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庫》總序
有人將文化比作一條來自老祖宗而又流向未來的河,這是説文化的傳統,通過縱向傳承和横向傳遞,生生不息地影響和引領著人們的生存與發展;有人説文化是人類的思想、智慧、信仰、情感和生活的載體、方式和方法,這是將文化作爲人們代代相傳的生活方式的整體。我們説,文化爲群體生活提供規範、方式與環境,文化通過傳承爲社會進步發揮基礎作用,文化會促進或制約經濟乃至整個社會的發展。文化的力量,已經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在人類文化演化的進程中,各種文化都在其内部生成衆多的元素、層次與類型,由此决定了文化的多樣性與複雜性。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來源於其内部生成的多姿多彩;中國文化的歷久彌新,取决於其變遷過程中各種元素、層次、類型在内容和結構上通過碰撞、解構、融合而産生的革故鼎新的强大動力。中國土地廣袤、疆域遼闊,不同區域間因自然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等諸多方面的差異,建構了不同的區域文化。區域文化如同百川歸海,共同匯聚成中國文化的大傳統,這種大傳統如同春風化雨,滲透於各種區域文化之中。在這個過程中,區域文化如同清溪山泉潺潺不息,在中國文化的共同價值取向下,以自己的獨特個性支撑著、引領著本地經濟社會的發展。從區域文化入手,對一地文化的歷史與現狀展開全面、系統、扎實、有序的研究,一方面可以藉此梳理和弘揚當地的歷史傳統和文化資源,繁榮和豐富當代的先進文化建設活動,規劃和指導未來的文化發展藍圖,增强文化軟實力,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思想保證、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輿論力量;另一方面,這也是深入瞭解中國文化、研究中國文化、發展中國文化、創新中國文化的重要途徑之一。如今,區域文化研究日益受到各地重視,成爲我國文化研究走向深入的一個重要標誌。我們今天實施浙江文化研究工程,其目的和意義也在於此。千百年來,浙江人民積澱和傳承了底藴深厚的文化傳統。這種文化傳統的獨特性,正在於它令人驚歎的富於創造力的智慧和力量。浙江文化中富於創造力的基因,早早地出現在其歷史的源頭。在浙江新石器時代最爲著名的跨湖橋、河姆渡、馬家浜和良渚的考古文化中,浙江先民們都以不同凡響的作爲,在中華民族的文明之源留下了創造和進步的印記。浙江人民在與時俱進的歷史軌迹上一路走來,秉承富於創造力的文化傳統,這深深地融匯在一代代浙江人民的血液中,體現在浙江人民的行爲上,也在浙江歷史上衆多傑出人物身上得到充分展示。從大禹的因勢利導、敬業治水,到勾踐的卧薪嚐膽、勵精圖治;從錢氏的保境安民、納土歸宋,到胡則的爲官一任、造福一方;從岳飛、于謙的精忠報國、清白一生,到方孝孺、張蒼水的剛正不阿、以身殉國;從沈括的博學多識、精研深究,到竺可楨的科學救國、求是一生;無論是陳亮、葉適的經世致用,還是黄宗羲的工商皆本;無論是王充、王陽明的批判、自覺,還是龔自珍、蔡元培的開明、開放,等等,都展示了浙江深厚的文化底藴,凝聚了浙江人民求真務實的創造精神。代代相傳的文化創造的作爲和精神,從觀念、態度、行爲方式和價值取向上,孕育、形成和發展了淵源有自的浙江地域文化傳統和與時倶進的浙江文化精神,她滋育著浙江的生命力、催生著浙江的凝聚力、激發著浙江的創造力、培植著浙江的競争力,激勵著浙江人民永不自滿、永不停息,在各個不同的歷史時期不斷地超越自我、創業奮進。悠久深厚、意韵豐富的浙江文化傳統,是歷史賜予我們的寶貴財富,也是我們開拓未來的豐富資源和不竭動力。黨的十六大以來推進浙江新發展的實踐,使我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與國家實施改革開放大政方針相伴隨的浙江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深層原因,就在於浙江深厚的文化底藴和文化傳統與當今時代精神的有機結合,就在於發展先進生産力與發展先進文化的有機結合。今後一個時期浙江能否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繼續走在前列,很大程度上取决於我們對文化力量的深刻認識、對發展先進文化的高度自覺和對加快建設文化大省的工作力度。我們應該看到,文化的力量最終可以轉化爲物質的力量,文化的軟實力最終可以轉化爲經濟的硬實力。文化要素是綜合競争力的核心要素,文化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資源,文化素質是領導者和勞動者的首要素質。因此,研究浙江文化的歷史與現狀,增强文化軟實力,爲浙江的現代化建設服務,是浙江人民的共同事業,也是浙江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要使命和責任。二〇〇五年七月召開的中共浙江省委十一届八次全會,作出《關於加快建設文化大省的决定》,提出要從增强先進文化凝聚力、解放和發展生産力、增强社會公共服務能力入手,大力實施文明素質工程、文化精品工程、文化研究工程、文化保護工程、文化産業促進工程、文化陣地工程、文化傳播工程、文化人才工程等“八項工程”,實施科教興國和人才强國戰略,加快建設教育、科技、衛生、體育等“四個强省”。作爲文化建設“八項工程”之一的文化研究工程,其任務就是系統研究浙江文化的歷史成就和當代發展,深入挖掘浙江文化底藴、研究浙江現象、總結浙江經驗、指導浙江未來的發展。浙江文化研究工程將重點研究“今、古、人、文”四個方面,即圍繞浙江當代發展問題研究、浙江歷史文化專題研究、浙江名人研究、浙江歷史文獻整理四大板塊,開展系統研究,出版系列叢書。在研究内容上,深入挖掘浙江文化底藴,系統梳理和分析浙江歷史文化的内部結構、變化規律和地域特色,堅持和發展浙江精神;研究浙江文化與其他地域文化的異同,釐清浙江文化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和相互影響的關係;圍繞浙江生動的當代實踐,深入解讀浙江現象,總結浙江經驗,指導浙江發展。在研究力量上,通過課題組織、出版資助、重點研究基地建設、加强省内外大院名校合作、整合各地各部門力量等途徑,形成上下聯動、學界互動的整體合力。在成果運用上,注重研究成果的學術價值和應用價值,充分發揮其認識世界、傳承文明、創新理論、咨政育人、服務社會的重要作用。我們希望通過實施浙江文化研究工程,努力用浙江歷史教育浙江人民、用浙江文化熏陶浙江人民、用浙江精神鼓舞浙江人民、用浙江經驗引領浙江人民,進一步激發浙江人民的無窮智慧和偉大創造能力,推動浙江實現又快又好發展。今天,我們踏著來自歷史的河流,受著一方百姓的期許,理應負起使命,至誠奉獻,讓我們的文化綿延不絶,讓我們的創造生生不息。
浙學是淵源於古越、興盛於宋元明清而綿延於當代的學術傳統與人文精神傳統,是浙江寶貴的人文優勢。浙江歷史悠久、英才輩出、人文薈萃,爲我們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獻資源。這些歷史文獻是浙學的主要載體,亟須系統保護和整理、充分挖掘和揭示,“讓書寫在古籍中的文字活起來”,這對於推動和繁榮浙學研究,展示浙江與時俱進的歷史軌迹,傳承富於創造的文化傳統,具有基礎的、積極的重要意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特别是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以《中華再造善本》《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續修四庫全書》爲代表的一批文獻基礎項目的完成,以及浙江省内《重修金華叢書》《衢州文獻集成》等區域叢書出版,大量的中華典籍影印出版,宋、元、明、清刻本大多被影印出版。然而,省内外藏書機構還有相當數量的清至近代的稿抄校本未影印發佈,社會利用仍存在很大障礙。據浙江省古籍普查報告統計,浙江近百家單位藏有稿本五千七百多部、抄本一萬七千多部,其中許多是普查中新發現的、未被各種目録著録,更未曾發佈。向社會充分揭示這些祖輩留下的寶貴財産,仍然是古籍保護、整理的重要任務。二〇一二年,由浙江省文化廳等十二個廳局組成的浙江省古籍保護聯席會議,發佈《浙江省“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實施方案》,提出實施“浙江未刊古籍影印工程”。二〇一七年七月,浙江省委、省政府發佈《浙江省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工作方案》,提出“整理浙江館藏未刊本(手稿),選輯浙江歷代文人所撰或館藏稿本中主要内容涉及浙江而未出版刊行的文獻資料,發揮其重要的學術價值和藝術價值”。二〇一五年,浙江省建立了《珍貴古籍名録》保護制度,入選國家和省級《珍貴古籍名録》古籍一千四百八十部(其中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録》八百七十一部);通過古籍重點保護單位評選,百分之九十一的古籍處於達標庫房保護狀態;建立以浙江圖書館和寧波市天一閣博物館兩家國家級修復中心、四家省級修復中心和十八家修復站組成的浙江省古籍修復網絡;完成全省二百五十萬册古籍普查,建立全省三十三萬部古籍統一的信息數據庫。在浙江古籍保護體系基本建立以後,浙江古籍保護的工作重心就自然轉移到促推古籍的合理利用上來。二〇一六年,浙江省未刊古籍影印項目正式啓動,『兩浙文叢』(浙江未刊古籍整理研究)入選浙江省社科規劃優勢學科重大委託項目(17WH20022ZD)。二〇一七年八月,以『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立項,開展未刊古籍整理工作。二〇一八年,浙江師範大學浙學傳承與地方治理現代化協同創新中心李聖華研究團隊加入項目組,浙江省哲學規劃辦公室加强經費支持,并增設三個子課題。經綜合考慮,出版成果定名爲“浙學未刊稿叢編”(以下簡稱《叢編》)。《叢編》主要收録範圍爲:浙籍人士著作以及外省人士有关浙學的撰述;一九五〇年後未刊印的稿抄本及價值較高的孤本印本。選目主要原則爲:一、國家和省級珍貴古籍優先選入原則,將第一批至第五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録》中浙江圖書館藏未刊印過的稿抄本全部選入,解决珍貴古籍看書難的問題,完善珍貴古籍名録保護制度;二、優先選入《國家珍貴古籍名録》所收人物的其他著述,以方便學界研究,如祁彪佳三種稿本《祁忠敏公稿五種》五卷、《贍族約》不分卷、《贍族簿》附《贍村簿》不分卷,毛奇齡三種稿本《誥授奉直大夫都察院湖廣道監察御史何公墓碑銘》一卷、《何母陳宜人榮壽序》一卷、《越州西山以揆道禪師塔誌銘》一卷、《蕭山三江閘議》一卷。對入選的殘本,儘可能收集完整,如姚燮《復莊今樂府選》,存世稿本分藏於浙江圖書館(一百一十册)、寧波市天一閣博物館(五十六册)、國家圖書館(二册),此次都收集齊全。又如晚清外交官、學者德清傅雲龍的稿本《籑喜廬文初集》十八卷、二集十卷、三集四卷,浙江圖書館藏初集和三集,杭州圖書館藏二集,此次也完璧出版。《叢編》共收録一百三十餘人著述約四百一十三部,計一千八百一十册,分五輯影印出版。其中稿本三百一十二部一千四百七十八册(分别占總收録量的百分之七十七點四二和百分之八十三點六),原創性著述三百四十三部一千一百三十四册(分别占收録總量的百分之八十五和百分之六十四點一)。爲了便於社會使用,配套編纂出版《浙學未刊稿書志》和《浙學未刊稿圖録》等成果。《叢編》是浙江圖書館聯合十一家館藏單位,與浙江師範大學等單位合作編輯成書,前期選目工作始於二〇一三年,由浙江省社會科學院歷史所徐立望先生(時任浙江大學歷史系教授)和浙江圖書館吳志堅博士承擔,二〇一六年後,由童聖江、杜惠芳和童正倫等進行審核及底本複製,二〇一八年,項目組補充選目,最終確定全書收書目録,同時確定浙江圖書館周聿丹、杜惠芳、蘆繼雯、周會會、曹海花,浙江大學徐立望,紹興王陽明研究會方俞明,分别負責來集之、朱駿聲、管庭芬、王繼香、姚燮、平步青、陶方琦和陶濬宣等專集編輯工作。項目得到國家圖書館、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上海圖書館、雲南省圖書館、天津圖書館、浙江圖書館、浙江省博物館、浙江大學圖書館、浙江師範大學圖書館、寧波市天一閣博物館、西泠印社管委會、杭州圖書館、杭州博物館、温州市圖書館、紹興圖書館、嘉興市圖書館、餘姚市文物保護管理所、海寧市圖書館、嘉善縣圖書館等單位和紹興市王德軒先生的大力支持。項目又得到浙江省社科聯和國家古籍保護中心領導大力支持和關心,、浙江師範大學黄靈庚教授、復旦大學吳格教授、浙江大學張涌泉教授、山東大學杜澤遜教授、國家圖書館張志清研究館員等專家對項目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寶貴意見,國家圖書館出版社殷夢霞總編輯和張愛芳主任等編輯對項目成果的出版提供了專業支持,浙江圖書館原館長朱海閔女士、應長興先生對項目策劃和前期工作提供了强有力領導保障。在此一併表示衷心的感謝。浙學興於南宋,乃儒學的一次新變。崛起雖晚,却很快成爲傳統學術的重要源流,明代一度標建高幟,蔚爲“顯學”。作爲具有兩浙地域特色的“非地域性”學術,千餘年來,浙學對中華文化産生了廣泛深遠的影響。從生成上看,興於南宋,東萊之學、永康之學、永嘉之學爲其標誌,浙東乃其“祖庭”,故後世稱“浙東之學”。從淵源上看,近接北宋周程之學,遠接漢學,上溯孔孟。朱熹理學、陸九淵心學盛傳兩浙,與東萊之學、永嘉之學合流,并爲浙學源頭。從傳播上看,自南宋至明初,婺州爲中心,明中葉而後,中心移至紹興、寧波。然播傳不限兩浙,影響及於天下,無論東萊之學,還是陽明之學、梨洲之學,海内宗之。從特質上看,雖源出周程,但獨具特質:經史并重,乃至“經史不分”;重經世,强調實學事功;重文獻,并采漢、宋,博收廣蓄;綜會兼容,不避“博雜”。從流派上看,自南宋至晚近成一大學脉,學脉内又有學派之分,如東萊中原道統、永康事功、永嘉經制,又如北山、深寧、東發、陽明、蕺山、梨洲諸學派,各自在中國學術思想史上樹立里程碑。晚近以來,西學興而舊學衰,學者習新黜故,積久而成傳統學術斷層。百餘年間,浙學血脉若斷若續。新世紀以來,賴吳光、黄靈庚、董平諸先生倡導,浙學研討復興。興復古學,道合日衆,我們進而倡議編纂《浙學文獻集成》,惜艱於施行。浙江圖書館從事《兩浙文叢》之役,首編擬作《兩浙未刊稿叢編》。浙江社科聯邵清先生提議冠名“浙學”,乃删剔叢雜,輯存專門文獻,成《浙學未刊稿叢編》。凡數百册,收明清稿抄本四百餘種,分爲五輯,陸續影印刊行。兹編以專題文獻、專人文獻彙輯方式收録珍稀古籍,限於當前條件,所收範圍暫止於浙人著述,未盡合浙學廣大之義。其間作者或非浙學傳人,然著述涉言浙學,庶幾有裨於浙學發覆,仍録不遺。所收珍稀之本,如入寶山,觸手可珍。於宋、元、明浙學大家名家著述已影印或整理出版者,則力避重複,故收清人著述爲多。兹編爲浙學傳播,深入發掘浙學歷史源流、思想内藴、成就得失提供基礎文獻,雖不足稱浙學復興基石,然“椎輪爲大輅之始”,其價值自當可觀。關於浙學的源流,近人何炳松《浙東學派溯源》略及之。朱、陸、吕三家共爲浙學源頭,長期以來如何交叉融合?從金華一派到姚江一派,再到樸學浙派,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史學、經學如何互相影響,結果如何?浙學與樸學是一種怎樣的關係?諸如此類問題,皆有待探討。《叢編》爲深入發覆浙學源流提供了重要的材料。浙學源流的梳理,明清已有不少著述。專門之論,有明人陳雲渠撰《浙學譜》一卷、明末劉鱗長輯《浙學宗傳》不分卷、清人許汝稷輯《浙學傳是編》六卷、清末張廷琛撰《浙學淵源述要》不分卷。專論浙學一脉,有明人金賁亨撰《台學源流》七卷、董遵撰《金華淵源録》二卷,清人沈復粲輯《霞西過眼録》八卷。其合浙學與宋元之學及明學、清學并論,有黄宗羲撰《明儒學案》及其發凡起例、黄百家與全祖望等纂輯補修《宋元學案》、徐世昌等纂輯《清儒學案》等。《宋元學案》《明儒學案》述浙學源流皆詳。《清儒學案》述《南雷學案》《楊園學案》《三魚學案》《西河學案》《竹垞學案》《鄞縣二萬學案》《餘山學案》《堇浦學案》《息園學案》《謝山學案》《抱經學案》《耕崖學案》《實齋學案》《南江學案》《錢塘二梁學案》《鶴泉學案》《秋農學案》《南陔學案》《鐵橋學案》《丹邨學案》《嘉興二錢學案》《柳東學案》《儆居學案》《定盦學案》《壬叔學案》《曲園學案》《越縵學案》《籀廎學案》諸學案,亦云富矣,惜構畫不成體系,源流終有未明。如《南雷學案》僅列梨洲甬上、越中弟子數人,遺查慎行等海昌門人;以爲杜煦、姜炳璋無可歸屬,列入《諸儒學案》;平步青爲一時名家,竟遺其人,實可别立“景蓀學案”;《謝山學案》末附王梓材,而遺并稱之馮雲濠;邵瑛、沈冰壺、黄璋、查揆等人皆有學,《清儒學案》未言及之。其合浙學與儒學源流并論,有周汝登撰《聖學宗傳》十八卷、黄宗羲撰《理學録》不分卷、姜希轍撰《理學録》九卷、萬斯同撰《儒林宗派》十六卷等。以上諸書,《浙學譜》《浙學傳是編》不傳;黄宗羲《理學録》傳世有稿本,姜希轍《理學録》傳世有清抄本,沈復粲《霞西過眼録》傳世有稿本,皆未刊,其他數種各有刻本。《宋元學案》除刻本、抄本外,更有稿本數種。《叢編》未能輯得黄宗羲《理學録》稿本,但收録姜希轍《理學録》、沈復粲《霞西過眼録》、黄璋等校補《宋元學案》。《宋元學案》自清康熙間黄宗羲發凡起例,至道光二十六年(1846)何紹基刻成百卷,成書歷時一百七十餘年,黄宗羲、黄百家、全祖望、黄璋、黄徵乂、王梓材、馮雲濠等十餘人各有功績。所構畫宋元學術史體系,久爲學者問學津筏和學術史撰著依據。黄百家底稿、全祖望底稿大都散佚,黄璋等校補本久鑰藏室,今人習見爲何氏刻本百卷,即王梓材、馮雲濠校補本。黄宗羲、黄百家父子,黄璋、黄徵乂父子,全祖望及王、馮諸子各有何貢獻,纂修思想前後發生怎樣變化,其間得失如何?《叢編》所收餘姚文保會藏《宋元學案》稿本二十册,爲認識這類問題提供了有力的材料。王、馮校補《學案》,未見黄百家原稿,主要采用全祖望殁後散出底稿(大都藏於門人盧鎬家,部分殘稿藏於門人蔣學鏞家),即《宋元學案考略》所説“月船盧氏所藏底稿本”“樗菴蔣氏所藏底稿殘本”,間用黄璋父子校補本,即“餘姚黄氏校补本”[一]。今盧氏、蔣氏藏本罕傳,傳者有黄氏校補本《宋元儒學案》八十六卷(清抄本),其中《宋儒學案》藏中國臺灣傅斯年圖書館,《元儒學案》藏國家圖書館。《宋元儒學案》抄自黄璋等校補稿本《宋元學案》。稿本有全祖望、黄璋、黄徵乂等人手迹,校補以全氏、黄璋爲主,徵乂批校多爲校訂及注明抄寫格式。今詳作考證,知第三本《關中學案》後半部爲全氏底稿,修補於黄百家原本録副上;第五本《道南學案》爲全氏底稿,百家原本録副;第七本《豫章學案》《延平學案》,黄百家、全祖望原未分二案,其《朱松傳》以前爲全氏底稿,《朱松傳》以後爲全氏底稿,百家原本録副;第七本接下《横浦學案》有兩本,前一種爲黄璋重抄,後一種爲全氏底稿,百家原本録副。第十本《潛菴學案》《雙峰學案》《四明朱門學案》爲全氏底稿,百家原本録副;第十三本《新安學案》《木鐘學案》《鶴山學案》爲全氏底稿,百家原本録副;第十四本《西山學案》爲全氏底稿,百家原本録副;第十九本《鳴道學案》爲全氏底稿。黄氏、全氏底稿,學界久覓不得,不意於此本得見。對讀黄氏校補本、道光刊本,用文獻還原之法,析骨還肉,可以辨析諸家在《宋元學案》成書中思想異同、貢獻得失。如黄百家未立《東萊學案》《深寧學案》《麗澤諸儒學案》;全祖望别立《東萊學案》《深寧學案》;《麗澤諸儒學案》,全氏底稿未見,王、馮采黄璋父子校補,析《東萊學案》部分内容,復自作增補,成《麗澤諸儒學案》。黄百家討論宋元之學,以朱、陸爲綱,全祖望重拈朱、陸、吕并立以變化之,從黄璋到王、馮,大抵用全氏構畫體系,而皆修改未盡。黄宗羲、姜希轍爲劉宗周高弟子,各撰《理學録》,堪稱《宋元學案》《明儒學案》之嚆矢。黄氏《理學録》,學界久以爲散佚。今人彭國翔先生披閲古籍,發現稿本尚存。是書共録濂溪學派、康節學派、河南學派、關中學派、浙學派、道南學派、湖南學派、金華學派、輔氏學派、江右學派、北方學派、明初學派、河東學派、崇仁學派、白沙學派、甘泉學派等十六學派。專立“浙學派”之目,開篇爲袁溉,注云“程氏門人,已見”。其後録門人薛季宣及後傳五十一人:薛季宣、陳傅良、蔡幼學、曹叔遠、吕大亨、章用中、陳端己、陳説、林淵叔、沈昌、洪霖、朱黼、胡時、周行己、鄭伯熊、吳表臣、葉適、周南、孫之宏、林居安、趙汝鐸、王植、丁希亮、滕宬、孟猷、孟導、厲詳、邵持正、陳昂、趙汝讜、陳耆卿、吳子良、舒岳祥、陳亮、喻偘、喻南强、陳頤、錢廓、郎景明、方坦、陳檜、金潚、凌堅、何大猷、劉範、胡括、章椿、徐碩、劉淵、孫貫、吳思齊。河南學派注云“程氏門人”,録二程門人五十二人,楊時、吕大均、吕大臨、吕希哲、袁溉皆在内[二]。書頗可貴,惜難徵集,本編未收。黄氏《理學録》至甘泉學派止,姜氏《理學録》則始於陽明學派。第一册收陽明及門人錢德洪諸人文録、語録。第二册爲《東林學派》《蕺山學派》。《東林學派》前有《東林學派表》,始歐陽德,下爲歐陽氏傳人李春芳、萬虞愷、王宗沐、何祥、張棨、薛應旂,接爲薛門再傳顧憲成、顧允成、薛敷教,再爲顧憲成門人高攀龍。歐陽德前標“王氏門人”,顧憲成前標“薛氏門人,陽明三傳”,高攀龍前標“顧氏門人,陽明四傳”。按所述,東林學派係出陽明。萬斯同《儒林宗派》卷十五“王氏學派”,述歐陽德一支,下接胡直、薛應旂、何祥、貢安國、沈寵、王宗沐、敖銑、卓邦清;後接薛氏門人薛敷教、顧憲成、顧允成,胡直門人鄒元標;再接顧憲成門人丁元薦、史孟麟,鄒元標門人馮應京[三]。所述與姜多合,然未列高攀龍。《明儒學案》立《東林學派》,首標顧、高。顧憲成傳言及其曾問學於薛應旂,應旂授以《考亭淵源録》,曰:“洙泗以下,姚江以上,萃於是矣。”[四]傳又言“先生深慮近世學者,樂趨便易,冒認自然”,“而於陽明無善無惡一語,辨難不遺餘力,以爲壞天下教法,自斯言始”,“今錯會陽明之立論”,“當時之議陽明者,以此爲大節目,豈知與陽明絶無干涉。嗚呼!天泉證道,龍谿之累陽明多矣”[五]。蓋以爲東林已逸出,故不標陽明後派。由此可見,黄、姜見解不盡合,萬氏之見與乃師亦不同。後世論東林學派,多不歸於陽明後學。就淵源論,東林雖爲陽明别調,亦可稱浙學流亞。《蕺山學派》前有《蕺山學派表》,首列唐樞,下接唐樞傳人許孚遠、錢鎮,再接許孚遠傳人劉宗周、馮從吾。唐樞下標“甘泉門人”,許孚遠前標“唐氏門人,甘泉再傳”,劉宗周前標“許氏門人,甘泉三傳”。《明儒學案》卷六十二《蕺山學案》未專强調“甘泉三傳”。《儒林宗派》卷十五述“王氏門人”,末附劉宗周與“劉氏學派”。“劉氏學派”列吳麟徵、葉廷秀、王毓蓍、祝淵、祁彪佳、何弘仁、傅日炯、劉汋、陳確、章正宸、金鉉、惲日初十二人。王梓材增注本按云:“日初下,當有闕文。”[六]第三册爲《錢緒山學派》《龍溪學派》《鄒氏學派》《劉氏學派》,《明儒學案》分列錢弘緒、王畿入《浙中王學》,鄒守益、劉文敏入《江右王學》[七]。第四册爲《白沙學派》《甘泉學派》,《明儒學案》分歸入《白沙學案》《甘泉學案》。姜氏《理學録》六派前各有學派表,述師承統緒。《明儒學案》所述師承則略,於姜氏所載傳人有未言及者。《儒林宗傳》卷十四歸甘泉一派入“陳氏學派”,湛若水傳唐樞,唐樞傳許孚遠,許孚遠傳馮從吾、劉宗周,卷十五别立“劉氏學派”,所述統緒大抵與姜合。卷十五“王氏學派”,與姜氏所列學派表復多相合,然不標“錢緒山學派”“龍溪學派”“鄒氏學派”“劉氏學派”“東林學派”之名。黄、姜皆蕺山親炙弟子,交往甚密,萬斯同爲梨洲高足,蕺山再傳,三人論學脉各有側重,乃有此異。諸家之論正可參看,以辨浙學源流。沈復粲《霞西過眼録》八卷,抄撮史部諸書,專録姚江一派,編次叢雜,價值遜於《宋元學案》《理學録》,然用力爬梳搜羅,亦可備鑒觀浙學源流。何炳松論浙學興衰,概括爲“由經入史”“由史入文”八字,云:“初闢浙東史學之蠶叢者,實以程頤爲先導”,“傳其學者多爲浙東人。故程氏雖非浙人,而浙學實淵源於程氏。浙東人之傳程學者有永嘉周行己、鄭伯熊,及金華之吕祖謙、陳亮等,實創浙東永嘉、金華兩派之史學,即朱熹所目爲‘功利之學’者也”,“唯浙學之初興也蓋由經入史,及其衰也又往往由史入文。故浙東史學自南宋以至明初,即因經史文之轉變而日就衰落。此爲浙東史學發展之第一個時期”,“迨明代末年,浙東紹興又有劉宗周其人者出”,“其學説一以慎獨爲宗,實遠紹程氏之無妄,遂開浙東史學中興之新局”,“其門人黄宗羲承其衣鉢而加以發揮,遂蔚成清代寧波萬斯同、全祖望及紹興邵廷采、章學誠等之兩大史學系。前者有學術史之創作,後者有新通史之主張”,“此爲浙東史學發展之第二個時期”,“唯浙東史學第一期之初盛也,其途徑乃由經而史,及其衰也,乃由史而文。第二期演化之經過亦復如是”[八]。“由經入史”,指由治經而好史;“由史入文”,指由治史而好文。“由史入文”未造成明清浙學之衰,何炳松判斷可疑,但所説浙學之興乃在“由經入史”,則爲確論。不過,浙學學者“經史不分”,不欲使二者相割裂,“史”也終未置於“經”上。且史學一脉發展流變遠較何氏所説複雜,非僅所謂第一時期、第二時期所能概括。浙學之史學成就,有目共睹,《叢編》收明清稿抄本,也呈現了明清浙學經史繁榮的情况及“經史不分”的特質。浙學史上號通儒者,首推吕祖謙,次爲王應麟、宋濂、黄宗羲。就經學言,學者長於治《易》《春秋》,《詩》《禮》之學稍可觀,《尚書》罕見專家。因傳朱學,又多擅《四書》學,如金履祥、許謙等。《叢編》收録經解,未如史著富有,亦自不少。如《易》學著作:黄璋《周易象述》不分卷,朱駿聲《易學三種》(《易鄭氏爻辰廣義》《易經傳互卦巵言》《易章句異同》)、《易消息升降圖》、《學易札記》、《六十四卦經解》,陶方琦《鄭易小學》,黄式三《易傳通解初稿》,柯汝霖《平湖柯春塘先生易説》。《春秋》學著作:董守諭《春秋簡秀集》、朱駿聲《春秋左傳識小録》《春秋闕文考》《春秋平識》《春秋三家異文覈》《春秋亂賊考》、陶方琦《春秋左氏古經漢義補證》、王紹蘭《春秋説》。《詩》學著作:沈近思《學詩隅見録》、沈冰壺《沈氏詩醒八牋》、姚燮《詩問稿》、陶方琦《韓詩遺説補》。《禮》學著作:王紹蘭《周人禮説》《儀禮圖》等。此外,經説尚有黄以恭《愛經居經説》,《四書》學著述有方楘如《四書考典》。以上大都清人之作。當然,這并不意味宋、元、明浙學經解少,乃《叢編》專收“未刊稿抄本”使然。總體以觀,清人經解一方面承緒浙學“經史不分”傳統,另一方面深受清代樸學風氣影響,并以小學考據見長。《叢編》收史著數量、卷帙遠超過經解。由於立意“未刊”,僅收稿抄本,故吕祖謙《大事記》《十七史詳節》、王益之《西漢年紀》、黄震《古今紀要》、王應麟《通鑑地理通釋》、胡三省《資治通鑑音注》《通鑑釋文辯誤》、王褘《大事記續編》、黄宗羲《明儒學案》等經典之作,因有刻本,甚乃宋元珍槧,不復采録。黄宗羲史著多種,整理本《黄宗羲全集》已收,《叢編》不重複收録。清初浙學三部史學名著,即張岱《石匱書》、談遷《國榷》、萬斯同《明史》,未刻行。《石匱書》存稿本(殘)、清抄本(殘)。《國榷》傳清初抄本(殘)、清抄本、清胡蕉窗抄本(殘)等。萬氏《明史》存清抄本四百十六卷,又有清抄本《明史紀傳》三百十三卷(殘),稿本《明史列傳稿》二十二卷,清抄本《明史列傳稿》二百六十七卷。今以《石匱書》《明史稿》已影印,《國榷》已整理,捨而弗録。《叢編》所收稀見文獻,史部諸類幾盡涵蓋,而傳記最多,其次爲政書、地理、金石考、雜史。收録情况如下:紀傳之史,如杭世駿《金史補》、平步青《宋史叙録》。編年之史,如沈德符《歷代正閏考》。紀事本末,如陶濬宣《通鑑長編紀事本末補佚》。雜史,如朱駿聲《秦漢軍國考》《孔子紀年》、如陶濬宣《官階古稱考》《國朝掌故瑣記》。史表,如俞汝言《崇禎大臣年表》。史鈔,如沈赤然《後漢搴英》、傅以禮《史鈔》。史評,如孫德祖《讀鑑述聞》、馬青《史繩》。譜牒,如向洪上等修《向氏家乘》、孫峻《孫氏家乘》。政書,如平步青《星軺便覽》《國朝館選爵里謚法考》、傅以禮《明謚考》《明謚考略》。詔令奏議,如何煟《兩漢制詔》、閔鶚元《奏稿》、王文韶《退圃老人直督丙申奏議》《直督奏議》、林啓《奏議公文遺稿》、吳慶坻《奏稿録要》。地理類,如鄭元慶《湖録》、沈復粲《大善寺志稿》、孫峻《天竺續志備稿》《六和塔志》、許良謨《花溪志補遺》、祝定國《花溪備忘録》、丁丙《杭城坊巷志》、金明全《紹興風俗志》、杭世駿《武林覽勝記》、陶濬宣《東湖記》、管庭芬《越遊小録》。金石考,如吳東發《金石文跋尾》《吳侃叔吉金跋》、管庭芬《錢譜》、傅雲龍《籑喜廬訪金石録》、洪頤煊《倦舫碑目》、陶濬宣《金石隨筆》《稷山所見金石目》。目録,如管庭芬《海昌經籍志略》、陶濬宣《國朝史學叢書目録》。傳記又以總傳、日記、年譜、職官類爲多。如屠本畯《三史統》、項聖謨《歷代畫家姓氏考》、萬言《明女史》、沈冰壺《勝國遺獻諸人傳》《勝國傳略》《本朝諸公傳》、朱駿聲《吳中朱氏史傳》、平步青《國朝文録小傳》《燃藜餘照》《唐文粹補小傳》《南書房入直諸臣考略》、陶濬宣《國朝紹興詩録小傳》、傅以禮《明史續編》《傅氏先世事實編》、沈景修《禾郡項氏事略》、吳慶坻《辛亥殉難記》、平步青《國子監進士題名碑録》《唐科目考》《五代宋元科目考》、孫德祖《兩朝會狀録》、王繼香《王孝子事略》、查慎行《壬申紀遊》、姚祖同《南歸紀程》《金陵行紀》、管庭芬《日譜》、平步青《南輶紀程》、陶濬宣《海州病中日記》《入剡日記》、王繼香《日記》、沈景修《蒙廬日記》、吳慶坻《使滇紀程》《入蜀紀程》、平步青《西漢宰相考》《東漢宰相考》《五代宰相考》《宋宰輔考》《明宰輔考》《明列輔起家考》《復社姓氏録》《殘明百官簿》、葉嘉棆《葉文定公年譜》、孫衣言《葉文定公年譜》、韓系同《毛西河先生年譜殘稿》、陶方琦《許君年表稿》、嚴烺《自撰年譜》、朱蘭《黄梨洲先生年譜稿》《補讀室自訂年譜》《舜水先生年譜稿》、黄雲眉《南江先生年譜初稿》。以上史著,稿本居多。《歷代正閏考》《明女史》《湖録》《崇禎大臣年表》《金史補》《武林覽勝記》等皆知名於世。鄭元慶《湖録》一百二十卷,大都散佚,《叢編》收初稿本五卷殘帙,計一百十六葉,另題跋六葉。元慶字子餘,號芷畦,歸安人。沉酣載籍,肆力著述。應聘纂修《湖州府志》,書成未刻。自嘆數十年心力,不忍棄之,遂别成《湖録》[九],當時僅刻傳二卷。覽者服其精博,全祖望《鄭芷畦窆石志》稱其“苕中文獻之職志”[一〇]。乾隆初年,胡承謀修《湖州府志》,援以爲據。周中孚《鄭堂讀書記》卷三十二云:“其原稿即爲胡《志》所取材,止有初稿在吾鄉楊拙因處,并原稿爲胡氏取去。”[一一]《[雍正]浙江通志》、阮元《兩浙金石志》、陶元藻《全浙詩話》、丁丙《善本書室藏書志》、陸心源《三續疑年録》《吳興金石記》及汪曰楨《湖蠶述》,頗徵述《湖録》。杭世駿《武林覽勝記》未刻,吳慶坻《蕉廊脞録》卷五云:“堇浦先生著《武林覽勝記》四十二卷,無刻本。友石山房高氏藏鈔本,題‘仁和杭世駿大宗輯,東里盧文弨召弓校’。”[一二]《叢編》所收即此本。《兩浙經籍志》稱是書“乃攟拾浙中舊志,增益舊聞,而補采蒐討之功,獨爲詳備”,“今存此一書,猶見當時典章文物也”。[一三]世駿研治諸史,著《史記考證》七卷、《後漢書百官志》五卷、《漢爵考》一卷、《漢書蒙拾》三卷、《後漢書蒙拾》二卷、《三國志補注》六卷、《晉書補傳贊》一卷、《諸史然疑》一卷等。《叢編》收其《金史補》不分卷,民國二十六年影抄本,封題“影録仁和瞿氏清吟閣原鈔稿本”,共九册。《中國古籍總目》未著録此本。是書與厲鶚《遼史拾遺》二十四卷,皆效劉昭、裴松之注史之法,補正史之闕,爲研治宋、金、遼三史需備舊籍。有清一代,浙學史學大盛,乃清代史學最重要的一支。其統緒有自,研治明史頗爲顯著,近源可追溯至明末私撰史著風氣,真正發軔則是張岱作《石匱書》,談遷撰《國榷》,查繼佐作《罪惟録》,黄宗羲與門人萬斯同、邵廷采等爲存明史,撰著私史。浙學傳人接緒黄、萬,推轂探研明史之盛。《叢編》所收乏宏製,但可觀者不少。如俞汝言《崇禎大臣年表》、萬言《明女史》、沈冰壺《勝國遺獻諸人傳》《勝國傳略》、傅以禮《明史續編》、平步青校補《殘明百官簿》等,可見浙派史學旨趣所在。俞汝言爲明遺民,其《崇禎大臣年表》稿本一卷,記一朝殿閣、部院大臣,末附弘光南都即位大臣表。《自序》云:“論者以明而過察,信任不專,以致群臣畏罪,相爲欺蔽。然不思人臣委身事主,惟所任使,位卑職輕,則曰非我任也。及都右職,則曰委任不專也。又曰好疑用察,救過不暇也。是則無一之可爲歟?迨至君呼籲而求助,臣邅迴而不前,壞不可支,歸之氣數”,“爲是説者,是左聖明,長奸佞,設辭以助惡也。即無論其他,五十輔臣中,力排衆議、任相十年者有之,起自外僚、特簡政地者有之,奪情召用、出入將相者有之,釋褐三載、即首端揆者有之。任非不專也,察非過用也,而效忠殫職,何鮮聞也?”反思明亡之由、崇禎政亂之故,駁斥時人將亡明歸於崇禎“明而過察,信任不專”。崇禎亡國,實録未作。俞氏此作存史,簡明而確,便於觀覽,可與《國榷》及民間私撰《崇禎實録》《崇禎長編》相發明。浙學傳人好談明史事,自清初迄晚近胥然。乾嘉間,山陰沈冰壺字玉心,號梅史,熟精於史,尤諳明人物軼事,與同時全祖望等人關注前明舊史,致力存一代文獻。《叢編》收其《勝國遺獻諸人傳》不分卷,黄璋抄本,即《勝國傳略》卷六録出單行者。傳録蔣德璟、張鏡心、李清、姜埰、姜垓、徐復儀、王正中、董守諭、劉汋、柴紹炳、侯玄汸、侯玄涵、傅山、來集之、吳繁昌、吳謙牧、蔣平階、李世熊、梁以樟、林古度、閻爾梅、王弘撰、杜濬、張杉、徐柏齡、李標、范路、來蕃、葉名振、萬泰、徐鼎、陳恭尹、屈大均、文點等五十一人,各有史評。末附清人王復禮、陳廷會、孫治、毛先舒四人傳。其書表彰奇節忠直,所謂“勝國遺獻諸人傳”,即“明遺民傳”,類於黄宗羲、邵廷采記東南遺民,非簡單抄撮舊籍。且多捃摭兩浙遺民,有裨明季史乘。今人謝正光、范金民二先生編纂《明遺民録彙輯》,收邵廷采《明遺民所知傳》、黄容《明遺民録》、佚名《皇明遺民傳》、陳去病《明遺民録》、孫鏡菴《明遺民録》、陳伯陶《勝朝粵東遺民録》、秦光玉《明季滇南遺民録》等七種[一四],頗具史料價值。今天看來,尚可補葺。沈冰壺《勝國遺獻諸人傳》、侯登岸《勝國遺民録》、張其淦《明代千遺民詩詠》等皆可補録。由於文獻難徵,南明史研治不易,其中甚難的一點即南明職官考録。平步青校補《殘明百官簿》四卷,值得稱道。是書輯者未詳,平氏以卷第殘損、波磔脱落,校而補之,卷一爲《弘光百官簿》,卷二爲《魯監國百官簿》,卷三爲《唐王百官簿》,卷四爲《桂王百官簿》。全祖望嘗見《庚寅桂林百官簿》,考之知寧士仕嶺外者三人:鄞縣余鵾起、任斗墟,奉化陳純來。《題庚寅桂林百官簿》嘆其事難考,鵾起事迹“近始得其始末”[一五]。由此可覘《殘明百官簿》價值。傅以禮輯《明史續編》,從家譜、别集、總集、方志中爬梳大量明季人物傳記,偶收請疏、墓誌銘、墓表等,以補《明史》所未詳,亦可見浙派重文獻的傳統。《叢編》收清人日記稿抄本十餘種、清人撰年譜近十種。日記别有紀年價值,年譜對學術史研究大有補益。年譜之作興於宋,盛於明清。浙學傳人喜作學者年譜,如吕祖儉爲吕祖謙撰《年譜》,喬行簡爲宗澤作《忠簡公年譜》,袁燮爲陸九淵作《象山陸先生年譜》,錢德洪爲王陽明作《陽明先生年譜》,盧演爲方孝孺作《方正學先生年譜》。《叢編》所收略可見浙學這一風氣。中國傳統經學有漢學、宋學之分,略言之,漢學重考據訓詁,宋學重性理詮釋。至於清代,學者各有取徑、師承、好尚,尚漢學者有之,好宋學者有之,兼采漢、宋者有之,更有不分漢、宋者。這與清代詩壇分野相類,或宗唐,或宗宋,或兼學唐、宋,或不分唐、宋。清代學風屢生變革,皮錫瑞《經學歷史》述曰:“國朝經學凡三變。國初,漢學方萌芽,皆以宋學爲根柢,不分門户,各取所長,是爲漢、宋兼采之學。乾隆以後,許、鄭之學大明,治宋學者已尟,説經皆主實證,不空談義理,是爲專門漢學。嘉道以後,又由許、鄭之學導源而上,《易》宗虞氏以求孟義,《書》宗伏生、歐陽、夏侯,《詩》宗魯、齊、韓三家,《春秋》宗《公》《穀》二傳。漢十四博士今文説,自魏、晉淪亡千餘年,至今日而復明。實能述伏、董之遺文,尋武、宣之絶軌,是爲西漢今文之學。學愈進而愈古,義愈推而愈高,屢遷而返其初,一變而至於道,學者不特知漢、宋之别,且皆知今、古文之分,門徑大開,榛蕪盡闢。”[一六]總括大抵可信。清儒取捨好尚不同,有清學術遂區分諸派。清初,黄宗羲講學東南,讀書窮經,兼好治史,并采漢、宋,是爲梨洲一派;孫奇逢講學於北,著《理學宗傳》,主於宋學,是爲夏峰一派。南黄北孫,爲一時顯學。此外,顧炎武、汪琬、徐乾學等傳吳中學統,兼采漢、宋;李顒、李因篤等傳關中學統,主於宋學;閻若璩倡導漢學,重於考據。自乾隆以後,漢、宋之争熾,有吳派、皖派之分,又有今文、古文之訟。學者論清學,喜談吳派、皖派,輕於拈説浙派,即使談之,亦多將其歸爲史學一派。事實上,浙學亦清學一大源頭,浙派堪與吳派、皖派相鼎立。關於吳、皖之分,學者所論多矣。章炳麟云:“其成學著系統者,自乾隆朝始。一自吳,一自皖南。吳始惠棟,其學好博而尊聞;皖南始戴震,綜形名,任裁斷。此其所異也。”[一七]梁啓超有“惠、戴兩家中分乾嘉學派”之説[一八],謂:“但漢學派中也可以分出兩個支派,一曰吳派,二曰皖派。吳派以惠定宇(棟)爲中心,以信古爲標幟,我們叫他做‘純漢學’。皖派以戴東原(震)爲中心,以求是爲標幟,我們叫他做‘考證學’。”[一九]錢穆談論稍異:“今考惠學淵源與戴學不同者,戴學從尊宋述朱起脚,而惠學則自反宋復古而來”,“徽學以地僻風淳,大體仍襲東林遺緒,初志尚在闡宋,尚在述朱,并不如吳學高瞻遠矚,劃分漢、宋,若冀、越之不同道也”。又謂“東原論學之尊漢抑宋,則實有聞於蘇州惠氏之風而起也”,贊同王鳴盛所説“惠君之治經求其古,戴君求其是,究之舍古亦無以爲是”,以爲惠、戴非異趨,吳、皖非分幟[二〇]。今人陳祖武先生進而指出吳、皖分派不盡合理,治乾嘉學術,但按地域劃分學派還可商量,不宜以吳、皖兩派或惠、戴二家來概括整個乾嘉學派,其時南北學者争奇鬥妍,“互爲師友,相得益彰,其間本無派别之可言。强分門户,或吳或皖,實有違歷史實際”[二一]。筆者基本贊同這一説法,乾嘉非僅有吳派、皖派,强分門户,有違實際。梁啓超也承認所舉派别“不過從個人學風上,以地域略事區分。其實各派共同之點甚多,許多著名學者,也不能説他們專屬哪一派”[二二]。不過筆者仍略有不同之議:緣師承取法、學術旨趣之異,學者各成一隊,門户亦客觀存在,不必盡黜之。皖派、吳派以地域命名,但皖派非皖人之學,吳派非吳人之説,均超越地域所限,與浙學非浙人之學同理,不必諱疾忌醫。章、梁論吳、皖之學,也關注到浙學一脉。章炳麟《訄書·清儒》曰:“然自明末有浙東之學,萬斯大、斯同兄弟皆鄞人,師事餘姚黄宗羲,稱説《禮經》,雜陳漢、宋,而斯同獨尊史法。其後餘姚邵晉涵、鄞全祖望繼之,尤善言明末遺事。會稽章學誠爲《文史》《校讎》諸通義,以復歆、固之學,其卓約過《史通》。而説禮者羈縻不絶,定海黄式三傳浙東學,始與皖南交通。其子以周作《禮書通故》,三代度制大定。唯浙江上下諸學説,亦至是完集云。”從史學、《禮》學總述清代浙東之學。梁啓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云:“此外尚有揚州一派,領袖人物是焦里堂(循)、汪容甫(中)。他們研究的範圍,比較的廣博。有浙東一派,領袖人物是全謝山(祖望)、章實齋(學誠),他們最大的貢獻在史學。”[二三]章氏不言學派,梁氏明言之,以吳、皖爲主流,以揚、浙爲支流。章氏并談經史,梁氏獨拈一史。學者關注皖、吳,無可非議,但不應輕視浙派成就和影響。應該説,浙學亦乾嘉之學近源,浙派爲清代樸學重要一支。梁啓超以爲乾嘉“自成一種學風”,稱之“科學的古典學派”[二四],學者習用説法是清代樸學。清初漢、宋兼采,爲樸學發軔。嘉道而後,沿許、鄭之學導源而上,爲樸學變化。就發軔言,黄宗羲、顧炎武、徐乾學、汪琬、閻若璩、萬斯同皆重要人物。錢穆不贊同近人率推顧炎武爲“漢學開山”:“而亭林漫遊河、淮,於江左文史夙習,滌棄若盡,要其辨經學、理學,分漢、宋疆界,則終亦不能遠異於其鄉先生之緒論耳。近人既推亭林爲漢學開山,以其力斥陽明良知之説,遂謂清初漢學之興,全出明末王學反動,夫豈盡然?”[二五]“其語要非亭林所樂聞也。”[二六]駁斥夸大清初漢學,不贊同梁啓超等人以顧炎武爲“漢學開山”。清初學者研習漢學,與乾嘉學者立意、路徑頗異,簡單將顧炎武認作“漢學開山”,未妥。不過研治漢學乃清初學風轉變一大關捩,學者兼采漢、宋或漢、宋不分,是學術史客觀存在,追溯乾嘉之學近源,可推至黄宗羲、萬斯同、顧炎武、汪琬、徐乾學、閻若璩等人。黄、萬之學源出姚江一脉而自爲變化,閻若璩則自稱梨洲私淑弟子。梁啓超稱“大抵清代經學之祖推炎武,其史學之祖當推宗羲”,還指出宗羲“又好治天算,著書八種。全祖望謂‘梅文鼎本《周髀》言天文,世驚爲不傳之秘,而不知宗羲實開之’。其《律吕新義》,開樂律研究之緒。其《易學象數論》,與胡渭《易圖明辨》互相發明”,“故閻、胡之學,皆受宗羲影響。其他學亦稱是”[二七]。樸學發軔,不離吳越。浙學盛於兩浙,并傳吳中。黄、顧商證學問,各有助益。惠棟標榜專門之漢學,自稱四世漢學,實則惠氏家學源出汪琬等吳中學者。以淵源論,樸學與浙學大有關係。統觀南宋之學,諸儒未嘗專詮義理而不事訓詁考據。吕學與朱學一大不同,即吕學兼采漢學、北宋之學,重於訓詁、文獻。“東萊文獻”“經史不分”,奠立浙學基調。陽明一派崛起,浙學新變,訓詁考據非所長,爲談説性理所掩。至梨洲一派,風氣一變,讀書重於經解,經史側於文獻,遥接東萊之緒,兼事義理、考據。非僅浙派繼之,吳、皖二派究未逾於此外。漢、宋之争日熾,惠、戴傳人各標門户,方東樹作《漢學商兑》爲宋學護法,江藩作《國朝漢學師承記》爲漢學護法。有調和漢、宋者,更有跳出漢、宋而標“清學”者,龔自珍即其人。《與江子屏箋》云:“大著曰《國朝漢學師承記》,名目有十不安焉。改爲《國朝經學師承記》,敢貢其説”,“實事求是,千古同之”,“非漢人所能專”,“本朝自有學,非漢學。有漢人稍開門徑而近加邃密者,有漢人未開之門徑,謂之漢學,不甚甘心”,“瑣碎餖飣,不可謂非學,不得謂漢學”,“漢人與漢人不同,家各一經,經各一師,孰爲漢學乎”,“若以漢與宋爲對峙,尤非大方之言。漢人何嘗不談性道”,“宋人何嘗不談名物訓詁”,“本朝别有絶特之士,涵泳白文,創獲於經,非漢非宋,亦惟其是”,“國初之學,與乾隆初年以來之學不同。國初人即不專立漢學門户,大旨欠區别”[二八]。龔氏立論即“漢宋不分”,非兼采漢、宋。其既厭棄藉漢、宋立門户,又不喜將清儒之學比爲漢、宋附庸,故昌言“清學”。按所説,乾嘉專立漢學門户,并不比清初學者高明。這一觀點與其傳承浙學不無關聯。浙學“經史不分”,并重義理、考據,乃至“漢宋不分”。龔氏跳出漢、宋門户之訟,重新審視古今之變,發抒己見,欲重開兼容并蓄、經史不分、經世致用之學[二九]。錢穆推尊龔氏開風氣之功,以爲清儒因政治威劫鮮談政治,乾嘉經學一趨於訓詁考索,嘉、道以還乃稍稍發爲政論,“而定菴則爲開風氣之一人”[三〇]。又謂:“常州之學,起於莊氏,立於劉、宋,而變於龔、魏,然言夫常學之精神,則必以龔氏爲眉目焉。何者?常州言學,既主微言大義,而通於天道、人事,則其歸必轉而趨於論政。否則何治乎《春秋》?何貴乎《公羊》?亦何異於章句訓詁之考索?故以言夫常州學之精神,其極必趨於輕古經而重時政,則定菴其眉目也。”[三一]復謂:“然則定菴之爲學,其先主治史通今,其卒不免於治經媚古;其治經也,其先主大義通治道,其卒又不免耗於瑣而抱其小焉。自浙東之《六經》皆史,一轉而爲常州《公羊》之大義微言;又自常州之大義微言,再折而卒深契乎金壇、高郵之小學訓詁,此則定菴之學也。以定菴之才,遇定菴之時,而遂以成其爲定菴之學。”[三二]其説頗具隻眼,惜忘龔氏乃浙學傳人,融貫諸家,變化常州之學,亦自有故,且治經非爲媚古,蓋以“經史不分”也。拋開純粹門户諍訟不論,乾嘉時期吳派、皖派、浙派可稱三足鼎立,揚州一派聲勢稍遜。浙學之興貫穿清學終始。清學始興,黄宗羲啓其端緒,清學之告一段落,章炳麟爲重要人物,被梁啓超推爲清學正統派“殿軍”。樸學浙派源出梨洲一派,又爲吳、皖二派風氣鼓動,在嘉道後也因時發生相應的變化。今以樸學浙派專指乾嘉樸學興起後,浙學發生新變一脉。代表人物爲全祖望、章學誠、邵晉涵、杭世駿、厲鶚、盧文弨、齊召南、嚴可均、姚文田、龔自珍、俞樾、李慈銘、朱一新、洪賾煊、黄式三、黄以周、孫詒讓、章炳麟等。重要人物有董秉純、盧鎬、蔣學鏞、沈冰壺、吳騫、陳鱣、黄璋、黄徵乂、馮登府、吳東發、王梓材、馮雲濠、管庭芬、姚燮、戚學標、平步青、陶方琦、陶濬宣、沈曾植、張作楠、王紹蘭、朱蘭、孫衣言、丁丙、孫鳴鏘、傅以禮、王棻、龔橙等。其中全祖望、章學誠、邵晉涵爲開啓風氣者,儼然宗主。浙派雖以浙人爲主,但非僅浙人之學,一時霑溉甚廣。浙學凡經數變,浙派之興爲清代浙學的一次重要變化。其在經學、史學、小學、金石學、校勘學、輯佚學等方面都取得很高的成就。梁啓超《清代學術概論》談樸學成就,舉隅屢及浙學傳人。“經史考證”方面,例舉孫詒讓《周禮正義》、邵晉涵《爾雅正義》;其研究之書,例舉金鶚《求古録禮説》、黄以周《禮書通故》。清儒以小學爲治經途徑,蔚爲大觀,俞樾《古書疑義舉例》稱精鑿,章炳麟《小學答問》多新解。音韻學爲小學附庸,清代特盛,例舉姚文田《説文聲系》、嚴可均《説文聲類》、章炳麟《國故論衡》。典章制度一科,號爲絶學,例舉洪頤煊《禮經宫室答問》,又謂晚清黄以周《禮書通故》“最博贍精審,蓋清代禮學之後勁矣”。史學方面,黄宗羲、萬斯同以一代文獻自任,乾隆以後,傳此派者,全祖望最著。考證之學及於史,有洪頤煊《諸史考異》;專考證一史,有梁玉繩《史記志疑》《漢書人表考》、杭世駿《三國志補注》。自萬斯同力言表志重要,著《歷代史表》,此後表志專書可觀者多,例舉齊召南《歷代帝王年表》,考證古史又舉錢儀吉《補晉兵志》。其專研究史法,有章學誠《文史通義》,價值可比劉知幾《史通》。私撰之史,萬斯同《明史稿》“最稱巨製”。學術史,則以《宋元學案》爲著。“水地與天算”方面,清代地理學偏於考古一途,著者有全祖望《水經注校正》、趙一清《水經注釋》,齊召南《水道提綱》《漢志水道疏證》,以水道治地理。外國地理,丁謙博爲考證,成書二十餘種。天文算學,例舉張作楠、李善蘭,作楠有《翠微山房算學叢書》,善蘭有《則古昔齋算學》。“金石學、校勘學和輯佚學”方面,金石學甚盛,例舉洪頤煊《平津館讀碑記》、嚴可均《鐵橋金石跋》,“考證精徹”。梨洲一派以金石研究文史義例,宗羲著《金石要例》,其後梁玉繩、馮登府各有續作(梁玉繩有《誌銘廣例》二卷,馮登府有《金石綜例》四卷)。“自金文學興,而小學起一革命”,例舉孫詒讓《古籀拾遺》,以爲與莊述祖《説文古籀疏證》并著。“最近復有龜甲文之學”,例舉孫詒讓《名原》。清儒校勘學成專門之學,成績可紀者,例舉盧文弨校《逸周書》《春秋繁露》,全祖望校《水經注》,孫詒讓校《墨子》,梁玉繩校《吕氏春秋》,嚴可均校《慎子》《商君書》,洪頤煊校《竹書紀年》《穆天子傳》,丁謙校《穆天子傳》,浙派人物占據所列諸家三分之一。研究諸子學,例舉俞樾《諸子平議》、洪頤煊《管子義證》、孫詒讓《墨子閒詁》[三三]。梁氏分類以述,例舉著者,雖甚簡略,大體不誤,浙派成就由此可概見。惜梁氏側重吳、皖二派,述及浙派往往“側鋒”出之,可爲一憾。《叢編》所收稿抄本以清人著述爲多,清人又以樸學浙派之作爲多。其作者爲《清儒學案》采入者亦自不少。如陶方琦、陶濬宣、王繼香、朱一新,《清儒學案》卷一百八十五列入“越縵學案”;杭世駿,《清儒學案》卷六十五立“堇浦學案”,厲鶚以交遊附焉;王紹蘭,《清儒學案》卷一百十六立“南陔學案”;錢儀吉,《清儒學案》卷一百四十三立“嘉興二錢學案”,管庭芬附焉;黄式三,《清儒學案》卷一百五十三立“儆居學案”,黄以恭附焉;吳東發、洪頤煊,《清儒學案》列入阮元“儀徵學案”;吳慶坻,《清儒學案》卷一百九十列入王先謙“葵園學案”;俞汝言,《清儒學案》卷二百一列入“諸儒學案七”;杜煦,《清儒學案》卷二百二列入“諸儒學案八”。《清儒學案》所未及言者,平步青可立“景蓀學案”;葉嘉棆傳盧鎬之學,可入“謝山學案”;龔橙可附龔自珍“定盦學案”。邵瑛、沈冰壺、查揆、黄璋等人,可裁入諸案,或附入諸儒學案。浙派經史考證之書,以孫詒讓《周禮正義》、邵晉涵《爾雅正義》、黄以周《禮書通故》等名著刻本、整理本已多,兹編僅收罕見者,如黄璋、沈冰壺、姚燮、王紹蘭、陶方琦、黄式三、柯汝霖、黄以恭著述,已臚列於前。《説文》成就,朱駿聲甚著,其《説文通訓定聲》乃常見之書,兹編不録,而收《説文段注拈誤》一卷。又收邵瑛《説文經訓偶箋》《説文解字羣經正字》、姚覲元校補《説文解字考異》、李宗蓮《説文經字録》、汪厚昌《説文引經録》。其以訓詁家會通群書,俞樾《古書疑義舉例》、章炳麟《小學答問》已廣傳,兹收洪頤煊《平津筆記》。文字學專門之作,收平步青《古字發微》、陶方琦《埤蒼考異》《廣倉》等。音韻學之作,收陶方琦《説文古讀考》、朱一新《同音集釋要》《浙垣同音千字文》,其價值固難比姚文田《説文聲系》、嚴可均《説文聲類》。史學爲浙派大宗,以全祖望、邵晉涵、章學誠諸家著述習見,兹編不録,亦未收洪頤煊《諸史考異》、梁玉繩《史記志疑》《漢書人表考》、杭世駿《三國志補注》、齊召南《歷代帝王年表》。其專考證一史,收杭世駿《金史補》、王紹蘭《袁宏後漢紀補證》。學術史,如梁啓超所説,以《宋元學案》爲最著,《叢編》收黄璋等校補稿本。水地與天算之學,乃浙派所長。《叢編》收録不多,全祖望《水經注校正》、趙一清《水經注釋》、齊召南《水道提綱》、洪頤煊《漢志水道疏證》等不收録。張作楠《翠微山房算學叢書》,以《重修金華叢書》已采録,此編不重複收録。金石學之書,兹編收録稍富。梁氏所舉洪頤煊《平津館讀碑記》、嚴可均《鐵橋金石跋》,未收。如梁氏所説“自金文學興,而小學起一革命”。《叢編》所收龔橙《古金石文字叢著》,最可爲代表。清儒校勘學,浙派功績亦著。兹編收陶方琦《淮南許、高二注異同考》《淮南許注異同詁續補》《淮南參正殘草》、陶濬宣《校讎之學》。朱一新批校《漢書》《魏書》,《重修金華叢書》已收,不重複收録。梁氏例舉盧文弨校《逸周書》、全祖望校《水經注》、孫詒讓校《墨子》、梁玉繩校《吕氏春秋》、嚴可均校《慎子》《商君書》、洪頤煊校《竹書紀年》《穆天子傳》,以及俞樾《諸子平議》、洪頤煊《管子義證》、孫詒讓《墨子閒詁》,以其多有印本、整理本,不收録。《叢編》彙輯浙派文獻,初具規模,且於數家著述搜羅較賅備,如朱駿聲、平步青、陶方琦、陶濬宣著述,接近竭澤而漁。儘管梁啓超例舉諸名作罕録,但此編絶非“邊角料”。除杭世駿著述外,他如王紹蘭、陶方琦、黄式三、龔橙之作,皆不當輕覷。陶方琦從學李慈銘,通經學,邃於訓詁,所著《鄭易小學》《韓詩遺説補》《爾雅漢學證義》《淮南許、高二注異同考》《淮南許注異同詁》及《續補》俱可稱道。龔橙爲龔自珍長子,湛深經術,精小學。纂著《古金石文字叢著》,收《器銘文録》《六典理董許書》《古俗一覽象義》《秦漢金石録文》《秦漢金石篆隸記誤》《漢隸記誤》《漢石録文補遺》《魏晉南北隋唐石刻録文》《漢碑用經傳異字》《石刻字録》《金石文字録》《石刻文録》《金石文録識餘》《詩三百五篇》《六經傳記逸詩周書韻表》《鄭典》《論語諸子韻》諸書,由金石而入小學,考證多有發明。略可遺憾的是,本編以徵訪不易,浙派著述尚多可補輯,如齊召南、戚學標、張廷琛、喻長霖、王棻、王舟瑶諸家稿抄本,可進而采録。皮錫瑞《經學歷史》謂輯佚書、精校勘、通小學爲“國朝經師有功於後學者有三事”[三四]。舉隅諸家,浙派人物僅列盧文弨精校勘、嚴可均通小學。綜觀之,浙派輯佚、校勘、小學三方面的成就足媲美吳、皖二派。還應看到浙派自成風氣:一是循“經史不分”之統,“《六經》皆史”,經史互證,史學成就卓著。二是重訓詁考證,同時不廢性理詮釋。正由主於“漢宋不分”,不喜參與漢、宋門户之争。三是重用實,考證史實,明於治亂,既爲學問一途,又存治世之意。錢穆嘆説:“蓋亭林論學,本懸二的:一曰明道,一曰救世”,“後儒乃打歸一路,專守其‘經學即理學’之議,以經術爲明道,餘力所匯,則及博聞。至於研治道,講救世,則時異世易,繼響無人,而終於消沉焉。若論亭林本意,則顯然以講治道救世爲主。故後之學亭林者,忘其‘行己’之教,而師其‘博文’之訓,已爲得半而失半。又於其所以爲博文者,棄其研治道、論救世,而專趨於講經術、務博聞,則半之中又失其半焉。”[三五]乾嘉學者一趨於訓詁考索,有着社會政治的因素。浙派不離此大勢,但由治史而通於世用,故與吳派、皖派有所不同。章學誠《文史通義·浙東學術》云:“或問:‘事功、氣節果可與著述相提并論乎?’曰:‘史學所以經世,固非空言著述也。且如《六經》同出於孔子,先儒以爲其功莫大於《春秋》,正以切合當時人事耳。後之言著述者,捨今而求古,捨人事而言性天,則吾不得而知之矣。學者不知斯義,不足言史學也。”“求古”尊漢,“言性天”尊宋,章氏以爲若“捨今”“捨人事”,皆有未當。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第九章《章實齋》列“經學與史學”條目,評云:“實齋《文史通義》唱‘《六經》皆史’之説,蓋所以救當時經學家以訓詁考覈求道之流弊。”[三六]四是遥接東萊、深寧,近承黄、萬,重視文獻搜輯、網羅、編輯。五是綜會博采,往往一人兼長諸學,經學訓詁、史學考據、小學音韻、金石文字、校勘輯佚、天文曆算,多所涉獵,平步青等皆是,不似吳派、皖派多專門之家。當然,樸學浙派存在較明顯的地域性,以兩浙爲中心,傳播未如陽明學派、蕺山學派廣泛。自清初始,浙西之學興,浙東爲主流的格局已發生變化。至浙派興起,浙東、浙西并盛,成就相埓。在學術史上,樸學浙派未受到足够重視。江藩《國朝漢學師承記》僅論及盧文弨、邵晉涵,謂盧文弨“官京師,與東原交善,始潛心漢學,精於讎校。歸田後二十餘年,勤事丹鉛,垂老不衰”[三七],以爲盧氏爲戴震所轉,“潛心漢學”,竟忘其傳浙學一脉。而戴震在浙講學,受浙學影響也頗深。謂邵晉涵聞錢大昕談宋史,乃撰《南都事畧》,“以續王偁之書,詞簡事增,正史不及也”。後稍言及“君少從山陰劉文蔚豹君、童君二樹游,習聞蕺山、南雷之説。於明季黨禍緣起,奄寺亂政,及唐、魯二王本末,從容談論,往往出於正史之外。自君謝世,而南江之文獻亡矣。”[三八]晉涵傳浙東史學一脉,江藩未審之。章炳麟、梁啓超、錢穆對浙派的認識雖未全面,但無疑遠超江藩。黄宗羲《理學録》列十六學派,浙學派與金華學派、明初學派相并立。黄百家纂輯《宋元學案》,立《金華學案》,全祖望改題《北山四先生學案》。黄百家《金華學案》以宋濂爲金華嫡傳,案語云:“金華之學,自白雲一輩而下,多流而爲文人。夫文與道不相離,文顯而道薄耳。雖然,道之不亡也,猶幸有斯。”[三九]所謂自許謙而下“多流而爲文人”,後世學者多襲其説。何炳松論浙學興衰,以南宋至明初爲第一期,明末至清中葉爲第二期,於其前後衰落之由總曰“由史入文”。事實上,“由史入文”未造成浙學之衰。何氏又説:“金華本支則曾因由史入文,現中衰之象;至明初宋濂、王褘、方孝孺諸人出,一時乃爲之復振。”[四〇]由於偏重史學,論金華一脉衰而復振,竟忘宋濂、王褘、方孝孺皆文章名家,被後世推許爲“明文正宗”。浙東文章興於南宋,與浙學并起。理學家好薄文章爲“小道”,詩爲“小技”,壯夫不爲。浙學初興,吕祖謙、陳亮、葉適未鄙棄詩文,吕祖謙好三蘇,有《標注三蘇文選》五十九卷,又編《皇朝文鑒》一百五十卷、《古文關鍵》二卷。陳亮編有《歐陽先生文粹》二十卷、《蘇門六君子文粹》七十卷,態度與邵雍不同。三人頗工文章,陳亮更擅詩詞。宋末元初,王應麟、黄震、胡三省、舒岳祥俱能文,舒岳祥更工詩。南宋學者開啓浙學尚文風氣,此爲浙東文派初興。總體以觀,浙學傳人工文者多,擅詩詞者少。“四先生”傳朱、吕學脉,詩文詞非其所長。如金履祥好詩文,難稱名家。元中葉至明初,黄溍、柳貫、吳萊、楊維楨、宋濂、王褘、蘇伯衡、劉基、戴良、貝瓊、方孝孺爲名家,浙東文派再興。宋濂爲明開國文臣之首,與門人方孝孺并稱“宋方”。其時以文鳴世者多,能詩者猶少,僅楊維楨、劉基、戴良、貝瓊等數人號名家。陽明傳人衆多,不乏能文工詩輩,此爲浙東文派三興。當然,陽明一派詩大都不脱理學之氣。明末清初,兩浙詩文大盛,浙西詞派崛興,稱浙東文派四興。黄宗羲爲文章祭酒,朱彝尊爲詞壇領袖,查慎行爲詩壇大家。乾嘉間,全祖望、厲鶚、杭世駿爲一代文學之士,繼有龔自珍領袖文壇。此爲浙東文派五興。
陽明學派、梨洲學派、樸學浙派之興,足見學者好文未造成浙學之衰。好文對浙學變革還是産生一定的影響,黄百家所説“文顯而道薄”有其道理,但不必誇大之。且在浙學傳人看來,文不離學之根本。宋濂作《文原》,王褘作《文訓》,蘇伯衡作《空同子瞽説》,述明文章本原《六經》,經史并重。如《文訓》稱文必“主之以氣”“一本於道”[四一]。至於詩,則以爲關乎世運,乃追蹤風雅,提出詩爲“文之精”,欲合詩、文、道爲一。蘇伯衡《雁山樵唱詩集序》云:“言之精者之謂文,詩又文之精者也。”[四二]胡翰《缶鳴集序》云:“物生而形具矣,形具而聲發矣。因其聲而名之,則有言矣。因其言而名之,則有文矣。故文者,言之精也,而詩又文之精者。”[四三]劉基《蘇平仲文集序》云:“文以理爲主,而以氣攄之。理不明,爲虛文;氣不足,則理無所駕。文之盛衰,實關時之泰否。是故先王以詩觀民風,而知其國之興廢,豈苟然哉!文與詩,同生於人心,體製雖殊,而其造意出辭,規矩繩墨,固無異也。”[四四]所謂“文之精”,重於詩文同源。宋濂《題許先生古詩後序》稱詩文“本出於一原”,“沿及後世,其道愈降,至有儒者、詩人之分”[四五],不滿於詩人自别於儒者,儒者自别於詩人。學者又强調“文章正宗”。如宋濂門人鄭柏編《文章正原》,方孝孺門人王稌纂《續文章正宗》,黄宗羲纂輯《明文案》,選録《明文授讀》,皆重“文章正宗”。黄氏《明文案序下》論明文正宗始自宋濂、方孝孺,繼爲楊士奇、解縉,而後李東陽、吳寬、王鏊雄起南北,王陽明、羅玘追配前賢,歸有光、唐順之、王慎中稱大纛,趙貞吉、趙時春不愧作者,郭正域、葉向高、焦竑、王錫爵不失矩矱,婁堅、唐時升、錢謙益、顧大韶、張大復能拾歸有光“墜緒”。復古四子、公安三袁、竟陵鍾譚不在其列。《明文案序上》提出“明文三盛”:一盛於明初,宋、方等爲表率,無意功名,埋身讀書;再盛於嘉靖,歸、唐、王振頽起衰,不爲擬古及科舉功名牢籠;三盛於崇禎,婁、唐、錢等爲表率,“通經學古”[四六]。世人關注陽明心學及事功,疏於談説文章,即使論之,多歸於“末技”。黄宗羲不然,并推陽明學問與文章。《李杲堂文鈔序》云:“余嘗謂文非學者所務,學者固未有不能文者。今見其脱略門面,與歐、曾、《史》《漢》不相似,便謂之不文,此正不可與於斯文者也。濂溪、洛下、紫陽、象山、江門、姚江諸君子之文,方可與歐、曾、《史》《漢》并垂天壤耳。蓋不以文爲學,而後其文始至焉。當何、李爲詞章之學,姚江與之更唱疊和,既而棄去。何、李而下,嘆惜其不成,即知之者亦謂其不欲以文人自命耳,豈知姚江之深于爲文者乎?使其逐何、李而學,充其所至,不過如何、李之文而止。今姚江之文果何如,豈何、李之所敢望耶?”[四七]以學衡文,黄氏得出“餘姚之醇正,南城之精煉,掩絶前作”的結論。於南宋以後文章,其歷推朱熹、陸九淵、吕祖謙、真德秀、黄榦、王柏、何基、金履祥、姚燧、虞集、黄溍、柳貫、吳師道、宋濂、王褘、方孝孺、王陽明,學統一望即知。與宋濂一樣,宗羲力斥學者、文人相割裂之説,海昌講學告誡門人:“夫一儒也,裂而爲文苑,爲儒林,爲理學,爲心學”,其弊甚重,學者當求“歸一”[四八]。《叢編》收明别集甚少,不足概觀明代浙學學者之文學成就。清代大家之集又避出版重複,故所收亦不足觀清代浙學學者之文學成就。雖然如此,猶可據以見其文學好尚與創作風氣,且以多收珍稀之本,别具認識價值。如第一輯收陳選《恭愍公遺稿》清抄本、豐坊《南禺外史詩》稿本、屠勳《太保東湖屠公遺稿》清抄本、王石如《兀壺集》稿本二種、吳農祥《梧園詩文集》稿本、孫在豐《孫閣部詩集》稿本、祝定國《南山堂近草》稿本、趙昱《小山乙稿》稿本、杭世駿《全韻梅花詩》稿本、陳兆崙《陳太僕詩草》稿本、羅繼章《惜陰書屋詩草》稿本、沈冰壺《古調自彈集》清抄本、金德輿《金鄂巖詩稿》稿本、曹大經《襟上酒痕集》稿本、《么絃獨語》稿本、《啣薑集》稿本、《後咏懷》稿本、查揆《菽原堂初集》稿本、《菽原堂詩》稿本、《江行小集》稿本、王樹英《古槐書屋詩文稿》稿本、王衍梅《笠舫詩文集》稿本、杜煦《蘇甘廊手翰》稿本、《蘇甘廊先生詩稿》稿本、《蘇甘廊詞集》稿本、錢儀吉《衎石齋遺牘》稿本、《旅逸續稾》清抄本、《定廬集》清抄本、章鋆《章鋆詩文稿》稿本、吳仰賢《小匏庵詩草》稿本、鮑存曉《癡蟲吟稿》稿本、嚴辰《達叟文稿》稿本、楊象濟《白鶴峰詩屋初稿》稿本、《欲寡過齋存稿》稿本、陶在銘《寄槃詩稿》稿本、戴穗孫《春到廬詩鈔》稿本,都屬首次公佈印行。第二輯至第五輯重在網羅諸家著述,合而編之。如第二輯收來集之《來集之先生詩話稿》《倘湖手稿》《倘湖遺稿》,朱駿聲《臨嘯閣文集補遺》《臨嘯閣詞》《庚午女史百詠》,皆稿本。平步青、陶方琦、陶濬宣、王繼香之集,網羅幾於殆盡。這些珍稀之集,也是撰著《兩浙詩史》《兩浙文史》《兩浙詞史》的基本材料,可藉以發覆作者文心、詩境、詞藝,補文學史載述所未備,并與浙學經史之學相發明。以下試舉數例以觀:臨海陳選以精《小學》著聞,金賁亨撰《台學源流》,自宋徐中行迄明陳選,凡得三十八人,有明傳及郭樌、方孝孺、陳選三人,稱“三先生”[四九]。陳選字士賢,號克菴,與父員韜并從陳璲學。天順四年(1460)成進士。授監察御史,巡按江西,貪殘吏屏斥殆盡。時人語曰:“前有韓雍,後有陳選。”督學南畿,患士習浮誇,範以古禮。累遷廣東左布政使,以剛直忤市舶中官韋眷,誣奏朋比貪墨。被徵,病殁於道。正德中,謚恭愍。著有《小學集注》六卷、《孝經集注》一卷、《冠祭禮儀》一卷。海瑞《題尊鄉録贊》云:“克菴之學,屹爲儒宗。”詩文有《丹崖集》,未刻傳。《叢編》收浙圖藏清初抄本《恭愍公遺稿》不分卷。臨海博物館又藏清光緒十八年(1892)張廷琛輯抄本《陳恭愍公遺集》一卷、《外集》一卷。《[民國]台州府志》著録《丹崖集》:“舊省、府、縣志俱不著録,蓋佚已久。今天台張廷琛蒐其詩文,輯爲《陳恭愍公遺集》一卷,冠以《明史》本傳,又附録表、記、序、跋、論、贊,爲《外集》一卷。”張廷琛《叙》云:“第念藏書鮮渺,遺集之篇數既稀,集外之蒐羅未備,將毋貽疎漏之譏乎!然考當日羅東川太守最好先生文,僅僅以三稿見示;張楊園先生寄凌渝安書,屬訪求《陳恭愍集》而無從,則此編亦正無容見少也。詩文雖不及《遜志集》之富,而先生秉性之剛正,持己之端方,事君之忠慤,教人之精詳,愛民之慈惠,以及安貧樂道之實,陟明黜幽之公,亦大畧可見矣。”《遺集》一卷收文九篇,詩十五首。所輯多録自方志、宗譜及《三台詩録》。廷琛用力雖勤,惜未見清初抄本《遺稿》,故得詩僅隻鱗片羽。《遺稿》爲劉承幹舊藏,存《自省》《寫真有作》《姑蘇校文示諸生》《詠古》等一百三十八題一百五十六首。詩後佚名《跋》:“右稿以公卒於官,多亡失者。今所輯或以人所記憶,或以别集互見。其家藏者往往襍以他作,雖加删校,猶疑未盡,觀者幸得之。”張廷琛輯本《除夕》《遊金鰲山》二詩不見於《遺稿》。《遺稿》較《遺集》多出一百四十餘首。《遺稿》收文七篇,題作《克菴遺稿》。《遺集》輯文十一篇,對勘二集,《遺稿》所收《結黨害民疏》爲《遺集》所無,《遺集》所收《請止狻猊入貢疏》《陳氏宗譜序》《逸像自贊》《對鏡》《修譜諭》不見於《遺稿》。合二集,存陳選文十二篇。《遺集》不足論定陳選詩,《遺稿》則可矣。合二集,又略可論定其文。盛明多士,陳選與羅倫、張元楨、吳寬、黄孔昭、謝鐸相率砥礪名節,時稱“硬漢子”。幼受陳璲“文必關於世教”之教,《小學集注自序》云:“夫爲學而不嚴諸己,不踐其事,誦説雖多,辭章雖工,皆空文也,於吾身何益哉,於國家天下何補哉,於聖人之道何所似哉!”謝鐸《廣東左布政使陳君墓誌銘》云:“君學博而深於經,詞章非其所好。”陳選自謙不善爲文,然所作善養氣,明道言志,遠勝虛飾空文。其詩亦然。如《註小學有感》:“早年弄筆作虛文,贏得虛名悟却身。底事如今不知悔,又傳文筆誤他人。”《對鏡》:“方圓長短各形模,皷鑄元從一大爐。但使行藏皆順理,謾從色相話榮枯。”《三台詩録》云:“克菴深心理境,爲文明白純正,而七古壯激排宕,造句奇特,出入杜蘇。安必直白迂腐,然後爲儒者之詩耶!”鄞縣豐坊與臨海王宗沐俱浙學中人,詩文染習復古。豐坊字存禮,號南禺。舉鄉試第一,嘉靖二年(1523)成進士。授禮部主事,從父豐熙争大禮,下獄。後出爲南京吏部考功主事,謫通州同知,免歸。博學工文,摛詞藻麗,并擅書法。詩文生前未經編次,多散佚。《[雍正]浙江通志》著録《南禺集》二卷,《[雍正]寧波府志》著録《萬卷樓集》《南禺摘稿》,皆不標卷數。今傳世有二本,一爲萬曆四十五年刻《萬卷樓遺集》六卷,一爲浙圖藏《南禺外史詩》手稿一卷。刻本前二卷爲文,後四卷爲賦、諸體詩,按體編排。《南禺外史詩》存詩二十五首,前二首詩題殘闕,以下爲五律《宿清道觀》《春晚感懷二首》《登清凉山絶頂》《夏日即事》《納凉》《山菴》《月下有懷》《湖遊》,七律《觀音閣餞公次次韻》《辟支洞次公次韻》《續夢中句》《焦山》《元夕鎮海樓》《雲居喜雨》《夢吕純陽聯句》《松花》《陳道復粉團花墨戲》《度育王嶺》《碧沚納凉》《紫陽菴》《星宿閣》《城隍廟》《肅愍墓》《僧樓避暑》。末爲豐坊嘉靖二十七年長至日跋:“約山董子可遠,前少宰中峯先生冢嗣也,美質好學,自齠齔已識其偉器,别來二十五年矣。兹過會稽,因留款叙,而以此卷索書。爲録舊作如右,固詞札陋劣,皆由衷之言,可爲知己者道爾。”《宿清道觀》《觀音閣餞公次次韻》《陳道復粉團花墨戲》《肅愍墓》等四首,俱見《萬卷樓遺集》卷五,分題作《蓬萊軒》《餞高侯於觀音閣,次宗伯昭韻》《陳道復畫粉團花》《謁于公少保祠》,字句時異。其他諸詩,未見《萬卷樓遺集》收録。蓋温陵蔡獻臣選録《萬卷樓遺集》,屠本畯校之,未見此手卷。豐坊録舊作贈友,擇其得意者,手書有自選之意。其嘗輯李夢陽《空同精華集》三卷,又從陽明門人季本遊,與唐順之諸子交好,詩恃於才氣,既染習復古,復得陽明一派沾熏,雖不獨自成家,但論明詩不當遺之。有明一代,浙西多才子,浙東多學者。浙西學者好詩,浙東學者尚文。清代不盡然,浙東學者尚文如故,而能詩者衆;浙西學者好詩不減,而長於詞,且學問不下浙東。兩浙學者傳承浙學,因其“土風”,各禀其氣,同枝而才情有異。清初朱彝尊、查慎行號詩壇大家,朱彝尊又儼然一時詞宗,浙西詞派延綿二百餘年,彬彬稱盛。查慎行師事黄宗羲,爲梨洲高弟子,論詩“不分唐宋”,自成“初白體”。同時浙西文士知名者不少,《叢編》所收毛奇齡、吳農祥皆其人。吳農祥字慶百,號星叟,又號大滌山樵,錢塘諸生。薦試博學鴻儒,大學士馮溥延之館舍,與陳維崧、毛奇齡、吳任臣、王嗣槐、徐林鴻并稱“佳山堂六子”。博鴻不第,入李之芳幕府。黄士珣《北隅掌録》稱其著作五百六卷,藏蕭山王小穀家。同治間,丁丙從三元坊包氏得集二十九册。《叢編》所收浙圖藏《梧園詩文集》,即丁丙舊藏。農祥文章最優,詞勝於詩。詩作甚富,袁枚《隨園詩話》卷十六云:“古人詩集之多,以香山、放翁爲最。本朝則未有多如吾鄉吳慶伯先生者,所著古今體詩一百三十四卷,他文稱是,現藏吳氏瓶花齋。”[五〇]蓋貪多而不精,與朱彝尊同病。朱氏詩稱大家,農祥遠不及,時有可觀。如五律《問庭梅》二首,其一云:“昨夜東風裡,枝枝到地生。爲嫌經尾礫,不敢問簷楹。壁上留花影,窓中悟雪聲。冰絲與水色,爲爾一含情。”[五一]海寧查慎行、查嗣瑮、查容、查昇皆能詩,查氏後人頗傳慎行家法,查揆即其一。查揆字伯葵,號梅史,海寧人。嘉慶九年(1804)舉人,累官灤州知州。通經史。《叢編》收其稿本《菽原堂初集》一卷、《菽原堂詩》一卷、《江行小集》一卷。所作有初白餘風,如《慨予》四首,其一云:“慨予家中落,蓬蒿三徑生。愁多銷意氣,貧亦損才名。賦罷病梨樹,餐餘秋菊英。窮年聊落感,不獨爲商聲。”[五二]《吕城次頻伽韻》:“擊汰吳波併兩船,風流二老白漚然。心如隄水多縈帶,詩逼禪機欲豎拳。烏鵲依枝猶永夜,白衣摇艣定何年。江湖一種閑懷抱,除却窮愁我亦仙。”[五三]其《和淵明飲酒二十首》《兔牀先生摹家初白老人蘆塘放鴨圖屬題,即用橘社集自題原韻四首》,憑弔查繼佐故居所作《黄泥潭訪家伊璜先生故居,同胡秋白元杲作》《是日感舊》,及與郭麐唱和詩,俱可誦讀。沈濤《匏廬詩話》云:“梅史《落葉》詩云:‘低頭一笑渾相識,見汝春風緑上時。’此意爲前人所未道。”[五四]吳衡照曰:“梅史得初白之雄健而加警,得樊榭之清峭而加動,是謂能轉法華,不爲法華轉者。”[五五]查慎行身後,浙學傳人厲鶚、龔自珍詩號大家,皆浙西産。杭世駿與厲鶚同時,詩亦不俗,與全祖望并不愧名家。《叢編》收世駿《全韻梅花詩》一卷,已見刻本《道古堂全集》之《外詩》,但此本係手稿,末題:“全韻詩成,書奉玉几詞丈郢正。堇浦杭世駿脱稿。”全韻詩録爲單册,可見舊貌,且書法精美,與詩境相發。元、明作者百韻梅花詩纍纍,幾已極其窮工。《全韻梅花詩》猶能獨出心裁,如上平十灰韻一首:“豐姿綽約絶塵埃,世眼誰憐閬苑才。莫道東風渾美意,不催花謝衹催開。”下平三肴韻一首:“爲訪名花出近郊,擕筇踏遍水雲坳。眼前冰雪都知己,莫衹東風説舊交。”境韻横生,不讓前人。學術“流而爲文人”,“由史入文”,未致浙學之衰。元末以後學者好文辭,乃風尚變化,不關涉浙學興衰。綜觀浙學文學一脉,因時而變,非盡株守一端,其變化終不離於學問本根。以文章言,名家輩出,重浙學統緒,乾嘉而後變化始著。以詩言,重風雅之遺、詩文合道,自宋至明末,理學氣甚濃,入清以後,因朱、查之倡,詩風一變,遂成清詩浙派。以詞言,始有陳亮稱大家,後數百年鮮傑出作者,迄於清初,朱彝尊爲首“浙西六家”崛起詞壇,開清詞浙派。《叢編》所收稿抄本内容豐富,不啻浙學百科圖景呈現,具有巨大的學術與文獻價值,也有很高的文物與藝術價值,同時又是古代歷史、學術、文化、社會研究的重要資料。稿抄本作爲書法史文獻,藝術價值顯而易見,不必多言,這裏略及其文獻整理價值。兹編所收相當數量的稿抄本,乃真正意義上的孤本,未曾刊印,即使有印本,也多散佚。如陳選《恭愍公遺稿》、祁彪佳《祁忠敏公稿五種》、姜希轍《理學録》、吳農祥《梧園詩文集》、查慎行《壬申紀遊》、萬言《明女史》等。浙學著述不亡,實多賴之。在古籍整理中,孤本是唯一可據底本,具有不可替代性。即使偶有其他寫本或印本,《叢編》所收者也是整理校勘不可或缺的資料。他本或未盡良善,仍當以《叢編》收者爲底本。他本或可爲底本,《叢編》收者往往是主要校本。《叢編》還爲整理名家全集或全書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尤其是第二輯、第三輯,徵輯一家著述,儘量網羅全面,可藉此整理平步青、陶方琦、陶濬宣、王繼香等人全書。第四輯拟專收姚燮輯《復莊今樂府選》稿本,第五輯拟專收黄澄量輯《明文類體》稿本,部帙繁富,可作專門整理。這些文獻大都散藏各地圖書館,資料分散,珍貴難獲,合璧不易,《叢編》力求完善,以成專題。整理者利用此次專題彙輯,難成之事轉爲易成。浙學束置高閣時也已久,如今傳承浙學非易事,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就當前來説,浙學研究還處在起步階段,有必要展開廣泛深入的研究。兹編纂輯不易,賴諸同仁竭力從事數年,方有成效,今陸續刊行,以饗學者,嘉惠士林。是編列入第二期“浙江文化研究工程”,得到邵清先生和浙江省社科聯的大力支持,黄靈庚先生亦多贊襄之功。筆者得與其事,幸莫大焉。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唯冀兹編能推轂浙學復興。至於補輯續編,則俟來日,然亦將有望矣。[一](清)黄宗羲、黄百家撰,(清)全祖望等補編《宋元學案》,中華書局,1986年,第15—20頁。[二]參見彭國翔《黄宗羲佚著〈理學録〉考論》,《中共寧波市委黨校學報》2011年第4期。[三](清)萬斯同《萬斯同全集》第五册,方祖猷主編,寧波出版社,2013年,第169頁。[四](清)黄宗羲《明儒學案》卷五十八,沈芝盈點校,中華書局,1985年,第1376頁。[五](清)黄宗羲《明儒學案》卷五十八,第1379頁。朱熹撰有《伊洛淵源録》。《四庫全書總目》著録明宋端儀撰、薛應旂重修《考亭淵源録》二十四卷。[六](清)萬斯同《萬斯同全集》第五册,寧波出版社,2013年,第173—174頁。[七]《錢緒山學案》,《明儒學案》歸錢弘緒入卷十一《浙中一》。《龍溪學派》,《明儒學案》歸王畿入卷十二《浙中二》。[八]何炳松《浙东學派溯源·自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3頁。[九](清)翁方綱《補録鄭芷畦窆石志》,《復初齋文集》卷十四,清李彦章校刻本。[一〇](清)全祖望《鮚埼亭集》卷十九,《全祖望集彙校集注》,朱鑄禹彙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39—240頁。[一一](清)周中孚《鄭堂讀書記》,民國《吳興叢書》本。[一二](清)吳慶坻《蕉廊脞録》,民國《求恕齋叢書》本。[一三](清)杭世駿(《武林覽勝記》集前題識,清抄本。[一四]謝正光、范金民編《明遺民録彙輯》,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一五](清)全祖望《鮚埼亭集外編》卷二十九,《全祖望集彙校集注》,第1346頁。[一六](清)皮錫瑞《經學歷史》,中華書局,2008年,第341頁。[一八]梁啓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卷十三《清代學者整理舊學之總成績(一)》,中國書店,1985年。[一九]梁啓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卷三《清代學術變遷與政治的影響(中)》,第22頁。[二〇]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第八章《戴東原》,《錢賓四先生全集》第十六册,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第403—408頁。[二一]陳祖武《關於乾嘉學派的幾點思考》,《清儒學術拾零》,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67—169頁。[二二]梁啓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卷三《清代學術變遷與政治的影響(中)》,第22頁。[二三]梁啓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卷三《清代學術變遷與政治的影響(中)》,第22頁。[二四]梁啓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卷三《清代學術變遷與政治的影響(中)》,第22頁。[二五]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第四章《顧亭林》,《錢賓四先生全集》第十六册,第171頁。[二六]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第四章《顧亭林》,《錢賓四先生全集》第十六册,第179頁。[二七]梁啓超《清代學術概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7頁。[二八]參見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第十一章《龔定菴》,《錢賓四先生全集》第十七册,1998年第695頁。[二九](清)龔自珍有《賓賓》之説,謂:“孔子述《六經》,則本之史也。史也,獻也,逸民也,皆於周爲賓也,異名而同實者也。”見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第十章《龔定菴》,《錢賓四先生全集》第十七册,第704—705頁。[三〇]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十一章《龔定菴》,《錢賓四先生全集》第十七册,第691頁。[三一]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十一章《龔定菴》,《錢賓四先生全集》第十七册,第689頁。[三二]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十一章《龔定菴》,《錢賓四先生全集》第十七册,第714頁。[三四](清)皮錫瑞《經學歷史》,第330—331頁。[三五]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第四章《顧亭林》,《錢賓四先生全集》第十七册,第177—178頁。[三六]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第九章《章實齋》,《錢賓四先生全集》第十七册,第499頁。[三七](清)江藩《國朝漢學師承記》,中華書局,1983年,第91頁。[三八](清)江藩《國朝漢學師承記》,第95—96頁,稿本。[四二](明)蘇伯衡《蘇平仲文集》卷五,明正統七年刻本。[四三](明)胡翰《胡仲子集》卷四,明洪武十四年王懋温刻、明重修本。[四四](明)劉基《太師誠意伯劉文成公集》卷五,明刻本。[四五](明)宋濂《宋學士先生文集》卷十三,明天順五年刻本。[四六](清)黄宗羲《黄宗羲全集》第十册,平慧善校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18—20頁。[四七](清)黄宗羲《黄宗羲全集》第十册,第26—27頁。[四八](清)黄宗羲《留别海昌同學序》,《黄宗羲全集》第十册,第627—628頁。[四九](明)金賁亨《台學源流》,清金文煒刻、光緒八年陳樹桐補修本。[五一](清)吳農祥《梧園詩文集》第二十三册《星叟心蘇集》,稿本。[五四](清)潘衍桐編《兩浙輶軒續録》卷二十二,清光緒間刻本。
一、浙學興於南宋,爲傳統儒學之新變。自南宋迄於晚清,千餘年間數經變化,宗旨統緒固在,概言有四,曰經史并重、主於實學、重於文獻、綜會兼容。本編起於《兩浙文叢》之編纂,中改弦易轍,成《浙學未刊稿叢編》,以爲《浙學文獻集成》之濫觴。是編以專題文獻彙輯、專人著述合輯爲鵠的,首次類編歷代浙學相關文獻,以先得珍稀稿抄本四百餘部,彙成專輯,影印出版,以爲浙學傳承、學術研究基礎資料。
二、本編題名“未刊稿”,其義有三:一則浙學文獻影印已多,本編專收未影印之珍稀本。二則浙學文獻整理本亦自不少,本編力避已整理者。三則專收稿抄本,其書大都舊未梓行或印本已佚。本編采録大抵遵循以上三原則。編纂閲歷數歲,原徵諸書時有新影印、校點整理者,復作删剔。浙學大家名家如吕祖謙、陳亮、葉適、黄震、王應麟、金履祥、許謙、宋濂、方孝孺、王陽明、劉宗周、黄宗羲、萬斯同、全祖望、邵晉涵、章學誠等人著述寫本間存,今以其書多已影印或整理,不復采録。浙學名著如張岱《石匱書》、談遷《國榷》等,雖有珍稀稿抄本傳世,亦緣此不録。故本編所收僅明清人稿抄本,且明人不多,以清人爲主,由清入民國學者并收數家。
三、本編重在首次公佈稀見文獻,并藉以保護珍稀古籍。主要收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未刊印稿抄本。依據國家和省級珍貴古籍優先選入原則,將第一批至第五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録》中浙江圖書館藏未刊印稿抄本全部選入,以解决珍貴古籍看書難問題,完善珍貴古籍名録保護制度;優先選入《國家珍貴古籍名録》所收人物其他著述,以方便學界研究。珍稀古籍殘本,儘可能收集完整,如姚燮《復莊今樂府選》稿本,原藏於浙江圖書館、寧波市天一閣博物館、國家圖書館,今完璧出版。
四、浙學史學成就卓著,清儒頗稱道浙東史學,晚近以來更有“浙東史學派”之説。然史學僅浙學一脉,本編所收兼及經、史、子、集,共分五輯。爲陸續刊行之便,各輯編排不按四部分類之法,而以著者、纂輯者爲綱,以見專人著述合輯之義。第二輯拟收來集之、朱駿聲、管庭芬、姚燮、平步青、陶方琦、陶濬宣、王繼香諸家之書,以爲專題;第三輯拟收王紹蘭、傅以禮、胡傑人、傅雲龍、吳慶坻諸家之書,略成專題;第四輯拟專收姚燮輯《復莊今樂府選》稿本;第五輯拟專收黄澄量輯《明文類體》稿本。其他諸家著述一種或數種,則彙爲第一輯。前三輯編目大抵以著者、纂輯者生平先後爲序,一家著述則按經、史、子、集四部編序。此編排之法雖未盡妥善,但立意專人著述合輯、專題文獻彙輯,亦便於讀者使用。
五、凡學皆有生成之地。浙學興於江浙,盛行大江以南,浙東爲其祖庭,故清儒稱“浙東之學”。然浙學實非浙人之學或地方之學,浙學文獻指浙學學者著述及與浙學密相關聯之文獻,不屬地方文獻之列,自不限於浙人著述。本編因事屬初創,浙學文獻散存海内外,廣搜博徵不易,集其大成非一蹴而就,故暫主收浙人著述,其廣采博搜將俟來日,以成續輯。
六、本編起議於“兩浙文叢”,初徵書較博,繼主於浙學專題文獻彙輯、專人文獻合輯,遂於原輯所得重作甄選。今猶嫌博雜,所收或與浙學關聯密切,或與浙學疏遠。關聯密切者,可謂浙學文獻“正宗”;疏遠者如朱駿聲,原可不收,但因著者、纂輯者或爲浙學傳人,一家之作或不可分析,稀見之書或可撮録,故雜取以備參酌。與浙學關涉甚少之書,多珍稀罕見,學者願睹原貌。録入兹編,於體例有不合,但爲饗讀者計,今稍變其例,附收若干,希覽者諒之,勿責其漫無章法。
七、各書皆撰擬書志,重在撮述作者、纂輯者生平事迹,考訂寫本源流、播傳情况,總括内容大概,并略辨其價值得失。數百餘種書志擬撰非易事,須數年之功。今以分輯刊行所需,權附簡明提要,略述作者、纂輯者生平、内容大概,詳實之書志則另勒一編,待諸輯出全之際同時印行。第一輯提要由陳開勇教授執筆撰寫。第二輯則各輯編者成之,徐曉軍、李聖華統稿。
八、本編所收各書,今之總目、館目著録多有歧互,識斷不一,且不免訛誤。全國古籍普查時有糾正,誤説猶自不免。今於各書詳作考證,訂正訛誤,力求著録準確。至於書名,總目、館目著録未盡妥者,仍多從其舊,不輕作改易。
九、本編間或一書收寫本兩種,乃至數種,蓋以諸本時相異也,故并存之。或爲初稿本,或爲修改稿本;或稿本甚略,抄本較完;或寫本較早,而别本有所續增校補;或寫本雖完,而節録單行本仍可并存。其間差異或大或小,可互爲補充,聊備參酌。
十、本編影印各書,均嚴格保留寫本原裝分册式樣,以求存真。原裝之册内容複雜或編次混亂者,書志述之。各輯前按今之分裝編爲總目。寫本倒葉之誤,則爲校改調正。凡寫本原有粘簽,均單獨另印,按原位次,隨附各葉之後。書中夾簽,雖與内容無甚相關,然爲傳閲收藏舊况,一併附收,列於各書之末。
第一册
樵叟備忘雜識五卷(一)(清)來集之輯 稿本一
第二册
樵叟備忘雜識五卷(二)(清)來集之輯 稿本一
倘湖樵書不分卷(清)來集之輯 稿本三二九
第三册
倘湖遺稿不分卷(一)(清)來集之撰 稿本一
第四册
倘湖遺稿不分卷(二)(清)來集之撰 稿本一
第五册
倘湖遺稿不分卷(三)(清)來集之撰 稿本一
第六册
倘湖手稿□□卷(一)(清)來集之撰 稿本 存十四卷(卷一至十、十九至二十二)一
第七册
倘湖手稿□□卷(二)(清)來集之撰 稿本 存十四卷(卷一至十、十九至二十二)一
第八册
倘湖手稿□□卷(三)(清)來集之撰 稿本 存十四卷(卷一至十、十九至二十二)一
倘湖遺稿不分卷(一)(清)來集之撰 寫樣稿本三二三
第九册
倘湖遺稿不分卷(二)(清)來集之撰 寫樣稿本一
倘湖詩二卷(清)來集之撰 清康熙十四年(1675)倘湖小築刻本二二七
來集之先生詩話稿不分卷(清)來集之撰 稿本三三七
朱駿聲專集
第一〇册
六十四卦經解不分卷(清)朱駿聲集注 稿本一
易鄭氏爻辰廣義一卷易經傳互卦巵言一卷易章句異同一卷易消息升降圖一卷(清)朱駿聲 撰 稿本一八三
學易劄記不分卷(清)朱駿聲 撰 稿本三一七
尚書古注便讀不分卷(清)朱駿聲 撰 稿本四九五
周書集訓校釋補一卷附周書闕文補一卷(清)朱駿聲 撰 清朱孔彰抄本五五一
第一一册
毛詩異文一卷坿申公詩(清)朱駿聲述 清朱孔彰抄本 朱師轍批校一
詩序異同彙參一卷(清)朱駿聲撰 稿本四七
學禮瑣録一卷讀史剳記一卷(清)朱駿聲撰 稿本二三五
春秋平議一卷春秋三家異文覈一卷春秋亂賊考一卷附讀韓非子札記一卷 (清)朱駿聲 撰 稿本三二七
春秋平議一卷春秋三家異文覈一卷春秋亂賊考一卷春秋左傳識小録不分卷 (清)朱駿聲 撰 稿本四四三
第一二册
春秋左傳識小録不分卷(清)朱駿聲撰 稿本一
春秋闕文考一卷春秋三傳異文一卷(清)朱駿聲撰 稿本一一三
四書塙解四卷(清)朱駿聲撰 稿本二三一
六書叚借經徵四卷(清)朱駿聲撰 稿本三七五
第一三册
孔子紀年不分卷(清)朱駿聲撰 稿本一
孟子紀年不分卷(清)朱駿聲撰 稿本九一
説文通訓續補遺不分卷(清)朱駿聲撰(清)朱孔彰 輯 稿本二六五
小學識餘五卷説文段注拈誤一卷(清)朱駿聲撰 稿本三二七
五釋五卷附陳鱣釋禮一卷(清)朱駿聲撰 稿本 存五卷(古字釋義一卷、釋廟一卷、
釋車一卷、釋帛一卷、附陳鱣釋禮一卷)五〇七
第一四册
釋詞補箋二卷(清)朱駿聲撰 朱師轍 補箋 稿本一
秦漢郡國考不分卷名人占籍今釋不分卷(清)朱駿聲撰 稿本八一
朱氏譜不分卷(清)朱駿聲編 稿本二二七
石隱山人自訂年譜一卷(清)朱駿聲撰(清)程朝儀 訂補 朱師轍 補注 清末民初抄本二九九
吳中朱氏史傳一卷(清)朱駿聲撰 稿本 朱師轍批校三四九
平定張格爾攷不分卷(清)朱駿聲撰 稿本三八一
第一五册
朱駿聲日記一卷(清)朱駿聲撰 稿本一
經史答問不分卷(清)朱駿聲撰 稿本二〇一
臨嘯閣筆記一卷附讀韓非子札記一卷(清)朱駿聲撰 稿本四〇三
手澤録一卷中興聞見録一卷先君手録急就篇一卷(清)朱駿聲纂(清)朱孔彰 編 稿本五〇三
第一六册
天學札記二卷(清)朱駿聲撰 稿本一
數度衍約不分卷(清)方中通撰(清)朱駿聲 校補 稿本一七三
軒岐至理不分卷(清)朱駿聲編 稿本五〇九
漢書雋語不分卷(清)朱駿聲輯 稿本 存十三葉五九七
第一七册
説苑新序校評六卷附荀子校評一卷(清)朱駿聲校評(清)朱孔彰校録 稿本一
李杜韓蘇詩評選六卷(一)(清)朱駿聲評選 稿本 存四卷半(李詩一卷、韓詩一卷、
杜詩半卷、蘇詩卷上半卷、蘇詩卷中、蘇詩卷下半卷)二四一
第一八册
李杜韓蘇詩評選六卷(二)(清)朱駿聲評選 稿本 存四卷半(李詩一卷、韓詩一卷、
杜詩半卷、蘇詩卷上半卷、蘇詩卷中、蘇詩卷下半卷)一
如話詩鈔不分卷(清)朱駿聲輯 稿本二二七
詞選一卷(清)朱駿聲撰 稿本三〇九
傳經室文集不分卷(一)(清)朱駿聲撰 稿本三四七
第一九册
傳經室文集不分卷(二)(清)朱駿聲撰 稿本一
臨嘯閣文集補遺一卷(清)朱駿聲撰 稿本一二九
傳經室駢體文存一卷(清)朱駿聲撰 稿本一七七
傳經室詩存四卷傳經室五言律一卷(清)朱駿聲撰 稿本二一七
庚午女史百咏一卷虎丘懷古詩一卷(清)朱駿聲撰 稿本四七七
第二〇册
臨嘯閣詞四卷(清)朱駿聲撰 稿本一
臨嘯閣詞選二卷芍藥詞一卷(清)朱駿聲撰 稿本 清朱綬批校評選一四七
憶拙詞一卷(清)朱駿聲撰 稿本一九三
豐芑先生遺稿七種七卷(清)朱駿聲撰 稿本二八七
朱駿聲雜稿十三種(清)朱駿聲撰 稿本三六三
管庭芬專集
第二一册
蘭絮話腴四卷(清)管庭芬輯 稿本一
日譜不分卷(一)(清)管庭芬述 稿本一一七
第二二册
日譜不分卷(二)(清)管庭芬述 稿本一
第二三册
日譜不分卷(三)(清)管庭芬述 稿本一
第二四册
日譜不分卷(四)(清)管庭芬述 稿本一
第二五册
日譜不分卷(五)(清)管庭芬述 稿本一
第二六册
日譜不分卷(六)(清)管庭芬述 稿本一
第二七册
日譜不分卷(七)(清)管庭芬述 稿本一
第二八册
日譜不分卷(八)(清)管庭芬述 稿本一
第二九册
日譜不分卷(九)(清)管庭芬述 稿本一
第三〇册
日譜不分卷(一〇)(清)管庭芬述 稿本一
第三一册
海昌叢載二十卷海昌續載七卷首一卷(一)(清)管庭芬輯 稿本 清朱元炅跋一
第三二册
海昌叢載二十卷海昌續載七卷首一卷(二)(清)管庭芬輯 稿本 清朱元炅跋一
第三三册
海昌叢載二十卷海昌續載七卷首一卷(三)(清)管庭芬輯 稿本 清朱元炅跋一
第三四册
海昌叢載二十卷海昌續載七卷首一卷(四)(清)管庭芬輯 稿本 清朱元炅跋一
越游小録一卷(清)管庭芬撰 抄本五二一
第三五册
錢譜不分卷(一)(清)管庭芬撰并拓 稿本一
第三六册
錢譜不分卷(二)(清)管庭芬撰并拓 稿本一
海昌經籍志略六卷(清)管庭芬輯 稿本 鄧邦述跋一五五
第三七册
渟溪老屋題畫詩不分卷(清)管庭芬撰 管元耀 輯 稿本一
芷湘吟稿六卷附録一卷(清)管庭芬撰 稿本 佚名題記八一
渟溪老屋自娛集二卷補遺七卷芷湘吟稿不分卷(一)(清)管庭芬撰 稿本(補遺配管偉之抄本) 管元耀跋三七一
第三八册
渟溪老屋自娛集二卷補遺七卷芷湘吟稿不分卷(二)(清)管庭芬撰 稿本(補遺配管偉之抄本) 管元耀跋一
第三九册
渟溪老屋自娛集二卷補遺七卷芷湘吟稿不分卷(三)(清)管庭芬撰 稿本(補遺配管偉之抄本) 管元耀跋一
芷湘老人題畫詩不分卷(清)管庭芬撰 管偉之 輯録 稿本一三三
卬止録不分卷(清)吳昂駒輯(清)管庭芬 校(清)崔以學 重校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抄本二六七
海隅遺珠録五卷(清)管庭芬輯 渟溪雜詩一卷補遺一卷(一)(清)管庭芬 撰 管氏静得樓抄本三二九
第四〇册
海隅遺珠録五卷(清)管庭芬輯 渟溪雜詩一卷補遺一卷(二)(清)管庭芬 撰 管氏静得樓抄本一
花近樓叢書七十四種九十卷補遺十九種二十二卷附存八種九卷(一) (清)管庭芬 輯 稿本四〇五
第四一册
花近樓叢書七十四種九十卷補遺十九種二十二卷附存八種九卷(二)(清)管庭芬輯 稿本一
第四二册
花近樓叢書七十四種九十卷補遺十九種二十二卷附存八種九卷(三)(清)管庭芬輯 稿本一
第四三册
花近樓叢書七十四種九十卷補遺十九種二十二卷附存八種九卷(四)(清)管庭芬輯 稿本一
第四四册
花近樓叢書七十四種九十卷補遺十九種二十二卷附存八種九卷(五)(清)管庭芬輯 稿本一
姚燮專集
第四五册
蛟川耆舊傳不分卷(清)姚燮纂輯 稿本一
四明它山圖經十一卷(一)(清)姚燮撰 稿本 清許嶸題簽并觀款 清李恭渭 蔣敦復校并跋 清伊樂堯 董醇 王復跋 沈德壽觀款四〇七
第四六册
四明它山圖經十一卷(二)(清)姚燮撰 稿本 清許嶸題簽并觀款 清李恭渭 蔣敦復校并跋 清伊樂堯 董醇 王復跋 沈德壽觀款一
第四七册
大梅山館藏書目十六卷(清)姚燮藏并撰 稿本一
詩問稿□□卷(清)姚燮撰 稿本 清傅溓批點 清葉廷枚跋 存一卷(卷二十五)四一九
復莊文録六卷(一)(清)姚燮撰 稿本 清曹峋批點 清高學沅觀款四五九
第四八册
復莊文録六卷(二)(清)姚燮撰 稿本 清曹峋批點 清高學沅觀款一
瓊貽副墨七種四十六卷(一)(清)姚燮輯 稿本 清葉同春校并跋一〇三
第四九册
瓊貽副墨七種四十六卷(二)(清)姚燮輯 稿本 清葉同春校并跋一
第五〇册
瓊貽副墨七種四十六卷(三)(清)姚燮輯 稿本 清葉同春校并跋一
蛟川詩繫三十一卷(一)(清)姚燮輯 稿本三六七
第五一册
蛟川詩繫三十一卷(二)(清)姚燮輯 稿本一
第五二册
蛟川詩繫三十一卷(三)(清)姚燮輯 稿本一
第五三册
蛟川詩繫三十一卷(四)(清)姚燮輯 稿本一
第五四册
詞學標準不分卷(清)姚燮輯 稿本一
詞斟四種七卷(清)姚燮撰 清同治抄本 清□培之跋二〇一
玉篴樓詞一卷(清)姚燮撰 稿本 清姚景夔校點并跋四七三
某心雪傳奇不分卷(清)姚燮撰 稿本五二一
平步青專集
第五五册
瓜籚拾遺一卷(清)平步青 撰 稿本 清平宜生題簽一
瓜籚拾遺一卷(清)平步青 撰 抄本九一
文棷表不分卷(清)平步青 撰 稿本一九一
第五六册
文棷表初槀不分卷(清)平步青撰 抄本一
唐文粹補小傳一卷補遺一卷靈芬館珍藏重校正唐文粹評話一卷(清)平步青撰 稿本三九五
唐文粹補小傳一卷補遺一卷靈芬館珍藏重校正唐文粹評話一卷(清)平步青撰 稿本四六七
唐文粹補小傳一卷補遺一卷靈芬館珍藏重校正唐文粹評話一卷(清)平步青撰 抄本五五三
第五七册
國朝文録小傳一卷國朝古文約選一卷國朝古文所見集一卷附續古文辭類纂一卷
(清)平步青撰 稿本一
國朝文録小傳一卷國朝古文約選一卷國朝古文所見集一卷附續古文辭類纂一卷
(清)平步青撰 稿本八一
國朝文録小傳一卷國朝古文約選一卷國朝古文所見集一卷附續古文辭類纂一卷
(清)平步青撰 抄本一六九
湖海文傳補小傳劄記未定稿一卷(清)平步青撰 稿本二五七
湖海文傳補小傳劄記未定稿一卷(清)平步青撰 抄本三五五
唐科目攷不分卷(清)平步青撰 稿本五三三
第五八册
唐科目考不分卷(清)平步青撰 稿本一
唐科目攷不分卷(清)平步青撰 抄本一一三
五代宋元科目攷二卷(清)平步青撰 稿本二二九
五代宋元科目攷二卷(一)(清)平步青撰 稿本五四七
第五九册
五代宋元科目攷二卷(二)(清)平步青撰 稿本一
國子監進士題名碑録九卷(清)平步青撰 稿本 存一卷(卷八)一二七
西漢宰相攷一卷東漢宰相攷一卷五代宰相攷一卷宋宰輔攷一卷明宰輔攷一卷明列輔起家攷一卷復社姓氏録一卷(清)平步青撰 稿本二八一
西漢宰相攷一卷東漢宰相攷一卷五代宰相攷一卷宋宰輔攷一卷明宰輔攷一卷明列輔起家攷一卷南都防亂公揭一卷復社姓氏録一卷大將軍襍號將軍一卷(清)平步青撰 抄本四四三
第六〇册
殘明百官簿四卷(清)平步青輯 稿本 清平宜生題簽一
殘明百官簿四卷(清)平步青輯 稿本一九三
唐宋八大家文棷書評目一卷(清)平步青撰 稿本四七五
芬陀利華館藏書目一卷(清)平步青撰 稿本五七九
第六一册
園叢書初定總目一卷(清)平步青編 稿本一
燃藜餘照一卷補遺一卷(清)平步青撰 稿本五三
燃藜餘照一卷補遺一卷(清)平步青撰 抄本 楊越批校一七九
燃藜餘照一卷補遺一卷(清)平步青撰 抄本三二五
文棷目不分卷(一)(清)平步青撰 稿本四六五
第六二册
文棷目不分卷(二)(清)平步青撰 稿本一
第六三册
國朝文棷總目一卷(清)平步青撰 稿本一
星軺便覽一卷(清)平步青輯 抄本二七一
南輶紀程二卷附一卷(清)平步青撰 稿本四〇一
第六四册
毛西河先生年譜殘稾一卷(清)平步青校輯 稿本一
毛西河先生年譜殘稾一卷(清)平步青校輯 稿本一三三
兩負堂札記不分卷(清)平步青撰 稿本二二七
瀫祭值年祭簿總目一卷(清)平步青撰 稿本 周作人題記三九一
書畫見聞録不分卷(清)平步青撰 稿本 清平宜生題簽四七三
第六五册
三十六宜華隖摭談一卷(清)平步青撰 稿本一
釋諺一卷(清)平步青撰 稿本一一一
嘈雜一卷(清)平步青撰 稿本二一七
文稿不分卷(一)(清)平步青撰 稿本四四一
第六六册
文稿不分卷(二)(清)平步青撰 稿本一
安越堂外集不分卷(清)平步青撰 楊越抄本 周作人題記二四五
第六七册
郵筒存檢一卷(清)平步青撰 稿本一
霞外山人書翰不分卷(清)平步青撰 稿本一九一
棟山牘存不分卷(一)(清)平步青撰 稿本三八七
第六八册
棟山牘存不分卷(二)(清)平步青撰 稿本一
棟山存牘不分卷(清)平步青撰 稿本二七一
致平步青信札(清)萬青藜等撰 稿本 清平宜生題簽四六三
第六九册
越吟殘草一卷(清)平步青撰 稿本一
越吟殘草一卷(清)平步青撰 抄本四九
賦論不分卷(清)平步青撰 稿本一四一
袁文箋正斠識□□卷(清)平步青撰 稿本 存一卷(卷一)二〇三
袁文箋正斠識□□卷(清)平步青撰 稿本 存一卷(卷一)三五三
小倉山房尺牘注略不分卷(清)平步青撰 稿本四六七
第七〇册
小倉山房尺牘注畧不分卷(清)平步青撰 稿本一
文筑附録不分卷(清)平步青撰 抄本二五五
最勝録一卷(清)平步青撰 稿本四六七
第七一册
最勝録一卷(清)平步青撰 稿本一
最勝録一卷(清)平步青撰 抄本九一
香雪崦丵書二十種(存十四種)(一)
香雪崦丵書二十種總目 楊越抄本 楊越題跋一八三
宋史叙録一卷(清)平步青 撰 稿本二二九
宋史叙録一卷修明史史臣表一卷(清)平步青 撰 抄本三五七
文廟從祀議攷略二卷(一)(清)平步青 撰 稿本四七五
第七二册
香雪崦丵書二十種(存十四種)(二)
文廟從祀議攷略二卷(二)(清)平步青 撰 稿本一
國朝館選爵里諡法考續三卷(清)平步青 撰 稿本 存一卷(續卷九)三三一
國朝館選爵里諡法考續三卷(清)平步青 撰 稿本三八一
南書房入直諸臣攷略一卷尚書房入直諸臣攷略一卷(清)平步青 撰 稿本 清平宜生題簽四九五
第七三册
香雪崦丵書二十種(存十四種)(三)
南書房入直諸臣攷畧一卷尚書房入直諸臣攷畧一卷(清)平步青 撰 稿本一
尚書房入直諸臣攷畧一卷南書房入直諸臣攷畧一卷(清)平步青 撰 稿本一一九
南書房入直諸臣攷畧一卷尚書房入直諸臣攷畧一卷 (清)平步青 撰 稿本二四九
召試博學鴻儒攷略一卷召試博學鴻詞攷略一卷薦舉經學攷略一卷(清)平步青 撰 稿本三四九
第七四册
香雪崦丵書二十種(存十四種)(四)
召試博學鴻儒攷畧一卷召試博學鴻詞攷畧一卷薦舉經學攷畧一卷(清)平步青撰 稿本一
大考翰詹攷畧二卷(清)平步青 撰 稿本二一三
大考翰詹攷略二卷(一)(清)平步青 撰 抄本四五三
第七五册
香雪崦丵書二十種(存十四種)(五)
大考翰詹攷略二卷(二)(清)平步青 撰 抄本一
越中科第表二卷(清)平步青 撰 稿本 存一卷(卷二)一〇九
越中科第表二卷(一)(清)平步青 撰 抄本 楊越校二八五
第七六册
香雪崦丵書二十種(存十四種)(六)
越中科第表二卷(二)(清)平步青 撰 抄本 楊越校一
越中科第表二卷(清)平步青 撰 抄本二八七
第七七册
香雪崦丵書二十種(存十四種)(七)
羣書斠識初稾不分卷(一)(清)平步青 撰 稿本 雪扶題記一
第七八册
香雪崦丵書二十種(存十四種)(八)
羣書斠識初稾不分卷(二)(清)平步青 撰 稿本 雪扶題記一
羣書斠識(一)(清)平步青 撰 稿本三五三
第七九册
香雪崦丵書二十種(存十四種)(九)
羣書斠識(二)(清)平步青 撰 稿本一
霞外攟屑十二卷附一卷(一)(清)平步青 撰 稿本 存十二卷(卷一至七、九至十二、 附一卷)三一七
第八〇册
香雪崦丵書二十種(存十四種)(一〇)
霞外攟屑十二卷附一卷(二)(清)平步青 撰 稿本 存十二卷(卷一至七、九至十二、附一卷)一
第八一册
香雪崦丵書二十種(存十四種)(一一)
霞外攟屑十二卷附一卷(三)(清)平步青 撰 稿本 存十二卷(卷一至七、九至十二、附一卷)一
第八二册
香雪崦丵書二十種(存十四種)(一二)
霞外攟屑十卷(一)(清)平步青 撰 抄本一
第八三册
香雪崦丵書二十種(存十四種)(一三)
霞外攟屑十卷(二)(清)平步青 撰 抄本一
第八四册
香雪崦丵書二十種(存十四種)(一四)
霞外攟屑十卷(三)(清)平步青 撰 抄本一
樵隱昔寱□□卷(清)平步青 撰 稿本 清平宜生題簽 存一卷(卷六)一八五
樵隱昔寱二十卷(清)平步青 撰 稿本 存四卷(卷十二至十五)二一七
第八五册
香雪崦丵書二十種(存十四種)(一五)
樵隱昔寱二十卷(清)平步青 撰 楊越抄本 周作人題記并跋存 十卷(卷六至十五)一
樵隱昔寱二十卷(一)(清)平步青 撰 稿本 存十四卷(卷六至十九)四六三
第八六册
香雪崦丵書二十種(存十四種)(一六)
樵隱昔寱二十卷(二)(清)平步青 撰 稿本 存十四卷(卷六至十九)一
樵隱昔寱二十卷(一)(清)平步青 撰 稿本三三七
第八七册
香雪崦丵書二十種(存十四種)(一七)
樵隱昔寱二十卷(二)(清)平步青 撰 稿本一
樵隱昔寱二十卷(清)平步青 撰 清刻本 汪曰楨、夏燮圈點并跋 存一卷(卷二十)五三七
陶方琦專集
第八八册
漢孳室遺著七種七卷(清)陶方琦撰(清)姚振宗 整理 清光緒會稽徐氏鑄學齋抄本一
鄭易小學一卷(清)陶方琦撰 稿本一六三
韓詩遺説補一卷(清)陶方琦撰 清抄本二三一
爾雅漢學證義二卷(清)陶方琦撰(清)姚振宗輯 稿本 清陶濬宣校 孫同康簽校二五九
第八九册
埤倉輯本二卷考異一卷(三國魏)張揖撰(清)陶方琦 輯 附廣倉輯文一卷考異一卷
(南朝梁)樊恭撰(清)陶方琦 輯 民國二十八年(1939)武林葉氏抄本一
許君年表藁一卷附淮南參正殘草一卷説文古讀攷一卷又一卷(清)陶方琦撰 (清)姚振宗 校補 稿本一六七
淮南許高注二家異同考二卷(清)陶方琦撰(清)譚獻等 校勘 稿本二七一
淮南許高二注異同攷二卷(清)陶方琦撰 稿本 存一卷(卷上)三八三
淮南許注異同詁補遺一卷續補一卷(清)陶方琦撰 稿本四六三
雜抄一卷(清)陶方琦撰 稿本五三七
第九〇册
六朝剽華二卷(清)陶方琦撰 稿本 陶馨遠題記 存一卷(卷上)一
陶湘麋學使詩文遺稿不分卷(清)陶方琦撰 清同治十年(1871)稿本 陳慶均題記一〇一
湘麋館遺墨粹存一卷(清)陶方琦撰 稿本 清樊增祥點評一九九
潠廬初稿四卷(清)陶方琦撰 稿本 清陶在新等題記二九七
琳青書館詩藁二卷(清)陶方琦撰 稿本 清陶濬宣題識四〇一
琳青書館詩藁二卷附道咸同光四朝詩一卷(清)陶方琦撰 民國抄本四七五
琳清仙館詞藳二卷(清)陶方琦撰 稿本 清孫德祖題簽 清秦樹敏等題識五六五
咸同間名人詩箋不分卷(清)李慈銘樊增祥 陶方琦等 撰 稿本六一五
陶濬宣專集
第九一册
通鑑長編紀事本末補佚十卷(清)陶濬宣 輯補 稿本 存八卷(卷一至二、五至十)一
第九二册
官階古稱攷不分卷(清)陶濬宣輯 稿本一
國朝紹興詩録小傳不分卷(清)陶濬宣輯 稿本二五
入剡日記不分卷(清光緒元年二月五日至二十九日)(清)陶濬宣撰 稿本 清陶方琦題簽清秦樹敏 馬賡良 陶方琦 孫德祖 余紹宋題跋一一九
海州病中日記一卷(清光緒十三年四月二十六日至七月二十七日)(清)陶濬宣輯 稿本一六七
東湖記一卷(清)陶濬宣輯 稿本一九三
稷山所見金石目一卷(清)陶濬宣輯 稿本二〇三
金石隨筆一卷(清)陶濬宣輯 稿本三九一
校讐之學一卷(清)陶濬宣輯 稿本四三七
國朝史學叢書目録一卷(清)陶濬宣訂 稿本四四九
第九三册
稷山草堂碎金不分卷(清)陶濬宣輯 稿本一
通藝堂勤學卮言一卷(清)陶濬宣輯 稿本一二七
稷山讀書札記一卷(清)陶濬宣輯 稿本二一七
稷山漫録二卷(清)陶濬宣輯 稿本 存一卷(卷上)三一五
稷山論書詩一卷(清)陶濬宣輯 稿本四一五
第九四册
稷山論書詩一卷(清)陶濬宣輯 稿本 清俞樾 李慈銘 譚獻 袁昶 王繼香 宗源瀚跋一
稷山論書詩一卷(清)陶濬宣輯 稿本二一一
稷山論書詩一卷(清)陶濬宣輯 稿本三三一
書學捷要二卷(清)朱履貞撰 清同治十一年(1872)陶濬宣抄本書學捷要補一卷
(清)陶濬宣輯 稿本四三三
第九五册
稷山楹語三卷(清)陶濬宣輯 稿本一
稷山樓分類詩選不分卷(清)陶濬宣輯 稿本一七五
稷山樓詩文稿不分卷(清)陶濬宣撰 稿本二二三
稷山樓文稿一卷(清)陶濬宣撰 稿本三〇一
稷山今體詩鈔不分卷(一)(清)陶濬宣撰 稿本三二三
第九六册
稷山今體詩鈔不分卷(二)(清)陶濬宣撰 稿本一
稷山樓詩選四卷(清)陶濬宣輯 稿本一五三
稷山樓文選不分卷(一)(清)陶濬宣輯 稿本三八七
第九七册
稷山樓文選不分卷(二)(清)陶濬宣輯 稿本一
稷山樓今體詩鈔四卷(清)陶濬宣輯 稿本八三
國朝紹興詩録四卷(一)(清)陶濬宣輯 稿本四〇九
第九八册
國朝紹興詩録四卷(二)(清)陶濬宣輯 稿本一
國朝掌故瑣記一卷(清)陶濬昌輯 稿本五一三
王繼香專集
第九九册
王孝子事略一卷(清)王繼香輯 清抄本一
王繼香日記不分卷(清同治六年九月十九至同治七年底)(清)王繼香撰 稿本一二一
王繼香日記不分卷(清同治九年)(清)王繼香撰 稿本二九一
越中古刻九種(清)王繼香輯 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石印本四一三
文羼不分卷(一)(清)王繼香編纂 清同治三年(1864)至清光緒十年(1884)稿本四三三
第一〇〇册
文羼不分卷(二)(清)王繼香編纂 清同治三年(1864)至清光緒十年(1884)稿本一
第一〇一册
聯襍録不分卷(清)王繼香輯 清同治六年(1867)至光緒三年(1877)稿本
王繼穀題記一
醉盦硯詺一卷枕湖樓藏硯銘一卷(清)王繼香撰 清光緒五年至二十五年(1879—1899)稿本清徐樹銘題簽二〇一
止軒集不分卷(一)(清)王繼香撰 稿本三一五
第一〇二册
止軒集不分卷(二)(清)王繼香撰 稿本一
第一〇三册
醉吟草二十五種三十五卷(一)(清)王繼香撰 稿本一
第一〇四册
醉吟草二十五種三十五卷(二)(清)王繼香撰 稿本一
第一〇五册
醉吟草二十五種二十五卷止軒序跋一卷(清)王繼香撰 清光緒稿本一
百悔辭不分卷(清)王繼香撰 清光緒稿本三四一
第一〇六册
止軒文習初草四卷文蜕初草一卷(一)(清)王繼香撰 稿本 清鮑臨 沈景修 陶濬宣 陳璚題簽一
第一〇七册
止軒文習初草四卷文蜕初草一卷(二)(清)王繼香撰 稿本 清鮑臨 沈景修 陶濬宣 陳璚題簽一
止軒文習外編不分卷(清)王繼香撰 清光緒稿本二八三
止軒題跋一卷(清)王繼香撰 稿本四五三
第一〇八册
止軒散體文鈔一卷(清)王繼香撰 清抄本一
駢文類組五卷(一)(清)王繼香編 清光緒十一年(1885)稿本一二九
第一〇九册
駢文類組五卷(二)(清)王繼香編 清光緒十一年(1885)稿本一
第一一〇册
王繼香文稿一卷(清)王繼香撰 清光緒稿本一
先賢王繼香先生遺稿不分卷(清)王繼香撰 稿本八三
醉盦詞不分卷(清)王繼香撰 清光緒三十年(1904)稿本清潘祖蔭 陳璚題簽二七三
醉盦詞别集二卷(清)王繼香撰 稿本 清陳璚 沈景修題簽清李慈銘 沈景修 陸詒經 伊立勳 陶方琦 文悌 馬賡良 孫德祖 譚獻 桂坫題記 清馬寶瑛題款 清應寶時批并題記 四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