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轉載《香港經濟日報》【張Sir講數】專欄文章--大數據要講價值

2017-06-06 易研数据
 

來源:《香港經濟日報》

 

亞太區互聯網研究聯盟主席

香港源大數據首席顧問

張榮顯 博士


香港江湖電影的情節中,常常出現講數的場面,大佬對大佬,氣定神閒的模樣,而各自身邊圍著的一班「靚」,則擺出劍拔弩張的姿勢。講數的結果,不是「擁抱」,就是「互片」。新開這個專欄,由張Sir來講數,既不擁抱,也不互片,本著正本清源的態度,分享對時下的熱詞—大數據(big data)及其相關事物的睇法。

 

張Sir關注及實踐大數據應用多年,近年頻頻出席研討會及社交場合,既有自己講,也有聽人講,似乎大家都在講,但不是人人都能講出其所以然。美國杜克大學的教授Dan Ariely這樣形容此現象:大數據就像青少年講性愛:人人都在講,但沒有人真正知道如何做。人人都以为其他人正在做,於是大家都宣稱自己也在做……。

 

有人說大數據是未來的石油,也有人說大數據是企業的資產。若真的如此,那麼,全世界應該沒有窮國或負資產的公司。石油需要提煉,資產需要保值。如何提煉和保值,則是處理大數據的大問題。我們目前所知的大數據,只是巨大冰山露出水面的一小角而已。

 

正如教科書式的說法,大數據有四個V,即是量大(volume)、多樣(variety)夠快(velocity)及是否夠真(veracity)。還有更簡單的說法是:傳統的單機電腦處理不了的數據。那麼,具有這些特徵的數據存在哪裡呢?諸如智慧城市、物聯網、智能交通、智慧醫療、電子商務、網上支付、精準廣告、社交媒體等等,皆可產生符合上述特徵的海量數據,但是,我們是否可以說大數據就是石油或資產呢?

 

舉個簡單的例子,目前商界和政界都流行使用一些社交媒體數據來監測及分析網民對一個品牌、產品、服務或社會議題的看法,於是利用所謂的analytics來將這些以文字、圖片或視頻來表達的看法做篩選、趨勢描述、分類及正負面評價的分析,並將結果用炫麗的可視化圖表來呈現。


這個過程無疑彷如在提煉石油,然而,如果拿來提煉的原油本身質量不佳、所用的提煉工具比較殘舊並容易被滲入雜質,最後生產出來的會是可用的石油嗎?顯然,答案是否定的。因此,真正能發揮出大數據作用的,是能否用正確的工具來收集和清洗出有用的數據,以及能否從中挖掘出其真正的「價值」,也就是張Sir提倡大數據的另一個V(value)


點擊以下鏈接閱讀原文:《香港經濟日報》【張Sir講數】大數據要講價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