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荐书 | 子藏·儒家部·孟子卷(全一百四十四册)




子藏·儒家部·孟子卷(全一百四十四册)


编著者:方勇 编著

定价:99000元

ISBN:978-7-5013-6968-3

出版时间:2020-09

装帧:精装

开本:16





内容简介


《子藏·儒家部·孟子卷》共收書二四七種,整合爲精裝十六開本一四四册予以出版。本卷收録目前所知有關《孟子》白文本、注釋本、輯佚本、校勘本及相關研究著作,集《孟子》文獻及研究著作之大成。




凡例


一、依據《子藏》“求全且精”的原則,本卷收録《孟子》白文本、注釋本、校勘本及研究著作(原則上截止到一九四九年)共二四七種,整合成精裝十六開本一四四册影印出版,提要另以單行本出版發行。

二、本卷所收各書,略以著者生年先後爲序。然自晚清以來,出書年代間隔不斷縮小,晚輩所著或在長輩之前,所以於“略以著者生年先後爲序”原則外,亦不乏視實際情況作適當調整者。

三、每種書原則上收録最初刊印者,但如有後出轉精之刊本,則視具體情況而定。如宋朱熹《孟子集注》今所見最早刊本爲宋本,後世翻刻較多,今選取明嘉靖間福建監察御史史吉澄刊本、清筠盛堂刊本、清刊本三種;如有刊本與稿本或抄本並傳者,原則上皆予收録,以便讀者窺其全貌。如宋熙時子注《孟子外書》,本卷收入清道光咸豐間大梁書院刊、同治七年王儒行印《經苑》本和抄本兩種。

四、歷代《孟子》批校本較多,內容多寡不一,見識高低不齊,本卷擇其精者予以收録,如清周廣業、劉鳳誥和民國陳乃乾等批校本皆在收録之例。

五、本書所收著作,原則上都採用原書全稱。如所收僅爲某書一部分,不便於使用原書全稱者,則作適當處理。如從元程復心《四書集注章圖纂釋》、明薛甲《四書口義》、陳深《十三經解詁》、清呂調陽《論孟疑義》及民國金其源《讀書管見》抽出者,分别作《孟子集注章圖纂釋》《孟子口義》《孟子解詁》《孟子疑義》《孟子管見》。六、原書如有缺葉而無可補足者,則於目録及書名頁上分别予以說明。




内页欣赏






前言


林慶彰


《子藏·儒家部·孟子卷》共收書二四七種,整合爲精裝十六開本一四四册予以出版。本卷收録目前所知有關《孟子》白文本、注釋本、輯佚本、校勘本及相關研究著作,集《孟子》文獻及研究著作之大成。



孟子名軻,其字則未知。《孔叢子》稱“孟子車”,《太平御覽》引王肅《聖證論》云:“學者不知孟軻字。按,《子思書》《孔叢子》有孟子居,即是軻也。軻少居坎軻,故名軻,字子居也。”又劉孝標《辨命論》稱“子輿困臧倉之訴”,《傅子》稱“孟子輿”。林寶《元和姓纂》云:“孟軻字子展。”然而司馬遷作《孟子列傳》、趙岐作《孟子注》,以及兩漢之間稱引《孟子》的諸多文獻,均不載孟子字,魏晉間卻突然有相關記載,殊無根據。蓋軻者,車也。因此後人引伸以爲孟子字“子車”“子輿”;而“居”“車”同音,故又說字“子居”;至於《元和姓纂》記載的“子展”,則又是因“子居”形近而訛誤。凡此諸說,均不足取信。

孟子生卒年不詳。自漢至唐,均無記載,至宋元以後,乃有部分學者詳細考證孟子生平。雖然綜合各方面的資料,頗有蛛絲馬跡可尋,但是歷時久遠,相關歷史情況並不清晰,缺乏明確的文獻記載,因此聚訟紛紜。胡毓寰《孟子事蹟考略》梳理了七種說法,楊澤波《孟子評傳》則釐爲九種。其中,關於孟子生年,最早者爲公元前444年,最晚者爲公元前372年,前後相距已有七十年。至於孟子卒年,因《孟氏譜》稱孟子八十四歲卒,學者多據此結合其所考孟子生年以計算,眾說紛紜,未可定論。

孟子乃鄒人,爲魯國公族孟孫氏之後,因此他母親去世時,孟子歸葬於魯。他父母的名字也不可確知,《孟氏譜》等說其父名激,字公宜,母爲仉氏,一說李氏,亦不足取信。趙岐《孟子題辭》說孟子“夙喪其父,幼被慈母三遷之教”(清乾隆間曲阜孔氏微波榭刊本,以下所引,均出此本),當是據《韓詩外傳》《列女傳》所記載的孟母教子之事推論而言。後來如陳鎬《闕里志》、薛應旂《四書人物考》等均謂孟子三歲喪父、幼承母教,也是繼承趙氏之說而來。但孟子後喪踰前喪,是三鼎五鼎之别,則其喪父之時已有三鼎,乃爲士之後,其非自幼喪父明矣。

孟子年歲稍長,即受業於子思之門人。《荀子》已稱“子思唱之,孟軻和之”(《荀子·非十二子》),是可見其師承淵源,早在戰國之時即已名聞於世。《史記》載孟子受業於子思之門人,劉向《列女傳》、班固《漢書·藝文志》、應劭《風俗通》、趙岐《孟子題辭》等則說孟子親受業於子思,《孔叢子》並有子思、孟軻問答之語,於是開啟了後世關於孟子師承的爭議。影響所及,大賢如朱熹亦未敢定論,或從《史記》,或從《列女傳》等。元代以後,學者按時代推算,乃知子思和孟子生平並不銜接,孟子不可能親受業於子思,故當從《史記》之說。又後人輯《孟子外書》,其中說“子思之子曰子上,軻嘗學焉,是以得聖人之傳也”(卷一《性善辨》,清道光咸豐間大梁書院刊《經苑》本。以下所引,均出此本)。又載孟子與子上相互問答之語。子上與孟子,其時代大致相銜接,但《孟子》七篇不見子上之名,《孟子外書》真僞也很成問題,因此也無法取信。

孟子學成之後,於是周遊列國,以王道仁政遊說諸侯。雖然通過《孟子》本文可以看到,孟子周遊列國時多有參與時事,可以作爲考據依據。但是一方面《孟子》對這些事件均未明確記載年月,所以並不清晰;另一方面戰國史研究還比較薄弱,諸侯世次也頗爲淆亂。如齊人伐燕有兩次,孟子參與的是哪一次,也無從確證。因此歷代考據孟子周遊列國之事的說法雖多,但終究停留在疑似之間。又如孟子說“我四十不動心”(《公孫丑上》,元刊本,以下所引,均出此本)。趙岐引《禮記·曲禮》“四十曰強而仕”解“四十”,朱熹承之。又因爲《禮記》之言涉及“仕”字,輔廣說:“非道明德立,則何以仕哉!”(清康熙十九年刊、乾隆五十年重修《通志堂經解》本)程復心《孟子年譜》遂謂孟子首仕齊宣王,“時孟子年四十歲矣”(清道光十一年六安晁氏木活字本《學海類編》)。後世考據之說,大多類此,則未免過於拘泥。

孟子生平事跡,可以確知的是,他在梁、鄒、魯、宋、滕、齊等國皆有經歷。在梁時,孟子陳王道於惠王,論襄王“不似人君”。在鄒時,遇上鄒穆公時“鄒與魯鬨”。在魯時,嬖人臧倉沮孟子於魯平公。在宋時,孟子說薛居州雖是善士,但無補於宋王。又滕文公當時尚爲世子,他去楚國的時候路過宋國,往返皆去拜見孟子;滕定公卒,滕文公又派人到宋,問喪禮於孟子。在滕時,滕文公問爲國,問井田,問齊人城薛,孟子都以王道回答,同時還有闢許行之徒陳相之事。在齊時,孟子加齊之卿相,曾經代表齊國出弔於滕;又遇上齊人伐燕,勸齊王反其重器。凡此之類,都是《孟子》本文記載的,當屬可信。至於彼此之間的年歲先後,則未可遽定。

孟子在齊之時,既得大國,又位加卿相,“後車數十乘,從者數百人”,齊王甚至想要“中國而授孟子室,養弟子以萬鍾”。然如齊人伐燕之類,齊王均未聽從孟子的意見,孟子的仁政之道終究沒有得到施行。因此孟子離開齊國,和萬章等人著書立說,以傳後世。
 
 
《孟子》七篇,或說是孟子自己所作,或說是孟子與弟子合作,或說是孟子弟子所作。孟子自己所作的說法,出自趙岐《孟子題辭》,趙岐說:“此書,孟子之所作也,故總謂之《孟子》。”孟子與弟子合作的說法,出自司馬遷《孟子列傳》,司馬遷說:“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孟子弟子所作的說法,出自韓愈《答張籍書》,謂:“孟軻之書,非軻自著。軻既歿,其徒萬章、公孫丑相與記軻所言焉耳。”後來林慎思作《續孟子》,就是以韓愈之說爲據,而說弟子不能盡孟子之意。另如宋林之奇、清閻若璩、周廣業等,說法雖然小有差别,實際都說是孟子弟子所作。按,孟子所遇各國諸侯,即便是年歲小於孟子者也多稱謚號,因此當不是孟子生前就已經完成。但是全書辭氣一貫,法度井然,亦絕非出自衆人雜記。因此,當以孟子與弟子合作爲是,或即如同趙岐所說,乃是孟子“自撰其法度之言”,而後弟子予以補足完成。

《孟子》的傳承,最早可以追溯到河間獻王劉德,《漢書》本傳稱:“獻王所得書,皆古文先秦舊書,《周官》《尚書》《禮》《禮記》《孟子》《老子》之屬。”後來王充作《刺孟》,乃是第一次針對《孟子》本文而立說。趙岐作《孟子注》,則開歷代《孟子注》先河。此外,漢代還有鄭玄、劉熙二家注見於《隋志》,另有程曾、高誘二家不見於史志。魏晉以後,則有晉綦毋遂、唐陸善經、張鎰、丁公著諸家注解《孟子》。宋代有《四注孟子》,題爲揚雄、韓愈、李翱、熙時子四家注。可惜的是,上述諸家《孟子注》,除了趙岐所作之外,都已經失傳了。後人雖有輯佚,但畢竟不是完本。唐代林慎思以《孟子》不能盡孟子本意,因此推闡孟子之意而作《續孟子》,後世雖然說他這種行爲乃是“僭經”,但也未嘗不可說成一家之言。到了宋代,研究《孟子》的人就多了起來。如王雱著《孟子義》,史稱“一時學校舉子之文,靡然從之”。而《宋史·藝文志》所載程頤、呂大臨、蘇轍、王令、龔原等,也都見稱於一時。其最爲後世重視的,則是孫奭的《孟子音義》和朱熹的《孟子集注》。孫奭本趙岐《孟子注》而作《孟子音義》,然經朱熹至《四庫》館臣考論,都以爲乃當時人假託孫奭之名,幾乎已成定論。不過,此書雖然頗多瑕疵,其中引述前代注疏,確有保存古注之功,偶爾有所發明,也有前人所未言的見解。因此清代焦循著《孟子正義》,仍然以此爲本。朱熹作《孟子集注》,本是想要構建《四書》之學,以爲理學張本。宋末以後,理學大行一千餘年,此書也就成爲了最爲權威的《孟子》注本。元代注《孟子》的書籍,大抵謹遵朱熹的學說,如金履祥《論孟集注考證》、胡炳文《四書通》、倪士毅《四書輯釋》等,不論考據還是義理,都各有所長。明代建立之後,雖然有明太祖編纂《孟子節文》以刪節《孟子》,但也有《四書大全》彻底奠定了《孟子》的官學地位。只是明儒講學的風氣十分盛行,在著述方面則有所未逮,如明代最稱大儒的陳獻章、王守仁等,都沒有《孟子》相關的專書。明代解《孟子》的書籍,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發明蒙學,以便科舉,如《四書蒙引》《四書存疑》《四書淺說》《四書達說》之流,蔚爲大觀;另一種是以講學問答成書,如呂柟《四書因問》、羅汝芳《近溪子孟子答問》等,也大行其道。作專書研治《孟子》者,大約到晚明才開始興盛。明代研治《孟子》的專書,可考的大約有近四百家、五百種,其中晚明以後者佔據大半,可以概見。其中著名的治《孟》學者,如蔡清、季本、陳士元、薛應旂、管志道、陳禹謨、焦竑、郝敬、顧起元、孫奇逢、葛寅亮、張岱、黃宗羲、王夫之等,都有專書,而且各有所得。滿清入關之後,學者尚論著書,《孟子》相關的著述有一千五百餘種,傳世者也超過八百種,可謂汗牛充棟。如戴震《孟子字義疏證》、焦循《孟子正義》等書,其考據嚴密,義理昭著,學者至今奉爲圭臬。除此之外,如閻若璩、周廣業、崔述、張宗泰等學者,專事《孟子》考據學研究,廣採博涉,舉凡《孟子》所有,無不嚴密考究,以探《孟子》的本來面目。民國以後,西方學科分類法傳入,研究者大多從不同的學科對《孟子》進行研究。當時白話盛行,用白話譯解《孟子》的著述也非常多。其中著名的學者,如錢穆、胡毓寰、唐文治、郎擎霄、楊大膺、何漱霜、蓮舌居士、歐陽漸等,皆有《孟子》相關的專書,發明《孟子》頗爲不淺。

《孟子》七篇之外,又有所謂《孟子外書》。《漢書·藝文志》著録《孟子》十一篇,應劭《風俗通》也說孟子和萬章之徒“作書中外十一篇”。趙岐《孟子題辭》說孟子“自撰其法度之言七篇”,“又有《外書》四篇:《性善辯》《文說》《孝經》《爲政》,其文不能弘深,不與內篇相似,似非孟子本真,後世依倣而託之者也”。由此,則《漢志》多出的四篇,當即趙岐所謂《外書》。如清翟灝《四書考異》等,因王充《論衡》有“孟子作《性善》之篇”,而《孝經》是成書,故謂“說”字當屬下讀,這四篇《外書》,當讀作《性善》《辯文》《說孝經》《爲政》。但是宋孫奕《示兒編》謂:“昔嘗聞前輩有曰:親見館閣中有《外書》四篇,曰《性善辯》,曰《文說》,曰《孝經》,曰《爲政》。”又劉昌詩《蘆浦筆記》云:“予鄉新喻謝氏多藏古書,有《性善辨》一帙。”因此後世所輯《孟子外書》,皆以《性善辨》《文說》《孝經》《爲政》命名。僅馬國翰輯《逸孟子》等極少數,才採用翟灝等人之說,以《性善》《辨文》《說孝經》《爲政》爲目。

經趙岐論定《孟子外書》乃僞託之後,四篇《孟子外書》遂亡佚不存。到了宋代,孫奕、劉昌詩等曾見過或聽說過《孟子外書》,其後又不見提及。晚明姚士粦從濟南得到《孟子外書》四篇,題爲宋熙時子注。然而,姚士粦以造僞書著稱,因此當時學者頗不以爲意,他所得的四篇《孟子外書》初時也流傳不廣。清人周春從海鹽故家廢籍中再次找到姚氏所得本,因以鈔寫。陳鳣、吳騫聽說後,也前往鈔寫,四篇《孟子外書》才流傳開來。後來吳騫又將其收入《拜經樓叢書》,今所見者就是此本。

按,司馬遷作《孟子列傳》,已稱七篇,則司馬遷時就未見到《外書》。趙岐作《孟子注》,也以四篇《孟子外書》爲依託,因此不注《孟子外書》。《隋書·經籍志》載鄭玄、劉熙《孟子注》,均爲七卷,則趙岐所見的《外書》四篇,鄭玄、劉熙要麼是不曾見到,要麼是和趙岐一樣不予採用。由此可見,《孟子外書》本就不可信。宋孫、劉二氏所見,大概也是依託之作。今所見明姚士粦所得《孟子外書》,清代以後學者多有考辨,早已定論爲僞書。簡而言之,漢、宋、明三代皆各有《孟子外書》,但皆未可視作孟子的本文。不過,清代輯《孟子》佚文者,如周廣業、馬國翰等,也都有部分合於姚氏《孟子外書》,是可知該書存在逸說,也有補於《孟子》本書之不足,不可因其爲僞書而一概否定之。

此外,還有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帛書《五行》一篇(1973)、郭店楚墓出土竹簡《五行》一篇(1993),經學者考證,也是思孟學派的作品。《荀子·非十二子》稱子思、孟子“案往舊造說,謂之五行”,學者一直不得其解。楊倞注《荀子》,說“五行”就是仁義禮智信“五常”;章炳麟《子思孟軻五行說》說是“以水火土比父母於子”的“五倫”,梁啟超也說乃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五倫”;范文瀾則以“五行”本是推論氣運之說,因此子思、孟子的“五行”之說,應當是如《孟子》“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等推論氣運的說法;郭沫若則以爲乃是仁義禮智誠;劉節、顧頡剛等則以爲“五行”是鄒衍等人提出的,並非子思、孟子的學說,荀子的批評是一種誤植。如斯之類,聚訟紛紜,莫衷一是。待帛書及簡本《五行》出土之後,而子思、孟子的“五行”是指仁義禮智聖,才爲學界所了解。《荀子·非十二子》所批評,如“莊子蔽於天而不知人”等說法,都是諸子的關鍵點所在,由是觀之,子思、孟子的“五行”,應當也是子思、孟子學說的重要內容。現在有此兩種簡帛《五行》可以考知,是則其價值之所在,也十分重要。
 

公孫丑問曰:“敢問夫子惡乎長?”孟子曰:“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公孫丑上》)“知言”與“浩然之氣”,是孟子之所長,也正是其文章最爲典型的兩大特點。“知言”體現的是孟子善於辯論的特點。孟子說“知言”是:“詖辭知其所蔽,淫辭知其所陷,邪辭知其所離,遁辭知其所窮。”(《公孫丑上》)孟子在道性善、闢楊墨的過程中,如他與告子、陳相等人的辯論,或設爲寓言,或比擬譬喻,或步步緊逼,或類比推理,能夠直指對方論辯之中的紕漏,從而獲得辯論的勝利。也正因爲此,人皆謂孟子好辯,孟子自解道:“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滕文公下》)而“浩然之氣”則體現的是孟子文風的剛健峻毅,氣勢雄偉。孟子說浩然之氣,“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乎天地之間。”(《公孫丑上》)孟子之文,正是此類,其行文之時,情感充沛,氣勢雄健,鋒芒畢露,如長江大河奔湧而下,所謂“沛然莫之能禦”(《盡心上》),正所以形容孟子之文。先秦諸子的文章,老子以玄勝,孔子以樸勝,墨子以質勝,莊子以譎勝,荀子以理勝,韓非以銳勝,只有孟子一家,乃是以氣勝。蘇洵說:“孟子之文,語約而意盡,不爲巉刻斬絕之言,而其鋒不可犯。”(《嘉祐集·上歐陽內翰書》)真可謂知文之言!

所謂“文以載道”,孟子以善辯之學、浩然之文,正是爲了闡發其學術思想。孟子的學術思想,其大端有三,一則曰性善,二則曰仁政,三則曰闢楊墨。此外歷代學者發揮甚多,也都是孟子思想之一隅,然並非要點,因此此處不爲贅言。

(一)性善

子夏曰:“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論語·公冶長》)此說雖然謂孔子之“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但是已可見子夏之時,論“性”之說已頗受重視。關於人性論的討論,大約便是自此開始。此後討論“性”的學者日漸增多,至孟子時已經有百餘年的時間,而如告子等所宣稱的“生之謂性”,已是學界主流的學說。當此之時,孟子提出“性善”之說,可謂獨樹一幟,别具隻眼。

相比於“生之謂性”的主流說法,孟子認爲人性必然不同於物性。因此,當告子說“生之謂性”時,孟子即以犬、牛、人性必不同相反駁(《告子上》)。黃宗羲《馬雪航詩序》云:“萬物有萬性,類同則性同。人之性則爲不忍,亦猶萬物所賦之專一也。物尚不與物同,而況同人於物乎?”可謂真得孟子之旨。而“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離婁下》),恰是這“幾希”之處,才是人禽之辨的關鍵所在。因此,耳目口鼻之欲,雖然與生俱來,卻是人禽所同,並不被孟子視作“人性”。故孟子云:“口之於味也,目之於色也,耳之於聲也,鼻之於臭也,四肢之於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謂性也。仁之於父子也,義之於君臣也,禮之於賓主也,智之於賢者也,聖人之於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謂命也。”(《盡心下》)

人之所以異於禽獸之“幾希”處,乃人之所固有,是孟子所謂“人無有不善”(《告子上》)而别於禽獸。從現象上看,不論是乍見孺子入井(《公孫丑上》)、齊王見牛觳觫(《梁惠王上》),都可以證明此乃人所固有;從學理上看,則孟子曰:“乃若其情,則可以爲善矣,乃所謂善也。”(《告子上》)人之爲善,必有其所以然之故,是則亦可見人固有善端。至於人之爲惡,則不過如牛山濯濯(《告子上》)、激水過顙(《告子上》)之類,乃是外物汩沒的原因,“非才之罪也”(《告子上》)。

人既固有四端之善,則“人皆可以爲堯舜”(《告子下》)。而所以成善的方法,則是擴充盡才。孟子認爲,人有四端之善,但它們是“幾希”的,所以只有擴而充之,才能成善以爲堯舜。孟子曰:“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公孫丑上》)如果不能擴充善端,則汩沒於耳目口鼻之欲,淪爲禽獸之類,又何足以侍奉父母?如果能夠擴而充之,則盡心、知性以知天(《盡心上》),成其爲堯舜,“足以保四海”。

(二)仁政

孟子之學說,不止是要從性善、擴充的角度成一己之學,更爲重要的則是“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公孫丑上》),行仁政以援天下。孟子曰:“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盡心下》)故孟子的仁政思想,即是所謂的“保民而王,莫之能禦也”(《梁惠王上》)。在“保民而王”的思想下,孟子繼承了孔子先富後教的理路,提出了兩種實踐路徑:一是制民之產,以保民生;二是庠序之教,以結民心。

制民之產,是爲了保障民生。孟子曰:“是故明君制民之産,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梁惠王上》)而其關鍵,便在於土地,因此孟子說:“夫仁政必自經界始。經界不正,井地不鈞,穀禄不平。是故暴君汙吏,必慢其經界。經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滕文公上》)所謂經界,便是恢復井田制,所謂助法是也。故孟子於三代土地制度,認爲“治地莫善於助”(《滕文公上》)。在具體的實行中,孟子提到,應當“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不違農時”(《梁惠王上》)。在孟子看來,對百姓課以重稅,與攘雞(《滕文公下》)、搶劫(《萬章下》)無異,因此強調要減輕農商之稅。如此,耕者有其田,賦稅負擔又輕,百姓得與統治者共享社會財富,所謂“與民同樂”(《梁惠王下》),“天下之民皆悅而願爲之氓矣”(《公孫丑上》)。

庠序之教,則以固結民心。孟子曰:“無恆産而有恆心者,惟士爲能;若民,則無恆産,因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爲已。及陷於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梁惠王上》)通過制民之產,百姓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也就有了建立正確價值觀念和提升國家凝聚力的基礎。而只有這個基礎還不夠,這只是“善政”,還應當在此之上施行“善教”(《盡心上》),所謂“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弟之義”,“以暇日修其孝弟忠信”(《梁惠王上》)是也。孟子云:“仁言不如仁聲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盡心上》)只有如此,才能得民心而有“人和”,遠遠勝於天時地利(《公孫丑下》)。

(三)闢楊墨

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滕文公上》)所謂“言必稱堯舜”,一是要“法先王”,而更重要的,則是述道統以闢楊墨,從而表彰儒家學術。孔子歿後,“儒分爲八”(《韓非子·顯學》),儒家力量頗爲分散。而與此同時,道家、墨家的力量卻在上升。當孟子之時,“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滕文公下》)孟子曰:“楊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說誣民,充塞仁義也。仁義充塞,則率獸食人,人將相食。吾爲此懼,閑先聖之道,距楊墨,放淫辭,邪說者不得作。”又曰:“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驅猛獸而百姓寧,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詩》云:‘戎狄是膺,荆舒是懲,則莫我敢承。’無父無君,是周公所膺也。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說,距詖行,放淫辭,以承三聖者,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楊墨者,聖人之徒也。”(《滕文公下》)孟子認爲他闢楊墨的行爲,正是繼承了禹、周公、孔子等先聖的志業。正因爲如此,孟子第一次比較詳細地梳理了從堯舜到孔子的儒家傳承譜系,以表彰儒家學術(《公孫丑下》)。後世韓愈再次論述道統,也是爲了闢釋老,可謂同其旨趣。孟子既闢楊墨,於是“邪說者不得作”,楊墨盈天下的局面,到韓非子之時,已變成了“世之顯學,儒墨也”(《韓非子·顯學》)。是則可以概見孟子對儒家學派的張大之功。
 
 
孟子之後,戰國儒家惟荀子最稱巨擘,雖然因爲學術理念不同,荀子批評孟子是“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統”。但是荀子說:“世俗之溝猶瞀儒,嚾嚾然不知其所非也,遂受而傳之,以爲仲尼、子游爲兹厚於後世。”是可見當時儒者,基本上都認爲孟子乃是孔門正傳,非常重視孟子的學說。

漢代初興,趙岐《孟子題辭》說《孟子》在漢文帝時曾經與《論語》《孝經》《爾雅》並立傳記博士。後來如閻若璩、焦循等亦力證其說,然而這一說法並不可信。一方面,趙岐生當東漢末年,在此之前,如司馬遷《孟子列傳》、班固《漢書》以及兩漢諸子徵引、論及《孟子》,均未言及《孟子》立博士之事。另一方面,《漢志》將《論語》《孝經》《爾雅》置於《六藝略》,而將《孟子》置於《諸子略》,其地位判然不可並列,非常明顯,可以明顯看到漢人對待《孟子》的態度。更爲重要的是,漢初博士猶承秦制,雖然像張禹、轅固生、孔安國等各通專經,但他們之所以被徵爲博士,乃是因爲他們本人有所長,君王徵之以備顧問而已,並非是因爲《詩經》《尚書》等經書。至漢武帝立“五經博士”,才開始以經書的名義選立博士。此前經書尚且未專立博士,何況傳記!因此,趙岐之說,並不可信。

雖然如此,自漢武帝聽從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學遂成爲天下第一顯學。《孟子》本儒家,也因此廣播其影響,漢儒對《孟子》也十分崇尚。董仲舒是漢儒的典型代表,蘇輿《春秋繁露義證》曰:“西漢時未尊孟子,而董引《孟子》說凡再見,其他義與之相合者亦多。是自漢以後,孔孟之隆,胥由董子矣。”桓寬《鹽鐵論》記載了“鹽鐵會議”的發言,賢良文學屢屢援引《孟子》之言以立論,也可以看出風尚所在。而司馬遷作《孟子列傳》、揚雄尊孟抑荀等,也都可以看出漢時尊孟的情況。雖然王充作《刺孟》訾詆孟子,但一方面這僅僅是他的一家之言,並未見其他人有類似的論述;另一方面,王氏《論衡》批評先秦諸子僅有《問孔》《非韓》《刺孟》三篇,則他尤其重視《孟子》,也可以概見。

魏晉南北朝戰亂頻仍,在學術方面,多有忽略。到了唐初,始設孔廟,稱先聖孔子、亞聖顏回,至此才有了“亞聖”的專名。在此之前,所謂的“亞聖”,如趙岐稱孟子之類,則僅僅是“亞於聖人”的意思,是一種美稱,而非專名。漢魏之間,各類書籍中稱爲“亞聖”者不知凡幾,可以概見。然而終唐之世,孔廟所表彰的僅涉及孔子、顏回、曾子三人,而沒有孟子。寶應二年(763),楊綰上書請以《論語》《孝經》《孟子》兼爲一經,雖未獲准,而所謂“孟子升格運動”,實自此始。後韓愈著《原道》,序列儒門道統,以爲“軻之死不得其傳”,才正式奠定了孟子在儒家道統中的地位。皮日休又上《請孟子爲學科書》,以爲“子不異乎道者,《孟子》也。舍是子者,必戾乎經史”,請去《莊》《列》之書而主《孟子》。舊說五代時孟昶刻蜀石經,其間即有《孟子》。然而蜀石經《孟子》乃宋人席貢補刻,且並非朝廷官方政令,因此不予置論。

楊綰、韓愈、皮日休等學者表彰孟子,其影響於天下後世甚大,然而當時均未見施行,甚至有所謂“非孟”思潮興起。唐末林慎思著《續孟子》,說《孟子》乃其門人所記,未得孟子本指,但其實是對《孟子》的一種刪改行爲,因此後人多以林氏之書爲“篡經”。宋代的“非孟”學者,先後都有著作,如何涉《刪孟》、馮休《刪孟》、李覯《常語》、陳次公《述常語》、傅野《述常語》、司馬光《疑孟》、蘇軾《論語說》、鄭厚《藝圃折衷》等。沒有著作而明確記載爲“非孟”的學者,則有劉敞、張俞、劉道原、晁說之、葉適、晁公武等人。後來余允文作《尊孟辨》,一一辯駁之,而“非孟”思潮乃宣告結束。“非孟”諸書雖然都已經失傳,但余允文《尊孟辨》及邵博《聞見後録》仍有保存,可以考見當時情形。

不過,“非孟”思潮雖盛行一時,而“尊孟”才是學界主流。景祐五年(1038),孔道輔於孔廟設五賢堂,祀孟子、荀卿、揚雄、王通、韓愈五人。這是孔氏的私人行爲,乃是民間尊孟子於孔廟之始。熙寧七年(1074),常秩等請立孟子像於廟廷,其事雖未予施行,而尊孟子於朝廷之事實自此始。宋初猶承唐制,熙寧間王安石變法,乃令科舉兼《論語》《孟子》,後改《論語》《孟子》義各三道。這是《孟子》懸爲功令之始,終宋之世,不過稍爲損益,並無大的變動。元豐六年(1083),朝廷從曾孝寬之請,封孟子爲鄒國公。七年,從陸長愈之請,詔孟子與顏子並配孔子廟廷。至此,孟子配享孔廟,其地位僅次於顏回,而居於孔門十哲之上。後咸淳三年(1267),宋朝乃封曾參爲郕國公,封孔伋爲沂國公,二人位居顏回之後、孟子之前,於是孔門“四配”終於定型。“四配”是以時代先後排列的,因此孟子僅居末位。然而通觀宋、金、元三朝《禮樂志》,其中孔廟祭祀的禮樂,實際皆主祭孔子、顏回、孟子,並沒有曾參、孔伋相關的祭儀。由是可知,當時孟子的地位,仍然僅次於顏回,而在曾參、孔伋之上。元仁宗皇慶二年(1313)復開科舉,其程式制度,第一場皆從《大學》《論語》《孟子》《中庸》內出題。這是《孟子》首次被列爲科舉正目,而不再是宋代所謂的“兼經”。元文宗至順元年(1330),才改變孔門“四配”的封號,稱顏子兖國復聖公、曾子郕國宗聖公、子思沂國述聖公、孟子鄒國亞聖公。孟子稱爲“亞聖”,實始於此。然而元代的孔廟祭祀,於顏回位獻酌之樂,仍沿襲宋代《大晟府擬撰釋奠十四首》而稱“亞聖宣猷”,並未改稱顏回爲“復聖”、孟子爲“亞聖”。是則元代禮樂未修,有所疏漏之故。

明初之時,孟子遭遇了千餘年未有之大劫。洪武二年(1369),明太祖以“草芥”、“寇讎”之語非臣子所宜言,罷孟子配享。一時間羣臣嘩然,物議紛紜,錢唐等人抗顏直諫,明太祖迫於輿論壓力,才恢復孟子配享。然而明太祖終究不喜孟子,於是在洪武二十七年(1394),命劉三吾等人刪節《孟子》文本,去“中間抑揚太過者”八十八條,所刪者“課試不以命題,科舉不以取士”。至永樂七年(1409),仍有侍講鄒緝等因爲出題《孟子節文》而遭下獄。雖然因爲明太祖的強勢,《孟子節文》行於一時,而孟子的地位,與學術、政教關係密切,終究不是一二帝王所能改變。永樂九年(1411),經孫芝上疏,《孟子節文》終於廢止。不僅如此,永樂十二年(1414),明成祖更令胡廣等人纂定《四書大全》。胡廣等以元儒倪士毅《四書輯釋》爲本,參以元儒吳真子《四書集成》,補充了部分二書所未有的內容。該書直接繼承元代學術,而孟子亦得以重享尊崇。

明代的科舉,初時繼承元代制度。雖然明代“非科舉者毋得與官”,較元代“仕進有多歧,銓衡無定制”(《元史·選舉志》),科舉的影響力劇增。但元代制度規定:蒙古、色目人所考經問五條,都從《四書》內出題;漢人、南人則考試《四書》明經、經疑二問,又試五經義一道。而洪武三年(1370)初開科舉之時,初場試經義二道、《四書》義一道。是可見當時的科舉,其重視《四書》尚不如元代。到了洪武十七年(1384)頒科舉定式,才改爲初場試《四書》義三道、經義四道,《四書》的比例得到了顯著的提升。《四庫》館臣云:“當時程式以《四書》義爲重,故五經率皆庋閣,所研究者惟《四書》,所辨訂者亦惟《四書》。”正是指這一科舉定式而言。由此,《四書》重於五經,而《孟子》也得以大行於天下。後來因爲《四書》義僅三道題,而《四書》有四本,出題之時常有不及某書的情況。於是成化元年(1465)之後,規定《論語》《孟子》各出題一道,而《大學》《中庸》擇其一出題一道,遂爲例。自此之後,《孟子》在科舉考試之中,遂成爲必考內容,其影響力進一步得到提升。

正德、嘉靖以後,王守仁表彰心學,其“致良知”的宗旨盛行於天下,而其學說實出自《孟子》,因此孟子之學,遂因心學而進一步擴張其影響力。到萬曆年間,陳獻章、王守仁從祀孔廟,心學正式獲得朝廷表彰,孟子之學也因此而愈見推廣。正德、嘉靖年間,民間兩次刊行《十三經注疏》,到萬曆時,乃由北京國子監刊行北監本《十三經注疏》。於是“十三經”的名義正式取得官方認可,而《孟子》亦得以超出《四書》的界限,而成爲“十三經”之一。至此,孟子的地位,已經達到了頂峰。

晚明以後,朱熹《四書》的經典架構逐漸解體,而《孟子》離經還子的呼聲日漸高漲,如傅山等人,均提倡《孟子》離經還子。經尊子卑的價值體系,從漢代開始,便一直如此。但是《孟子》的離經還子,卻並非是貶低《孟子》,而正是尊孟至極的體現。古人以經爲常道,而常道唯一,因此對經的詮釋,並不允許差異存在而必求其一致。《孟子》本爲諸子,與六經之間多有出入。孟子升經之後,對《孟子》的詮釋,也必須要與其他經相統一。如解孟子之“性”,必與《中庸》之“性”相通;解《孟子》所載禮制,必與《周禮》《禮記》吻合,凡此之類,正是古人經學視域下的解經理路。如此一來,《孟子》的本旨便受到了極大的遮蔽。只有當《孟子》回歸其子學的定位,孟子自身的獨特思想,才能得以彰顯。雖然說孟子尊經,經子之間又多可互證,其間相互發明之處頗多。然同一與交互兩種關係,本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性質。滿清三百年間,尊孟的情況和解孟的方法,基本上與明代類似,惟考據之學興起,而《孟子》爲諸子的定位愈發凸顯。而民國以後,參照西方體系的“中國哲學”成爲研究範式,被視爲哲學家、思想家的孟子,其諸子的定位得以最終確立。後來研究《孟子》的學者,雖然因“十三經”或《四書》的名義仍稱《孟子》爲經,但是其研究的視角,早已視《孟子》爲諸子而非經矣。
 
 
《子藏·儒家部·孟子卷》秉承《子藏》“求全且精”的編纂理念,融合經學與子學兩種視域,綜合考量《孟子》相關文獻,裒輯《孟子》學文獻精華,爲《孟子》及相關經學、子學研究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總體而言,本卷所收《孟子》學文獻,約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首先是經學視野下《孟子》文獻的綜合考察。自朱熹將《孟子》與《大學》《中庸》《論語》合爲《四書》之後,《孟子》逐漸升格爲經,宋元以後《孟子》文獻,便多以《四書》形式流傳於世。《子藏·儒家部·孟子卷》在編纂過程中特别注意到這類《孟子》文獻,從眾多文獻中遴選了宋至民國注本八十餘種,如元刊《孟子章句集注標題》(《四書章句集注標題》)、元刊《孟子集注章圖纂釋》(《四書集注章圖纂釋》)、明隆慶二年刊《孟子口義》(《四書口義》)、清順治間刊《孟子原旨》(《四書原旨》)、清康熙五十九年刊《孟子解義》(《四書解義》)、清乾隆九年金山焦氏刊《此木軒孟子說》(《此木軒四書說》)、民國十五年《孟子新編》(《四書新編》)等。所選文獻既重視思想價值,又注重版本選擇,爲學界提供了較爲豐富的《孟子》文獻。

其次是子學背景下《孟子》文獻的整體考量。儒家是先秦諸子之一家,本就屬於子學研究範疇。《子藏》編纂即是在子學研究大背景下對諸子文獻的系統整理,故列儒家部。《孟子》作爲諸子文獻之一種,傳世文獻可謂汗牛充棟。本卷在編輯過程中,注重對《孟子》文獻的系統考察,收録代表性白文本兩種,漢至民國諸家注本二百餘種。《孟子外書》儘管爲學界所疑,本編亦收入白文本兩種、注本一種,以供學界研究之用。

再次是對不同版本的遴選與收録。《子藏·儒家部·孟子卷》的編纂在系統梳理《孟子》文獻版本基礎上,首重考慮版本系統的整體流傳,如明刊《孟子詳說》、明刊《孟子指月》、清道光十一年三韓劉氏刊《孟子反身録》等,選取不同時期的一種版本,反映出了《孟子》的研究過程。同時,本卷還注重對同一文獻不同版本的選擇,如王夫之《孟子訓義》收録清道光二十二年湘潭王氏守遺書屋刊本、清光緒十三年潞河啖枳山房刊本兩種,李顒《孟子反身録》收録清嘉慶二十二年闌山湯氏刊本、清道光十一年三韓劉氏刊本兩種。這些不同版本的收録,不僅豐富了《孟子》版本系統,也從文獻學角度爲學界提供了充實的文獻資料。

此外,本編還特别重視對稀見文獻、稿抄本等的收録,如元刊《孟子集注章圖纂釋》、元天歷二年余志安勤有堂刊《孟子通》、元刊《讀晦庵孟子集解衍義》、明抄本《讀孟子》、明抄本《孟子遇》、明執中堂抄本《孟子歸一集》、清孫國仁稿本《孟子古語録證》、康有爲稿本《孟子微》等等。這些稀見文獻、稿抄本文獻的收入,不僅充實了《孟子》版本系統,也爲學界提供了豐富的原始文獻,必將大大推動《孟子》研究。





目录


第一册

 

凡例 一

 

《孟子卷》前言林慶彰 一

 


第一册

 

孟子二卷(周)孟軻撰

元刊本  一

 

孟子二卷(周)孟軻撰

明吳勉學刊《十三經》本  二四五

 

孟子外書(周)孟軻撰

稿本《一瓻筆存》  四八七

 

孟子外書一卷(周)孟軻撰

清嘉慶八年(1803)刊《經餘必讀三集》本  五〇五

 


第二册


孟子十四卷附音義二卷(漢)趙岐注(宋)孫奭 音義(清)焦循 評點

(清)李璋煜陳奂 跋陳乃乾 校並跋

清乾隆間微波榭刊本 一

 


第三册


孟子章指一卷(漢)趙岐撰(清)周廣業 批校翁方綱 題記

稿本 一

 

孟子注(漢)劉熙注(清)陳鱣 輯

清抄本 八五

 

續孟子二卷(唐)林慎思撰

清乾隆中綿州李氏萬卷樓刊嘉慶十四年(1809)李鼎元重校《函海》本  九五

 

孟子音義二卷(宋)孫奭撰

清道光至光緒間南海伍氏刊《粤雅堂叢書》本 一二九

 

疑孟(宋)司馬光撰

稿本《一瓻筆存》 一九七

 

孟子解一卷(宋)蘇轍撰

清道光中金山錢氏據《借月山房叢鈔》刊版重編增刻《指海》本 二〇九

 

孟子外書四卷(宋)熙時子注

清道光咸豐間大梁書院刊同治七年(1868)王儒行印《經苑》本 二四三

 

孟子外書四卷(宋)熙時子注(清)江湜 跋

抄本  二七三

 

尊孟辨三卷尊孟續辨二卷尊孟辨别録一卷(宋)余允文撰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金山錢氏據《墨海金壺》刊版重編增刻《守山閣叢書》本  三一一

 


第四册

 

孟子集注七卷(宋)朱熹 撰

明嘉靖間福建監察御史吉澄刊本 一

 

第五册

 

孟子集注七卷(宋)朱熹 撰王政成 批校

清筠盛堂刊本(原書卷五缺葉十九下) 一

 

 

第六册

 

孟子七卷(宋)朱熹 集注佚名 批校

清刊本(原書卷三缺葉) 一

 


第七册

 

孟子要略五卷(宋)朱熹撰(清)劉傳瑩 輯

清光緒十七年(1891)三餘草堂刊《湖北叢書》本  一

 

孟子直音一卷(宋)孫奕撰

元刊《九經直音》本 一一五

孟子纂疏十四卷(卷一至八)(宋)趙順孫撰

清同治十二年(1873)粤東書局刊《通志堂經解》本(原書卷七缺葉三十下)  

一二九

 

 

第八册

 

孟子纂疏十四卷(卷九至十四)(宋)趙順孫撰

清同治十二年(1873)粤東書局刊《通志堂經解》本  一

 

孟子章句集注標題七卷(卷一至五)(宋)熊禾撰

元刊《四書章句集注標題》本 三二九

 

 

第九册

 

孟子章句集注標題七卷(卷六至七)(宋)熊禾撰

元刊《四書章句集注標題》本 一

 

孟子纂疏十四卷(卷一至八)(宋)趙順孫纂疏

民國三十六年(1947)復性書院刊本  一一一

 

 

第一〇册

 

孟子纂疏十四卷(卷九至十四)(宋)趙順孫纂疏

民國三十六年(1947)復性書院刊本  一

 

孟子集編十四卷(卷一至七)(宋)真德秀撰

清通志堂刊本  三六三

 

 

第一一册

 

孟子集編十四卷(卷八至十四)(宋)真德秀撰

清通志堂刊本 一

 

 

孟子集注箋義三卷(宋)趙悳撰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

金山錢氏據《墨海金壺》刊版重編增刻《守山閣叢書》本《四書箋義纂要》

一九五

 

孟子集注箋義三卷附補遺續補遺(宋)趙悳撰

清刊《四書箋義纂要》本 三〇一

第一二册

 

附音傍訓句解孟子七卷(存卷一至六)(元)李公凱撰

明初刊本(原書卷六缺葉) 一

 

孟子通十四卷(卷一至四)(元)胡炳文撰

元天曆二年(1329)余志安勤有堂刊本  二一七

 

 

第一三册

 

孟子通十四卷(卷五至十四)(元)胡炳文 撰

元天曆二年(1329)余志安勤有堂刊本  一

 

 

第一四册

 

孟子集注章圖纂釋七卷(卷三至五殘缺嚴重)(元)程復心撰

元刊《四書集注章圖纂釋》本 一

 

孟子年譜一卷(元)程復心撰(清)曹溶 輯(清)陶越 增删

清道光十一年(1831)六安晁氏木活字印本《學海類編》  四二五

 

 

第一五册

 

讀孟子叢説二卷(元)許謙撰

清道光咸豐間大梁書院刊同治七年(1868)王儒行印《經苑》本《讀四書叢説》一

 

讀晦庵孟子集解衍義十四卷佚名撰

元刊本 一二五

 

孟子講貫(明)丁孚潛撰

明初抄本《群經講貫》(原書卷首殘缺) 四八五

 

 

第一六册

 

孟子節文七卷(明)劉三吾輯

明刊本 一

 

孟子詳説不分卷(明)曹端撰

明刊《四書詳説》本(原書卷首殘缺) 一六五

第一七册

 

孟子存疑七卷(明)林希元 撰

清順治十年(1653)鍾秉巘刊《重訂林次崖先生四書存疑》本  一

 

 

第一八册

 

孟子口義二卷(明)薛甲撰

明隆慶二年(1568)刊《四書口義》本  一

 

孟子雜記四卷(明)陳士元撰

清嘉慶中蕭山陳氏刊《湖海樓叢書》本 一三一

 

説書孟子二卷(明)李贄撰(明)湯顯祖 批點(明)顔季亨 注補

明刊《李氏全書》本 三七三

 

 

第一九册

 

孟子解詁二卷(明)陳深撰

明萬曆間刊《十三經解詁》本 一

 

孟義訂測七卷(卷一至三)(明)管志道撰

明萬曆三十四年(1606)刊本  二三七

 

 

第二〇册

 

孟義訂測七卷(卷四至七)(明)管志道撰

明萬曆三十四年(1606)刊本  一

 

鐫彙附雲間三太史約文暢解孟子增補微言七卷(卷一至二)(明)唐汝諤撰

明萬曆間刊《鐫彙附雲間三太史約文暢解四書增補微言》本(原書缺卷一葉十八) 五〇五

 

 

第二一册

 

鐫彙附雲間三太史約文暢解孟子增補微言七卷(卷三至七)(明)唐汝諤撰

明萬曆間刊《鐫彙附雲間三太史約文暢解四書增補微言》本 一

 

 

孟子説解十四卷(卷一至三)(明)郝敬撰

明萬曆四十三年至四十七年( 1615—1619)郝千秋郝千石刊《郝氏九經解》本四一九

 

第二二册

 

孟子説解十四卷(卷四至九)(明)郝敬 撰

明萬曆四十三年至四十七年( 1615—1619)郝千秋郝千石刊《郝氏九經解》本一

 

 

第二三册

 

孟子説解十四卷(卷十至十三)(明)郝敬 撰

明萬曆四十三年至四十七年( 1615—1619)郝千秋郝千石刊《郝氏九經解》本一

 

 

第二四册

 

孟子説解十四卷(卷十四)(明)郝敬 撰

明萬曆四十三年至四十七年( 1615—1619)郝千秋郝千石刊《郝氏九經解》本一

 

孟子道脉十四卷(孟子上卷一至三)(明)徐奮鵬纂

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金陵鄭氏書林奎璧堂刊《古今道脉》本   一四七

 

 

第二五册

 

孟子道脉十四卷(孟子上卷四至六,孟子下卷一)(明)徐奮鵬纂

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金陵鄭氏書林奎璧堂刊《古今道脉》本   一

 

 

第二六册

 

孟子道脉十四卷(孟子下卷二至五)(明)徐奮鵬纂

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金陵鄭氏書林奎璧堂刊《古今道脉》本   一

 

 

第二七册

 

孟子道脉十四卷(孟子下卷六至八)(明)徐奮鵬纂

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金陵鄭氏書林奎璧堂刊《古今道脉》本   一

 

第二八册

 

讀孟子不分卷(明)曹珖撰

明抄本 一

 

朱子孟子或問小注十四卷(卷一至十)(明)徐方廣增注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觀乎堂刊《朱子四書或問小注》本  一七一

 

 

第二九册

 

朱子孟子或問小注十四卷(卷十一至十四)(明)徐方廣增注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觀乎堂刊《朱子四書或問小注》本  一

 

繪孟七卷(明)戴君恩撰

明天啓間閔齊伋朱墨套印本 二〇九

 

孟子指月七卷(卷一)(明)馮夢龍撰

明刊《四書指月》本 五一一

 

第三〇册

 

孟子指月七卷(卷二至七)(明)馮夢龍撰

明刊《四書指月》本 一

 

 

第三一册

 

孟子説約七卷(明)鹿善繼撰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刊《四書説約》本  一

 

孟子二卷(明)章世純撰

明天啓七年(1627)刊《章子留書》本  一八五

 

孟子備考十卷(卷十九至二十)(明)陳仁錫撰

明崇禎七年(1634)刊《四書備考》本  二八五

 

 

第三二册

 

孟子備考十卷(卷二十一至二十五)(明)陳仁錫撰

明崇禎七年(1634)刊《四書備考》本  一

 

 

第三三册

 

孟子備考十卷(卷二十六至二十八)(明)陳仁錫撰

明崇禎七年(1634)刊《四書備考》本  一

 

增補孟子精繡圖像人物備考四卷(卷九至十)(明)陳仁錫増定

清雍正十一年(1733)刊《增補四書精繡圖像人物備考》本  三四五

 

 

第三四册

 

增補孟子精繡圖像人物備考四卷(卷十一至十二)(明)陳仁錫増定

清雍正十一年(1733)刊《增補四書精繡圖像人物備考》本  一

 

孟子説約七卷(卷十四至十五)(明)顧夢麟纂輯

明崇禎十三年(1640)顧氏織簾居刊《四書説約》本  一六五

 

 

第三五册

 

孟子説約七卷(卷十六至十九)(明)顧夢麟纂輯

明崇禎十三年(1640)顧氏織簾居刊《四書説約》本  一

 

 

第三六册

 

孟子説約七卷(卷二十)(明)顧夢麟纂輯

明崇禎十三年(1640)顧氏織簾居刊《四書説約》本  一

 

孟子集注闡微直解十四卷(卷十四至十八)(明)張居正解(明)顧夢麟 楊彝 輯

清光緒間八旗經正書院刊《四書集注闡微直解》本 一七三

 

 

第三七册

 

孟子集注闡微直解十四卷(卷十九至二十五)(明)張居正解(明)顧夢麟 楊彝 輯

清光緒間八旗經正書院刊《四書集注闡微直解》本 一

 

 

第三八册

 

孟子集注闡微直解十四卷(卷二十六至二十七)(明)張居正解(明)顧夢麟 楊彝 輯

清光緒間八旗經正書院刊《四書集注闡微直解》本 一

 

孟子翼箋三卷(卷七至八)(明)洪啓初撰佚名 批校

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刊《四書翼箋》本  二〇三

 

 

第三九册

 

孟子翼箋三卷(卷九)(明)洪啓初撰佚名 批校

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刊《四書翼箋》本  一

 

孟子遇不分卷(明)張岱撰

明抄本《四書遇》 一七七

 

 

第四〇册

 

孟子注疏大全合纂十四卷(卷一至四)(明)張溥撰

明崇禎九年(1636)刊《四書注疏大全合纂》本  一

 

 

第四一册

 

孟子注疏大全合纂十四卷(卷五至八)(明)張溥撰

明崇禎九年(1636)刊《四書注疏大全合纂》本  一

 

 

第四二册

 

孟子注疏大全合纂十四卷(卷九至十三)(明)張溥撰

明崇禎九年(1636)刊《四書注疏大全合纂》本  一

 

 

第四三册

 

孟子注疏大全合纂十四卷(卷十四)(明)張溥撰

明崇禎九年(1636)刊《四書注疏大全合纂》本  一

 

孟子小參附問答(明)朱斯行撰

清光緒三年(1877)姑蘇刻經處刊《四書小參》本  一五三

 

孟子酌言二卷佚名撰

明箕裘堂刊本  一九三

 

第四四册

 

孟子歸一集一卷佚名輯

明執中堂抄本《四書歸一集》 一

 

刪補孟子約説二卷(上卷)(清)孫肇興撰

清刊本 四一三

 

 

第四五册

 

刪補孟子約説二卷(下卷)(清)孫肇興撰

清刊本 一

 

孟子義二卷(清)傅以漸撰(清)劉鳳誥 批校

清抄本《貞固齋書義》 一五三

 

孟子師説七卷(卷一至三)(清)黄宗羲撰佚名 批校

清光緒八年(1882)醉經閣刊本  四五七

 

 

第四六册

 

孟子師説七卷(卷四至七)(清)黄宗羲 撰佚名 批校

清光緒八年(1882)醉經閣刊本  一

 

孟子講義輯存(清)陸世儀撰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刊《桴亭先生遺書·四書講義輯存》本  一六三

 

孟子經史摘證三卷(清)宋繼穜撰

清光緒元年(1875)廣州芝隱堂刊《四書經史摘證》本(原書缺卷一葉十六)

一六七

 

增補孟子經史摘證七卷(清)宋繼穜撰

清上海漢讀樓石印《校正四書古注群義十一種》本《增補四書經史摘证》

(原書卷一缺葉十六) 三八五

 

孟子原旨(清)王履昌撰

清順治間刊《四書原旨》本(原書缺葉十三 )四二九

 

 

第四七册

 

孟子訓義十四卷(卷一至五)(清)王夫之撰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湘潭王氏守遺經書屋刊《船山遺書 ·四書訓義》本  一

 

 

第四八册

 

孟子訓義十四卷(卷六至十)(清)王夫之撰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湘潭王氏守遺經書屋刊《船山遺書 ·四書訓義》本  一

 

 

第四九册

 

孟子訓義十四卷(卷十一至十四)(清)王夫之撰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湘潭王氏守遺經書屋刊《船山遺書 ·四書訓義》本  一

 

 

第五〇册

 

孟子訓義十四卷(卷一至四)(清)王夫之撰

清光緒十三年(1887)潞河啖枳山房刊《船山遺書·四書訓義》本  一

 

 

第五一册

 

孟子訓義十四卷(卷五至九)(清)王夫之撰

清光緒十三年(1887)潞河啖枳山房刊《船山遺書·四書訓義》本  一

 

 

第五二册

 

孟子訓義十四卷(卷十至十四)(清)王夫之撰

清光緒十三年(1887)潞河啖枳山房刊《船山遺書·四書訓義》本  一

 

 

第五三册

 

孟子稗疏一卷(清)王夫之 撰

清光緒十三年(1887)潞河啖枳山房刊《船山遺書·四書稗疏》本  一

 

孟子反身録二卷(清)李顒撰

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蕭山湯氏刊《四書反身録》本  八三

 

孟子反身録二卷(清)李顒撰

清道光十一年(1831)三韓劉氏刊《四書反身録》本  二〇五

 

陸稼書先生孟子講義遺編二卷(卷五)(清)陸隴其撰(清)趙鳳祥 編

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三魚堂刊《陸稼書先生四書講義遺編》本  三二七

 

 

第五四册

 

陸稼書先生孟子講義遺編二卷(卷六)(清)陸隴其撰(清)趙鳳祥 編

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三魚堂刊《陸稼書先生四書講義遺編》本  一

 

孟子弟子考(清)朱彝尊撰

清道光咸豐間宜黄黄氏木活字印本《遜敏堂叢書》 二三七

 

孟子生卒年月考(清)閻若璩撰

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丁傑刊《四書釋地》本  二四一

 

日講孟子解義十四卷(卷十三至二十)(清)庫勒納編

清刊《日講四書解義》本 二六三

 

 

第五五册

 

日講孟子解義十四卷(卷二十一至二十六)(清)庫勒納編

清刊《日講四書解義》本 一

 

新增孟子傋旨靈捷解四卷(清)張玉書 撰

清光緒二十年(1894)裕德局刊《新增四書傋旨靈捷解》本  二五五

 

 

第五六册

 

讀孟子劄記二卷(清)李光地撰

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刊《四書解義》本  一

 

孟子朱注發明七卷(卷十三至十五)(清)王掞撰

清康煕潮濟堂刊《四書朱注發明》本 一三一

 

 

第五七册

 

孟子朱注發明七卷(卷十六至十九)(清)王掞撰

清康煕潮濟堂刊《四書朱注發明》本 一

 

 

 

第五八册

 

孟子述七卷(卷一至六)(清)陳詵撰

清康熙間信學齋刊《四書述》本(原書缺卷一葉二十二) 一

 

 

第五九册

 

孟子述七卷(卷七)(清)陳詵撰

清康熙間信學齋刊《四書述》本 一

 

孟子集注大全十四卷(卷一至三)(清)汪份輯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遄喜齋刊《四書大全》本  一三九

 

 

第六〇册

 

孟子集注大全十四卷(卷四至八)(清)汪份輯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遄喜齋刊《四書大全》本  一

 

 

第六一册

 

孟子集注大全十四卷(卷九至十三)(清)汪份輯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遄喜齋刊《四書大全》本  一

 

 

第六二册

 

孟子集注大全十四卷(卷十四)(清)汪份輯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遄喜齋刊《四書大全》本  一

 

孟子一貫講七卷(卷一至四)(清)顧天健撰

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啓後堂刊《四書一貫講》本  一三五

 

 

第六三册

 

孟子一貫講七卷(卷五至七)(清)顧天健撰

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啓後堂刊《四書一貫講》本  一

 

此木軒孟子説二卷(清)焦袁熹撰

清乾隆九年(1744)金山焦氏刊《此木軒四書説》本  四〇三

 

駁呂留良孟子講義三卷(上孟)(清)朱軾撰

清雍正九年(1731)刊《駁呂留良四書講義》本  五〇一

 

 

第六四册

 

駁呂留良孟子講義三卷(下孟)(清)朱軾撰

清雍正九年(1731)刊《駁呂留良四書講義》本  一

 

欽定化治孟子文(清)方苞等輯

清刊《欽定四書文》本 一四三

 

欽定隆萬孟子文(清)方苞等輯

清刊《欽定四書文》本 二一七

 

欽定正嘉孟子文(清)方苞等輯

清刊《欽定四書文》本 三六一

 

欽定啓禎孟子文(一)(清)方苞等輯

清刊《欽定四書文》本 五一三

 

 

第六五册

 

欽定啓禎孟子文(二)(清)方苞等輯

清刊《欽定四書文》本 一

 

欽定清朝孟子文(清)方苞等輯

清刊《欽定四書文》本 一七三

 

 

第六六册

 

孟子集注本義彙參十四卷(卷一至四)(清)王步青輯

清乾隆十年(1745)敦復堂刊《四書朱子本義彙參》本  一

 

 

第六七册

 

孟子集注本義彙參十四卷(卷五至九)(清)王步青輯

清乾隆十年(1745)敦復堂刊《四書朱子本義彙參》本  一

 


第六八册

 

孟子集注本義彙參十四卷(卷十至十三)(清)王步青輯

清乾隆十年(1745)敦復堂刊《四書朱子本義彙參》本  一

 

 

第六九册

 

孟子集注本義彙參十四卷(卷十四)(清)王步青輯

清乾隆十年(1745)敦復堂刊《四書朱子本義彙參》本  一

 

集虛齋孟子口義四卷(卷七至九)(清)方楘如撰

清乾隆間大文堂刊《集虛齋四書口義》本一三一

 

 

第七〇册

 

集虛齋孟子口義四卷(卷十)(清)方楘如撰

清乾隆間大文堂刊《集虛齋四書口義》本 一

 

讀孟子筆記二卷(清)尹會一撰

清光緒間定州王氏謙徳堂刊《畿輔叢書》本《健餘先生讀書筆記》本 一六一

 

 

孟子詮義十四卷(卷二十五至三十)(清)汪烜纂集

清道光六年(1826)刊《四書詮義》本  一九五

 

 

第七一册

 

孟子詮義十四卷(卷三十一至三十八)(清)汪烜纂集

清道光六年(1826)刊《四書詮義》本  一

 

孟子疏注撮言大全十四卷(卷一至二)(清)胡蓉芝輯

清木活字印本《四書疏注撮言大全》 四〇七

 

 

第七二册

 

孟子疏注撮言大全十四卷(卷三至八)(清)胡蓉芝輯

清木活字印本《四書疏注撮言大全》 一

 

 

 

第七三册

 

孟子疏注撮言大全十四卷(卷九至十四)(清)胡蓉芝輯

清木活字印本《四書疏注撮言大全》 一

 

 

第七四册

 

孟子述朱大全十四卷(卷一至六)(清)周亦魯輯

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刊《四書述朱大全》本  一

 

 

第七五册

 

孟子述朱大全十四卷(卷七至十一)(清)周亦魯輯

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刊《四書述朱大全》本  一

 

 

第七六册

 

孟子述朱大全十四卷(卷十二至十四)(清)周亦魯輯

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刊《四書述朱大全》本  一

 

讀孟子劄記一卷(清)崔紀撰

清乾隆五年(1740)刊本  三一九

 

 

第七七册

 

孟子益智録九卷(卷十二至十六)(清)桂含章輯

清光緒八年(1882)刊《四書益智録》本  一

 

 

第七八册

 

孟子益智録九卷(卷十七至二十)(清)桂含章輯

清光緒八年(1882)刊《四書益智録》本  一

 

 

第七九册

 

孟子考輯要八卷(清)陳宏謀輯

清乾隆間陳氏培遠堂刊《四書考輯要》本 一

 

增補孟子人物聚考九卷(卷十四至十五)(清)陳宏謀增訂

清聚寶樓刊《增補四書人物聚考》本四六三

 

 

第八○册

 

增補孟子人物聚考九卷(卷十六至二十二)(清)陳宏謀增訂清聚寶樓刊

《增補四書人物聚考》本(原書卷十八缺葉六十、六十一,卷二十一缺葉十二)一

 

 

第八一册

 

孟子集注凝道録七卷(卷一至五)(清)劉紹攽撰

清光緒二十年(1894)涇陽劉氏文在堂刊《四書凝道録》本  一

 

 

第八二册

 

孟子集注凝道録七卷(卷六至七)(清)劉紹攽撰

清光緒二十年(1894)涇陽劉氏文在堂刊《四書凝道録》本  一

 

孟子大全摘要七卷(卷一至二)(清)李武纂輯

清雍正九年(1731)刊《四書大全摘要》本(原書卷二缺葉八十五)  二八九

 

 

第八三册

 

孟子大全摘要七卷(卷三至五)(清)李武纂輯

清雍正九年(1731)刊《四書大全摘要》本  一

 

 

第八四册

 

孟子大全摘要七卷(卷六至七)(清)李武纂輯

清雍正九年(1731)刊《四書大全摘要》本(原書卷六缺葉十五,卷七缺葉七、八)  一

 

孟子翼注論文十四卷(卷二十五至二十九)(清)張甄陶撰

清嘉慶十五年(1810)浙湖竹下書堂刊《四書翼注論文》本  四一一

 

 

第八五册

 

孟子翼注論文十四卷(卷三十至三十八)(清)張甄陶撰

清嘉慶十五年(1810)浙湖竹下書堂刊《四書翼注論文》本  一

 

 

第八六册

 

孟子正體校定字音七卷(清)吕世鏞音注

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豐溪吕世鏞懷永堂刊《四書正體校定字音》本  一

 

 

第八七册

 

孟子字義疏證三卷(清)戴震撰

清道光中金山錢氏據《借月山房叢鈔》刊版重編增刻《指海》本 一

 

孟子解細論(清)李榮陛撰

清嘉慶二十年(1815)亙古齋刊《四書解細論》本  一九一

 

孟子音略(清)周春撰

清道光至光緒間南海伍氏刊《粤雅堂叢書·十三經音略》本 二三三

 

 

孟子便蒙七卷(卷一至三)(清)許寶善輯

清光緒十六年(1890)書業德刊《四書便蒙》本  二五九

 

 

第八八册

 

孟子便蒙七卷(卷四至七)(清)許寶善輯

清光緒十六年(1890)書業德刊《四書便蒙》本  一

 

孟子附記二卷(清)翁方綱撰

清光緒五年(1879)定州王氏謙徳堂刊《畿輔叢書》本  二五九

 

逸孟子一卷(清)李調元輯

清道光五年(1825)萬卷樓刊《函海》本  三八三

 

孟子總考(清)翟灝撰

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無不宜齋刊《四書考異》本  四○九

 

 

第八九册

 

孟子條考(清)翟灝撰

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無不宜齋刊《四書考異》本  一

 

 

第九○册

 

孟子事實録二卷(清)崔述撰

清光緒五年(1879)定州王氏謙徳堂刊《畿輔叢書》本  一

 

孟子札記二卷(清)朱亦棟撰

清光緒四年(1878)武林竹簡齋刊《十三經札記》本  一二三

 

孟子札記二卷(清)朱亦棟撰

清上海漢讀樓石印《校正四書古注羣義十一種》本 一九五

 

孟子集注指要二卷(清)董錫嘏輯

清刊本 二二一

 

孟子學不分卷附録一卷(清)沈夢蘭撰

清光緒六年(1880)都門刊本  四五一

 

 

第九一册

 

空山堂孟子論文七卷(清)牛運震撰

民國十五年(1926)上海尋源學校排印本  一

 

孟子典故覈二卷(清)凌曙輯

清嘉慶十三年(1808)刊《四書典故覈》本  二一七

 

孟子時事略(清)任兆麟述

清光緒中呉縣朱氏槐廬刊《孫谿朱氏經學叢書初編》本 三一七

 

孟子經注詳讀七卷(卷一至三)(清)王賡言撰

清光緒二年(1876)刊《四書經注詳讀》本  三五五

 

 

第九二册

 

孟子經注詳讀七卷(卷四至七)(清)王賡言撰

清光緒二年(1876)刊《四書經注詳讀》本  一

 

孟子集益二卷(清)于光華編

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呉名晉刊《四書集益》本  二五九

 

第九三册

 

孟子典故辨正九卷(清)周柄中撰

清光緒間刊《四書典故辨正》本 一

 

孟子摭餘説二卷(清)曹之升撰

清嘉慶三年(1798)蕭山曹氏家塾刊《四書摭餘説》本  三一一

 

 

第九四册

 

孟子聯珠七卷(清)章守待撰

清嘉慶三(1798)年崇文堂刊《四書聯珠》本  一

 

孟子時事考徵四卷(清)陳寶泉撰

清嘉慶五年(1800)刊本  四八一

 

 

第九五册

 

撰孟子正義日課記一卷(清)焦循撰

稿本 一

 

孟子正義三十卷(清)焦循撰

清上海漢讀樓石印《校正四書古注羣義十一種》本 六三

 

 

第九六册

 

孟子味根録十四卷(卷一至七)(清)金澂撰

清光緒十一年(1885)掃葉山房刊《四書味根録》本  一

 

 

第九七册

 

孟子味根録十四卷(卷八至十四)(清)金澂撰

清光緒十一年(1885)掃葉山房刊《四書味根録》本  一

 

 

第九八册

 

孟子補義十四卷(清)凌江輯凌奎增注

清道光間吳興凌氏刊《凌氏傳經堂叢書》本 一

 

 

第九九册

 

孟子論仁論(清)阮元撰

清嘉慶道光間儀徵阮氏刊《文選樓叢書》本《揅經室一集》 一

 

讀孟子叢録(清)洪頤煊撰

清光緒十三年(1887)呉氏醉六堂刊《讀書叢録》本  三九

 

孟子恒解七卷(卷一至四)(清)劉沅撰

清光緒十年(1884)豫誠堂刊《四書恒解》本  五七

 

 

第一〇〇册

 

孟子恒解七卷(卷五至七)(清)劉沅撰

清光緒十年(1884)豫誠堂刊《四書恒解》本  一

 

孟子集説十四卷(卷一)(清)陶起庠撰佚名批校

清嘉慶間謙益堂刊《四書集説》本 四四一

 

 

第一〇一册

 

孟子集説十四卷(卷二至六)(清)陶起庠撰佚名批校

清嘉慶間謙益堂刊《四書集説》本 一

 

 

第一〇二册

 

孟子集説十四卷(卷七至十一)(清)陶起庠撰佚名批校

清嘉慶間謙益堂刊《四書集説》本 一

 

 

第一〇三册

 

孟子集説十四卷(卷十二至十四)(清)陶起庠撰佚名批校

清嘉慶間謙益堂刊《四書集説》本 一

 

孟子補義三卷(清)陶起庠撰

清嘉慶間謙益堂刊《四書補義》本 三七五

 


第一〇四册

 

孟子遊歷考一卷(清)潘眉撰

清道光中呉江沈氏世楷堂刊《昭代叢書》本 一

 

孟子外書集證五卷(清)施彦士撰

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崇明施氏求己堂刊本  四九

 

讀孟質疑二卷(清)施彦士撰

清光緒中呉縣朱氏槐廬刊《孫谿朱氏經學叢書初編》本 一二三

 

孟子外書補證一卷(清)林春溥撰

清嘉慶咸豐間刊《竹柏山房十五種》本 二一五

 

孟子時事年表一卷後説一卷(清)林春溥撰

清嘉慶咸豐間刊《竹柏山房十五種》本 二五一

 

孟子七篇諸國年表一卷(清)張宗泰輯

清光緒中南陵徐氏刊《積學齋叢書》本 二九三

 

孟子生卒年月考辯證一卷(清)董桂新撰

清抄本 三四一

 

孟子劉注(清)宋翔鳳輯

清光緒間廣雅書局刊、民國九年番禺徐紹棨彙編重印《廣雅書局叢書》本 

四一七

 

 

第一〇五册

 

孟子趙注補正六卷(清)宋翔鳳撰

清光緒間廣雅書局刊、民國九年(1920)番禺徐紹棨彙編重印《廣雅書局叢書》本  一

 

孟子纂言十四卷(卷二十七至三十)(清)宋翔鳳輯

清光緒間岝山房木活字印本《四書纂言》 二四五

 

 

第一〇六册

 

孟子纂言十四卷(卷三十一至三十六)(清)宋翔鳳輯

清光緒間岝山房木活字印本《四書纂言》 一

 

 

第一〇七册

 

孟子纂言十四卷(卷三十七至四十)(清)宋翔鳳輯

清光緒間岝山房木活字印本《四書纂言》 一

 

孟子講義集説一卷(清)李道南纂

清乾隆三十年(1765)還是讀書堂刊《四書講義集説》本  一〇一

 

朱子孟子纂要十四卷(卷二十五至二十九)(清)楊丕復撰

清光緒間刊《楊愚齋先生全集·朱子四書纂要》本 二二一

 

 

第一〇八册

 

朱子孟子纂要十四卷(卷三十至三十五)(清)楊丕復撰

清光緒間刊《楊愚齋先生全集·朱子四書纂要》本 一

 

 

第一〇九册

 

朱子孟子纂要十四卷(卷三十六至三十八)(清)楊丕復撰

清光緒間刊《楊愚齋先生全集·朱子四書纂要》本 一

 

孟子詁答問(清)馮登府撰

清光緒中吳縣朱氏槐廬刊《孫谿朱氏經學叢書初編·十三經詁答問》本 二八七

 

孟子説略一卷(清)王筠撰

清道光咸豐間刊《四書説略》本 三一九

 

金仁山先生孟子考證輯要一卷(清)趙大鏞輯

清道光五年(1825)西湖草堂刊《金仁山先生論孟考證輯要》本  三八七

 

孟子拾義二卷(清)胡紹勲撰

民國三十年(1941)北京古學院刊《敬躋堂經解四種·四書拾義》本  四三五

 

孟子年譜附孟子篇叙(清)魏源撰

清陳沆抄本 四九三

 

孟子年譜考(清)魏源撰

清陳沆抄本 五二一

 

 

第一一〇册

 

孟子文評(清)趙承謨撰

民國間上海交通圖書館石印本 一

 

逸孟子(清)馬國翰輯

清光緒十五年(1889)章丘李氏刊《玉函山房輯佚書目耕帖續補》本  二六九

 

孟子釋一卷(清)課虚齋主人撰

清嘉慶間刊本 二七七

 

孟子講義切近録十四卷(卷一至四)(清)楊大受輯

清道光十六年(1836)刊《四書講義切近録》本  三〇七

 

 

第一一一册

 

孟子講義切近録十四卷(卷五至十二)(清)楊大受輯

清道光十六年(1836)刊《四書講義切近録》本(原書卷九缺葉一)  一

 

 

第一一二册

 

孟子講義切近録十四卷(卷十三至十四)(清)楊大受輯

清道光十六年(1836)刊《四書講義切近録》本(原書卷九缺葉一)  一

 

 

答疑孟一卷(清)陳鍾英撰

清道光四年(1824)刊《欖香小品》本  一九一

 

來復堂孟子講義四卷(清)丁大椿撰

清道光二十年(1840)刊《來復堂全書》本  二二七

 

孟子存參一卷(清)劉遵海撰

清光緒十二年(1886)刊《有深致軒集·四書存參》本  四二九

 

孟子外書考(清)高驤雲撰

清道光間漱琴仙館稿本《仰止編》 四三九

 

新刻批點孟子讀本七卷(卷一至二)佚名撰

清道光七年(1827)愷元堂朱墨套印《新刻批點四書讀本》本  四四五

 

第一一三册

 

新刻批點孟子讀本七卷(卷三至七)佚名撰

清道光七年(1827)愷元堂朱墨套印《新刻批點四書讀本》本  一

 

孟子編年四卷(清)狄子奇撰

清道光十年(1830)刊本  三二一

 

 

第一一四册

 

繹孟百二篇二卷(清)呉文翰撰

清道光十四年(1834)南陔堂刊本  一

 

孟子時事考二卷(清)黄位清撰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刊《聖廟祀典輯聞》本  三九五

 

孟子補注二卷(清)艾暢撰

清道光間可添齋刊本 四三一

 

 

第一一五册

 

孟子析疑七卷(清)吕緝熙撰

抄本 一

 

孟子説二卷(清)呉嘉賓撰

清同治元年(1862)南豐吳氏刊《求自得之室四書説》本  八五

 

孟子年譜(清)馬徵麐撰

民國十六年(1927)排印《馬鍾山遺書》本  二七七

 

孟子音義考證二卷(清)蔣仁榮撰

清光绪十四年(1888)南菁書院刊《皇清經解續編》本  三〇九

 

孟子異同商三卷(上孟)(清)黄鶴撰

清光緒二十年(1894)澹雅書局刊《四書異同商》本  四二五

 

 

第一一六册

 

孟子異同商三卷(中孟下孟)(清)黄鶴撰

清光緒二十年(1894)澹雅書局刊《四書異同商》本  一

 

孟子趙注考證一卷(清)桂文燦撰

清咸豐至光緒間刊《南海桂氏經學》本 三八三

 

 

孟子疑義(清)吕調陽撰

清光緒間刊《觀象廬叢書·論孟疑義》本 四一九

 

孟子音義校記初稿一卷(清)王振聲撰

稿本《文村遺著十三種》 四三五

 

孟子可讀八卷(清)劉曾騄撰

清光緒至民國間油印《祥符劉氏叢書·五經讀本》本 四四三

 

 

第一一七册

 

孟子約解七卷(清)劉曾騄撰

清光緒至民國間油印《祥符劉氏叢書·九經約解》本 一

 

孟子人考一卷(清)劉曾騄撰

清光緒至民國間油印《祥符劉氏叢書·九經約解》本 一五三

 

孟子要略集注五卷(清)孫光庭輯注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雲南官書局刊本  一七一

 

讀孟子劄記(清)李炳寰等撰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普通學堂刊本  四九五

 

 

第一一八册

 

孟子年譜一卷(清)張宿煌撰

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清江東齋刊本  一

 

孟子子史集證二卷(清)陳子驥撰

清上海漢讀樓石印《校正四書古注羣義十一種·四書子史集證》本 一六七

 

增補蘇批孟子二卷(清)趙大浣撰

清朱墨套印本  二四九

 

 

第一一九册

 

孟子弟子録一卷(清)錢國祥撰

抄本 一

 

孟子小疏七卷(清)錢玫撰

清抄本《上虞錢氏叢著十種》 一一

 

孟子志餘六卷佚名撰

清抄本《經學志餘》 一二一

 

 

第一二〇册

 

孟子拾遺二卷佚名撰

清抄本《四書拾遺》 一

 

孟子章句考年五卷首一卷(清)蔣一鑑輯

清道光十七年(1837)刊本  七七

 

陸批孟子七卷(清)陸思誠撰

清光緒十一年(1885)上海同文書局石印《陸批四書》本  三四三

 

孟子集語一卷(清)孫國仁撰

稿本《砭愚堂叢書十二種》 五一七

 

孟子弟子門人考一卷(清)孫國仁撰

稿本《砭愚堂叢書十二種》 五五五

 

孟子古語録證一卷(清)孫國仁撰

稿本《砭愚堂叢書十二種·四書古語録證》 五七九

 

第一二一册

 

孟子彙解二十八卷(清)凌陛卿撰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上海鴻文書局石印《皇朝四書彙解》本  一

 

讀孟子界説一卷梁啓超撰

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上海大同譯書局石印《中西學門徑書七種》本  四四五

 

 

第一二二册

 

孟子微二卷康有爲撰

稿本 一

 

孟子性善備萬物圖説一卷劉光蕡撰

民國間蘇州王典章思過齋刊《煙霞草堂遺書》本 一六五

 

孟子劉注一卷葉德輝輯

民國二十四年(1935)長沙中國古書刊印社彙印《郋園先生全書》本  二五九

 

繪圖孟子便蒙課本(梁惠王上至滕文公下)南洋官書局纂

清宣統三年(1911)上海南洋官書局石印《繪圖四書便蒙課本》本  二八九

 

 

第一二三册

 

繪圖孟子便蒙課本(離婁上至告子下)南洋官書局編

清宣統三年(1911)上海南洋官書局石印《繪圖四書便蒙課本》本  一

 

孟子講義二卷夏震武撰

民國八年(1919)刊本  三九三

 

 

第一二四册

 

孟子講義二卷夏震武撰

民國十年(1921)開封新民社石印本  一

 

孟子文法讀本七卷高步瀛集解呉闓生評點

民國十年(1921)排印本  二六三

 

 

第一二五册

 

繼述堂讀孟芻言王毓英撰

民國十一年(1922)温州務本石印《繼述堂全集》本  一

 

孟子讀本評點劄記五卷唐文治輯

民國十三年(1924)呉江施肇曾醒園刊《十三經讀本評點劄記》本  四三

 

孟子説例一卷附許行章畢戰章北宮錡問章注一卷龔道熙撰

民國十三年(1924)刊《問琴閣叢書》本  二一一

 

纂叙朱子孟子精言十卷(上孟四卷下孟六卷)(上孟卷一至四)吕瑤撰

民國十六年(1927)排印《纂叙朱子大全精言》本  二四九

 

 

第一二六册

 

纂叙朱子孟子精言十卷(上孟四卷下孟六卷)(下孟卷一至六)吕瑤撰

民國十六年(1927)排印《纂叙朱子大全精言》本  一

 

 

第一二七册

 

孟子政治哲學陳顧遠撰

民國十六年(1927)上海泰東圖書局排印本  一

 

新注孟子白話解説十四卷江希張注

民國十七年(1928)上海書業公所石印《新注四書白話解說》本  一二五

 

 

第一二八册

 

孟子讀法伍莊撰

民國十七年(1928)中華教育會排印本  一

 

孟子評傳羅根澤撰

民國二十一年(1932)上海商務印書館排印《國學小叢書》本  一八五

 

孟子十篇讀十卷歐陽漸撰

民國二十一年(1932)刊本  二九一

 

 

第一二九册

 

孟子研究王治心撰

民國二十二年(1933)上海群學社排印本  一

 

孟子本義(一)胡毓寰撰

民國二十二年(1933)南京正中書局排印本  二四一

 

 

第一三〇册

 

孟子本義(二)胡毓寰撰

民國二十二年(1933)南京正中書局排印本  一

 

 

孟子概要陳鼎忠撰

民國二十三年(1934)無錫民生印書館排印《無錫國學專修學校叢書》本  

二六九

 

孟子經緯董其慧撰

民國二十四年(1935)張家口中華印刷局排印本  三五三

 

 

第一三一册

 

孟子八十課歐陽漸撰

民國二十五年(1936)支那內學院刊本  一

 

孟子事蹟考略胡毓寰撰

民國二十五年(1936)南京正中書局排印本  八七

 

廣解孟子讀本王緇塵講述朱劍芒胡山源校訂

民國二十五年(1936)上海世界書局排印本  二〇一

 

 

第一三二册

 

孟子新編江希張編注

民國二十五年(1936)北京《四書新編》發行所排印本  一

 

孟子集注箋正十四卷(卷一至九)徐天璋撰

民國二十五年(1936)揚州簫聲館排印本  一八七

 

 

第一三三册

 

孟子集注箋正十四卷(卷十至十四)徐天璋撰

民國二十五年(1936)揚州簫聲館排印本  一

 

孟子精華上海中華書局編輯 

民國二十五年(1936)上海中華書局排印本  一八七

 

孟子學説研究楊大膺撰

民國二十六年(1937)上海中華書局排印本  三三三

 

 

孟子的德治學説傅慶隆撰

民國二十七年(1938)北京晨報社承印股排印《孔孟學說新體認》本  四七九

 

 

第一三四册

 

孟子疏義王恩洋撰

民國二十七年(1938)上海佛學書局排印《龜山叢書》本  一

 

孟子句解三卷(卷上)周祖芬編著

民國二十九年(1940)上海春江書局排印本  五九三

 

 

第一三五册

 

孟子句解三卷(卷中至卷下)周祖芬編著

民國二十九年(1940)上海春江書局排印本  一

 

孟子七篇大傳陳登澥撰

民國三十年(1941)京華印書局排印《七閩叢書》本  一六七

 

注釋評講孟子白話新解張守白編著

民國三十年(1941)上海東方文學社排印《四書白話注解》本  二一三

 

 

第一三六册

 

孟子引得附標校釋文哈佛燕京學社引得編纂處編

民國三十年(1941)排印本  一

 

孟子學説底新評價馬紹伯著

民國三十二年(1943)重慶國民圖書出版社排印本  五〇九

 

 

第一三七册

 

孟子新解趙正平撰

民國三十三年(1944)國立上海大學出版部排印本(原書缺頁一〇四、一〇五)一

 

孟子會箋温晉城選注

民國三十五年(1946)上海正中書局排印《國學專書選讀》本  一三三

 

 

第一三八册

 

批點注解白話孟子讀本七卷張兆瑢沈元起編譯

民國三十五年(1946)上海廣益書局石印本  一

 

 

孟子救世編十卷唐文治編

民國三十六年(1947)排印《茹經堂叢書》本  二九九

 

 

 

第一三九册

 

孟學大旨胡毓寰撰

民國三十六年(1947)上海正中書局排印本  一

 

孟子論文七卷首一卷江逢僧撰

民國三十六年(1947)重慶國立女子師範學院油印本  一三三

 

分類詳解孟子讀本(第一篇施政)世界書局編譯所編注

民國三十六年(1947)上海世界書局排印本  三四九

 

 

第一四〇册

 

分類詳解孟子讀本(第二篇正心至第三篇守道)世界書局編譯所編注

民國三十六年(1947)上海世界書局排印本  一

 

孟子管見金其源撰

民國三十七年(1948)上海商務印書館排印《讀書管見》本  一六九

 

語譯廣解孟子讀本蔣伯潛撰

民國三十七年(1948)上海啓明書局排印《語譯廣解四書讀本》本  一七三

 

 

第一四一册

 

孟子研究錢穆撰

民國三十七年(1948)上海開明書店排印本  一

 

孟子白話句解王天恨述解

民國三十七年(1948)上海國學研究社排印《四書白話句解》本  一三九

 

孟子話解七卷朱廣福等編

民國三十七年(1948)上海商務印書館排印本  二八九

 

 

第一四二册

 

孟子新讀本七卷唐文治撰

民國間排印本 一

 

孟子講義十四卷(卷一至二)姚永概撰

民國間排印本 四九一

 

 

第一四三册

 

孟子講義十四卷(卷三至十四)姚永概撰

民國間排印本(原書卷七至十殘缺) 一

 

孟子一臠陳垣編

民國間排印《論孟一臠》本 二八三

 

孟子學案郎擎霄著

民國間上海商務印書館排印《國學小叢書》本 二九五

 

 

第一四四册

 

孟子繆天綬選注

民國間上海商務印書館排印《學生國學叢書》本 一

 

孟子文法研究何漱霜著

民國間上海商務印書館排印《國學小叢書》本 一五七

 

諧文孟子疏要蓮舌居士撰

民國間西安義興新排印本 二七一

 

言文對照廣注孟子讀本七卷佚名撰

民國間上海世界書局石印本 二八七

 

説文解字引孟子考馬宗霍撰

1958年科學出版社影印《説文解字引經考》原寫本  五八九

 


排版   胡晓   审校   代坤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立即8折购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