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第一!宜春粮食生产喜获丰收
近日,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反馈数据显示,2023年宜春市粮食生产喜获丰收,全年粮食播种面积921.75万亩、比上年增加0.17万亩,粮食总产75.3亿斤、比上年增加1.59亿斤,同比增长2.16%,稳居全省第一,为确保粮食安全做出了宜春贡献。
仓廪实,天下安。近年来,宜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重要指示批示及考察江西时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主要领导亲自研究部署,多次在全市性会议上进行重点强调。将粮食安全责任层层分解到乡镇、到村组,上下联动,凝聚共识,全市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党委政府齐抓共管的粮食生产良好氛围。
政策引领,要素保障大力宣传国家惠农政策,鼓励种粮大户投入早稻生产,引导应种尽种。部分乡镇、村组建立集中育秧点,由村集体出资进行育秧,免费提供给有种植意愿的农户,减轻农户种植压力,激发农民种植早稻的积极性。扎实开展种粮补贴兑付,增强农民种粮积极性。目前,75997万元耕地地力保护补贴、6283万元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及25029万元稻谷目标价格补贴均已全部兑付到种粮农民手中。各地创新政策支持粮食生产,安排不少于20%的产粮大县奖励资金用于早稻生产,按照50-300元每亩奖补早稻生产,全市共落实各级财政资金2.8亿元。
藏粮于地,确保播面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近年来,宜春市从“地”这个根子上做文章,落实“长牙齿”耕地保护硬措施,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撂荒地及“非粮化”专项整治。目前,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451.59万亩、占永久基本农田面积81.84%,开展抛荒地治理3次,“非粮化”治理3次,推进8000余亩耕地复耕复种到位,切实做到应耕尽耕、应种尽种,为全市粮食稳产增产提供了有力支撑。
藏粮于技,挖掘潜能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宜春市强化科技支撑,千方百计提高粮食单产,提升种粮效益。2023年,实施“五大工程”创新开展“吨粮田”创建。一是实施良种提升工程。全市新品种展示面积1601亩,展示水稻品种326个,开展示范展示活动31场,观摩人数2596人次,遴选了34个适宜本地种植的水稻主导品种进行推荐,全市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二是实施良法推广工程。集成推广水稻“三控”等关键技术,建立专家巡回指导和农技人员包片制度,累计开展现场观摩和技术培训100余次,发布《病虫情报》20期。三是实施现代农机装备提升工程。加快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等技术,建成水稻机械化育秧中心点141个,全年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达到57.11%。四是实施社会化服务提升工程。探索以社会化服务为统领的全程托管模式,全市社会化服务项目面积超63万亩。五是实施“吨粮田”样板示范工程。设立1500万元“吨粮田”创建奖补资金,创建“吨粮田”面积达100万亩,示范带动全市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920万亩以上,总产稳定在75亿斤以上。
科技服务,赋能提效为全面完成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宜春市建立了农业农村、自然资源、气象、应急、统计、调查等6部门的粮食生产工作监测分析会商机制,加强部门沟通、交流和协作,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形成工作合力,并及时对粮食生产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和预判,通过短信、微信、电视、网站等多种途径向县市区或农户进行预警。市级成立11个县级干部挂点包县工作组,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农技人员成立指导组(督导组),深入乡镇、村组,指导农户开展备耕、育秧、移栽等各项工作,确保粮食生产不误农时,认真落实绿色高产高效示范、良种推广、间作套种、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等科技增粮措施,真正做到“市县有服务团队、镇(乡)有技术骨干、村有技术能人”。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全市累计派出指导组160个、农技人员3100人次。
■本文仅供交流学习,若侵犯到您的权益,敬请告知删除。
(出品:宜春市融媒体中心)
(来源:宜春农业农村发布、钟文轩)(编辑:周莹;校对:袁芳;编审:潘立南;监制:彭晓英)
小布想和你交朋友,微信号:zhangfang309
大家都在看 ➯罗晋新剧热播!剧中狂飙宜春话!➯全省优秀!宜春入选的有...➯严禁!举报电话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