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红色寻访 | 宜春早期党组织的创建

宜春发布 2021-10-01

宜春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沃土。1925年,一些在外地加入党组织的青年,受党的指派纷纷回到家乡播撒革命火种,让星星之火燎原红色土地。3月11日,我们采访组一行深入樟树、万载等地,追寻革命先辈留下的足迹。睹物缅怀,我们依旧可以感受到当年星火燎原的温度,触摸当年如火如荼革命斗争的脉搏。点燃红色火种

临江五师旧址,1925年在此成立宜春第一个党组织(资料图)


第一站的红色寻访之旅,记者一行来到位于樟树西郊的临江古镇。


这个如今平静而又安详的小镇,在革命年代里却也是风起云涌——这里曾是中国共产党在清江县(今樟树市)的活动中心,诞生了宜春境内最早的中共党组织。


宜春境内最早的中共党小组是怎样建立的?在白色恐怖下党小组又是怎样开展活动的?……我们一路听,一路看,一路感受那段激荡人心的岁月。在该镇清江中学,陪同我们寻访的临江镇党委书记傅凌云指着教学楼西侧一片水塘对记者说:“这个水塘叫秋水塘,原来附近有2栋老宅,听老一辈的人说临江第五师范就设在那里。”1925年10月,樟树最早的党组织——中共临江第五师范小组在这里诞生,点燃了红色火种。


记忆的闸门慢慢开启,一段尘封的革命岁月如在眼前。1925年秋,共产党员龙松泉(万载人,革命烈士)由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来到临江第五师范任教。他经常与青年学生接近,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将《新青年》《湘江评论》等进步书刊借给青年学生。经过培养教育,龙松泉在学生中吸收余家永、董理昌、朱用光等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于当年10月成立中共临江第五师范小组,受中共南昌特别支部领导,龙松泉任组长。


1926年春,在龙松泉的指导下,临江五师成立宣传队,在周边各地演出《老爷和小姐》《童养媳的呻吟》《冬烘先生》等独幕剧,尖锐地揭露反动统治阶级的毒辣残忍,深刻反映劳动人民渴望自由、平等的愿望和要求,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如今老宅早已不在,上世纪80年代因为城镇建设被拆除。面对旧址上建起的一栋栋高楼,已经很难想象当时的情景。只有在附近万寿宫巷苏维埃旧址旁新建的“红色记忆”长廊上,记者才找到了这段隐匿于车水马龙后的历史印迹,它提醒我们,曾经有一群革命先辈怀揣着坚定的信仰,用生命点燃了这片土地上的革命圣火,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1926年9月,北伐军克复樟树后,在第二军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李富春等人指导下,以中共临江五师党小组为基础,成立中共清江支部,隶属中共江西地委领导。支部成立后,进一步推动了党组织活动在附近区域的开展,党领导下的各种群团组织也相继成立,并陆续发展党员30多名。


不久,大革命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背叛而遭到失败,樟树党组织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也遭受了重创,包括龙松泉在内的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惨遭杀害,鲜血染红了赣江西岸。为保存革命力量,中共樟树地方组织不得已转入地下活动。


追寻信仰之光



这段红色寻访之路,把我们的思绪带回那段峥嵘的岁月。


1924年4月,赵醒侬、邓鹤鸣以国民党江西省筹备员的身份从上海回到南昌。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他们着手筹建中共江西地方组织,5月,成立中国共产党南昌特别支部。该支部一方面直接将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吸收为中共党员,另一方面将国民党及其他革命群众团体中的优秀分子发展为中共党员。这样,宜春各县又有一批人加入中共党组织,其中较有影响的有靖安的舒味三、舒信藻,奉新的熊成、彭加伦,高安的傅清华、聂思坤,铜鼓的陈葆元、陈逸群,宜丰的胡松、李艳芳,清江的肖立言等。他们回到家乡传播马克思主义,建立党组织。


中共铜鼓支部干事会旧址——铜鼓县柳林街“公有号”


1925年秋,陈葆元回到铜鼓,先后以教师、裱画店员工的身份为掩护,秘密从事革命活动。12月,成立中共铜鼓支部干事会,陈葆元任支部书记。1926年12月,扩大为中共铜鼓党团中心支部,陈逸群任书记,下辖幽居、西向、胆坑、上庄等农村支部。


北伐战争在宜春取得胜利前,靖安县和高安县也建立了党组织。1926年4月,中共南昌特别支部升格为中共江西地委。舒味三、舒信藻等靖安籍共产党员,受中共江西地委派遣,以推销《时兆报》的名义,从南昌返回靖安开展革命工作。他们组成中共靖安小组。1927年2月,由于条件成熟和形势的发展需要,成立中共靖安支部干事会。


1926年5月,聂思坤受中共江西地委委派,回到高安开展革命工作。不久,在外地读书并加入中共的徐多牧、傅公华等人也于暑假回到高安。经过短期筹备,于7月下旬成立中共高安支部。1927年6月,根据中共江西区委指示,正式成立中共高安县委,共有党员80余名,下属3个支部。


北伐战争在宜春各地取得胜利后,奉新、丰城、宜丰、上高等县先后建立了党组织。1926年9月,北伐军攻占奉新县城后,中共江西地委派员回奉新开展革命活动,在罗坊成立中共奉新支部,10月支部迁入县城。


1926年10月,北伐军第二军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李富春派遣中共党员谢子材、方闻、封亦吾到丰城县筹建党、团组织。同月,丰城籍中共党员熊超群从广州归来,协助开展工作。同年12月,在丰城县政府政治监察员办公室成立中共丰城支部干事会。


1926年11月,受中共江西地委派遣,宜丰籍中共党员胡松、李艳芳返回宜丰开展革命活动,创建中共党组织。1927年1月中旬,组成中共宜丰小组。4月,宜丰县已有共产党员11人,分为3个小组。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于4月中旬成立中共宜丰支部,下辖县城、棠浦、芳溪3个小组。


1927年2月,上高籍中共党员朱用光回到家乡,开展革命活动,发展中共地方组织。不久便在进步青年中发展了10人成为中共党员,3月在上高县城河北街五区试馆成立中共上高支部干事会。


在大革命时期,由于时局突变,宜春、万载两县有共产党员的活动,但未建立党组织。


宜春早期的共产党员多为知识分子,工人、农民极少。在当时极其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当北伐军进攻江西时期,他们服从组织分配,抛弃学业、职业,从外地回到家乡,开展革命工作,团结和争取各阶层进步的上层人士,结成革命的统一战线,在与当地占绝对优势的国民党右派的斗争中站稳了脚跟,捍卫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


传承红色基因



一种精神的永恒在于传承。


在血雨腥风的战争岁月里,先烈们为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生命谱写出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他们的英雄事迹给我们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据统计,全市仅革命遗址就有271个,红色资源非常丰富。


我市十分重视对革命旧址、遗迹等红色元素的保护,充分挖掘、整合当地的红色资源,出台《宜春市红色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实施方案》等,保护一批珍贵红色文物,建设一批红色文化基地,创作一批红色文化精品,办好一批红色主题活动,使红色成为宜春“城市名片”的底色。


为了生动再现临江五师党小组的创建、发展,临江镇多方搜集资料,2018年在修缮清江县苏维埃政府旧址时,打造了一条“红色记忆”长廊,将包括临江五师党小组创建在内的革命史图文并茂地呈现出来,让红色印记深烙于干部群众的骨子里,让红色文化涤荡着人们的心灵。


樟树市革命史展览馆已成为红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许多企事业单位、中小学校、旅游团队及市民来到这里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讲解员陈淑琴说:“以前只是从长辈那听说一些革命故事,感受并不深刻。当了讲解员后,了解了更多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并且有意识地从书籍、网上去搜集红色故事,更加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加热爱自己的国家了。我要讲好红色故事,传承好红色基因。



”在江西省3A级乡村旅游点——万载县马步乡宝石村鲁塘秀美乡村点,一进村我们就看见反映烈士龙松泉革命故事的雕像。近年来,万载县对革命旧址和红色史料开展“拉网式”普查,重点走访农村“五老”、革命烈士后人,对重要革命历史事件、人物事迹进行调查与收集,形成红色历史、革命遗址资料。龙松泉烈士的家乡马步乡,从2019年起,通过寻访烈士后人,详细了解了龙松泉烈士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并找到了老照片等遗物。2020年9月,宝石村鲁塘秀美乡村点启动红色名村建设,结合万载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打造党性教育基地,成为该县开展党员党性教育和红色革命传统教育良好的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深刻总结:“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要牢记初心使命,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在宜春这片红土地上描绘新的壮丽画卷。


这也是对历史最好的致敬!


(来源:易志钟 记者 熊妍华 曾 岚 李 勇

(编辑:吴娓;编审:龙姣;监制:熊妍华、杨娟)

小布想和你交朋友,微信号:zhangfang309

大家都在看  

好消息!宜春这所学校整体搬迁完成

定了!宜春籍导演拍摄的这部电影即将全国上映!

最新消息!低风险地区娱乐场所人数不再统一限制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