讲到哈萨克斯坦,讲到欧亚,讲到世界;是中哈两国的一位使者,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一带一路”倡议。
适逢第三十三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在由教育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2017寻找最美教师”公益活动中,邓滢老师荣获“2017全国最美教师”称号。而对此,她的同事和学生们表示,这一点都不意外。
邓滢老师荣获“2017全国最美教师”称号
我校俄语学院院长赵红老师与邓滢同事多年,最让她敬佩的,是邓滢老师对孔子学院院长这一工作岗位的热爱和责任心。而最让赵院长感动的,是邓滢老师在自然环境、办学条件都相对艰苦的哈萨克斯坦孔子学院,带病坚持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汉语推广活动,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邓滢老师与孔院学生在一起
从教24年来,邓滢老师受到了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她的第一届学生冯辉至今仍非常挂念老师的身体:“邓老师腰椎出现问题后,为了中国的汉语普及教育坚持带病在哈萨克斯坦工作,我很敬佩也很担心,希望她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来自哈萨克斯坦的明月,曾就读于孔子学院,如今是我校汉学院·中亚学院的一名研二学生。在她眼中,邓滢老师的笑容特别美,是一个很好的“朋友”,为人非常温和,总是耐心给大家帮忙,从不会发脾气;做事情言出必行,有工作尽量不拖到第二天 。
邓滢老师的女儿如今已经是中山大学的一名学生,对于母亲在哈萨克斯坦工作的决定,她非常支持:“我个人觉得多去一些地方是非常好的经历。虽然环境陌生,可能有些不适应,但短期的不适比长期的无趣好得多。” 她总戏说自己是被“放养”长大的:“母亲在学习和生活上都给了我很大的自由,对我的兴趣爱好也给与了充分的支持。”
邓滢老师在西外
随和、善良、认真、敬业……提到邓滢老师,大家的内心总是充满了温暖和感动。而邓滢老师却说道:“我跟千千万万老师一样,就是一名普通教师,我只是每天都在努力的工作。”
和邓滢老师一样的“普通教师”还有很多,他们也许默默无闻不为人知,只是每天重复着备课、上课的工作,日复一日坚守三尺讲台,可这份看似“普通”的辛勤耕耘,正是他们最“美丽”的地方。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微宣工作室
摄影:党小湘 李佳羲
(部分图片由邓滢老师提供)
编辑:韩家玉
校对:朱华
采写&责编:郭扬
审核:郭富庭
微信ID:XISUonline
爱国 勤奋
博学 创新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XISU官方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