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 | 予知识以殿堂:国家图书馆馆舍建设(1975—1987)口述史

图书馆学编辑室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24-09-14



予知识以殿堂:国家图书馆馆舍建设(1975—1987)口述史


黄克武 谭祥金 金志舜等 口述李东晔 采访整理ISBN:978-7-5013-7234-8平装 小16开定价:88.00元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以口述历史的形式展现了1975—1987年间国家图书馆南区(原北京图书馆新馆)建设全过程。作者对参与其中的二十多位建筑师、工程师与老馆员进行采访并整理成文。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北京图书馆新馆方案设计、12年的建设历程(1975—1987)、业务规划与搬迁、用尊重的方法去整修。这些亲切的口述故事组成了珍贵的历史记忆,让我们对以“北京图书馆新馆”为代表的我国公共文化建筑史有所了解,并对我国图书馆事业从传统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窥见一斑。

作者简介


李东晔,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人类学博士。研究方向为艺术人类学、文化遗产研究与流行文化研究等。出版专著《从租界到风情区》《消费时代的藏与玩》,译著《积极性格图解》《艺术人类学》等。


前言



围绕一座建筑的口述史

(节选)

李东晔

1998 年12 月12 日,北京图书馆改称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前身是京师图书馆。20世纪初,在变法图强和西学东渐的背景下,有识之士奏请清政府兴办图书馆和学堂,以传承民族文化、吸收先进科学。1909 年9 月9 日清政府批准筹建京师图书馆,馆舍设在北京广化寺。1912 年8 月27 日京师图书馆开馆接待读者。百余年来,京师图书馆曾先后更名为国立北平图书馆、北京图书馆,以及今天的国家图书馆。1975 年,北京图书馆新馆在周恩来总理的批示下立项、选址并开始设计建造。1987 年7 月1 日,北京图书馆新馆建成,同年10 月6 日开馆,10 月15 日正式对公众开放。北京图书馆新馆工程具有里程碑意义。一座国家图书馆馆舍的建造关乎的不仅仅是材料与技术的问题,更是一个国家当时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等综合国力的体现。本书以“北京图书馆新馆工程”建设过程为主要脉络,运用口述历史的方法,比照文本资料,利用当今的声像技术,对参与当年设计施工建设的建筑师、工程师和老馆员进行采访,追溯1975 年至1987 年间北京图书馆新馆工程的那段建设史:从立项、选址到建筑方案设计;从材料到施工;从新馆舍内部功能的规划布局,到各项业务的筹备;从图书资料管理方式的转变,到读者服务的提升;等等。这些鲜活的口述记录呈现出我们在以往重大文化工程建设研究中所鲜见的内容——人文精神、儒仪风范、国学传统、规矩理念等与现代化建筑功能及审美的圆满结合和统一,为国家的重大文化工程建设存留下具有“表达人格特征”的历史经验、集体记忆与声像遗产。2017 年,为配合国家图书馆计划在10 月举办的国家图书馆总馆南区建成30 周年纪念活动,在国家图书馆研究院的统一协调下,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部(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启动了“国家图书馆总馆南区建成30 周年”(以下简称“30 周年”)专题资源建设项目,由中国记忆组承担对当年参与总馆南区建设的建筑师、工程师、国图老馆员以及其他各界相关亲历者的口述史的采集和整理工作。经过短时间的准备工作,项目组于2017 年3 月30 日开机采访,分别在北京、广州、南京、上海、西安和新乡等多地进行了二十余次专访,采集口述视频素材近30 个小时。2017 年的“30 周年”项目受访者有:当初北图工程“五老方案”的设计者、“五老”中唯一健在的、95 岁的两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先生;“五老”建筑师之首、已故著名建筑师杨廷宝先生的女儿杨士英教授;当时负责北图工程的两位设总——西北建筑设计研究院97 岁的黄克武先生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93 岁的翟宗璠先生;当年参与过方案设计,而后又参与国家图书馆总馆南区改造工程评估的西北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张锦秋院士;负责国家图书馆南区改造工程的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崔愷院士;当年负责工程施工的总指挥长,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口述中多简称“三建公司”)原总经理乐志远先生;馆方负责基建工作的工程师金志舜先生;时任北京图书馆副馆长兼北图新馆规划办主任谭祥金先生;当时负责搬迁工作的韩德昌先生和北京卫戍区某营原营长李连滨;多位当时亲历搬迁工作的前辈馆员们。二十余位受访人的平均年龄接近80 岁。

本书共收入24 位受访人的21 篇口述文稿,以及20 篇采访手记。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北京图书馆新馆方案设计、12 年的建设历程(1975—1987)、业务规划与搬迁、用尊重的方法去整修。由于口述采访与事件发生已间隔30余年,很多受访者年事已高,表述中存在一些口误或遗漏。因此,为了方便阅读,我们在文稿整理过程中,在尊重口述实录的前提下以注释等形式对文字进行了必要的修正和补充。此外,为了便于读者更好地了解当时的历史与事件经过,我们特意挑选了两篇本书受访人的旧作附录于本书末尾,供大家参考:谭祥金的《北京图书馆新馆工程纪事(1975—1987)》与黄克武、翟宗璠、金志舜的《北京图书馆新馆工程概况》。


内页欣赏




目  录



前言  围绕一座建筑的口述史 / 001

 
第一章  北京图书馆新馆方案设计 / 013
我与“五老方案”  吴良镛 / 015
与杨廷宝先生一起设计北图新馆  黄伟康 / 020
我的父亲杨廷宝  杨士英 / 029
回忆杨廷宝先生  黎志涛 / 035
从北图方案到国图改造  张锦秋 / 041
书库居中的方案  冯钟平 / 050
北图工程最年轻的建筑师  王贵祥  李群 / 056
 
第二章  12年的建设历程(1975—1987) / 067
与北图相伴12年  黄克武 / 069
我做的工程都很漂亮  翟宗璠 / 079
做了一辈子总指挥长  乐志远 / 088
我画了整个东立面  沈三陵 / 102
北图工程的室内设计  饶良修 / 110
源远流长  李化吉 / 119
沟通与合作  金志舜 / 128
 
第三章  业务规划与搬迁 / 151
与图书馆相伴一生  谭祥金  赵燕群 / 153
认真工作每一天  富平 / 175
业务工作的恢复与发展  黄俊贵 / 193
大搬迁  韩德昌 / 200
国图1987  李连滨 / 214
突击队精神  马小林  姚家华 / 225
 
第四章  用尊重的方法去整修  崔愷 / 235
 
附录一  北京图书馆新馆工程纪事(1975—1987)  谭祥金 / 250
附录二  北京图书馆新馆工程概况  黄克武  翟宗璠  金志舜 / 262
后记 / 269


■ 文章来源: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图书馆学编辑室
供稿 | 邓咏秋、张晴池    编辑 | 杨洋监制 | 隋

审核 | 弘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