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字典》标点订误
《汉语大字典》标点订误
编著者:杨涛 杨宝忠 著
定价:¥30.00
ISBN:978-7-5013-6435-0
出版时间:2018-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本书以《汉语大字典》第二版标点问题为研究对象,订正《大字典》标点失误凡三百五十条,每条标点失误少则一处,多则四五处不等。为方便读者查阅及《大字典》再次修订时参考,全部条目依在《大字典》第二版出现的次序编排。
杨宝忠,河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出版学术专著有《疑难字续考》《疑难字考释与研究》《论衡训诂资料纂辑》《论衡校笺》《古代汉语词语考证》等。
《汉语大字典》 是一部以解释汉字的形、音、义为主要任务的大型历史性语文工具书,在字形收录、注音、释义、举证各方面均超越前出字书。该书出版后,受到了社会各界和海内外读者的广泛好评,先后获得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国家辞书奖等奖项,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常备书,逐渐成为文史工作者的常用工具书。
《大字典》引证(包括书证和例证)丰富,所引书证、例证大多未经整理,没有标点,《大字典》在编纂过程中为这些引用文献加上了标点符号。应当说,《大字典》标点整体水平较高,绝大部分标点准确、恰当;但由于书成众手,加之条件限制,《大字典》仍存在不少标点失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书的编纂水平和利用价值。为了使《大字典》不断完善更新,更好地服务社会和广大读者,第二版的修订工作于1999年正式启动,由汉语大字典编纂处、四川辞书出版社组织实施。修订工作历时10年,《大字典》第二版于2010年4月正式出版。对于《大字典》原版存在的标点失误,第二版有所纠正,尽管如此,尚有不少标点错误依然保留在第二版中,而且在修订过程中,第二版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标点错误。
笔者将使用《大字典》第二版过程中发现的部分标点问题稍加整理,撰成《〈汉语大字典〉标点订误》一书。全书订正《大字典》第二版标点失误350条,每条至少存在一处标点失误,有的条目标点失误多至四五处。为便于读者查阅《大字典》、编者再次修订《大字典》时作参考,所有条目依在《大字典》第二版出现的次序编排。
《大字典》第二版标点失误,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一、逗号标注问题
《标点符号用法•逗号》:“逗号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340)在逗号标注方面,《大字典》第二版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1.逗号不当用而用(不当断而逗断)
第3条:“疑即‘空’的会意,俗字”,“会意”下逗号不当用。
2.逗号当用而不用(当逗断而不断)
第83条:“诚宜定一代之宏规为万世之𢑴典”,“规”下当用逗号。
3.逗号前置(当属上而属下)
第60条:“今大理國文书至广,右者犹书國作圀”,逗号当标在“者”字下。
4.逗号后置(当属下而属上)
第260条:“豹鹄而麋饰下,天子大夫也”,逗号当标作“饰”字下。
5.逗号误作顿号
第191条:“瞑、眠、寱、囈并同”,“眠”下顿号当作逗号。
6.逗号误作句号
第317条:“凡有所表识,揭而竖之。《周礼》《左传》皆作楬”,“之”下句号当作逗号。
7.逗号误作分号
第111条:“乡亭之系曰犴;朝廷曰狱”,当标作“乡亭之系曰犴,朝廷曰狱”。
二、句号标注问题
《标点符号用法•句号》:“句号表示陈述句末尾的停顿。”(339)在句号标注方面,《大字典》第二版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8.句号当用而不用(当句断而不断)
第64条:“《升卦》文今作‘允’。”当标作“《升卦》文。今作‘允’”。
9.句号不当用而用(不当断而句断)
第195条:“杜子春读䃂为铿。鎗之铿”,当标作“杜子春读䃂为铿鎗之铿”。
10.句号误作逗号
第81条:《正字通•宀部》:“𡬅,俗顛字,”当作:《正字通•宀部》:“𡬅,俗顛字。”
11.句号误作顿号
第165条:“陇西以犬为猶、獏、𣭠、㲰,皆多毛犬也”,“猶”下顿号当改为句号。
12.句号误作冒号
第293条:段玉裁注:“见《前(汉书•地理)志》:”当作:段玉裁注:“见《前(汉书•地理)志》。”
13.句号当标引号外而标引号内
第196条:“《广韵》有‘硟,昌战反,压缯石。’”句号当标在后单引号外。
14.句号当标引号内而标引号外
第5条:“《山海经》:‘似牛苍黑色’。”句号当标在后单引号内。
三、引号标注问题
《标点符号用法•引号》:“引号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引号还用来标明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或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要注意引文末尾标点的使用:凡是把引用的话独立来用,末尾的标点放在引号里边;凡是把引用的话作为作者自己的话的一部分,末尾不用标点。”(343—344)在引号标注方面,《大字典》第二版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15.不当用而用引号
第121条:“此《山海经•北山经》:‘北嚣山之兽也’。”当标作“此《山海经•北山经》北嚣山之兽也”。
16.后双引号误加
第307条:《方言》卷十:“誺,不知也。”沅澧之间,凡相问而不知,答曰誺。”当作:《方言》卷十:“誺,不知也。沅澧之间,凡相问而不知,答曰誺。”
17.后单引号误加
第248条:“《说文》:‘㡓,幒也,’或作褌。’”当标作“《说文》:‘㡓,幒也,’或作褌。”
18.漏标后双引号
第316条:《五音集韵•感韵》:“鏒,铁器之貌。当标作:《五音集韵•感韵》:“鏒,铁器之貌。”
19.漏标后单引号
第79条:《康熙字典•广部》:“廗,水名。《魏志•宕昌国传》:‘其地自仇池以西,东西千里,廗水以南,南北八百里。”当标作:《康熙字典•广部》:“廗,水名。《魏志•宕昌国传》:‘其地自仇池以西,东西千里,廗水以南,南北八百里。’”
20.当用双引号而用单引号
第203条:“此字疑为‘鏟’的讹俗字。慧琳《音义》卷七七《释迦谱》第四卷音义:‘鏟,初盏反……《说文》云:‘鏶也。一曰平铁。从金,産声。’《谱》作𥊓,误也。’是其证。”当标作:“此字疑为‘鏟’的讹俗字。慧琳《音义》卷七七《释迦谱》第四卷音义:‘鏟,初盏反……《说文》云:“鏶也。一曰平铁。从金,産声。”《谱》作𥊓,误也。’是其证。”
21.后引号前收
第43条:“《辵部》:‘𨙔,不行也’,读若住。”当标作:“《辵部》:‘𨙔,不行也。读若住。’”
22.后引号后延
第33条:“‘去骨曰剔,去节曰㓢。凡剔去毛髮爪甲亦谓之㓢。’”,当标作“‘去骨曰剔,去节曰㓢。’凡剔去毛髮爪甲亦谓之㓢。”
23.前引号前扩
第54条:“佛经‘居𠻱伽’,此云李”,当标作:佛经“‘居𠻱伽’,此云李”。
24.两条引文混为一条
第249条:“《说文》:‘程,品也。又云豒,爵之次弟也。’”当标作“《说文》:‘程,品也。’又云:‘豒,爵之次弟也。’”
25.单引号漏标
第250条:“此对以絮曰襺,以缊曰袍言也”,当标作“此对‘以絮曰襺,以缊曰袍’言也”。
26.单引号误标
第209条:“‘亦音稳。’大坐亦稳也”,当标作“亦音稳。大坐亦稳也”。
四、专名号标注问题
《标点符号用法•专名号》:“专名号表示人名、地名、朝代名等。”“专名号只用在古籍或某些文史著作里面。”(349)《大字典》引用古书,对于引文出现的人名、地名、朝代名等,标注专名号。在专名号标注方面,《大字典》第二版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27.非专名标注专名号
第281条:“乐作言产兼沂巢”,“沂巢”专名号当删。
28.专名未标专名号
第99条:“生云中川谷”,“云中”当标专名号。
29.专名号后延
第217条:“梁四公子”,当标作“梁四公子”。
30.专名号前扩
第283条:“张敖 王赵”,当标作“张敖王赵”。
31.专名号前缩
第289条:“郭训《古文奇字》”,当标作“郭训《古文奇字》”。
32.专名号后缩
第96条:“酒树出典逊国”,当标作“酒树出典逊国”。
33.专名号前扩后缩
第127条:“有𢧑氏之国”,当标作“有𢧑氏之国”。
34.专名号误连
第110条:“秦柳、周康”,当标作“秦、柳、周、康” 。
35.专名号误断
第104条:“夏 禹栉风沐雨”,当标作“夏禹栉风沐雨”。
36.专名号标注混乱
第184条:“铅山 王缙𡀸”,当标作“铅山王 缙𡀸”。
五、书名号标注问题
《标点符号用法•书名号》:“书名号标明书名、篇名、报刊名等。”“书名号的里边还要用书名号时,外边一层用双书名号,里边一层用单书名号。”(349)在书名号标注方面,《大字典》第二版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37.书名漏标书名号
第70条:“篇韵皆有㡇无㡄”,当标作“《篇》《韵》皆有㡇无㡄”。
38.非书名误标书名号
第225条:“古音并在《幽部》”,当标作“古音并在幽部”。
39.专名误标书名号
第179条:“出《陆善经》《字林》”,当标作“出陆善经《字林》”。
40.书名误标专名号
第315条:“即春秋所谓鍚穴”,当标作“即《春秋》所谓鍚穴”。
41.两书标为一书
第150条:“此沿《篇韵》而失考也”,当标作“此沿《篇》《韵》而失考也”。
42.一书标为两书
第310条:“引《春秋》《国语》”,当标作“引《春秋国语》”。
43.后书名号前收
第210条:“《江西经》音含、视二音”,当标作“《江西经音》含、视二音”。
44.后书名号后延
第298条:“许氏《说文注》”,当标作“许氏《说文》注”。
45.前书名号后缩
第299条:“汉《地理志》”,当标作“《汉•地理志》”或“《汉(书)•地理志》”。
46.前书名号前扩
第234条:“《书》,《逸书》也”,当标作“《书》,逸《书》也”。
六、顿号标注问题
《标点符号用法•顿号》:“顿号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341)在顿号标注方面,《大字典》第二版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47.顿号当用而不用
第134条:“夷姓又别有茶、只、伽、卡、阿、绞、㱔、𣆟矣”,“𣆟”下当用顿号。
48.顿号不当用而用
第199条:“故宫本、敦煌本、《王韵》、《唐韵》均从肉作胖”,“敦煌本”下顿号当删。
49.顿号误作逗号
第267条:“荏,戎声相转也”,“荏”下逗号当作顿号。
50.顿号误作句号
第161条:“𤛷,音色。墙”,“色”下句号当作顿号。
七、分号标注问题
《标点符号用法•分号》:“分号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分号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大,主要用来隔开并列的分句。”(342)在分号标注方面,《大字典》第二版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51.分号误作逗号
第32条:“悠悠旷刦,凭慧力而靡偏,𠆠𠆠恒沙,譬福聚而无尽”,当标作“悠悠旷刦,凭慧力而靡偏;𠆠𠆠恒沙,譬福聚而无尽”。
52.分号误作顿号
第235条:“从人、匕,象簪形”,当标作“从人;匕,象簪形”。
53.分号漏标
第206条:《龙龛手鉴•田部》:“𤳏,或作畾,正。田间地。”当标作:《龙龛手鉴•田部》:“𤳏,或作;畾,正。田间地。”
八、冒号标注问题
《标点符号用法•冒号》云:“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用来提起下文。”“此外,在总括性话语之前也可以用冒号,以总结上文。”(342—343)在冒号标注方面,《大字典》第二版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54.冒号当用而不用
第84条:“𡰾,《广雅》猝也”,“《广雅》”下当用冒号。
55.冒号不当用而误用
第158条:“吕种玉《言鲭》:‘俗以网兜物曰㨟兜’即此”,“《言鲭》”下冒号当删。
56.冒号后移
第109条:“郑樵《通志》云欓:子,一名食茱萸”,冒号当标在“云”字下。
57.冒号误作逗号
第148条:“《说文先训》曰,古志叙州驿名渂川”,当标作“《说文先训》曰:古志叙州驿名渂川”。
九、其他标注问题
58.间隔号漏标
第173条:“《史记王子侯表》”,标点当作“《史记•王子侯表》”。
59.间隔号误标
第27条:“《孝经•钩命决》”,标点当作“《孝经钩命决》”。
60.圆括号漏标
第344条:“有点丁破反叶夭折之患”,“丁破反”当标圆括号。
61.圆括号前扩
第175条:“(向秀)、郭(象)云”,当标作“向(秀)、郭(象)云”。
62.省略号使用不当
第74条:“颜师古注云:‘……赫蹏、擊蹏、繫𦃇并与𢅰㡗同。’”当作“颜师古注云:‘今书本赫字或作擊。’……赫蹏、擊蹏、繫𦃇并与𢅰㡗同。”
63.省略号失误
第252条:“…云‘犬,白犬皮’者”,省略号当作“……”。
十、综合失误
一段文字存在多种标点符号标注失误者,称作“综合失误”。如:
64.第259条:《字韵合璧•米部》:“𥹫,《字林》云:‘绣文如聚米,书粉米絺绣。’《韵文》作䋛。”当标作:《字韵合璧•米部》:“𥹫,《字林》云:‘绣文如聚米。’《书》:‘粉米絺绣。’《韵》文作䋛。”
我们在这里指出《大字典》存在的标点问题,并无意否定《大字典》的编纂质量和水平。毋庸置疑,《大字典》仍是当今编纂水平最高、利用价值最大的大型语文工具书。若想使之成为传世精品,仍需在包括标点符号在内的诸多方面下大力气不断进行修订与完善。
由于编者能力有限,书中错误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杨宝忠
2018年3月
目 录
前 言 1
凡 例 1
检字表 1
正 文 1
附录一 《说文解字注》句读识误 185
附录二 《十驾斋养新录》标点志误 200
主要参考文献 205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立即8折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