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荀子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荀子

编著者:廖名春 解读

定价:¥75.00(精装)/¥50.00(平装)

ISBN:978-7-5013-6695-8(精装)/978-7-5013-6692-7(平装)

出版时间:2019-06

装帧:精装/平装

开本:16开

页数:352


内容简介

荀子是战国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其思想综合了战国道家、墨家、名家、法家诸家的成分,对儒学做了创造性的发展,其中特别重要的是他关于人性、礼法、人的地位、名实关系的学说。荀子与孟子齐名,世称“荀孟”,是先秦儒学的殿军,也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及著作,对后来中国的思想与学术影响极大。习近平同志曾在《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讲话中多次引用荀子的著述。


作者简介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荀子》由清华大学历史系廖名春教授解读。作者在古籍整理、先秦学术思想史等学术领域皆有深厚造诣。其对《荀子》的解读,以文献考证为基础,将《荀子》置诸整个先秦学术思想的大背景来下理解。

本书亮点


(一)详细导读,帮助理解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系列丛书主要由导读、正文、注释、旁批、点评五部分组成。《荀子》的导读部分,作者考证荀子其人其书,阐述荀子的思想和学术,梳理《荀子》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由对荀子的姓氏、名字、生卒年的考证,勾勒荀子的生平轨迹。因而得知,荀子生活于战国中期和末期,他的思想学说是在这一特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产生的。

《荀子》的思想闪耀着“思辨”的光芒。《荀子》书以性伪之分、明分使群、隆礼重法、天人之分、虚壹而静、兵以壹民附民为本、名以指实等说最为著名。其中,人性论是荀子理论的逻辑起点,是其思想体系中最富有性格的部分。

对《荀子》研究学术史的梳理,能够让读者看到历经千年的经典著作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学术地位和现实意义。经典并不是一时一地成为经典,而是历经千年考验,在今时今日依旧闪耀着先哲智慧的光芒。经典由历史的千锤百炼锻造而成。

读者通过导读,可以一窥荀子的生平事迹、学术思想和《荀子》一书在思想史上的发展脉络。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帮助读者更加轻松地阅读原典。

(二)文献勾连,整体理解

《荀子》不是孤立的典籍,每一个篇章也不是独立的存在。《荀子》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与同时期的诸多经典著作,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他们的思想或互为印证、或相互碰撞、或相互交融,折射的是诸子百家争鸣时期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之光。

《荀子》32篇大约可分为三类:一是荀子亲手所著;二是荀子弟子所记录的荀子言行;三是荀子所整理、纂集的一些资料,其中也插入了弟子之作。这里的第一类和第二类都是研究荀子思想和学说的主要依据,第三类则只是间接材料。

属于荀子亲手所著有:《劝学》《修身》《不苟》《荣辱》《非相》《非十二子》《王制》《富国》《王霸》《君道》《臣道》《致仕》《天论》《正论》《礼论》《乐论》《解蔽》《正名》《性恶》《君子》《成相》《赋》等。尽管其中不免有错简等问题存在,但都是荀子围绕一个论题而撰写的论作,都真实地反映了荀子的思想。

在旁批和点评中,作者经常就荀子的某一观点旁征博引,论及《周易》《孟子》《礼记》《论语》等文献中相似或相悖的观点。尤为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还使用出土文献资料。比如,《不苟篇》“以慎其独者也”联系到两则出土文献材料。郭店楚简《五行》篇有:“‘淑人君子,其仪一也。’能为一,然后能为君子,慎其独也。”“‘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能差池其羽,然后能至哀,君子慎其[独也]。”帛书《五行》篇有:“‘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能差池其羽,然后能至哀,言至也。差池者,言不在衰绖。不在衰绖也,然后能[至]哀。夫丧,正绖修领而哀杀矣,言至内者之不在外也,是之谓独。独也者,舍体也。”这是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体现了本书的学术性。

(三)训诂考证,缜密研究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荀子》尤重字词训诂注释。理解字词之义是理解全文之意的基础。作者在两个方面用力较深:

1、同期或稍后文献中同一字词的比照理解。比如“多言无法而流湎然”中“多言”的解释:

多言:当据宋浙本作“多少”。“多少”,犹多、许多。《汉书·刑法志》:“今郡国被刑而死者岁以万数,天下狱二千余所,其冤死者多少相覆,狱不减一人,此和气所以未洽者也。”杜牧《江南春》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朱子语类》卷一一七:“且人一日间此心是多少私意,起多少计较都不会略略回心转意去看,把圣贤思量,不知是天地间做甚么也!”多少无法而沉湎然:做了许多无法之事而沉湎其中,坚持不改。

2、《说文》《尔雅》《方言》等训诂字书的释义。比如“非击戾也”中“戾”字的解释:

戾:弯曲。《说文•犬部》:“戾,曲也。从犬出户下。戾者,身曲戾也。”《荀子•王制》:“相阴阳,占祲兆,钻龟陈卦,主攘择五卜,知其吉凶妖祥,伛巫、跛击之事也。”杨倞注:“击读为觋,男巫也。”“伛巫”“跛觋”互文见义,男“觋”与女“巫”都有“伛”“跛”的特点。如此,“击”与“戾”义近,一是“伛”,一是“曲”,都是指身材弯曲,不能伸直。

“世俗之沟犹瞀儒嚾嚾然不知其所非也”中“犹”字的解释:

犹:通“庮”,旧屋朽木。《説文·广部》:“庮,久屋朽木。”段玉裁注:“久屋而后有朽木。”《玉篇·广部》:“庮,朽木也,久屋木也。”又指朽木散发的臭气。《周礼·天官·内饔》:“牛夜鸣则庮。”郑玄注引郑司农云:“庮,朽木臭也。”

(四)多用原文,亲近原典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荀子》节选《荀子》中较为重要的篇章17篇,均保留原文。原文采用的底本是现在最为通用的《荀子》版本。虽然此书定位于普及性读物,但没有采用通篇白话翻译的形式。只有原文才能真正呈现《荀子》语言的艺术,提高读者的阅读审美能力,拉近当代读者与古代典籍的距离。

(五)精彩点评,加深理解

点评的主要内容是对每一篇内容的归纳总结,其作用是疏通文意,升华主旨。在《性恶篇》的点评中,作者如是说到:

全面地看《性恶》篇,显然它不仅仅只是“一篇系统地阐明‘性恶论’的基本观点,批判孟轲‘性善论’的重要论文”,它还包含了更广泛、更深刻的内容,也就是说,它还从人性的内在自然机制和后天的人为这两个方面论述了人性改造的深层原因。

这打破了读者普遍的既有认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对《荀子》一书所蕴含的思想有更加深刻的体悟和广泛的思索。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系列丛书希望做到传统文化,服务大众,深入浅出,雅俗共赏。荀子是先秦最有成就的逻辑学家之一,我们希望通过《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荀子》带领读者感受“思辨”的智慧,感受传统典籍的魅力。



内页书影














导读


荀子是先秦儒学的殿军,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及其著作,对后来中国的思想与学术,影响极大。

 

一、荀子其人其书

荀子的姓氏、名字,自古以来就有不同的说法。《史记》称其姓氏为“荀”[1];《荀子》本书[2]和《战国策》、《韩非子》、《韩诗外传》、《新序》、《说苑》、《汉书》以及刘向《叙录》等都作“孙”。   

“荀”与“孙”是什么关系呢?唐人司马贞、颜师古、杨倞等人都认为是因为避汉宣帝刘询讳,才将“荀”字改写为“孙”。但证之于史实,难以成立。汉代不讳嫌名,而“询”之与“荀”,刚好是字形、意义不同而仅读音相同的所谓嫌名

    

清人胡元仪又提出孙、荀并为姓氏说,认为孙、荀为两姓氏,就象陈氏改为田氏、荆氏改为庆氏一样。其实荀孙与田陈、荆庆一样,并非两姓,而只是由于方音不同造成的一姓氏的两种不同写法而已[3]。由“语音之转”而导致书写有别,这就是荀子在先秦两汉古籍中既被称为荀氏,又被称为孙氏的原因。

    

荀、孙既为一姓之通假异文,那么二者何为本姓,何为借字?笔者认为,荀子应该姓孙而不应姓荀。因为从先秦、两汉的文献记载看,除《史记》外,其它文献多作“孙”,鲜作“荀”。特别是《荀子》一书,都称“孙”,这即使不全是荀子亲手所写,至少也当是荀子弟子所记,他们的记载较司马迁说应更可靠。韩非为荀子学生,其著作《韩非子》称其师之姓氏也为“孙”,这与《荀子》一书的记载是一致的。所以,不管根据“名从主人”的原则也好,还是根据文献记载的时代先后、数量的多寡也好,“孙”都应该为本姓。

   

《史记》、刘向《叙录》都说荀子是赵人。而据郑樵《通志·氏族略》所载,荀氏在春秋、战国时有两大族系:一是郇侯之后,以国为氏;二是晋大夫荀林父之后,以邑为氏。郇国辖地在今山西临猗县内,荀邑在今山西绛县附近,战国时均属魏国辖区即所谓“河东”地区。孙氏在当时有三大族系:一在楚国,出自芈姓,为令尹孙叔敖之后;一在齐国,出自妫姓,为陈敬仲四世孙孙桓子无宇之后;一在卫国,出自姬姓,为卫武公之子公子惠孙之后。《史记·赵世家》记载,公元前383年,赵国“筑刚平”,从而开始大举攻卫。前372年,赵国继续向卫进攻,攻取了卫“乡邑七十三”个。后七年,又攻取了卫的甄地(今山东省鄄城县北)。于是,赵国就占有了原属卫国的大部分土地;原来的卫国人,自然大部分就变成了赵国人。荀子既为赵人,又为孙氏,合乎逻辑的解释他最可能系出自卫公子惠孙之后,是由卫入赵的卫国人。《元和姓纂》卷四“魂”韵“孙氏”条就说:“周文王第八子卫康叔之后。至武公生惠孙,惠孙生耳,耳生武仲,以王父字为氏。……楚令尹孙叔敖及荀况并为孙氏。”这就是说,如果严格区分姓和氏的话,荀子应该是姬姓,为孙氏,也属于周文王一系血脉。

    

荀子的名字,古今也有异说。荀子名况,最早见于刘向《叙录》,并且已为世所公认。《史记》只称“荀卿”。对“卿”字的理解,世有二说。司马贞《史记索隐》认为是“时人相尊而号为卿也”,今人则一般认为“卿”为荀子之字。

   

《荀子》书皆称荀子为“孙卿”或“孙卿子”,这能否为荀子字卿之证呢?应该不能。“孙卿子”、“孙卿”等称呼在《荀子》一书中只出现于《儒效》、《议兵》、《强国》、《尧问》四篇中。前三篇明显系荀子弟子所记录荀子言行之作,《尧问》末尾一段驳世人对荀子的攻击,为荀子的遭遇鸣不平,其为荀子弟子之作的痕迹更清楚。先秦文献中,弟子在其作品中直称其师名字的,恐怕不多见,一般是尊称其为某子,如墨子、孔子等。韩非子、李斯为荀子学生,他们皆称荀子为“孙卿”[4]。足见“卿”非字,当为尊称,其性质与称子同。“孙卿子”之称如同称“子墨子”、“子宋子”。

    

荀子生于何年?文献没有记载。但《史记·孟荀列传》提供了线索,说荀子“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刘向《叙录》说得更清楚,道是“齐宣王威王之时”。以此推算,荀子之生年至少当在公元前368年左右。但《史记》又说:“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因家兰陵。”春申君死于公元前238年,荀子此时还活着,这样,荀子至少得有130来岁。显然,司马迁和刘向的记载,必有一家的某一处出现了错误。

    

目前,学者们一般都认为《史记》和刘向《叙录》的“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有误,应按东汉应劭《风俗通•穷通》篇的记载改“五十”为“十五”,即说荀子“年十五始来游学于齐”[5]。这种说法有两个毛病:一是以后出的孤证否定前人的通说,以东汉人的一家之言否定西汉人的一致记载;二是前后文不好解释。“始”是“才”的意思。它说明了荀子年长而来齐之晚,与“五十”具有逻辑联系,如改为“十五”,文意就不好理解。所以,将“年五十”改为“年十五”是不足取的。

    

我们认为司马迁和刘向的“年五十”之说没有错,但刘向说的此时在“齐宣王威王之时”却有误。按照战国时田齐诸王的次序,应该是齐威王之后为齐宣王,齐宣王之后为齐闵王,不应该将齐宣王列在齐威王之前。再说刘向所说的“齐宣王威王之时,聚天下贤士于稷下……号曰列大夫”与事实有相违之处,列大夫之号始自齐宣王,《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说:“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邹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因此,刘向原文应非“齐宣王威王之时”,而是“齐宣王闵王之时”[6]。这样,既合乎田齐诸王的次序,又能与《史记》关于以稷下学士为列大夫的记载相吻合。

    

因此,比较各方面有关荀子的记载,将荀子“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的具体时间可定在齐闵王十五年,即公元前286年。这样,就可推出的荀子的生年是公元前336年,正处于战国中期。

公元前316年,荀子才20来岁,就已经在燕国从事政治活动了。《韩非子·难三》记载:“燕王哙贤子之而非孙卿,故身死为僇。”这就告诉我们,早在燕王哙把君位禅让给子之时荀子就来到燕国了。韩非子将“孙卿”与“子之”并提,而且将“非孙卿”列为燕王哙“身死为僇”的原因,这暗示荀子当时在燕国身份非同一般,而是子之反对派的代表。而燕王哙之所以“非”他,冷遇他,主要就是因为荀子反对禅让。

史家大多不信荀子曾游说过燕王哙,其理由是欠充分的。韩非子是荀子的学生,他所记载的有关其师的事迹,是很难不信的。《荀子·正论》篇反复批判尧、舜禅让之说,认为“老衰而擅(禅)”说是错误的,“血气筋力则有衰,若夫智虑取舍则无衰”;又说“老者不堪其劳而休也”是“畏事者之议”。总之,“有擅国,无擅天下,古今一也。夫曰尧、舜擅让,是虚言也,是浅者之传,陋者之说也”。这些话,尽管没有点明时代背景,但显然是荀子早期的言论,我们只要把它同其晚年之作《成相》篇对尧、舜禅让的赞美一比较,就能发现两者有着相当大的时代差异。所以,我们说这些话是荀子早年对燕王哙的规劝,对子之等人的批驳,应该是有理据的。

在燕国的游说失败后,荀子的行踪共有二十多年不清楚。但至公元前286年,即齐闵王十五年左右时,荀子年已五十,以“秀才”即才学卓异见称于世。此时齐国稷下之学正盛,齐闵王继齐宣王之后,招集天下贤才而“尊宠之”。田骈、慎到、接子这些著名的学者,都齐聚齐国稷下学宫,都号为列大夫,享受优渥的政治和生活待遇,不治而议论,作书以刺世。荀子此时到稷下来游学,虽属姗姗来迟,但他对诸子之事,都有所批评,认为“非先王之法”。前286至前285年,齐闵王灭掉了宋国,夸耀武功,不尚德治,荀子曾进行劝谏,但不获采纳,于是他就离齐赴楚。桓宽《盐铁论·论儒》篇记此事云:“闵王奋二世之余烈,南举楚淮,北并巨宋,苞十二国,西摧三晋,却强秦,五国宾从,邹鲁之君、泗上诸侯皆入臣。矜功不休,百姓不堪,诸儒谏不从,各分散。慎到、接子亡去,田骈如薛,而孙卿适楚。”这一段话与《史记》说正可互相发明。由于荀子是“年五十始来”稷下,其声望、地位显然不如慎到、接子、田骈,故桓宽列其为最末。齐闵王不听荀子等的劝谏,一意孤行。结果前284年,燕上将军乐毅率燕、赵、韩、魏、秦五国之师,一举攻下齐城七十余座,陷齐都临淄,齐闵王逃窜到莒国,被其相淖齿杀死。

前279年,齐国即墨守将田单乘燕惠王用骑劫代替乐毅为将之机,向燕军发起反攻,一举收复失地,“迎襄王于莒入于临淄”。齐襄王复国后,吸取齐闵王的教训,又招集亡散的学士,重整稷下学宫,“修列大夫之缺”。这时,荀子在楚国,正逢秦将白起攻楚,陷郢都,烧夷陵,举国大乱,楚人仓惶迁都于陈。荀子时年五十七岁,在战乱中离楚而来齐,参加稷下学宫的恢复重建工作。由于田骈等老一辈的学者都已死去,慎到、接子等稷下旧人又不在齐国,荀子凭他的学识和才德,在复办的稷下学宫中“最为老师”,成为最受欢迎、最受尊敬的先生;一直到他最后离开齐国,曾经“三为祭酒”,三次担当学宫领袖的重任,作为稷下“列大夫”之首。《韩非子·显学》篇所谓“孙氏之儒”,即儒家中的荀子学派,其“聚人徒、主师说”,应该主要形成在这一时期。

公元前266年,范雎相秦,封为应侯。荀子时年七十。这以后,荀子曾应聘到秦国活动。刘向《叙录》说:“孙卿之应聘于诸侯,见秦昭王。昭王方喜战伐,而孙卿以三王之法说之,及秦相应侯,皆不能用也。”[7]《荀子·儒效》篇记载的秦昭王与孙卿子的问答之语,《强国》篇记载的秦昭王与孙卿子的问答之语,就是这次入秦言论的记述。荀子入秦究竟在哪一年呢?有人说一定是在秦赵长平之战以前,不能晚于公元前262年[8]。这是有道理的。秦、赵长平之战从前262年持续到前260年,最后赵军战败,秦军坑赵降卒四十多万于长平,接着又乘胜进军,攻陷了赵之太原郡。这次战争的规模之大,死人之多实属罕见。而荀子作为赵人,在入秦后对父母之邦的这一场惨祸竟无半点反应,反而对秦国的政治形势、自然条件大加赞赏,并向秦昭王宣传“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不为也”,实在有悖常情,这只能说明其时长平之战尚未发生。

有人又说荀子入秦的时间是荀子在楚国作兰陵令以后,实不可信。前257年,秦军遭邯郸之败,范雎在秦国的政治地位发生动摇,不久罢去相位,公元前255年因王稽事坐罪死,此事云梦秦简《大事记》有记载。而荀子正是此时入楚为兰陵令,在这以后,他决无可能再见到范雎。所以荀子入秦的时间,应在前266年与前262年之间。再具体一点,就可能在前264年左右,因为这时齐襄王正好死了,而荀子是很受齐襄王尊宠的。秦国于此时聘请他入秦,正得其时。

荀子入秦,对秦国的政治、军事、民情风俗以及自然形势等都进行了考察,认为秦国“形胜”,自然环境优越;风俗淳,“百姓朴”,是“古之民也”;其吏治肃然,士大夫“莫不明通而公”;其朝廷“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因此得出的结论是秦“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是出于必然。但是另一方面他也深感秦有所短,就是统治者过于强调霸道,即“其生民也狭阨,其使民也酷烈,劫之以势,隐之以狭阨,忸之以庆赏,鰌之以刑罚,使下之民所以要利于上者,非斗无由也”,尽管其“兵强海内,威行诸侯”,但“非以仁义为之也”,是“所谓末世之兵”(《荀子·议兵》)。因此他建议秦昭王重用儒士,实行“王道”,“力术止,义术行”,以达到“得天下”而“天下应之如欢”的境界。秦昭王虽然称“善”,在口头上被荀子说服了,但是由于他们君臣正忙于兼并战争,事实上正在攻韩并准备侵赵,所以荀子之说在秦国不可能得到采用,于是荀子又只好离秦而往游他国。

游秦,只是荀子“应聘于诸侯”的一站。前264年至前259年的几年里,荀子在什么地方活动,文献没有记载。但前259至前257年的这一段时间里,荀子肯定到过赵国,其证据就是《荀子·议兵》篇的记载。


(节略)



目录
 

一、荀子其人其书 ( 1 )

二、荀子的思想与学术 ( 14 )

三、《荀子》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33 )

荀 子

劝学篇第一 ( 45 )

修身篇第二 ( 60 )

不苟篇第三 ( 74 )

荣辱篇第四 ( 89 )

非相篇第五 (107)

非十二子篇第六 (123)

仲尼篇第七 (137)

儒效篇第八 (147)

王制篇第九 (173)

富国篇第十 (199)

王霸篇第十一 (223)

君道篇第十二 (252)

臣道篇第十三 (280)

天论篇第十七 (295)

解蔽篇第二十一 (309)

正名篇第二十二 (335)

性恶篇第二十三 (361)

主要参考文献 (379)





相关推荐


CCTV《文化十分》特别介绍




《激活经典 熔古铸今-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

 线上专题



按识别二维码

获取《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图书信息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立即8折购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