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 | 广州大典研究(2021年第1辑 总第7辑)
传承文明 · 服务学术
广州大典研究
(2021年第1辑 总第7辑)
编著者:刘平清 主编
定价:88.00元
ISBN:978-7-5013-7364-2
出版时间:2021年11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内容简介
卷首语
本辑为曲艺戏曲研究专辑,共收录文章 17 篇,分为“人物风采”“文献挖掘”“传承传播”“成果应用”“曲艺探究”五个栏目。
“人物风采”栏目有文章 2 篇。《论靓少佳的艺术精神》,勾勒出在粤剧舞台耕耘 60 余年,影响遍及省港澳地区及新、马、越、美、加等国家的粤剧南派(靓派)小武靓少佳的艺术形象,总结其艺术贡献,归纳其表演生涯中始终恪守的艺术精神。《黄滔师傅粤剧粤曲文献文物贡献概述》一文,记述从艺粤剧 80 年的黄滔,从省港而至加拿大,在撰写整理加西粤剧社团历史、协助捐赠粤剧文物文献、推动粤剧海外传播等方面所作的卓著奉献。
“文献挖掘”栏目收录文章5篇。《“三国”故事题材潮州歌初探》一文,通过对两种“三国”题材潮州歌唱本的分析,指出潮州歌中的“三国”唱本是基于清末城市商贸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在说唱文学风行、印刷技术革新的背景下,经由书坊的商业化运作而产生,其在妇女形象刻画、英雄心理描写以及抒情性与娱乐性方面,表现出异于小说原著的民间说唱本色,在宣传推广小说原著、普及建构三国历史知识以及社会教化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发挥重要功能。《粤讴研究百年回顾及思考》一文,梳理百年来粤讴研究历程,指出当前仍有散落海外的粤讴作品亟待整理,粤讴研究仍可拓宽研究视角,仍有拓展空间。《莆仙戏与潮剧的历史关系探究》一文,通过对莆仙戏和潮剧的传统剧目的对比分析,揭示两者具有共同的南戏遗迹,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交流和联系,同时指出这种关系所根源的地理历史渊源。《清末民初潮音戏题材探析》一文,指出清末民初潮音剧本题材主要来源于传统戏曲小说故事与社会风俗热点时事,通过人物塑造来表现清末民初潮汕地区多样化的社会生态及社会转型中的新旧观念冲突。《粤剧文化对国家戏改的因应——以新中国初期粤剧〈山东响马〉论战事件为中心》一文聚焦新戏改,记述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化改造过程中,作为地方戏曲改造的缩影,粤剧《山东响马》屡禁屡放,引起论战数年的事件,透视出新中国初期在文艺政治化的影响下,地方戏曲文化对国家戏改的因应存在难以调适的一面。
“传承传播”栏目主要研究地方曲艺戏曲的传承传播历史,收文章4篇。粤剧、南音作为传承粤韵、弘扬经典的重要载体,是岭南地区重要的文化瑰宝。随着广府文化向周边的辐射及粤籍移民播迁于海外,粤剧、南音得以在岭南乃至海外传播与传承。《梧州城市粤剧演剧空间叙事(1850—1949)》一文,对《广西地方戏曲史料汇编》梧州市专辑资料进行爬梳,还原1850至1949年百年间梧州上演粤剧的演剧空间,发现梧州深受广府文化浸润,戏剧舞台被“广东的戏班所独占”,实为粤剧省港班在广州、香港、澳门以外的又一同质化演剧舞台。《岭南戏剧译介的海外传播与接受——以粤剧为例》一文,梳理了国内外学者粤剧译介研究的现状,建议粤剧译介研究当以国外译介为重点,以多元翻译理论为指导,提升粤剧的翻译质量,从而促进粤剧在海外的保护和传承。《敦煌剧坊与粤剧在新加坡的传承与发展》一文,以新加坡粤剧团——敦煌剧坊为考察对象,展现该剧团应对多元文化环境中粤剧衰退困局,在粤剧传承与推广、提升粤剧城市形象及跨文化实践等方面所作的努力和贡献,呈现粤剧在新加坡获得新生的发展路径。《新马汉文报刊载广府南音研究》一文,立足新马《叻报》《南侨日报》等10家汉文报刊所刊载的广府南音,对新马南音进行艺术简析,指出这些南音继承了广府南音的一些特质,又突破了原有的艺术体制而有所创新。
“成果应用”栏目收录文章4篇。在粤曲说唱中,粤语方言俯拾皆是,谐音双关,生动风趣,深受本地民众喜爱;但对于外地读者来说,就如“鸡同鸭讲”。《清末民国粤曲说唱文献方俗语选释》一文,从粤曲说唱文献中选取方俗语九则进行疏说,示例经典,按语精准,趣味横生。《粤剧〈晨妻暮嫂十六场〉泥印本考释及其价值》一文,通过史料梳理、文本分析、函询与线上访查等方法,对《广州大典·曲类》所收该剧本的收藏情况、文献特征、版本等进行考释,并结合剧本中具体场次内容,研究其剧本形态与创作特点,指出此剧本在民国时期粤剧编剧风格研究、舞台应用、编剧文存、文本保护标识等方面的价值。《木鱼书上的版本名词释义》一文,从木鱼书中所题版本名词入手,对“电版”“机器板”等词释义,介绍各种版本的制版方法,为木鱼书的版本鉴定提供可靠依据,同时展示了清末民初在西方印刷术冲击下的广东出版业所出现的新技术和新局面。《木鱼书及其版本》一文,以《广州大典·曲类》收录文献为据,就木鱼书的起源、异同、编撰、刊刻、版本、著录等问题作了深入探讨。
“曲艺探究”栏目有文章2篇。《光明曲艺队广府南音学习体验》一文,记述在光明曲艺队学唱广府南音的经历,运用音乐人类学等研究方法进行田野调查,从而深刻体验传统音乐文化,探寻传统音乐的魅力,提炼广府南音的艺术特征。《粤曲小曲的编撰及音乐特色探究——以〈新兴粤曲集《第三集》特大号〉为例》一文,通过梳理和研究具体曲目,分析粤曲小曲曲目地方性和题材时代性的特点,指出其曲调结构简单、易学易唱的特色,以及在20世纪20至40年代对粤曲粤剧音乐有影响个人风格、加强俚俗化和多元化的作用。
盛世修典,太平纂帙。2020年11月,适值《广州大典·曲类》出版一周年,我们举办了“地方曲艺与戏曲专题研讨会”。在征集到的参会论文中,选取与集刊编纂宗旨相符的论文17篇,完成了本辑组稿。因是会议的命题作文,又圉于新冠疫情,资料查找不便,个别文章的史料略显单薄,仍有深挖的空间。但总体来说,本辑文章主题鲜明、角度多元,还是下了功夫。《广州大典·曲类》“照着讲”已基本完成,《广州大典研究》集刊“接着讲”期待出新、出彩。
张玉华 黄小高
内页欣赏
目 录
人物风采论靓少佳的艺术精神 谢伟国 / 3黄滔师傅粤剧粤曲文献文物贡献概述 徐燕琳 杨海城 / 19文献挖掘“三国”故事题材潮州歌初探 纪德君 陈 新 / 31粤讴研究百年回顾及思考 张翠玲 / 42莆仙戏与潮剧的历史关系探究 张丽娟 / 57清末民初潮音戏题材探析 钱瑞帆 / 71粤剧文化对国家戏改的因应——以新中国初期粤剧《山东响马》论战事件为中心 黄嘉良 / 81传承传播梧州城市粤剧演剧空间叙事(1850—1949) 徐海龙 / 95岭南戏剧译介的海外传播与接受——以粤剧为例 曾衍文 / 113敦煌剧坊与粤剧在新加坡的传承与发展 潘妍娜 / 120新马汉文报刊载广府南音研究 李 奎 温 静 / 131成果应用清末民国粤曲说唱文献方俗语选释 禤健聪 / 145粤剧《晨妻暮嫂十六场》泥印本考释及其价值 何 虹 / 154木鱼书上的版本名词释义 刘淑萍 / 167木鱼书及其版本 林子雄 / 174曲艺探究光明曲艺队广府南音学习体验 古新颖 / 191粤曲小曲的编撰及音乐特色探究——以《新兴粤曲集〈第三集〉特大号》为例 钟雄威 / 206征稿启事 / 222
你可能还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