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内外兼修提升城市品质
“中大街没改造前,整条街又乱又破,电线扯得像蜘蛛网,住户都觉得很憋屈。这一改造好,整齐美观了,下雨也不积水了,俺家一间房的房租也由过去的每月800元涨到2500元。”12月7日,在汝州市老城中大街东入口,49岁居民李素改向记者介绍了中大街改造前后的变化。高兴的不止李素改一家,还有中大街两侧居住的6万多人和3000多家店铺。
让城市有“面子”
中大街纵贯汝州城东西,作为昔日汝州最繁华的一条街道,它蕴含着汝州人的记忆和乡愁。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大街公共设施不完善、生活生产环境差等弊病日益凸显,给居民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
2014年,汝州市在作城乡规划的同时,把中大街的改造提升列入日程,2016年市有关部门做出了详细的设计方案,今年年初,该市启动实施中大街改造提升工程。按照“整体改造,分期实施”的总体思路,坚持“尊重历史,修旧如旧,复古如古,不大拆大建”的原则,共投资2亿元对中大街分期进行提升改造。
目前,中大街一期工程已基本完工,沿街门店青砖灰瓦、青石路面;中大街北侧,张公巷汝窑遗址、文庙、钟楼正在发掘和修复。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游客的必访之地。
在汝州,不但是中大街,老城区经过改造提升,道路宽阔平整,绿树葱郁,车辆停放有序;城东新区,路面宽阔,高楼林立,干净整洁。
更有“海绵里子”
让汝州人引以为傲的既有“面子”的提升,更有“里子”的提质。
“以前不知道啥是海绵城市,现在看到这些名片就知道了。”在汝州市叠翠园散步的居民姚桃仙说。随着她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汝州市海绵城市创建办公室为叠翠园精心打造的“海绵名片”:生物滞留设施和植草沟。
几年来,汝州市遵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注重雨水收集调蓄和老旧管网改造相结合,通过合理设置植草沟、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透水铺装、溢流管、排空管等一系列设施,遇到有降雨时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径流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有效改善汝州的水生态环境。
汝河湿地公园作为“天然雨水调蓄池”,将周边区域的雨水进行收集与利用,同时在公园内通过设置生态修复设施,对汝河和附近来水进行处理,净化后的水体一部分可营造怡人的湿地景观,另一部分排入河道。该项目不仅实现了雨水的综合利用与地表水环境的改善,也为广大市民营造了“水清、岸绿、河畅、气清”的临水宜居型家园。
在建设路、和园等各类海绵城市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汝州市创新建设思路,提出了“城市道路雨水截流和控制系统”“并联式雨水处理系统”等新技术、新方法,针对合流管网老化、侧分带设置不合理、降雨后极易形成地表径流和积水点的特点,新增了雨水管网,畅通了地下水循环系统。今年暴雨期间,建设路、和园等海绵城市建设项目顺利通过考验,道路和广场几乎没有积水出现。
这些都得益于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强力推进,得益于海绵城市建设的持续发展。2016年以来,汝州市共启动海绵城市建设项目45个,通过海绵城市建设,黑臭水体已基本消失,城市调节气候能力明显增强,城市热岛效应有效缓解,城市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来源:河南日报
| 汝州夏店这个项目开建,计划投入2亿元,年深加工1.5万吨红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