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道路标识系统升级后,让大湾区更有人情味了!
为社会贡献,为市民服务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与美国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日本东京湾区并称为“世界四大湾区”。
不同湾区的道路标识也有很多不同,比如美国的道路标识几乎都以矩形做设计,地名非常显眼,再辅以方向箭头或者简单的图标。而同为亚洲国家的日本,路标的设计可谓是严谨到繁杂的程度。形状多样、造型独特的路标随处可见,但内容却是两极分化,要么简洁到只有一个几何形,要么把大量信息都塞在小小的路牌里,有时候连日本人自己都看不懂。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世界四大湾区之一,Rolling 在考虑其辨识上,以国际化程度和高效率为设计基本准则,国际化就是路标需要对无论是否以中文为母语的驾驶者友好,高效率即是让驾驶者一目了然。项目整体优化高速道路及普通交通道路的路牌设计,如美国所有路牌都是自己的一套icon设计,Rolling在优化后加入了具有大湾区风格特定的设计元素。
▲美国66号公路
要先说明的是,在功能的使用上,Rolling 参照了现有的国家高速公路交通标示和标线设置规范、《香港道路使用者守则》及《英国高速及道路标识规范》。所以要想新标识同时体现国际化和高效率两个特点,就必须先梳理旧标识现存的问题,以及重新确立设计任务。
现存的问题:
1
单独道路图标icon视觉区分不明显,配色过于繁杂。
2
英文过小或没有英文,对非中文母语的驾驶者来说不友好。
3
中文字体比例失衡。
4
图标没有大湾区特色。
5
警示牌不统一,不利于道路维护和行人辨识。
确认设计任务:
1
重新设计“高速”、“国道”及“城市快线”的图标icon,统一配色。
2
路标中文英文比例重新调整至可正常阅读范围。
3
图标尝试与大湾区本地特色结合,增加趣味性和亲切感。
4
使用本地化粤语增加项目的趣味感。
道路图标icon
Rolling 先为“高速道路”、“国家道路”及“城市快速路”三种不同的道路图标icon来重新设计,让它们三者都有明显的视觉区分。如下图所示:
▲原icon(左) vs. 新icon(右)
字体
其次是标识中通用的元素:字体。在字体的优化上,考虑到更加高效识别的原则,Rolling 自发设计了一款全新的大湾区公路字体,让所有过分拥挤的横竖笔画更加舒展、空间比例更易于视觉识别。
Rolling 把改造后的粤港澳大湾区道路标识分为两大类别,对应着不同的场合背景,分别是:高速公路标识和一般公路标识。
高速公路标识现存问题
现使用的高速牌,在中文字体方面印刷不清晰,若有笔画过多的文字,容易模糊成一片;在英文使用上,要么省略要么过小,不适合非中文阅读者,常常需要靠近才能看到英文字体导致错过路口。
▲原高速公路标识
改后特点
Rolling 认为,改造后的指示牌可以把上下两块合为一起,因为上面的编号对于驾驶者来说属于非重要信息。英文字体适度放大,与中文的比例关系适中,对驾驶者友好,作为路标也清晰明了,这样既节省驾驶者的时间,又快速传达了路牌信息。
颜色
颜色方面,延续先前的配色并遵循少而统一的原则,高速公路标识牌以绿色为底色,省级高速公路编号标志为黄色,偶尔点缀国家级高速公路编号标志的红色。
图标
图标方面也适时做了一些改变,把“刀叉”换成中国人更容易接受的“筷勺”、充电标识的优化、人工收费站工作人员每次发卡及收费的经典笑容也加入图标。
▲旧图标
▲新图标
改造后整体效果
经过一系列的改造更新后,设计完成后的高速标识牌说明及效果,如下图所示:
一般公路标识现存问题
公路牌标识原来的蓝色底色会有些单调,而且路标与行车方向需要用到两块牌子,同样有信息繁杂和资源浪费的问题存在。
改后特点
但Rolling 改为上蓝下灰的格局,并加入新设计的城市快速路图标icon,层次分明,信息齐全,对驾驶者来说,也明确加强了方向感。
危险及禁止路标
“危险及禁止”的警示牌在使用规范内,只保留了红色的横杠表示禁止,重新设计成统一的方形图标,不仅视觉上统一,而且对于道路保养和维护,更加方便。
▲原警示牌标识
▲新警示牌标识
警告性路标
区别于上面“危险及禁止”的红色,“警告”性标识牌使用的是黄色块面元素,配合大湾区先进的理念,比如“爸爸送孩子上学”、“施工路段”等符合本地特色的图标。
本地化标语
为了更贴合本地粤港澳人民的语言习惯,Rolling 把标语改得更加口语化,比如“小心滑倒”改为“小心扑街”,“左边右边”改成“呢度、嗰度”,还有一个非常适合商业环境的“唔俾面”(不给面子)。
改造后整体效果
所以设计完成后的一般公路标识牌说明及效果,如下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