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折包邮 | 国学基本典籍丛刊:宋本史记(全二十八册)
宋本史记(全二十八册)
编著者:(汉)司马迁 撰
定价:¥560.00
ISBN:978-7-5013-6484-8
出版时间:2018-10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内容简介
本书据日本汲古书院影印宋建安黄善夫家塾刻本影印,该《史记》为现存最早三家注本,是一百三十卷全本。《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后各家各派注释和评价《史记》著作源源不断出现,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俗称“三家注”的《史记集解》(南朝宋裴骃注)《史记索隐》(唐司马贞)《史记正义》(唐张守节)。
其他亮点
本书为《国学基本典籍丛刊》之一种,为了更好体现原本的效果,兼顾读者阅读体验,本书正文用70克黄胶、保留真灰印刷。数百年来底本流传的沧桑痕迹,藏书家印章、题跋等,均真实可见,层次分明。
本书装帧风格保持丛书的一致性,简单大方。定价低廉,使更多读者能够一睹善本风采。版心设计在遵照丛书编辑标准的基础上,做了适当调整,更加美观。页码用汉字置于书口下方,与底色对齐,这都是细节用心之处。在书前加入底本原书的收藏单位和板框尺寸,便于读者了解和著录相关信息。虽然是平装书,但仍然采用锁线胶订,利于长时间的保存,满足部分读者的长期收藏愿望。
内页欣赏
序言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经由西汉时期史学家司马谈、司马迁父子两代人的努力,最终由司马迁撰作完成。从现存的版本形态来看,自汉至唐,皆为写本,北宋太宗淳化五年(九九四)始有雕版,历代翻刻不绝。从内容来看,随着《史记》注解之作的不断问世,《史记》白文逐渐和注文合流,成为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这些注解之作里,南朝宋裴骃的《史记集解》、唐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张守节的《史记正义》,尤被推重,世称“《史记》三家注”,是《史记》古注的集大成之作。目前存世的《史记》版本,北宋以前皆为《集解》单注本,南宋开始产生《集解索隐》二家注合刻与《集解索隐正义》三家注合刻本,南宋刻书家黄善夫刊刻的《史记》是现存最早的三家注合刻本。
一、黄善夫及其刊刻的《史记》
黄善夫是南宋光宗(一一九〇—一一九四)、宁宗(一一九五—一二二四)时期福建建宁府建安县的刻书家,所刻书现存者有《史记》《汉书》[ 现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南宋刘元起刊《汉书》“陈胜项籍列传第一”末有刊印牌记“建安黄善夫刊于家塾之敬室”,从该刊本的版式、行款、字体风格等特征可以判断和黄善夫本《史记》当刊刻出于同一家。黄永年先生认为:“在这些建阳的书铺中,有几家是合作刻书的,如黄善夫的《史记》《后汉书》,刘元起的《汉书》,和不知书铺名号的《三国志》,版式、行款完全一致,显然是有计划的分工。”(《古籍版本学》,江苏教育出版社,二〇〇五年,第八十三页。)]《后汉书》《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
黄善夫本《史记》在国内佚失已久,直至日本学者澁江全善、森立之《经籍访古志》著录之后,才引起学者的关注,至今不过百余年的时间。
目前学界通常认为黄善夫本《史记》存世仅“一部半”,一部为一百三十卷本,半部为七十二卷残本,原皆藏于日本。据张玉春等先生考证,黄善夫本应是镰仓(一一八五—一三三三)初期传入日本的,距离其刊刻时间非常接近。
一百三十卷本最初藏于日本妙心寺的南化玄兴(一五三八—一六〇四)处,后经直江兼绩(一五六〇—一六一九)转入米泽上杉家,现藏于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日本学者多称之为“南化本”,共九十册。一九九六—一九九八年南化本作为古典研究会丛书由日本东京汲古书院影印出版。
七十二卷残本原藏于狩谷棭斋求古楼,清末民初由时任留日学生监督及使署参赞的田吴炤购得,带回中国,散诸坊肆,其中六十六卷由张元济购得,两卷由潘宗周购得,一卷由袁克文购得后赠傅增湘,又经多方辗转,这六十九卷现皆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下文简称“国图本”),共二十八册。二〇〇三年国图本作为中华再造善本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今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影印出版。
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现藏有黄善夫本《夏本纪》《殷本纪》两卷,出自于七十二卷残本,国图本正缺此二卷,当是七十二卷国图本六十九卷之外的两卷。
此外,还有一些黄善夫本《史记》的残卷存世,上海图书馆藏有《高祖本纪》第一叶到第二十三叶,经笔者查核,该残卷无任何批注,南化本与国图本《高祖本纪》具存,且皆有批注,可知上海图书馆藏本是“一部半”之外的黄善夫本。另,台湾傅斯年图书馆藏有北宋景祐本《史记集解》一百三十卷,其中的第一百一—一百五卷用黄善夫本配补。
二、黄善夫本《史记》的版本形态与存世状况
黄善夫本《史记》字体刻印精美,半叶十行,行十八字,注文小字双行,行二十三字。有界栏,细黑口,左右双边。每叶书耳处刻有篇名。《集解序》后有牌记“建安黄善夫刊于家塾之敬室”,《目录》后有篆字牌记“建安黄氏刻梓”。根据黄永年先生的研究,南宋时期“建本中所谓‘×××刻梓于家塾’、‘×××刊于家塾’者其实统统是坊刻”[ 黄永年《古籍版本学》,第七十六页。],黄善夫本《史记》即是这类坊刻本。
现存的一百三十卷南化本和六十九卷国图本,实际上每卷亦并非完秩,其中仍有残缺配补的情况存在。具体配补情况统计如下表:
现存黄善夫本《史记》南化本[3]与国图本存佚配补情况一览表
三、黄善夫本《史记》的价值
黄善夫本《史记》作为现存最早的《史记》三家注本,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版本研究的价值
黄善夫本《史记》承前啓后,是研究《史记》版本流变的津梁。正文部分,《老子庄子列传》在《列传》之首,与《伯夷列传》合为《老子伯夷列传第一》。《太史公自序》:“末世争利,维彼奔义;让国饿死,天下称之。作《伯夷列传》第一。……李耳无为自化,清净自正;韩非揣事情,循埶理。作《老子韩非列传》第三。”可见《老子列传》在《列传》之首的次序不会是《史记》原貌。
《老子伯夷列传》小题下有双行小注“监本老子与伯夷同传第一,庄子与韩非同传第三。”《申不害韩非列传》小题下有双行小注:“开元二十三年勑升老子庄子为列传首,故申韩为此卷。”据张玉春先生考证,“黄善夫本刊于南宋,无奉唐开元敕书之理。北宋虽有政和八年升老子为列传之首之诏,但并未真正实行,仅政和间补刊景祐本时,依此诏改定了原本的次第,而南宋刊刻的诸本《史记》均未从此诏。黄善夫本的列传次第如此排列另有因由,而且与黄善夫本所据底本有直接关系。”[ 张玉春《<史记>版本研究》,商务印书馆,二〇〇一年,第二五五页。]黄善夫本《老子列传》居首,或许承袭了《史记》唐代传本。
另外,通过异文比较,发现该本与南宋干道七年(一一七一)建安蔡梦弼刊《史记集解索隐》本、淳熙三年(一一七六)张杅刊八年(一一八一)耿秉重修《史记集解索隐》本,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而元至元二十五年(一二八八)彭寅翁崇道精舍刊《史记集解索隐正义》等三家注本又据该本为底本。因此,黄善夫本是研究两家注本、三家注本系统的重要节点。
(二)校勘研究的价值
黄善夫本《史记》作为南宋刻本,存有大量一字千金的异文,可资校正传世《史记》三家注讹误。如:
中华书局原点校本《魏世家》“与韩康子”《索隐》:“名虔。”“虔”字,黄善夫本作“虎”,当是。《六国年表》“韩康子败智伯于晋阳”《索隐》:“康子名虎。”《韩世家》“庄子卒,子康子代”《索隐》:“名虎。”《国语·晋语》“智襄子戏韩康子而侮段规”韦昭注:“康子,韩宣子之曾孙、庄子之子虎。”《世本》:“庄子生康子虎。康子生武子啓章。武子生景子虔。”据《史记·韩世家》《世本》等史料,康子之孙名虔,亦可证康子不会名虔,《索隐》“虔”必是“虎”之讹。
黄善夫本亦有不见于中华书局原点校本《史记》的《索隐》佚文,如《五帝本纪》“索隐述赞”末有:“右述赞之体,深所不安。何者?夫叙事美功,合有首末,惩恶劝善,是称褒贬。观太史公赞论之中,或国有数君,或士兼百行,不能备论终始,自可略申梗概。遂乃颇取一事,偏引一奇,即为一篇之赞,将为龟镜,诚所不取。斯亦明月之珠,不能无纇矣。今并重为一百三十篇之赞云。”又如,《项羽本纪》小题之下有《索隐》:“项羽掘起,争雄一朝,假号西楚,竟未践天子之位而身首别离,斯亦不可称本纪,宜降为系家。”此类《索隐》佚文共有二十七处之多,二〇一三年中华书局《史记》修订本已悉据黄善夫本辑补。
(三)批注文献的价值
日本室町时代(一三三八—一五七三)后期,京都建仁寺僧人月舟寿桂等将所见《史记》古注抄录在了黄善夫本《史记》(今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藏本)边栏之外天头地脚等处,有时将这类批注另纸书写,或以签条粘在页上,或附抄于篇末,如《扁鹊仓公列传》一篇附页就有九十余张。这些批注所涉文献,如邹诞生《史记音》、刘伯庄《史记音义》、日本学者藤原英房《史记说》、南化玄兴、桃源瑞仙等《史记》注皆已不存,因此显得弥足珍贵。另外,批注里最受关注的是存有大量标注“《正义》曰”的文字,自上世纪三十年代,泷川资言等日本学者认为皆系三家注本《史记正义》佚文,据此展开辑佚工作,同时也引发了持续至今的真僞考辨与讨论。近年张玉春先生将这些批注材料进行了全面整理,辑成七十二万字的《<史记>日本古注疏证》一书,二〇一六年已由齐鲁书社出版,可备参考。
四、黄善夫本《史记》的错讹
如前所述,黄善夫本《史记》是一部南宋建安的坊刻本,错讹满纸,比比皆是。既有整段整句的脱衍,也有具体字词的错讹误。
以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藏本为例,全书共有五处文字存在大段脱衍,如《天官书》“地维咸光”下有《正义》:“四填星,出四隅,去地可四丈。地维咸光,亦出四隅,去地可三丈,若月始出所见。下有乱者亡,有德者昌也。”此处《史记》前后正文作:“四填星,所出四隅,去地可四丈。地维咸光,亦出四隅,去地可三丈,若月始出。所见,下有乱;乱者亡,有德者昌。”史文和《正义》几乎全同。中华书局点校本等正文之下无《正义》,疑此处黄本是正文衍入注中,后人又补《正义》二字。
具体字词讹误也非常之多,尤其是三家注部分,刊刻十分粗疏,讹脱衍倒的现象时有发生,形近而讹的字词随处可见。
由于黄善夫本存在大量错讹,民国时期张元济先生主持辑印百衲本二十四史时,《史记》一书虽然以黄善夫本为底本,但是对校了武英殿本,参校了清刘喜海旧藏旧藏百衲本,明毛晋汲古阁单刻《史记索隐》本、明王延喆刻三家注本、清末刘承干影刻蜀大字本等,对黄善夫本进行了全面修润工作,改正了大量错讹,所以一九三六年刊行出版的百衲本《史记》已不是黄善夫本原貌。然而,此后半个多世纪,许多使用商务印书馆百纳本《史记》的读者,都误以为该书全据黄善夫本影印。直至一九九四年杜泽逊先生发表《论黄善夫本<史记>及其涵芬楼影印本》一文,才真正揭示出黄善夫本《史记》和张元济先生主持影印的百衲本《史记》的差异。[ 杜泽逊《论黄善夫本<史记>及其涵芬楼影印本》,《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1994年第4期,后又刊发于《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三辑),中华书局,1995年。]一九九六—一九九八年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藏黄善夫本《史记》作为古典研究会丛书由东京汲古书院影印出版,国内极为鲜见。二〇〇三年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六十九卷本作为《中华再造善本》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影印出版,一般读者也难于使用,且未为全秩。
此次《国学基本典籍丛刊》将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藏本重新影印,对于黄善夫本《史记》的流传广布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
王景炎
二〇一八年九月
目录
第一册
史记目录 5
史记集解序 南朝·裴駰 47
补史记序 唐·司马贞 59
史记索隐序 唐·司马贞 65
史记正义序 唐·张守节 69
史记正义论例謚法解 唐·张守节 73
三皇本纪 唐·司马贞 115
卷一 五帝本纪第一 123
第二册
卷二 夏本纪第二 5
卷三 殷本纪第三 63
卷四 周本纪第四 97
卷五 秦本纪第五 195
第三册
卷六 秦始皇本纪第六 5
卷七 项羽本纪第七 131
第四册
卷八 高祖本纪第八 5
卷九 吕后本纪第九 101
卷十 孝文本纪第十 139
卷十一 孝景本纪第十一 193
卷十二 孝武本纪第十二 209
第五册
卷十三 三代世表第一 5
卷十四 十二诸侯年表第二 25
第六册
卷十五 六国表第三 5
卷十六 秦楚之际月表第四 87
卷十七 汉兴以来诸侯年表第五 153
第七册
卷十八 高祖功臣侯年表第六 5
卷十九 惠景间侯者年表第七 165
第八册
卷二十 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第八 5
卷二十一 建元已来王子侯者年表第九 65
卷二十二 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第十 119
第九册
卷二十三 礼书第一 5
卷二十四 乐书第二 37
卷二十五 律书第三 131
卷二十六 历书第四 155
第十册
卷二十七 天官书第五 5
卷二十八 封禅书第六 107
第十一册
卷二十九 河渠书第七 5
卷三十 平准书第八 21
卷三十一 吴太伯世家第一 69
卷三十二 齐太公世家第二 115
卷三十三 鲁周公世家第三 175
卷三十四 燕召公世家第四 221
第十二册
卷三十五 管蔡世家第五 5
卷三十六 陈杞世家第六 23
卷三十七 卫康叔世家第七 49
卷三十八 宋微子世家第八 75
卷三十九 晋世家第九 117
第十三册
卷四十 楚世家第十 5
卷四十一 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 91
卷四十二 郑世家第十二 123
卷四十三 赵世家第十三 163
第十四册
卷四十四 魏世家第十四 5
卷四十五 韩世家第十五 55
卷四十六 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77
卷四十七 孔子世家第十七 127
第十五册
卷四十八 陈涉世家第十八 5
卷四十九 外戚世家第十九 31
卷五十 楚元王世家第二十 69
卷五十一 荆燕世家第二十一 77
卷五十二 齐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 87
卷五十三 萧相国世家第二十三 111
卷五十四 曹参世家第二十四 133
卷五十五 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151
第十六册
卷五十六 陈丞相世家第二十六 5
卷五十七 绛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 29
卷五十八 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 53
卷五十九 五宗世家第二十九 81
卷六十 三王世家第三十 99
卷六十一 老子伯夷列传第一 135
卷六十二 管晏列传第二 157
卷六十三 申不害韩非列传第三 171
第十七册
卷六十四 司马穰苴列传第四 5
卷六十五 孙子吴起列传第五 11
卷六十六 伍子胥列传第六 35
卷六十七 仲尼弟子列传第七 65
卷六十八 商君列传第八 117
卷六十九 苏秦列传第九 159
第十八册
卷七十 张仪列传第十 5
卷七十一 樗里子甘茂列传第十一 67
卷七十二 穰矦列传第十二 99
卷七十三 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 113
卷七十四 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 143
卷七十五 孟尝君列传第十五 171
卷七十六 平原君虞卿列传第十六 199
卷七十七 信陵君列传第十七 225
卷七十八 春申君列传第十八 243
第十九册
卷七十九 范雎蔡泽列传第十九 5
卷八十 乐毅列传第二十 67
卷八十一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十一 85
卷八十二 田单列传第二十二 119
卷八十三 鲁仲连邹阳列传第二十三 139
卷八十四 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 181
第二十册
卷八十五 吕不韦列传第二十五 7
卷八十六 刺客列传第二十六 25
卷八十七 李斯列传第二十七 85
卷八十八 蒙恬列传第二十八 145
卷八十九 张耳陈余列传第二十九 163
卷九十 魏豹彭越列传第三十 199
卷九十一 黥布列传第三十一 211
第二十一册
卷九十二 淮阴矦列传第三十二 5
卷九十三 韩王信卢绾列传第三十三 59
卷九十四 田儋列传第三十四 83
卷九十五 樊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 105
卷九十六 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 141
第二十二册
卷九十七 郦生陆贾列传第三十七 5
卷九十八 傅靳蒯成列传第三十八 39
卷九十九 刘敬叔孙通列传第三十九 51
卷一百 季布栾布列传第四十 91
卷一百一 袁盎晁错列传第四十一 109
卷一百二 张释之冯唐列传第四十二 137
卷一百三 万石张叔列传第四十三 171
卷一百四 田叔列传第四十四 195
第二十三册
卷一百五 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 17
第二十四册
卷一百六 吴王濞列传第四十六 5
卷一百七 魏其武安侯列传第四十七 45
卷一百八 韩长孺列传第四十八 87
卷一百九 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 105
卷一百十 匈奴列传第五十 139
第二十五册
卷一百一十一 卫将军骠骑列传第五十一 5
卷一百一十二 平津侯主父列传第五十二 63
卷一百一十三 南越尉佗列传第五十三 105
卷一百一十四 东越列传第五十四 131
卷一百一十五 朝鲜列传第五十五 141
卷一百一十六 西南夷列传第五十六 153
第二十六册
卷一百一十七 司马相如列传第五十七 5
卷一百一十八 淮南衡山列传第五十八 115
卷一百一十九 循吏列传第五十九 167
卷一百二十 汲郑列传第六十 175
第二十七册
卷一百二十一 儒林列传第六十一 5
卷一百二十二 酷吏列传第六十二 31
卷一百二十三 大宛列传第六十三 85
卷一百二十四 游侠列传第六十四 133
卷一百二十五 佞幸列传第六十五 149
卷一百二十六 滑稽列传第六十六 157
卷一百二十七 日者列传第六十七 191
第二十八册
卷一百二十八 龟策列传第六十八 5
卷一百二十九 货殖列传第六十九 67
卷一百三十 太史公自序第七十 117
史记索隐后序 181
相关推荐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立享8折包邮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