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燮元文集(限量钤印毛边本)
沈燮元文集(限量钤印毛边本)
编著者:沈燮元
定价:¥98.00
ISBN:978-7-5013-6612-5
出版时间:2018-1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所属分类:排印-历史地理
沈燮元先生从事古籍整理、研究与保护工作六十余年,参编《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任子部分主编。他是全国古籍保护领域著名的版本目录学家,在古籍版本研究领域具有较大的影响和权威,在古籍整理、鉴定和保护工作上做出了杰出贡献。文集所收,计文八篇、跋五篇、序五篇,以及年谱一种、方志目录(影印手稿)一种,凡二十篇,十余万字。数量、篇幅并不算大,但篇篇言之有物,有理有据。从小文章中,可窥见沈先生考证功夫之细密,值得文献学界年前一代学习。
沈燮元先生从事古籍整理、研究与保护工作六十余年,参编《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任子部分主编,并因此于1995年获文化部和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颁发的“突出贡献”荣誉证书及奖牌。他是全国古籍保护领域著名的版本目录学家,在古籍版本研究领域具有较大的影响和权威,在古籍整理、鉴定和保护工作上做出了杰出贡献。
沈津
今年九月中旬,李軍兄即告訴我,沈燮元先生會在中秋節那一天由寧返蘇,他希望與我見面。這幾年,燮翁和我都感到年齡逐年增大,老朋友間見面實非易事,故衹要燮翁在蘇州,我們就一定要選個地方聊聊,而居中聯絡者就是李軍兄。所以,國慶前的一天,我們又如約相聚在蘇州博物館的古籍圖書館裏。
剛坐下,還没寒暄幾句,燮翁就遞過來一張紙,衹説了三個字:“你看看。”原來是老先生和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合作,擬出版自己的文集,紙上是他手抄的目録。他要我拍下圖片,讓我爲他的集子寫篇序。他下的通牒是:“你給丁瑜的《延年集》寫了序,我的書你能不寫嗎?”
我和燮翁是忘年之交,早在上個世紀的七十年代就認識了,之間的互動,都是因編纂《中國古籍善本書目》而起。一九七七年秋,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圖書館專家學者爲即將編纂的《中國古籍善本書目》起草了“收録範圍”“著録條例”“分類表”三個文件。次年的三月二十六日至四月八日,編輯《中國古籍善本書目》的全國會議在南京舉行,而我們都參會並發表了意見。
不可否認的是,《中國古籍善本書目》是近百年來編得最好的一部聯合目録,剛進入八十年代,人們的生活並不寬裕,物資仍然匱乏,但是編委會的工作始終有條不紊地奮力邁進。我還記得,那時我們每天在分編室裏接觸的是八百多個圖書館上報的卡片,面對各種不合常理的著録方式,也衹能憑藉過去的經驗去辨識卡片上的著録有無錯誤。燮翁和我們私下裏調侃説:我們這些人成天都和卡片打交道,我們都成了片(騙)子手了。當然,也正是在那樣的環境下,我們每一位參與者的眼界纔變得更爲開闊,分辨及鑒定能力也相應提高許多。很多青年同事在經過這樣的訓練後,業務上也奠定了基礎。
一九八一年至一九八七年,編委會曾借上海圖書館的二〇六室,作爲經部、史部復審、定稿的工作室,編委會的主編顧廷龍,副主編冀淑英、潘天禎,顧問潘景鄭,與燮翁、任光亮、我等聚於一室。能和當時國內最好的版本目録學家一起工作,是我們幾人的緣分。當年參加編委會彙編、復審、定稿的人員已大半凋零,如今僅存燮翁、丁瑜、任光亮、我四人了。燮翁是自始至終的參加者之一,無論在南京、上海,還是在北京,他都堅決服從編委會的安排,從不討價還價,認真做事,克盡厥職,功成不居,爲《善本書目》的完成做出了重要貢獻。燮翁爲了工作,四海爲家,毫無怨言。我以爲他參與編委會工作的十餘年,是他數十年圖書館生涯中意最濃、色最燦、義最重的一段經歷。
燮翁的版本鑒定能力很强,顧廷龍先生曾戲贈他一頂“派出所所長”的桂冠。一九八〇年代,我們在北京參加《中國古籍善本書目》編委會工作期間,有一次同去北京某圖書館看一些有問題的版本圖書時,編委會的何金元(四川省圖書館古籍部,英年早逝)委託燮翁順便也審看一下該館藏的明正德刻本《中吴紀聞》。那是因爲何金元在審閲此書卡片時,發現卡片上寫有“據宋本校及清黄丕烈校”,並有李盛鐸跋。他覺得“黄丕烈校”有疑問,曾請教過同在編委會工作的該大學館某先生,某先生説没問題。但何金元不放心,就請燮翁和我去看一下黄跋的真僞。燮翁是研究黄丕烈的專家,當時已從事黄跋的搜集整理,所以他對“黄體”太熟悉了。果不其然,書剛一打開,他就一眼定“乾坤”。黄跋的字有些形似,但没有黄丕烈的韻味,那當然是後人摹寫,而非黄氏手書。後《中國古籍善本書目》雖收入此書,但刪去有黄跋之語。那天我們還看了該館一種明抄本,也有黄丕烈校並跋,紙較新,字跡是比黄丕烈還黄丕烈,又是書估作僞的小伎倆(後因抄本不舊,又有僞黄跋,刪去不入目)。又如原作元泰定刻本的《廣韻》,由楊守敬自日本購回,每頁均裱糊,裝訂形式悉日人所爲,實爲日本所刻,非中國刻本,亦不入目,此類例子尚有不少,不再贅述。
除了《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外,燮翁一生對文獻學的貢獻,自然莫過於對黄丕烈的研究。我總以爲被譽爲“五百年來藏書”第一人的黄丕烈,實在是藏書史上一位傳奇人物,衹要讀讀他的《藏書題跋記》,你就可以知道這位佞宋刻、嗜舊鈔、爲先賢存古留真的學者是何等的“癡”、别樣的“淫”。至於其精校勘、析疑義、詳考辨、求古籍盡善盡美,完全凸顯了乾嘉學人的風貌,至今仍爲後人所津津樂道、交口稱贊。
近百餘年來,黄跋先後經幾代學者多方搜集、彙編成書,先是潘祖蔭輯《士禮居藏書題跋記》,再由江標輯《續録》,其後繆荃孫、章鈺、吴昌綬又集南北各藏書家所見,輯成《蕘圃藏書題識》十卷《補遺》一卷《刻書題識》一卷。之後,王大隆續輯《蕘圃藏書題識續録》四卷《再續録》三卷《雜著》一卷,詳盡地記述了古書版本、校勘內容和收藏源流,這對於研究版本學、目録學、校勘學的學者們,無疑是極有幫助的。
燮翁以一人之力,四十餘年如一日,每天都和黄氏進行時空“對話”,説他是黄氏的異代知己,那一點兒也不過分。我不知道、也没有問過他,爲什麽要做黄丕烈的年譜、重新輯佚蕘圃題跋。但是,燮翁和黄氏都是蘇州人,不能説没有一點鄉邦之情,更或許是他被黄氏的藏書魅力所誘惑。在前人的基礎上,燮翁費盡心機,多方掇拾,矻矻不倦,終於從中外各地的圖書館、博物館、研究所等處,新發現他人未見之黄跋數十則,同時還糾正了舊輯本的不少訛誤。因此,到目前爲止,燮翁所輯的《士禮居題跋》應是最全、最好、最重要的黄跋本子,不久之後,該書將由北京中華書局出版。此外,燮翁又重新輯録黄氏詩文,編纂黄氏年譜,皆大有裨益於文獻學研究者。
一九九〇年,八七高齡的顧廷龍先生曾爲燮翁寫過一副對聯,句云:“復翁異代逢知己,中壘鉤玄喜後生。”這是對燮翁在版本目録學、黄丕烈研究兩方面恰如其分的評價。他整理的《士禮居集》分題跋、詩文兩部分,問世有期,令人欣喜。此外,燮翁數十年所作文章,彙編成此文集,反映了他一生治學的概貌。文集所收,計文八篇、跋五篇、序五篇,以及年譜一種、方志目録一種,凡二十篇,十餘萬字。儘管數量、篇幅並不巨大,細讀之下,我纔知大手筆作文,輕易不肯動手,一落筆必言之有物,有理有據。從小文章中,可窺見燮翁考證功夫之細密。如《〈嵇康集〉佚名題跋姓氏考辨》一文,糾正之前兩位學者考證的失誤,並得出“凡從事版本鑒定,無非都要從行格、避諱、刻工、刀法、紙張多方面去考量,但我覺得書法的比對、印章的辨别,也可以作爲鑒定版本的不二選項”的結論。
版本目録學是一門從實踐中來的學問,衹有在圖書館編目及採購工作中積纍了大量的實踐經驗,纔能練就一雙鑒定版本的慧眼。早在五十年代初期,二十餘歲的他,就在趙萬里先生的指導下,爲北京圖書館購書,先後買到《韓詩外傳》(明萬曆刻《廣漢魏叢書》本,清盧文弨批校)、《南唐近事》(清嘉慶二十年吴翌鳳抄本)、《資世通訓》(明刻本)、《梅妃傳》(清吴氏古歡堂抄本)、《楊太真外傳》(清吴氏古歡堂抄本)、《長恩閣叢書十四種》(清末傅氏長恩閣抄本,清傅以禮校)等。一九五五年以後,他調入南京圖書館,退休前曾任古籍部副主任,但没架子,不鑽營取巧,也没有那種羡慕榮華之心,而是把心思都用在業務工作上,數十年間爲南圖徵集到不少重要善本。其中如北宋刻《温室洗浴衆僧經》一卷、遼代重熙四年(一〇三五)寫本《大方廣佛花嚴經》一卷等,已成爲國寶級藏品。
而今耄耋之年的燮翁,三十餘年裏退而不休,堅持每天風雨無阻地去南圖古籍部,不僅日日伏於几案,潛心典籍,還不時爲讀者排憂解難,指點迷津,爲他人作嫁衣裳。我的《翁方綱題跋手札集録》一百二十萬字,在出版前,也曾請燮翁全部校讀一過,對此我非常感謝他。無論我在國內還是海外,他與我的通信,我全部都保存了下來,厚厚一沓,居然也有四五十通之多。
最令我感動的是,去年五月我們在李軍兄的引導下,去祭拜顧廷龍先生墓,如果説我跪拜先師是天經地義之禮,但燮翁也要跪拜,我説:“您就不要跪了,鞠三個躬吧。”他説:“不行,顧老對我有恩,提攜過我,我是一定要跪拜的。”一位九四老人,腿腳不便,平時行動緩慢,走路都謹慎小心,卻堅持要做如此這般“大動作”。當時我侍立在旁,禮畢,趕緊扶他慢慢起立,衹見他喘個不停。今年五月,我們又聯袂去蘇州十梓街看復泉山館(顧廷龍故居),還拍了幾張照片留念呢。
説到底,燮翁是一位平凡的讀書人,和書打了一輩子交道,業餘愛好無他,就是喜歡書。我看到他在蘇州居所的書房,各式的目録學、版本學、文獻學的圖書,以及相關的參考書、工具書,排放整齊,即使小部分的港臺出版物,他也透過相應的渠道多方訪得,而他在南京的住處,圖書也是堆積如山。除了書之外,在我們這個小圈子裏,不知是否還有嗜酒若燮翁者?還記得三十年前,同道們互傳燮翁喜酒,但不能多飲,每次一小杯,多則要舞“紅色娘子軍”中的洪長青。這是燮翁認可之説,直到今日,他仍保持舊日習慣,但並不貪杯,或許小酒也是他的長壽秘訣之一!這樣一位老人,思想上卻並不僵化陳舊,他也領略一些社會上的娱樂八卦,不時關心科技領域中的新成果,套用一句時髦的話,他也在除舊佈新,與時俱進。
燮翁高齡,今年九十有五,已踰鮐背之年,更難得是他康健如昔,不時往來於蘇、寧兩地。我不由想起“九五之尊”這個詞,“九五”舊指帝王之尊,位高而不傲,有謙和之德。以燮翁目前在圖書館界中版本目録學領域的地位,是當仁不讓的老法師級人物,無人可出其上,其閲歷資之深,也無人能望其項背,似乎也德配”九五”之詞了。《禮記·曲禮》云:“百年曰期頤。”元人陳澔釋云:“人壽以百年爲期,故曰期;飲食起居動人無不待於養,故曰頤。”很多見過燮翁的朋友,都爲老人的健康表現出欣羡之情。我亦以爲,待到山花爛漫時,老人期頤之年,約上一班忘年之交,好好来一次暢懷痛飲。
燮翁囑我爲他的集子作序,實在榮幸之至。回顧四十多年的交往,拉雜寫上一些感想,不知先生以爲然否?!
二〇一八年十月二十一日於上海
明代江蘇刻書事業概述................... 一
顧氏過雲樓藏書之過去與現在........... 一八
《嵇康集》佚名題跋姓氏考辨........... 二五
韓純玉《近詩兼》稿本的發現........... 三四
記島田翰所見之中國古籍............... 四二
介紹一部有關太平天國的史料
——《如夢録》..................... 四七
《合衆圖書館董事會議事録》跋......... 五七
深切懷念趙萬里先生................... 六四
《歷代鐘鼎彝器款識法帖》跋........... 七三
《渭川詩集》跋....................... 七五
《西曹秋思》跋....................... 七七
《瓠廬筆記》序....................... 七九
《柳定生集》序....................... 八一
《冶山存稿》序....................... 八三
《春水集》序......................... 八五
《片瓦草堂珍藏印學資料述録》序....... 八七
《持齋讀書圖》跋..................... 八八
劉知遠故事的演變..................... 八九
屠紳年譜............................. 九九
附録一屠笏巖先生詩文輯存........ 一二八
附録二 屠笏巖先生軼事............ 一六二
蘇南區文物管理委員會方志目録....... 一七三
後記 三五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