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图书馆藏样式雷图档·圆明园卷初编》编辑心得
2017年9月21日,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古籍出版社工作委员会主办,江西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2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暨2016年度优秀古籍图书评奖会”在江西南昌召开。《国家图书馆藏样式雷图档•圆明园卷初编》(全十函)(责编景晶、耿素丽)荣获2016年度全国优秀古籍图书一等奖。
国家图书馆藏样式雷图档·圆明园卷初编(全十函)
编著者:国家图书馆
定价:¥50,000.00
ISBN:978-7-5013-5718-5
出版时间:2016-03
装帧:其他
开本:2开
所属分类:排印-历史地理
“样式雷”是对清代二百多年间主持皇家建筑设计的雷姓世家的誉称,是我国古代科技史上成就卓著的杰出代表,据统计,现有2万余件样式雷图档存世,是世界建筑档案存世最多的一种。其中,国家图书馆收藏有样式雷图档15000余件,为样式雷图档最大的收藏单位。本项目为国家图书馆所藏样式雷图档中圆明园卷的第一部分,收入圆明园全图及正大光明、勤政亲贤、茹今涵古、坦坦荡荡等景区新建、修缮、改建、内檐装修、河道疏浚、山体切削、绿化植被、室内室外陈设等工程方面的图档共约1000件。既有景点规划设计图、踏勘草图、建筑平面图、建筑立面图,又有室内室外装修图,这些图档多为道光、咸丰、同治朝所绘。
《国家图书馆藏样式雷图档·圆明园卷初编》编辑心得
2015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国家图书馆藏样式雷图档•圆明园卷初编》,已于2016年3月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全书共计十函,由国家图书馆编。
“样式雷”,是对清代200多年间主持皇家建筑设计的雷姓世家的誉称。雷氏家族先后有八代几十人在样式房专职皇家宫殿、衙署、坛庙、园林、行宫、陵寝等工程的设计,绘制建筑图样和相关家具、器物等陈设、装饰品图样,制作建筑烫样,即现在的建筑模型,并就设计施工予以说明。样式雷图档是现存唯一系统的中国古代建筑工程图档,也是世界建筑档案存世最多的一种。据统计,目前存世的样式雷图档共计2万余件。其中,国家图书馆藏有样式雷图档14936件,为收藏机构中最宏富者。
《国家图书馆藏样式雷图档》整理出版项目以圆明园卷为始。由于体量较大,我们将圆明园卷分为初编、续编两部分。此次出版的《圆明园卷初编》为样式雷圆明园图档的初编部分。这批文献内容丰富,包括圆明园43个景区的图档534件,既有选址勘测图、地盘图、建筑糙样、建筑准底样、现做活计图、已做活计图,也有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装修图等。由于清以前的官方样式档案绝少留存,雷家积藏的各类样式档案让后世得以一窥中国传统营造工作的全貌以及匠人的技法、才智与匠心,相关图档价值重大,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史料价值、艺术价值、文物价值、社会价值,是样式雷奉献给后世的宝贵遗产。
与其他历史文献相比,样式雷图档无论是外观还是内容均有很大不同。样式雷图档的特殊性,使我们在编纂出版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按照常规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我们认为,解决问题的核心是使样式雷图档这一珍贵文献得以完美呈现,使样式雷世家的巧思匠心得以充分展示,这是本书编者方和出版方的共同心愿。共同的目标,使得双方能够有效沟通,通力合作,先后解决了学术和技术两方面的不少难题。
一、解决学术难题
20世纪30年代,中国营造学社社长朱启钤先生将第一批样式雷图档入藏北平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此后几年,图档不时被公藏机构收存。样式雷图档的大量面世,以及雷氏族谱等相关资料的现身,为学界研究样式雷图档提供了文献保障。对样式雷图档的整理研究至今已有八十余年的历史,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包括对雷氏家族研究、对样式雷图档整理编目和图档利用等方面。这些成果为解决识读遴选图档和确立全书框架等整理出版学术难题提供了依据。
(一)识读遴选图档。国家图书馆藏有样式雷图档近15000件。由于诸多原因,对这些图档只是进行过简单的登记,尚未经过细致的整理,多数图档基本还是保持着入藏时的状态,如一包之中可能有圆明园图档,也可能有颐和园、清东陵等图档,而包上的贴签可能十分简单,仅注明“圆明园”。因此,此次出版采取的方式是边整理边出版,而整理工作面临的一大难点就是识读和遴选。编者要从馆藏海量的样式雷图档中根据其文字信息、图像信息,分辨并拣选出属于圆明园卷的图档用于此次出版。由于历时久远,且数次易手,造成部分图档中的信息或残缺不全或漫漶不清,难以辨识。这就需要编者凭借深厚的学术功底,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逐件明确判断图档的归属。在这项工作中,编者们发现了前人著录中的一些错误,剔除了十余件不属于圆明园卷的图档,增补了未见著录的五六件图档。识读遴选工作反复、交互进行多次,保证了圆明园图档归类的准确性。
(二)确立全书框架。本书所收文献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如何将不同类型、不同景区、不同层面的图档按照一个统一的结构体系编排,使之以一个统一、合理、清晰的方式展现在世人面前,是本书编纂的另一个难点。经过多方考察和反复研究,编委会确定按照得到学界广泛认可的中国营造学社印制《圆明长春万春三园总图》中的序列,参照圆明园四十景的分布来编排。每一景区均有题图,一方面使读者甫一展卷即有一个全面的印象,另一方面则方便与后图进行对比。同一景区内部图样的编排顺序依次为:总图,各部、各路总图,分建筑平、立面图,装修平、立样图,节庆点景、庭院陈设等图。总图之后各类的排序,一般遵循从主要到次要、从西北到东南的次序。全书结构框架的确定,有效解决了《国家图书馆藏样式雷图档》项目的顶层设计问题,为项目的顺利出版打下了基础。
二、解决技术难题
本书所收录的图档涵盖圆明园除九洲清晏外的所有景区。与其他历史文献相比,图档的情况复杂。正如建筑学家刘敦桢先生所言:“大者盈丈,小者数寸,有极潦草之初稿,有屡经粘贴改削之副本,亦有黄签进呈之精样。”首先,从外观上看,工程图纸均为散叶,且尺寸大小不一,最大的图纸长达六米,最小只有六厘米;其次,表现手法多样,有黑白线描图,单色、多色图样,还有文字档。如何整合这些文献,并最大限度地呈现其原貌,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难题。如果按照常规做法,将这些图档按照16开或8开彩印装订而成,方法简单、易于操作,但图档尺寸改变太大;如果按照原大考虑,则单叶大小不一,相差甚远,不符合读者阅读习惯。经过认真思考、反复调研、多方请教,并查阅相关文献,几经周折,我们最终确定了成书开本为2开,以韧性和还原度均较高的120克纯质纸四色单面印刷,散叶出版。散页分装为十函。如此一来,既使绝大多数图档均能以原大的方式展现在读者面前,又使成品整齐划一。大的问题解决了,但随之产生了一些技术上的难题。
(一)函套的制作。为体现工程图纸原貌,整体图档不做装订,而是以散叶形式出版,所以要用函套盛放。2开的成品尺寸为770X530毫米,如将散页直接放入函套中,势必造成函套过于宽大,既不方便读者使用,外观也显得过于笨拙,同时制作函套的材料也难以选择,如用木板则过于沉重,用纸板则承重力有限。经过反复试验,最后我们确定了将2开的图档从其长边向中间折两折的方法,折叠后图档尺寸约为260x530毫米,每一函收入55页左右。 如此一来,函套宽305毫米、长530毫米、高40毫米。整体显得美观、精致又方便实用。
(二) 文前页的呈现。本书正文之前的内容主要有版权页、编委会名单、出版说明、序、凡例、总目录、第一至十函目录等内容。如果按照常规做法,就应该将文前页与正文按照同样的方式呈现,也就是说文前的内容也按照对开的版面排版,以单叶的形式放人第一函正文之前。但这样做造成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版式不够美观,要想将文字排满2开版面,或通栏或分栏均显得版面太满,不能使读者产生阅读轻松感;二是实用性欠缺,读者要想了解全书的主要内容,则必须从第一函中取出相关散叶方可阅读。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采取了有效的变通方法——将文前叶辑为一册,做成8开,单独装订。该文前册设计精美、装帧考究、方便阅读。使读者一册在手,即可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对本书起到了有效的提升和宣传作用。
通过以上工作,使得本书整理出版中的关键问题得以解决。
样式雷图档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对样式雷图档的整理研究工作,是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几代学人共同努力的成果。作为出版人,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完成好这一文化工程。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无愧祖先,善待来者!
(作者:耿素丽,作者单位:国家图书馆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