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圣华 | 《浙学未刊稿丛编》前言

李圣华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24-09-14
浙學興於南宋,乃儒學的一次新變。崛起雖晚,却很快成爲傳統學術的重要源流,明代一度標建高幟,蔚爲“顯學”。作爲具有兩浙地域特色的“非地域性”學術,千餘年來,浙學對中華文化産生了廣泛深遠的影響。從生成上看,興於南宋,東萊之學、永康之學、永嘉之學爲其標誌,浙東乃其“祖庭”,故後世稱“浙東之學”。從淵源上看,近接北宋周程之學,遠接漢學,上溯孔孟。朱熹理學、陸九淵心學盛傳兩浙,與東萊之學、永嘉之學合流,并爲浙學源頭。從傳播上看,自南宋至明初,婺州爲中心,明中葉而後,中心移至紹興、寧波。然播傳不限兩浙,影響及於天下,無論東萊之學,還是陽明之學、梨洲之學,海内宗之。從特質上看,雖源出周程,但獨具特質:經史并重,乃至“經史不分”;重經世,强調實學事功;重文獻,并采漢、宋,博收廣蓄;綜會兼容,不避“博雜”。從流派上看,自南宋至晚近成一大學脉,學脉内又有學派之分,如東萊中原道統、永康事功、永嘉經制,又如北山、深寧、東發、陽明、蕺山、梨洲諸學派,各自在中國學術思想史上樹立里程碑。

晚近以來,西學興而舊學衰,學者習新黜故,積久而成傳統學術斷層。百餘年間,浙學血脉若斷若續。二十一世紀以來,賴吳光、黄靈庚、董平諸先生倡導,浙學研討復興。興復古學,道合日衆,我們進而倡議編纂《浙學文獻集成》,惜艱於施行。浙江圖書館從事《兩浙文叢》之役,首編擬作《兩浙未刊稿叢編》。浙江省社科聯邵清先生提議冠名“浙學”,乃删剔叢雜,輯存專門文獻,成《浙學未刊稿叢編》(以下簡稱《叢編》)。凡數百册,陸續影印刊行。兹編以專題文獻、專人文獻彙輯方式收録珍稀古籍,限於當前條件,所收範圍暫止於浙人著述,未盡合浙學廣大之義。其間作者或非浙學傳人,然著述涉言浙學,庶幾有裨於浙學發覆,仍録不遺。所收珍稀之本,如入寶山,觸手可珍。於宋、元、明浙學大家名家著述已影印或整理出版者,則力避重複,故收清人著述爲多。兹編爲浙學傳播,深入發掘浙學歷史源流、思想内藴、成就得失提供基礎文獻,雖不足稱浙學復興基石,然“椎輪爲大輅之始”,其價值自當可觀。





一、浙學淵源流變

關於浙學的源流,近人何炳松《浙東學派溯源》略及之。朱、陸、吕三家共爲浙學源頭,長期以來如何交叉融合?從金華一派到姚江一派,再到樸學浙派,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史學、經學如何互相影響,結果如何?浙學與樸學是一種怎樣的關係?諸如此類問題,皆有待探討。《叢編》爲深入發覆浙學源流提供了重要材料。

浙學源流的梳理,明清已有不少著述。專門之論,有明人陳雲渠撰《浙學譜》一卷、明末劉鱗長輯《浙學宗傳》不分卷、清人許汝稷輯《浙學傳是編》六卷、清末張廷琛撰《浙學淵源述要》不分卷。專論浙學一脉,有明人金賁亨撰《台學源流》七卷、董遵撰《金華淵源録》二卷,清人沈復粲輯《霞西過眼録》八卷。

其合浙學與宋元之學及明學、清學并論,有黄宗羲撰《明儒學案》及其發凡起例、黄百家與全祖望等纂輯補修《宋元學案》、徐世昌等纂輯《清儒學案》等。《宋元學案》《明儒學案》述浙學源流皆詳。《清儒學案》述《南雷學案》《楊園學案》《三魚學案》《西河學案》《竹垞學案》《鄞縣二萬學案》《餘山學案》《堇浦學案》《息園學案》《謝山學案》《抱經學案》《耕崖學案》《實齋學案》《南江學案》《錢塘二梁學案》《鶴泉學案》《秋農學案》《南陔學案》《鐵橋學案》《丹邨學案》《嘉興二錢學案》《柳東學案》《儆居學案》《定盦學案》《壬叔學案》《曲園學案》《越縵學案》《籀廎學案》諸學案,亦云富矣,惜構畫不成體系,源流終有未明。如《南雷學案》僅列梨洲甬上、越中弟子數人,遺查慎行等海昌門人;以爲杜煦、姜炳璋無可歸屬,列入《諸儒學案》;平步青爲一時名家,竟遺其人,實可别立“景蓀學案”;《謝山學案》末附王梓材,而遺并稱之馮雲濠;邵瑛、沈冰壺、黄璋、查揆等人皆有學,《清儒學案》未言及之。

其合浙學與儒學源流并論,有周汝登撰《聖學宗傳》十八卷、黄宗羲撰《理學録》不分卷、姜希轍撰《理學録》九卷、萬斯同撰《儒林宗派》十六卷等。

以上諸書,《浙學譜》《浙學傳是編》不傳;黄宗羲《理學録》傳世有稿本,姜希轍《理學録》傳世有清抄本,沈復粲《霞西過眼録》傳世有稿本,皆未刊,其他數種各有刻本。《宋元學案》除刻本、抄本外,更有稿本數種。《叢編》未能輯得黄宗羲《理學録》稿本,但收録姜希轍《理學録》、沈復粲《霞西過眼録》、黄璋等校補《宋元學案》。

《宋元學案》自清康熙間黄宗羲發凡起例,至道光二十六年(1846)何紹基刻成百卷,成書歷時一百七十餘年,黄宗羲、黄百家、全祖望、黄璋、黄徵乂、王梓材、馮雲濠等十餘人各有功績。所構畫宋元學術史體系,久爲學者問學津筏和學術史撰著依據。黄百家底稿、全祖望底稿大都散佚,黄璋等校補本久鑰藏室,今人習見爲何氏刻本百卷,即王梓材、馮雲濠校補本。黄宗羲、黄百家父子,黄璋、黄徵乂父子,全祖望及王、馮諸子各有何貢獻,纂修思想前後發生怎樣變化,其間得失如何?《叢編》所收《宋元學案》稿本二十册,爲認識這類問題提供了有力的材料。王、馮校補《學案》,多未見黄百家原稿,主要采用全祖望殁後散出底稿(大都藏於門人盧鎬家,部分殘稿藏於門人蔣學鏞家),即《宋元學案考略》所説“月船盧氏所藏底稿本”“樗菴蔣氏所藏底稿殘本”,間用黄璋父子校補本,即“餘姚黄氏校補本”。今盧氏、蔣氏藏本罕傳,傳者有黄氏校補本《宋元儒學案》八十六卷,其中《宋儒學案》藏中國臺灣傅斯年圖書館,《元儒學案》藏國家圖書館。《宋元儒學案》抄自黄璋等校補稿本《宋元學案》。稿本有全祖望、黄璋、黄徵乂等人手迹,校補以全氏、黄璋爲主,徵乂批校多爲校訂及注明抄寫格式。今詳作考證,知第三本《關中學案》後半部爲全氏底稿,修補於黄百家原本録副上;第五本《道南學案》爲全氏底稿,百家原本録副;第七本《豫章學案》《延平學案》,黄百家、全祖望原未分二案,其《朱松傳》以前爲全氏底稿,《朱松傳》以後爲全氏底稿,百家原本録副;第七本接下《横浦學案》有兩本,前一種爲黄璋重抄,後一種爲全氏底稿,百家原本録副。第十本《潛菴學案》《雙峰學案》《四明朱門學案》爲全氏底稿,百家原本録副;第十三本《新安學案》《木鐘學案》《鶴山學案》爲全氏底稿,百家原本録副;第十四本《西山學案》爲全氏底稿,百家原本録副;第十九本《鳴道學案》爲全氏底稿。黄氏、全氏底稿,學界久覓不得,不意於此本得見。對讀黄氏校補本、道光刊本,用文獻還原之法,析骨還肉,可以辨析諸家在《宋元學案》成書中思想異同、貢獻得失。如黄百家未立《東萊學案》《深寧學案》《麗澤諸儒學案》;全祖望别立《東萊學案》《深寧學案》;《麗澤諸儒學案》,全氏底稿未見,王、馮采黄璋父子校補,析《東萊學案》部分内容,復自作增補,成《麗澤諸儒學案》。黄百家討論宋元之學,以朱、陸爲綱,全祖望重拈朱、陸、吕并立以變化之,從黄璋到王、馮,大抵用全氏構畫體系,而皆修改未盡。

黄宗羲、姜希轍爲劉宗周高弟子,各撰《理學録》,堪稱《宋元學案》《明儒學案》之嚆矢。黄氏《理學録》,學界久以爲散佚。今人彭國翔先生披閲古籍,發現稿本尚存。是書共録濂溪學派、康節學派、河南學派、關中學派、浙學派、道南學派、湖南學派、金華學派、輔氏學派、江右學派、北方學派、明初學派、河東學派、崇仁學派、白沙學派、甘泉學派等十六學派。專立“浙學派”之目,開篇爲袁溉,注云“程氏門人,已見”。其後録門人薛季宣及後傳五十一人:薛季宣、陳傅良、蔡幼學、曹叔遠、吕大亨、章用中、陳端己、陳説、林淵叔、沈昌、洪霖、朱黼、胡時、周行己、鄭伯熊、吳表臣、葉適、周南、孫之宏、林居安、趙汝鐸、王植、丁希亮、滕宬、孟猷、孟導、厲詳、邵持正、陳昂、趙汝讜、陳耆卿、吳子良、舒岳祥、陳亮、喻偘、喻南强、陳頤、錢廓、郎景明、方坦、陳檜、金潚、凌堅、何大猷、劉範、胡括、章椿、徐碩、劉淵、孫貫、吳思齊。河南學派注云“程氏門人”,録二程門人五十二人,楊時、吕大均、吕大臨、吕希哲、袁溉皆在内。書頗可貴,惜難徵集,本編未收。黄氏《理學録》至甘泉學派止,姜氏《理學録》則始於陽明學派。第一册收陽明及門人錢德洪諸人文録、語録。第二册爲《東林學派》《蕺山學派》。《東林學派》前有《東林學派表》,始歐陽德,下爲歐陽氏傳人李春芳、萬虞愷、王宗沐、何祥、張棨、薛應旂,接爲薛門再傳顧憲成、顧允成、薛敷教,再爲顧憲成門人高攀龍。歐陽德前標“王氏門人”,顧憲成前標“薛氏門人,陽明三傳”,高攀龍前標“顧氏門人,陽明四傳”。按所述,東林學派係出陽明。萬斯同《儒林宗派》卷十五“王氏學派”,述歐陽德一支,下接胡直、薛應旂、何祥、貢安國、沈寵、王宗沐、敖銑、卓邦清;後接薛氏門人薛敷教、顧憲成、顧允成,胡直門人鄒元標;再接顧憲成門人丁元薦、史孟麟,鄒元標門人馮應京。所述與姜多合,然未列高攀龍。《明儒學案》立《東林學派》,首標顧、高。顧憲成傳言及其曾問學於薛應旂,應旂授以《考亭淵源録》,曰:“洙泗以下,姚江以上,萃於是矣。”傳又言“先生深慮近世學者,樂趨便易,冒認自然”,“而於陽明無善無惡一語,辨難不遺餘力,以爲壞天下教法,自斯言始”,“今錯會陽明之立論”,“當時之議陽明者,以此爲大節目,豈知與陽明絶無干涉。嗚呼!天泉證道,龍谿之累陽明多矣”。蓋以爲東林已逸出,故不標陽明後派。由此可見,黄、姜見解不盡合,萬氏之見與乃師亦不同。後世論東林學派,多不歸於陽明後學。就淵源論,東林雖爲陽明别調,亦可稱浙學流亞。《蕺山學派》前有《蕺山學派表》,首列唐樞,下接唐樞傳人許孚遠、錢鎮,再接許孚遠傳人劉宗周、馮從吾。唐樞下標“甘泉門人”,許孚遠前標“唐氏門人,甘泉再傳”,劉宗周前標“許氏門人,甘泉三傳”。《明儒學案》卷六十二《蕺山學案》未專强調“甘泉三傳”。《儒林宗派》卷十五述“王氏門人”,末附劉宗周與“劉氏學派”。“劉氏學派”列吳麟徵、葉廷秀、王毓蓍、祝淵、祁彪佳、何弘仁、傅日炯、劉汋、陳確、章正宸、金鉉、惲日初十二人。王梓材增注本按云:“日初下,當有闕文。”第三册爲“錢緒山學派”“龍溪學派”“鄒氏學派”“劉氏學派”,《明儒學案》分列錢弘緒、王畿入“浙中王學”,鄒守益、劉文敏入“江右王學”。第四册爲“白沙學派”“甘泉學派”,《明儒學案》分歸入《白沙學案》《甘泉學案》。姜氏《理學録》六派前各有學派表,述師承統緒。《明儒學案》所述師承則略,於姜氏所載傳人有未言及者。《儒林宗傳》卷十四歸甘泉一派入“陳氏學派”,湛若水傳唐樞,唐樞傳許孚遠,許孚遠傳馮從吾、劉宗周,卷十五别立“劉氏學派”,所述統緒大抵與姜合。卷十五“王氏學派”,與姜氏所列學派表復多相合,然不標“錢緒山學派”“龍溪學派”“鄒氏學派”“劉氏學派”“東林學派”之名。

黄、姜皆蕺山親炙弟子,交往甚密,萬斯同爲梨洲高足、蕺山再傳,三人論學脉各有側重,乃有此異。諸家之論正可參看,以辨浙學源流。沈復粲《霞西過眼録》八卷,抄撮史部諸書,專録姚江一派,編次叢雜,價值遜於《宋元學案》《理學録》,然用力爬梳搜羅,亦可備鑒觀浙學源流。





二、關於“由經入史”

何炳松論浙學興衰,概括爲“由經入史”“由史入文”八字,云:“初闢浙東史學之蠶叢者,實以程頤爲先導”,“傳其學者多爲浙東人。故程氏雖非浙人,而浙學實淵源於程氏。浙東人之傳程學者有永嘉周行己、鄭伯熊,及金華之吕祖謙、陳亮等,實創浙東永嘉、金華兩派之史學,即朱熹所目爲‘功利之學’者也”,“唯浙學之初興也蓋由經入史,及其衰也又往往由史入文。故浙東史學自南宋以至明初,即因經史文之轉變而日就衰落。此爲浙東史學發展之第一個時期”,“迨明代末年,浙東紹興又有劉宗周其人者出”,“其學説一以慎獨爲宗,實遠紹程氏之無妄,遂開浙東史學中興之新局”,“其門人黄宗羲承其衣鉢而加以發揮,遂蔚成清代寧波萬斯同、全祖望及紹興邵廷采、章學誠等之兩大史學系。前者有學術史之創作,後者有新通史之主張”,“此爲浙東史學發展之第二個時期”,“唯浙東史學第一期之初盛也,其途徑乃由經而史,及其衰也,乃由史而文。第二期演化之經過亦復如是”。“由經入史”,指由治經而好史;“由史入文”,指由治史而好文。“由史入文”未造成明清浙學之衰,何炳松判斷可疑,但所説浙學之興乃在“由經入史”,則爲確論。不過,浙學學者“經史不分”,不欲使二者相割裂,“史”也終未置於“經”上。且史學一脉發展流變遠較何氏所説複雜,非僅所謂第一時期、第二時期所能概括。

浙學之史學成就,有目共睹,《叢編》收明清稿抄本,也呈現了明清浙學經史繁榮的情况及“經史不分”的特質。

浙學史上號通儒者,首推吕祖謙,次爲王應麟、宋濂、黄宗羲。就經學言,學者長於治《易》《春秋》,《詩》《禮》之學稍可觀,《尚書》罕見專家。因傳朱學,又多擅《四書》學,如北山四先生等。《叢編》收録經解,未如史著富有,亦自不少。如《易》學著作:黄璋《周易象述》不分卷,朱駿聲《易學三種》(《易鄭氏爻辰廣義》《易經傳互卦巵言》《易章句異同》)、《易消息升降圖》、《學易札記》、《六十四卦經解》,陶方琦《鄭易小學》,黄式三《易傳通解初稿》,柯汝霖《平湖柯春塘先生易説》。《春秋》學著作:董守諭《春秋簡秀集》、朱駿聲《春秋左傳識小録》《春秋闕文考》《春秋平識》《春秋三家異文覈》《春秋亂賊考》、陶方琦《春秋左氏古經漢義補證》、王紹蘭《春秋説》。《詩》學著作:沈近思《學詩隅見録》、沈冰壺《沈氏詩醒八牋》、姚燮《詩問稿》、陶方琦《韓詩遺説補》。《禮》學著作:王紹蘭《周人禮説》《儀禮圖》等。此外,經説尚有黄以恭《愛經居經説》,《四書》學著述有方楘如《四書考典》。以上大都清人之作。當然,這并不意味宋、元、明浙學經解少,乃《叢編》專收“未刊稿抄本”使然。總體以觀,清人經解一方面承續浙學“經史不分”傳統,另一方面深受清代樸學風氣影響,并以小學考據見長。

《叢編》收史著數量、卷帙遠超過經解。由於立意“未刊”,僅收稿抄本,故吕祖謙《大事記》《十七史詳節》、王益之《西漢年紀》、黄震《古今紀要》、王應麟《通鑑地理通釋》、胡三省《資治通鑑音注》《通鑑釋文辯誤》、王褘《大事記續編》、黄宗羲《明儒學案》等經典之作,因有刻本,甚乃宋元珍槧,不復采録。黄宗羲史著多種,整理本《黄宗羲全集》已收,《叢編》不重複收録。清初浙學三部史學名著,即張岱《石匱書》、談遷《國榷》、萬斯同《明史》,未刻行。《石匱書》存稿本(殘)、清抄本(殘)。《國榷》傳清初抄本(殘)、清抄本、清胡蕉窗抄本(殘)等。萬氏《明史》存清抄本四百十六卷,又有清抄本《明史紀傳》三百十三卷(殘),稿本《明史列傳稿》二十二卷,清抄本《明史列傳稿》二百六十七卷。今以《石匱書》《明史稿》已影印,《國榷》已整理,捨而弗録。《叢編》所收稀見文獻,史部諸類幾盡涵蓋,而傳記最多,其次爲政書、地理、金石考、雜史。收録情况如下:

紀傳之史,如杭世駿《金史補》、平步青《宋史叙録》。編年之史,如沈德符《歷代正閏考》。紀事本末,如陶濬宣《通鑑長編紀事本末補佚》。雜史,如朱駿聲《秦漢郡國考》《孔子紀年》、陶濬宣《官階古稱考》《國朝掌故瑣記》。史表,如俞汝言《崇禎大臣年表》。史鈔,如沈赤然《後漢搴英》、傅以禮《史鈔》。史評,如孫德祖《讀鑑述聞》、馬青《史繩》。譜牒,如向洪上等修《向氏家乘》、孫峻《孫氏家乘》。政書,如平步青《星軺便覽》《國朝館選爵里謚法考》、傅以禮《明謚考》《明謚考略》。詔令奏議,如何煟《兩漢制詔》、閔鶚元《奏稿》、王文韶《退圃老人直督丙申奏議》《直督奏議》、林啓《奏議公文遺稿》、吳慶坻《奏稿録要》。地理類,如鄭元慶《湖録》、沈復粲《大善寺志稿》、孫峻《天竺續志備稿》《六和塔志》、許良謨《花溪志補遺》、祝定國《花溪備忘録》、丁丙《杭城坊巷志》、金明全《紹興風俗志》、杭世駿《武林覽勝記》、陶濬宣《東湖記》、管庭芬《越遊小録》。金石考,如吳東發《金石文跋尾》《吳侃叔吉金跋》、管庭芬《錢譜》、傅雲龍《籑喜廬訪金石録》、洪頤煊《倦舫碑目》、陶濬宣《金石隨筆》《稷山所見金石目》。目録,如管庭芬《海昌經籍志略》、陶濬宣《國朝史學叢書目録》。

傳記又以總傳、日記、年譜、職官類爲多。如屠本畯《三史統》、項聖謨《歷代畫家姓氏考》、萬言《明女史》、沈冰壺《勝國遺獻諸人傳》《勝國傳略》《本朝諸公傳》、朱駿聲《吳中朱氏史傳》、平步青《國朝文録小傳》《燃藜餘照》《唐文粹補小傳》《南書房入直諸臣考略》、陶濬宣《國朝紹興詩録小傳》、傅以禮《明史續編》《傅氏先世事實編》、沈景修《禾郡項氏事略》、吳慶坻《辛亥殉難記》、平步青《國子監進士題名碑録》《唐科目考》《五代宋元科目考》、孫德祖《兩朝會狀録》、王繼香《王孝子事略》、查慎行《壬申紀遊》、姚祖同《南歸紀程》《金陵行紀》、管庭芬《日譜》、平步青《南輶紀程》、陶濬宣《海州病中日記》《入剡日記》、王繼香《日記》、沈景修《蒙廬日記》、吳慶坻《使滇紀程》《入蜀紀程》、平步青《西漢宰相考》《東漢宰相考》《五代宰相考》《宋宰輔考》《明宰輔考》《明列輔起家考》《復社姓氏録》《殘明百官簿》、葉嘉棆《葉文定公年譜》、孫衣言《葉文定公年譜》、韓系同《毛西河先生年譜殘稿》、陶方琦《許君年表稿》、嚴烺《自撰年譜》、朱蘭《黄梨洲先生年譜稿》《補讀室自訂年譜》《舜水先生年譜稿》、黄雲眉《南江先生年譜初稿》。

以上史著,稿本居多。《歷代正閏考》《明女史》《湖録》《崇禎大臣年表》《金史補》《武林覽勝記》等皆知名於世。鄭元慶《湖録》一百二十卷,大都散佚,《叢編》收初稿本五卷殘帙,計一百十六葉,另題跋六葉。元慶字子餘,號芷畦,歸安人。沉酣載籍,肆力著述。應聘纂修《湖州府志》,書成未刻。自嘆數十年心力,不忍弃之,遂别成《湖録》,當時僅刻傳二卷。覽者服其精博,全祖望《鄭芷畦窆石志》稱其“苕中文獻之職志”。乾隆初年,胡承謀修《湖州府志》,援以爲據。周中孚《鄭堂讀書記》卷三十二云:“其原稿即爲胡《志》所取材,止有初稿在吾鄉楊拙因處,并原稿爲胡氏取去。”《[雍正]浙江通志》、阮元《兩浙金石志》、陶元藻《全浙詩話》、丁丙《善本書室藏書志》、陸心源《三續疑年録》《吳興金石記》及汪曰楨《湖蠶述》,頗徵述《湖録》。杭世駿《武林覽勝記》未刻,吳慶坻《蕉廊脞録》卷五云:“堇浦先生著《武林覽勝記》四十二卷,無刻本。友石山房高氏藏鈔本,題‘仁和杭世駿大宗輯,東里盧文弨召弓校’。”《叢編》所收即此本。《兩浙經籍志》稱是書“乃攟拾浙中舊志,增益舊聞,而補采搜討之功,獨爲詳備”,“今存此一書,猶見當時典章文物也”。世駿研治諸史,著《史記考證》七卷、《後漢書百官志》五卷、《漢爵考》一卷、《漢書蒙拾》三卷、《後漢書蒙拾》二卷、《三國志補注》六卷、《晉書補傳贊》一卷、《諸史然疑》一卷等。《叢編》收其《金史補》不分卷,民國二十六年影抄本,封題“影録仁和瞿氏清吟閣原鈔稿本”,共九册。《中國古籍總目》未著録此本。是書與厲鶚《遼史拾遺》二十四卷,皆效劉昭、裴松之注史之法,補正史之闕,爲研治宋、金、遼三史需備舊籍。

有清一代,浙學史學大盛,乃清代史學最重要的一支。其統緒有自,研治明史頗爲顯著,近源可追溯至明末私撰史著風氣,真正發軔則是張岱作《石匱書》,談遷撰《國榷》,查繼佐作《罪惟録》,黄宗羲與門人萬斯同、邵廷采等爲存明史,撰著私史。浙學傳人接緒黄、萬,推轂探研明史之盛。《叢編》所收乏宏製,但可觀者不少。如俞汝言《崇禎大臣年表》、萬言《明女史》、沈冰壺《勝國遺獻諸人傳》《勝國傳略》、傅以禮《明史續編》、平步青校補《殘明百官簿》等,可見浙派史學旨趣所在。俞汝言爲明遺民,其《崇禎大臣年表》稿本一卷,記一朝殿閣、部院大臣,末附弘光南都即位大臣表。《自序》云:“論者以明而過察,信任不專,以致群臣畏罪,相爲欺蔽。然不思人臣委身事主,惟所任使,位卑職輕,則曰非我任也。及都右職,則曰委任不專也。又曰好疑用察,救過不暇也。是則無一之可爲歟?迨至君呼籲而求助,臣邅迴而不前,壞不可支,歸之氣數”,“爲是説者,是左聖明,長奸佞,設辭以助惡也。即無論其他,五十輔臣中,力排衆議、任相十年者有之,起自外僚、特簡政地者有之,奪情召用、出入將相者有之,釋褐三載、即首端揆者有之。任非不專也,察非過用也,而效忠殫職,何鮮聞也?”反思明亡之由、崇禎政亂之故,駁斥時人將亡明歸於崇禎“明而過察,信任不專”。崇禎亡國,實録未作。俞氏此作存史,簡明而確,便於觀覽,可與《國榷》及民間私撰《崇禎實録》《崇禎長編》相發明。浙學傳人好談明史事,自清初迄晚近胥然。乾嘉間,山陰沈冰壺字玉心,號梅史,熟精於史,尤諳明人物軼事,與同時全祖望等人關注前明舊史,致力存一代文獻。《叢編》收其《勝國遺獻諸人傳》不分卷,黄璋抄本,即《勝國傳略》卷六録出單行者。傳録蔣德璟、張鏡心、李清、姜埰、姜垓、徐復儀、王正中、董守諭、劉汋、柴紹炳、侯玄汸、侯玄涵、傅山、來集之、吳繁昌、吳謙牧、蔣平階、李世熊、梁以樟、林古度、閻爾梅、王弘撰、杜濬、張杉、徐柏齡、李標、范路、來蕃、葉名振、萬泰、徐鼎、陳恭尹、屈大均、文點等五十一人,各有史評。末附清人王復禮、陳廷會、孫治、毛先舒四人傳。其書表彰奇節忠直,所謂“勝國遺獻諸人傳”,即“明遺民傳”,類於黄宗羲、邵廷采記東南遺民,非簡單抄撮舊籍。且多捃摭兩浙遺民,有裨明季史乘。今人謝正光、范金民二先生編纂《明遺民録彙輯》,收邵廷采《明遺民所知傳》、黄容《明遺民録》、佚名《皇明遺民傳》、陳去病《明遺民録》、孫鏡菴《明遺民録》、陳伯陶《勝朝粤東遺民録》、秦光玉《明季滇南遺民録》等七種,頗具史料價值。今天看來,尚可補葺。沈冰壺《勝國遺獻諸人傳》、侯登岸《勝國遺民録》、張其淦《明代千遺民詩詠》等皆可補録。由於文獻難徵,南明史研治不易,其中甚難的一點即南明職官考録。平步青校補《殘明百官簿》四卷,值得稱道。是書輯者未詳,平氏以卷第殘損、波磔脱落,校而補之,卷一爲《弘光百官簿》,卷二爲《魯監國百官簿》,卷三爲《唐王百官簿》,卷四爲《桂王百官簿》。全祖望嘗見《庚寅桂林百官簿》,考之知寧士仕嶺外者三人:鄞縣余鵾起、任斗墟,奉化陳純來。《題庚寅桂林百官簿》嘆其事難考,鵾起事迹“近始得其始末”。由此可覘《殘明百官簿》價值。傅以禮輯《明史續編》,從家譜、别集、總集、方志中爬梳大量明季人物傳記,偶收請疏、墓志銘、墓表等,以補《明史》所未詳,亦可見浙派重文獻之傳統。

《叢編》收清人日記稿抄本十餘種、清人撰年譜近十種。日記别有紀年價值,年譜對學術史研究大有補益。年譜之作興於宋,盛於明清。浙學傳人喜作學者年譜,如吕祖儉爲吕祖謙撰《年譜》,喬行簡爲宗澤作《忠簡公年譜》,袁燮爲陸九淵作《象山陸先生年譜》,錢德洪爲王陽明作《陽明先生年譜》,盧演爲方孝孺作《方正學先生年譜》。《叢編》所收略可見浙學這一風氣。





三、樸學之浙派

中國傳統經學有漢學、宋學之分,略言之,漢學重考據訓詁,宋學重性理詮釋。至於清代,學者各有取徑、師承、好尚,尚漢學者有之,好宋學者有之,兼采漢、宋者有之,更有不分漢、宋者。這與清代詩壇分野相類,或宗唐,或宗宋,或兼學唐、宋,或不分唐、宋。清代學風屢生變革,皮錫瑞《經學歷史》述曰:“國朝經學凡三變。國初,漢學方萌芽,皆以宋學爲根柢,不分門户,各取所長,是爲漢、宋兼采之學。乾隆以後,許、鄭之學大明,治宋學者已尟,説經皆主實證,不空談義理,是爲專門漢學。嘉道以後,又由許、鄭之學導源而上,《易》宗虞氏以求孟義,《書》宗伏生、歐陽、夏侯,《詩》宗魯、齊、韓三家,《春秋》宗《公》《穀》二傳。漢十四博士今文説,自魏、晉淪亡千餘年,至今日而復明。實能述伏、董之遺文,尋武、宣之絶軌,是爲西漢今文之學。學愈進而愈古,義愈推而愈高,屢遷而返其初,一變而至於道,學者不特知漢、宋之别,且皆知今、古文之分,門徑大開,榛蕪盡闢。”總括大抵可信。清儒取捨好尚不同,有清學術遂區分諸派。清初,黄宗羲講學東南,讀書窮經,兼好治史,并采漢、宋,是爲梨洲一派;孫奇逢講學於北,著《理學宗傳》,主於宋學,是爲夏峰一派。南黄北孫,爲一時顯學。此外,顧炎武、汪琬、徐乾學等傳吳中學統,兼采漢、宋;李顒、李因篤等傳關中學統,主於宋學;閻若璩倡導漢學,重於考據。自乾隆以後,漢、宋之争熾,有吳派、皖派之分,又有今文、古文之訟。學者論清學,喜談吳派、皖派,輕於拈説浙派,即使談之,亦多將其歸爲史學一派。事實上,浙學亦清學一大源頭,浙派堪與吳派、皖派相鼎立。

關於吳、皖之分,學者所論多矣。章炳麟云:“其成學著系統者,自乾隆朝始。一自吳,一自皖南。吳始惠棟,其學好博而尊聞;皖南始戴震,綜形名,任裁斷。此其所異也。”梁啓超有“惠、戴兩家中分乾嘉學派”之説,謂:“但漢學派中也可以分出兩個支派,一曰吳派,二曰皖派。吳派以惠定宇(棟)爲中心,以信古爲標幟,我們叫他做‘純漢學’。皖派以戴東原(震)爲中心,以求是爲標幟,我們叫他做‘考證學’。”錢穆談論稍異:“今考惠學淵源與戴學不同者,戴學從尊宋述朱起脚,而惠學則自反宋復古而來”,“徽學以地僻風淳,大體仍襲東林遺緒,初志尚在闡宋,尚在述朱,并不如吳學高瞻遠矚,劃分漢、宋,若冀、越之不同道也”。又謂“東原論學之尊漢抑宋,則實有聞於蘇州惠氏之風而起也”,贊同王鳴盛所説“惠君之治經求其古,戴君求其是,究之舍古亦無以爲是”,以爲惠、戴非異趨,吳、皖非分幟。今人陳祖武先生進而指出吳、皖分派不盡合理,治乾嘉學術,但按地域劃分學派還可商量,不宜以吳、皖兩派或惠、戴二家來概括整個乾嘉學派,其時南北學者争奇鬥艷,“互爲師友,相得益彰,其間本無派别之可言。强分門户,或吳或皖,實有違歷史實際”。筆者基本贊同這一説法,乾嘉非僅有吳派、皖派,强分門户,有違實際。梁啓超也承認所舉派别“不過從個人學風上,以地域略事區分。其實各派共同之點甚多,許多著名學者,也不能説他們專屬哪一派”。不過筆者仍略有不同之議:緣師承取法、學術旨趣之異,學者各成一隊,門户亦客觀存在,不必盡黜之。皖派、吳派以地域命名,但皖派非皖人之學,吳派非吳人之説,均超越地域所限,與浙學非浙人之學同理,不必諱疾忌醫。

章、梁論吳、皖之學,也關注到浙學一脉。章炳麟《訄書·清儒》曰:“然自明末有浙東之學,萬斯大、斯同兄弟皆鄞人,師事餘姚黄宗羲,稱説《禮經》,雜陳漢、宋,而斯同獨尊史法。其後餘姚邵晉涵、鄞全祖望繼之,尤善言明末遺事。會稽章學誠爲《文史》《校讎》諸通義,以復歆、固之學,其卓約過《史通》。而説禮者羈縻不絶,定海黄式三傳浙東學,始與皖南交通。其子以周作《禮書通故》,三代度制大定。唯浙江上下諸學説,亦至是完集云。”從史學、《禮》學總述清代浙東之學。梁啓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云:“此外尚有揚州一派,領袖人物是焦里堂(循)、汪容甫(中)。他們研究的範圍,比較的廣博。有浙東一派,領袖人物是全謝山(祖望)、章實齋(學誠),他們最大的貢獻在史學。”章氏不言學派,梁氏明言之,以吳、皖爲主流,以揚、浙爲支流。章氏并談經史,梁氏獨拈一史。

學者關注皖、吳,無可非議,但不應輕視浙派成就和影響。應該説,浙學亦乾嘉之學近源,浙派爲清代樸學重要一支。梁啓超以爲乾嘉“自成一種學風”,稱之“科學的古典學派”,學者習用説法是清代樸學。清初漢、宋兼采,爲樸學發軔。嘉道而後,沿許、鄭之學導源而上,爲樸學變化。就發軔言,黄宗羲、顧炎武、徐乾學、汪琬、閻若璩、萬斯同皆重要人物。錢穆不贊同近人率推顧炎武爲“漢學開山”:“而亭林漫游河、淮,於江左文史夙習,滌弃若盡,要其辨經學、理學,分漢、宋疆界,則終亦不能遠異於其鄉先生之緒論耳。近人既推亭林爲漢學開山,以其力斥陽明良知之説,遂謂清初漢學之興,全出明末王學反動,夫豈盡然?”“其語要非亭林所樂聞也。”駁斥夸大清初漢學,不贊同梁啓超等人以顧炎武爲“漢學開山”。清初學者研習漢學,與乾嘉學者立意、路徑頗異,簡單將顧炎武認作“漢學開山”,未妥。不過研治漢學乃清初學風轉變一大關捩,學者兼采漢、宋或漢、宋不分,是學術史客觀存在,追溯乾嘉之學近源,可推至黄宗羲、萬斯同、顧炎武、汪琬、徐乾學、閻若璩等人。

黄、萬之學源出姚江一脉而自爲變化,閻若璩則自稱梨洲私淑弟子。梁啓超稱“大抵清代經學之祖推炎武,其史學之祖當推宗羲”,還指出宗羲“又好治天算,著書八種。全祖望謂‘梅文鼎本《周髀》言天文,世驚爲不傳之秘,而不知宗羲實開之’。其《律吕新義》,開樂律研究之緒。其《易學象數論》,與胡渭《易圖明辨》互相發明”,“故閻、胡之學,皆受宗羲影響。其他學亦稱是”。樸學發軔,不離吳越。浙學盛於兩浙,并傳吳中。黄、顧商證學問,各有助益。惠棟標榜專門之漢學,自稱四世漢學,實則惠氏家學源出汪琬等吳中學者。以淵源論,樸學與浙學大有關係。統觀南宋之學,諸儒未嘗專詮義理而不事訓詁考據。吕學與朱學一大不同,即吕學兼采漢學、北宋之學,重於訓詁、文獻。“東萊文獻”“經史不分”,奠立浙學基調。陽明一派崛起,浙學新變,訓詁考據非所長,爲談説性理所掩。至梨洲一派,風氣一變,讀書重於經解,經史側於文獻,遥接東萊之緒,兼事義理、考據。非僅浙派繼之,吳、皖二派究未逾於此外。漢、宋之争日熾,惠、戴傳人各標門户,方東樹作《漢學商兑》爲宋學護法,江藩作《國朝漢學師承記》爲漢學護法。有調和漢、宋者,更有跳出漢、宋而標“清學”者,龔自珍即其人。《與江子屏箋》云:“大著曰《國朝漢學師承記》,名目有十不安焉。改爲《國朝經學師承記》,敢貢其説”,“實事求是,千古同之”,“非漢人所能專”,“本朝自有學,非漢學。有漢人稍開門徑而近加邃密者,有漢人未開之門徑,謂之漢學,不甚甘心”,“瑣碎餖飣,不可謂非學,不得謂漢學”,“漢人與漢人不同,家各一經,經各一師,孰爲漢學乎”,“若以漢與宋爲對峙,尤非大方之言。漢人何嘗不談性道”,“宋人何嘗不談名物訓詁”,“本朝别有絶特之士,涵泳白文,創獲於經,非漢非宋,亦惟其是”,“國初之學,與乾隆初年以來之學不同。國初人即不專立漢學門户,大旨欠區别”。龔氏立論即“漢宋不分”,非兼采漢、宋。其既厭弃藉漢、宋立門户,又不喜將清儒之學比爲漢、宋附庸,故昌言“清學”。按所説,乾嘉專立漢學門户,并不比清初學者高明。這一觀點與其傳承浙學不無關聯。浙學“經史不分”,并重義理、考據,乃至“漢宋不分”。龔氏跳出漢、宋門户之訟,重新審視古今之變,發抒己見,欲重開兼容并蓄、經史不分、經世致用之學。錢穆推尊龔氏開風氣之功,以爲清儒因政治威劫鮮談政治,乾嘉經學一趨於訓詁考索,嘉、道以還乃稍稍發爲政論,“而定菴則爲開風氣之一人”。又謂:“常州之學,起於莊氏,立於劉、宋,而變於龔、魏,然言夫常學之精神,則必以龔氏爲眉目焉。何者?常州言學,既主微言大義,而通於天道、人事,則其歸必轉而趨於論政。否則何治乎《春秋》?何貴乎《公羊》?亦何異於章句訓詁之考索?故以言夫常州學之精神,其極必趨於輕古經而重時政,則定菴其眉目也。”復謂:“然則定菴之爲學,其先主治史通今,其卒不免於治經媚古;其治經也,其先主大義通治道,其卒又不免耗於瑣而抱其小焉。自浙東之《六經》皆史,一轉而爲常州《公羊》之大義微言;又自常州之大義微言,再折而卒深契乎金壇、高郵之小學訓詁,此則定菴之學也。以定菴之才,遇定菴之時,而遂以成其爲定菴之學。”其説頗具隻眼,惜忘龔氏乃浙學傳人,融貫諸家,變化常州之學,亦自有故,且治經非爲媚古,蓋以“經史不分”也。

抛開純粹門户諍訟不論,乾嘉時期吳派、皖派、浙派可稱三足鼎立,揚州一派聲勢稍遜。浙學之興貫穿清學終始。清學始興,黄宗羲啓其端緒,清學之告一段落,章炳麟爲重要人物,被梁啓超推爲清學正統派“殿軍”。樸學浙派源出梨洲一派,又爲吳、皖二派風氣鼓動,在嘉道後也因時發生相應的變化。

今以樸學浙派專指乾嘉樸學興起後,浙學發生新變一脉。代表人物爲全祖望、章學誠、邵晉涵、杭世駿、厲鶚、盧文弨、齊召南、嚴可均、姚文田、龔自珍、俞樾、李慈銘、朱一新、洪頤煊、黄式三、黄以周、孫詒讓、章炳麟等。重要人物有董秉純、盧鎬、蔣學鏞、沈冰壺、吳騫、陳鱣、黄璋、黄徵乂、馮登府、吳東發、王梓材、馮雲濠、管庭芬、姚燮、戚學標、平步青、陶方琦、陶濬宣、沈曾植、張作楠、王紹蘭、朱蘭、孫衣言、丁丙、孫鳴鏘、傅以禮、王棻、龔橙等。其中全祖望、章學誠、邵晉涵爲開啓風氣者,儼然宗主。浙派雖以浙人爲主,但非僅浙人之學,一時霑溉甚廣。

浙學凡經數變,浙派之興爲清代浙學的一次重要變化。其在經學、史學、小學、金石學、校勘學、輯佚學等方面都取得很高的成就。梁啓超《清代學術概論》談樸學成就,舉隅屢及浙學傳人。“經史考證”方面,例舉孫詒讓《周禮正義》、邵晉涵《爾雅正義》;其研究之書,例舉金鶚《求古録禮説》、黄以周《禮書通故》。清儒以小學爲治經途徑,蔚爲大觀,俞樾《古書疑義舉例》稱精鑿,章炳麟《小學答問》多新解。音韻學爲小學附庸,清代特盛,例舉姚文田《説文聲系》、嚴可均《説文聲類》、章炳麟《國故論衡》。典章制度一科,號爲絶學,例舉洪頤煊《禮經宫室答問》,又謂晚清黄以周《禮書通故》“最博贍精審,蓋清代禮學之後勁矣”。史學方面,黄宗羲、萬斯同以一代文獻自任,乾隆以後,傳此派者,全祖望最著。考證之學及於史,有洪頤煊《諸史考異》;專考證一史,有梁玉繩《史記志疑》《漢書人表考》、杭世駿《三國志補注》。自萬斯同力言表志重要,著《歷代史表》,此後表志專書可觀者多,例舉齊召南《歷代帝王年表》,考證古史又舉錢儀吉《補晉兵志》。其專研究史法,有章學誠《文史通義》,價值可比劉知幾《史通》。私撰之史,萬斯同《明史稿》“最稱巨制”。學術史,則以《宋元學案》爲著。“水地與天算”方面,清代地理學偏於考古一途,著者有全祖望《水經注校正》、趙一清《水經注釋》,齊召南《水道提綱》《漢志水道疏證》,以水道治地理。外國地理,丁謙博爲考證,成書二十餘種。天文算學,例舉張作楠、李善蘭,作楠有《翠微山房算學叢書》,善蘭有《則古昔齋算學》。“金石學、校勘學和輯佚學”方面,金石學甚盛,例舉洪頤煊《平津館讀碑記》、嚴可均《鐵橋金石跋》,“考證精徹”。梨洲一派以金石研究文史義例,宗羲著《金石要例》,其後梁玉繩、馮登府各有續作(梁玉繩有《誌銘廣例》二卷,馮登府有《金石綜例》四卷)。“自金文學興,而小學起一革命”,例舉孫詒讓《古籀拾遺》,以爲與莊述祖《説文古籀疏證》并著。“最近復有龜甲文之學”,例舉孫詒讓《名原》。清儒校勘學成專門之學,成績可紀者,例舉盧文弨校《逸周書》《春秋繁露》,全祖望校《水經注》,孫詒讓校《墨子》,梁玉繩校《吕氏春秋》,嚴可均校《慎子》《商君書》,洪頤煊校《竹書紀年》《穆天子傳》,丁謙校《穆天子傳》,浙派人物占據所列諸家三分之一。研究諸子學,例舉俞樾《諸子平議》、洪頤煊《管子義證》、孫詒讓《墨子閒詁》。梁氏分類以述,例舉著者,雖甚簡略,大體不誤,浙派成就由此可概見。惜梁氏側重吳、皖二派,述及浙派往往“側鋒”出之,可爲一憾。

《叢編》所收稿抄本以清人著述爲多,清人又以樸學浙派之作爲多。其作者爲《清儒學案》采入者亦自不少。如陶方琦、陶濬宣、王繼香、朱一新,《清儒學案》卷一百八十五列入“越縵學案”;杭世駿,《清儒學案》卷六十五立“堇浦學案”,厲鶚以交游附焉;王紹蘭,《清儒學案》卷一百十六立“南陔學案”;錢儀吉,《清儒學案》卷一百四十三立“嘉興二錢學案”,管庭芬附焉;黄式三,《清儒學案》卷一百五十三立“儆居學案”,黄以恭附焉;吳東發、洪頤煊,《清儒學案》列入阮元“儀徵學案”;吳慶坻,《清儒學案》卷一百九十列入王先謙“葵園學案”;俞汝言,《清儒學案》卷二百一列入“諸儒學案七”;杜煦,《清儒學案》卷二百二列入“諸儒學案八”。《清儒學案》所未及言者,平步青可立“景蓀學案”;葉嘉棆傳盧鎬之學,可入“謝山學案”;龔橙可附龔自珍“定盦學案”。邵瑛、沈冰壺、查揆、黄璋等人,可載入諸案,或附入諸儒學案。

浙派經史考證之書,以孫詒讓《周禮正義》、邵晉涵《爾雅正義》、黄以周《禮書通故》等名著刻本、整理本已多,兹編僅收罕見者,如黄璋、沈冰壺、姚燮、王紹蘭、陶方琦、黄式三、柯汝霖、黄以恭著述,已臚列於前。《説文》成就,朱駿聲甚著,其《説文通訓定聲》乃常見之書,兹編不録,而收《説文段注拈誤》一卷。又收邵瑛《説文經訓偶箋》《説文解字羣經正字》、姚覲元校補《説文解字考異》、李宗蓮《説文經字録》、汪厚昌《説文引經録》。其以訓詁家會通群書,俞樾《古書疑義舉例》、章炳麟《小學答問》已廣傳,兹收洪頤煊《平津筆記》。文字學專門之作,收平步青《古字發微》、陶方琦《埤蒼考異》《廣倉》等。音韻學之作,收陶方琦《説文古讀考》、朱一新《同音集釋要》《浙垣同音千字文》,其價值則遜於姚文田《説文聲系》、嚴可均《説文聲類》。

史學爲浙派大宗,以全祖望、邵晉涵、章學誠諸家著述習見,兹編不録,亦未收洪頤煊《諸史考異》、梁玉繩《史記志疑》《漢書人表考》、杭世駿《三國志補注》、齊召南《歷代帝王年表》。其專考證一史,收杭世駿《金史補》、王紹蘭《袁宏後漢紀補證》。學術史,如梁啓超所説,以《宋元學案》爲最著,《叢編》收黄璋等校補稿本。

水地與天算之學,乃浙派所長。《叢編》收録不多,全祖望《水經注校正》、趙一清《水經注釋》、齊召南《水道提綱》、洪頤煊《漢志水道疏證》等不收録。張作楠《翠微山房算學叢書》,以《重修金華叢書》已采録,此編不重複收録。

金石學之書,兹編收録稍富。梁氏所舉洪頤煊《平津館讀碑記》、嚴可均《鐵橋金石跋》,未收。如梁氏所説“自金文學興,而小學起一革命”。《叢編》所收龔橙《古金石文字叢著》,最可爲代表。

清儒校勘學,浙派功績亦著。兹編收陶方琦《淮南許高二注異同考》《淮南許注異同詁續補》《淮南參正殘草》、陶濬宣《校讎之學》。朱一新批校《漢書》《魏書》,《重修金華叢書》已收,不重複收録。梁氏例舉盧文弨校《逸周書》、全祖望校《水經注》、孫詒讓校《墨子》、梁玉繩校《吕氏春秋》、嚴可均校《慎子》《商君書》、洪頤煊校《竹書紀年》《穆天子傳》,以及俞樾《諸子平議》、洪頤煊《管子義證》、孫詒讓《墨子閒詁》,以其多有印本、整理本,不收録。

《叢編》彙輯浙派文獻,初具規模,且於數家著述搜羅較賅備,如朱駿聲、平步青、陶方琦、陶濬宣著述,接近竭澤而漁。儘管梁啓超例舉諸名作罕録,但此編絶非“邊角料”。除杭世駿著述外,他如王紹蘭、陶方琦、黄式三、龔橙之作,皆不當輕覷。陶方琦從學李慈銘,通經學,邃於訓詁,所著《鄭易小學》《韓詩遺説補》《爾雅漢學證義》《淮南許高二注異同考》《淮南許注異同詁》及《續補》俱可稱道。龔橙爲龔自珍長子,湛深經術、精小學,纂著《古金石文字叢著》,收《器銘文録》《六典理董許書》《古俗一覽象義》《秦漢金石録文》《秦漢金石篆隸記誤》《漢隸記誤》《漢石録文補遺》《魏晉南北隋唐石刻録文》《漢碑用經傳異字》《石刻字録》《金石文字録》《石刻文録》《金石文録識餘》《詩三百五篇》《六經傳記逸詩周書韻表》《鄭典》《論語諸子韻》諸書,由金石而入小學,考證多有發明。略可遺憾的是,本編以徵訪不易,浙派著述尚多可補輯,如齊召南、戚學標、張廷琛、喻長霖、王棻、王舟瑶諸家稿抄本,可進而采録。

皮錫瑞《經學歷史》謂輯佚書、精校勘、通小學爲“國朝經師有功於後學者有三事”。舉隅諸家,浙派人物僅列盧文弨精校勘、嚴可均通小學。綜觀之,浙派輯佚、校勘、小學三方面的成就足媲美吳、皖二派。還應看到浙派自成風氣:一是循“經史不分”之統,“《六經》皆史”,經史互證,史學成就卓著。二是重訓詁考證,同時不廢性理詮釋。正由主於“漢宋不分”,不喜參與漢、宋門户之争。三是重用實,考證史實,明於治亂,既爲學問一途,又存治世之意。錢穆嘆説:“蓋亭林論學,本懸二的:一曰明道,一曰救世”,“後儒乃打歸一路,專守其‘經學即理學’之議,以經術爲明道,餘力所匯,則及博聞。至於研治道,講救世,則時異世易,繼響無人,而終於消沉焉。若論亭林本意,則顯然以講治道救世爲主。故後之學亭林者,忘其‘行己’之教,而師其‘博文’之訓,已爲得半而失半。又於其所以爲博文者,弃其研治道、論救世,而專趨於講經術、務博聞,則半之中又失其半焉”。乾嘉學者一趨於訓詁考索,有着社會政治的因素。浙派不離此大勢,但由治史而通於世用,故與吳派、皖派有所不同。章學誠《文史通義·浙東學術》云:“或問:‘事功、氣節果可與著述相提并論乎?’曰:‘史學所以經世,固非空言著述也。且如《六經》同出於孔子,先儒以爲其功莫大於《春秋》,正以切合當時人事耳。後之言著述者,捨今而求古,捨人事而言性天,則吾不得而知之矣。學者不知斯義,不足言史學也。”“求古”尊漢,“言性天”尊宋,章氏以爲若“捨今”“捨人事”,皆有未當。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第九章《章實齋》列“經學與史學”條目,評云:“實齋《文史通義》倡‘《六經》皆史’之説,蓋所以救當時經學家以訓詁考覈求道之流弊。”四是遥接東萊、深寧,近承黄、萬,重視文獻搜輯、網羅、編輯。五是綜會博采,往往一人兼長諸學,經學訓詁、史學考據、小學音韻、金石文字、校勘輯佚、天文曆算,多所涉獵,平步青等皆是,不似吳派、皖派多專門之家。

當然,樸學浙派存在較明顯的地域性,以兩浙爲中心,傳播未如陽明學派、蕺山學派廣泛。自清初始,浙西之學興,浙東爲主流的格局已發生變化。至浙派興起,浙東、浙西并盛,成就相埒。

在學術史上,樸學浙派未受到足够重視。江藩《國朝漢學師承記》僅論及盧文弨、邵晉涵,謂盧文弨“官京師,與東原交善,始潛心漢學,精於讎校。歸田後二十餘年,勤事丹鉛,垂老不衰”,以爲盧氏爲戴震所轉,“潛心漢學”,竟忘其傳浙學一脉。而戴震在浙講學,受浙學影響也頗深。謂邵晉涵聞錢大昕談宋史,乃撰《南都事畧》,“以續王偁之書,詞簡事增,正史不及也”。後稍言及“君少從山陰劉文蔚豹君、童君二樹游,習聞蕺山、南雷之説。於明季黨禍緣起,奄寺亂政,及唐、魯二王本末,從容談論,往往出於正史之外。自君謝世,而南江之文獻亡矣”。晉涵傳浙東史學一脉,江藩未審之。章炳麟、梁啓超、錢穆對浙派的認識雖未全面,但無疑遠超江藩。





四、關於“由史入文”

黄宗羲《理學録》列十六學派,浙學派與金華學派、明初學派相并立。黄百家纂輯《宋元學案》,立《金華學案》,全祖望改題《北山四先生學案》。黄百家《金華學案》以宋濂爲金華嫡傳,案語云:“金華之學,自白雲一輩而下,多流而爲文人。夫文與道不相離,文顯而道薄耳。雖然,道之不亡也,猶幸有斯。”所謂自許謙而下“多流而爲文人”,後世學者多襲其説。何炳松論浙學興衰,以南宋至明初爲第一期,明末至清中葉爲第二期,於其前後衰落之由總曰“由史入文”。事實上,“由史入文”未造成浙學之衰。何氏又説:“金華本支則曾因由史入文,現中衰之象;至明初宋濂、王褘、方孝孺諸人出,一時乃爲之復振。”由於偏重史學,論金華一脉衰而復振,竟忘宋濂、王褘、方孝孺皆文章名家,被後世推許爲“明文正宗”。

浙東文章興於南宋,與浙學并起。理學家好薄文章爲“小道”,詩爲“小技”,壯夫不爲。浙學初興,吕祖謙、陳亮、葉適未鄙弃詩文,吕祖謙好三蘇,有《標注三蘇文選》五十九卷,又編《皇朝文鑑》一百五十卷、《古文關鍵》二卷。陳亮編有《歐陽先生文粹》二十卷、《蘇門六君子文粹》七十卷,態度與邵雍不同。三人頗工文章,陳亮更擅詩詞。宋末元初,王應麟、黄震、胡三省、舒岳祥俱能文,舒岳祥更工詩。南宋學者開啓浙學尚文風氣,此爲浙東文派初興。總體以觀,浙學傳人工文者多,擅詩詞者少。“四先生”傳朱、吕學脉,詩文詞非其所長。如金履祥好詩文,難稱名家。元中葉至明初,黄溍、柳貫、吳萊、楊維楨、宋濂、王褘、蘇伯衡、劉基、戴良、貝瓊、方孝孺爲名家,浙東文派再興。宋濂爲明開國文臣之首,與門人方孝孺并稱“宋方”。其時以文鳴世者多,能詩者猶少,僅楊維楨、劉基、戴良、貝瓊等數人號名家。陽明傳人衆多,不乏能文工詩輩,此爲浙東文派三興。當然,陽明一派詩大都不脱理學之氣。明末清初,兩浙詩文大盛,浙西詞派崛興,稱浙東文派四興。黄宗羲爲文章祭酒,朱彝尊爲詞壇領袖,查慎行爲詩壇大家。乾嘉間,全祖望、厲鶚、杭世駿爲一代文學之士,繼有龔自珍領袖文壇。此爲浙東文派五興。

陽明學派、梨洲學派、樸學浙派之興,足見學者好文未造成浙學之衰。好文對浙學變革還是産生一定的影響,黄百家所説“文顯而道薄”有其道理,但不必誇大之。且在浙學傳人看來,文不離學之根本。宋濂作《文原》,王褘作《文訓》,蘇伯衡作《空同子瞽説》,述明文章本原《六經》,經史并重。如《文訓》稱文必“主之以氣”“一本於道”。至於詩,則以爲關乎世運,乃追踪風雅,提出詩爲“文之精”,欲合詩、文、道爲一。蘇伯衡《雁山樵唱詩集序》云:“言之精者之謂文,詩又文之精者也。”胡翰《缶鳴集序》云:“物生而形具矣,形具而聲發矣。因其聲而名之,則有言矣。因其言而名之,則有文矣。故文者,言之精也,而詩又文之精者。”劉基《蘇平仲文集序》云:“文以理爲主,而以氣攄之。理不明,爲虚文;氣不足,則理無所駕。文之盛衰,實關時之泰否。是故先王以詩觀民風,而知其國之興廢,豈苟然哉!文與詩,同生於人心,體製雖殊,而其造意出辭,規矩繩墨,固無異也。”所謂“文之精”,重於詩文同源。宋濂《題許先生古詩後序》稱詩文“本出於一原”,“沿及後世,其道愈降,至有儒者、詩人之分”,不滿於詩人自别於儒者,儒者自别於詩人。學者又强調“文章正宗”。如宋濂門人鄭柏編《文章正原》,方孝孺門人王稌纂《續文章正宗》,黄宗羲纂輯《明文案》,選録《明文授讀》,皆重“文章正宗”。黄氏《明文案序下》論明文正宗始自宋濂、方孝孺,繼爲楊士奇、解縉,而後李東陽、吳寬、王鏊雄起南北,王陽明、羅玘追配前賢,歸有光、唐順之、王慎中稱大纛,趙貞吉、趙時春不愧作者,郭正域、葉向高、焦竑、王錫爵不失矩矱,婁堅、唐時升、錢謙益、顧大韶、張大復能拾歸有光“墜緒”。復古四子、公安三袁、竟陵鍾譚不在其列。《明文案序上》提出“明文三盛”:一盛於明初,宋、方等爲表率,無意功名,埋身讀書;再盛於嘉靖,歸、唐、王振頽起衰,不爲擬古及科舉功名牢籠;三盛於崇禎,婁、唐、錢等爲表率,“通經學古”。世人關注陽明心學及事功,疏於談説文章,即使論之,多歸於“末技”。黄宗羲不然,并推陽明學問與文章。《李杲堂文鈔序》云:“余嘗謂文非學者所務,學者固未有不能文者。今見其脱略門面,與歐、曾、《史》《漢》不相似,便謂之不文,此正不可與於斯文者也。濂溪、洛下、紫陽、象山、江門、姚江諸君子之文,方可與歐、曾、《史》《漢》并垂天壤耳。蓋不以文爲學,而後其文始至焉。當何、李爲詞章之學,姚江與之更唱叠和,既而弃去。何、李而下,嘆惜其不成,即知之者亦謂其不欲以文人自命耳,豈知姚江之深于爲文者乎?使其逐何、李而學,充其所至,不過如何、李之文而止。今姚江之文果何如,豈何、李之所敢望耶?”以學衡文,黄氏得出“餘姚之醇正,南城之精煉,掩絶前作”的結論。於南宋以後文章,其歷推朱熹、陸九淵、吕祖謙、真德秀、黄榦、王柏、何基、金履祥、姚燧、虞集、黄溍、柳貫、吳師道、宋濂、王褘、方孝孺、王陽明,學統一望即知。與宋濂一樣,宗羲力斥學者、文人相割裂之説,海昌講學告誡門人:“夫一儒也,裂而爲文苑,爲儒林,爲理學,爲心學”,其弊甚重,學者當求“歸一”。

《叢編》收明别集甚少,不足概觀明代浙學學者之文學成就。清代大家之集又避出版重複,故所收亦不足觀清代浙學學者之文學成就。雖然如此,猶可據以見其文學好尚與創作風氣,且以多收珍稀之本,别具認識價值。如第一輯收陳選《恭愍公遺稿》清抄本、豐坊《南禺外史詩》稿本、屠勳《太保東湖屠公遺稿》清抄本、王石如《兀壺集》稿本二種、吳農祥《梧園詩文集》稿本、孫在豐《孫閣部詩集》稿本、祝定國《南山堂近草》稿本、趙昱《小山乙稿》稿本、杭世駿《全韻梅花詩》稿本、陳兆崙《陳太僕詩草》稿本、羅繼章《惜陰書屋詩草》稿本、沈冰壺《古調自彈集》清抄本、金德輿《金鄂巖詩稿》稿本、曹大經《襟上酒痕集》稿本、《么絃獨語》稿本、《啣薑集》稿本、《後咏懷》稿本、查揆《菽原堂初集》稿本、《菽原堂詩》稿本、《江行小集》稿本、王樹英《古槐書屋詩文稿》稿本、王衍梅《笠舫詩文集》稿本、杜煦《蘇甘廊手翰》稿本、《蘇甘廊先生詩稿》稿本、《蘇甘廊詞集》稿本、錢儀吉《衎石齋遺牘》稿本、《旅逸續稾》清抄本、《定廬集》清抄本、章鋆《章鋆詩文稿》稿本、吳仰賢《小匏庵詩草》稿本、鮑存曉《痴蟲吟稿》稿本、嚴辰《達叟文稿》稿本、楊象濟《白鶴峰詩屋初稿》稿本、《欲寡過齋存稿》稿本、陶在銘《寄槃詩稿》稿本、戴穗孫《春到廬詩鈔》稿本,都屬首次公布印行。第二輯至第五輯重在網羅諸家著述,合而編之。如第二輯收來集之《來集之先生詩話稿》《倘湖手稿》《倘湖遺稿》,朱駿聲《臨嘯閣文集補遺》《臨嘯閣詞》《庚午女史百詠》,皆稿本。平步青、陶方琦、陶濬宣、王繼香之集,網羅幾於殆盡。這些珍稀之集,也是撰著《兩浙詩史》《兩浙文史》《兩浙詞史》的基本材料,可藉以發覆作者文心、詩境、詞藝,補文學史載述所未備,并與浙學經史之學相發明。以下試舉數例以觀:

臨海陳選以精《小學》著聞,金賁亨撰《台學源流》,自宋徐中行迄明陳選,凡得三十八人,有明傳及郭樌、方孝孺、陳選三人,稱“三先生”。陳選字士賢,號克菴,與父員韜并從陳璲學。明天順四年(1460)成進士。授監察御史,巡按江西,貪殘吏屏斥殆盡。時人語曰:“前有韓雍,後有陳選。”督學南畿,患士習浮誇,範以古禮。纍遷廣東左布政使,以剛直忤市舶中官韋眷,誣奏朋比貪墨。被徵,病殁於道。正德中,謚恭愍。著有《小學集注》六卷、《孝經集注》一卷、《冠祭禮儀》一卷。海瑞《題尊鄉録贊》云:“克菴之學,屹爲儒宗。”詩文有《丹崖集》,未刻傳。《叢編》收浙江圖書舘藏清初抄本《恭愍公遺稿》不分卷。臨海博物館又藏清光緒十八年(1892)張廷琛輯抄本《陳恭愍公遺集》一卷、《外集》一卷。《[民國]台州府志》著録《丹崖集》:“舊省、府、縣志俱不著録,蓋佚已久。今天台張廷琛搜其詩文,輯爲《陳恭愍公遺集》一卷,冠以《明史》本傳,又附録表、記、序、跋、論、贊,爲《外集》一卷。”張廷琛《叙》云:“第念藏書鮮渺,遺集之篇數既稀,集外之搜羅未備,將毋貽疎漏之譏乎!然考當日羅東川太守最好先生文,僅僅以三稿見示;張楊園先生寄凌渝安書,屬訪求《陳恭愍集》而無從,則此編亦正無容見少也。詩文雖不及《遜志集》之富,而先生秉性之剛正,持己之端方,事君之忠慤,教人之精詳,愛民之慈惠,以及安貧樂道之實,陟明黜幽之公,亦大畧可見矣。”《遺集》一卷收文九篇,詩十五首。所輯多録自方志、宗譜及《三台詩録》。廷琛用力雖勤,惜未見清初抄本《遺稿》,故得詩僅隻鱗片羽。《遺稿》爲劉承幹舊藏,存《自省》《寫真有作》《姑蘇校文示諸生》《詠古》等一百三十八題一百五十六首。詩後佚名《跋》:“右稿以公卒於官,多亡失者。今所輯或以人所記憶,或以别集互見。其家藏者往往雜以他作,雖加删校,猶疑未盡,觀者幸得之。”張廷琛輯本《除夕》《遊金鰲山》二詩不見於《遺稿》。《遺稿》較《遺集》多出一百四十餘首。《遺稿》收文七篇,題作《克菴遺稿》。《遺集》輯文十一篇,對勘二集,《遺稿》所收《結黨害民疏》爲《遺集》所無,《遺集》所收《請止狻猊入貢疏》《陳氏宗譜序》《逸像自贊》《對鏡》《修譜諭》不見於《遺稿》。合二集,存陳選文十二篇。《遺集》不足論定陳選詩,《遺稿》則可矣。合二集,又略可論定其文。盛明多士,陳選與羅倫、張元楨、吳寬、黄孔昭、謝鐸相率砥礪名節,時稱“硬漢子”。幼受陳璲“文必關於世教”之教,《小學集注自序》云:“夫爲學而不嚴諸己,不踐其事,誦説雖多,辭章雖工,皆空文也,於吾身何益哉,於國家天下何補哉,於聖人之道何所似哉!”謝鐸《廣東左布政使陳君墓誌銘》云:“君學博而深於經,詞章非其所好。”陳選自謙不善爲文,然所作善養氣,明道言志,遠勝虚飾空文。其詩亦然。如《註小學有感》:“早年弄筆作虚文,贏得虚名悟却身。底事如今不知悔,又傳文筆誤他人。”《對鏡》:“方圓長短各形模,鼓鑄元從一大爐。但使行藏皆順理,謾從色相話榮枯。”《三台詩録》云:“克菴深心理境,爲文明白純正,而七古壯激排宕,造句奇特,出入杜蘇。安必直白迂腐,然後爲儒者之詩耶!”

鄞縣豐坊與臨海王宗沐俱浙學中人,詩文染習復古。豐坊字存禮,號南禺。舉鄉試第一,明嘉靖二年(1523)成進士。授禮部主事,從父豐熙争大禮,下獄。後出爲南京吏部考功主事,謫通州同知,免歸。博學工文,摛詞藻麗,并擅書法。詩文生前未經編次,多散佚。《[雍正]浙江通志》著録《南禺集》二卷,《[雍正]寧波府志》著録《萬卷樓集》《南禺摘稿》,皆不標卷數。今傳世有二本,一爲萬曆四十五年刻《萬卷樓遺集》六卷,一爲浙江圖書舘藏《南禺外史詩》手稿一卷。刻本前二卷爲文,後四卷爲賦、諸體詩,按體編排。《南禺外史詩》存詩二十五首,前二首詩題殘闕,以下爲五律《宿清道觀》《春晚感懷二首》《登清凉山絶頂》《夏日即事》《納凉》《山菴》《月下有懷》《湖遊》,七律《觀音閣餞公次次韻》《辟支洞次公次韻》《續夢中句》《焦山》《元夕鎮海樓》《雲居喜雨》《夢吕純陽聯句》《松花》《陳道復粉團花墨戲》《度育王嶺》《碧沚納凉》《紫陽菴》《星宿閣》《城隍廟》《肅愍墓》《僧樓避暑》。末爲豐坊嘉靖二十七年長至日跋:“約山董子可遠,前少宰中峯先生冢嗣也,美質好學,自齠齔已識其偉器,别來二十五年矣。兹過會稽,因留款叙,而以此卷索書。爲録舊作如右,固詞札陋劣,皆由衷之言,可爲知己者道爾。”《宿清道觀》《觀音閣餞公次次韻》《陳道復粉團花墨戲》《肅愍墓》等四首,俱見《萬卷樓遺集》卷五,分題作《蓬萊軒》《餞高侯於觀音閣,次宗伯昭韻》《陳道復畫粉團花》《謁于公少保祠》,字句時異。其他諸詩,未見《萬卷樓遺集》收録。蓋温陵蔡獻臣選録《萬卷樓遺集》,屠本畯校之,未見此手卷。豐坊録舊作贈友,擇其得意者,手書有自選之意。其嘗輯李夢陽《空同精華集》三卷,又從陽明門人季本遊,與唐順之諸子交好,詩恃於才氣,既染習復古,復得陽明一派沾熏,雖不獨自成家,但論明詩不當遺之。

有明一代,浙西多才子,浙東多學者。浙西學者好詩,浙東學者尚文。清代不盡然,浙東學者尚文如故,而能詩者衆;浙西學者好詩不減,而長於詞,且學問不下浙東。兩浙學者傳承浙學,因其“土風”,各禀其氣,同枝而才情有異。清初朱彝尊、查慎行號詩壇大家,朱彝尊又儼然一時詞宗,浙西詞派延綿二百餘年,彬彬稱盛。查慎行師事黄宗羲,爲梨洲高弟子,論詩“不分唐宋”,自成“初白體”。同時浙西文士知名者不少,《叢編》所收毛奇齡、吳農祥皆其人。吳農祥字慶伯,號星叟,又號大滌山樵,錢塘諸生。薦試博學鴻儒,大學士馮溥延之館舍,與陳維崧、毛奇齡、吳任臣、王嗣槐、徐林鴻并稱“佳山堂六子”。博鴻不第,入李之芳幕府。黄士珣《北隅掌録》稱其著作五百六卷,藏蕭山王小穀家。同治間,丁丙從三元坊包氏得集二十九册。《叢編》所收浙圖藏《梧園詩文集》,即丁丙舊藏。農祥文章最優,詞勝於詩。詩作甚富,袁枚《隨園詩話》卷十六云:“古人詩集之多,以香山、放翁爲最。本朝則未有多如吾鄉吳慶伯先生者,所著古今體詩一百三十四卷,他文稱是,現藏吳氏瓶花齋。”蓋貪多而不精,與朱彝尊同病。朱氏詩稱大家,農祥遠不及,時有可觀。如五律《問庭梅》二首,其一云:“昨夜東風裏,枝枝到地生。爲嫌經尾礫,不敢問簷楹。壁上留花影,窗中悟雪聲。冰絲與水色,爲爾一含情。”海寧查慎行、查嗣瑮、查容、查昇皆能詩,查氏後人頗傳慎行家法,查揆即其一。查揆字伯葵,號梅史,海寧人。清嘉慶九年(1804)舉人,纍官灤州知州。通經史。《叢編》收其稿本《菽原堂初集》一卷、《菽原堂詩》一卷、《江行小集》一卷。所作有初白餘風,如《慨予》四首,其一云:“慨予家中落,蓬蒿三徑生。愁多銷意氣,貧亦損才名。賦罷病梨樹,餐餘秋菊英。窮年聊落感,不獨爲商聲。”《吕城次頻伽韻》:“擊汰吳波并兩船,風流二老白漚然。心如隄水多縈帶,詩逼禪機欲豎拳。烏鵲依枝猶永夜,白衣摇艣定何年。江湖一種閑懷抱,除却窮愁我亦仙。”其《和淵明飲酒二十首》《兔牀先生摹家初白老人蘆塘放鴨圖屬題,即用橘社集自題原韻四首》,憑吊查繼佐故居所作《黄泥潭訪家伊璜先生故居,同胡秋白元杲作》《是日感舊》,及與郭麐唱和詩,俱可誦讀。沈濤《匏廬詩話》云:“梅史《落葉》詩云:‘低頭一笑渾相識,見汝春風緑上時。’此意爲前人所未道。”吳衡照曰:“梅史得初白之雄健而加警,得樊榭之清峭而加動,是謂能轉法華,不爲法華轉者。”查慎行身後,浙學傳人厲鶚、龔自珍詩號大家,皆浙西産。杭世駿與厲鶚同時,詩亦不俗,與全祖望并不愧名家。《叢編》收世駿《全韻梅花詩》一卷,已見刻本《道古堂全集》之《外詩》,但此本係手稿,末題:“全韻詩成,書奉玉几詞丈郢正。堇浦杭世駿脱稿。”全韻詩録爲單册,可見舊貌,且書法精美,與詩境相發。元、明作者百韻梅花詩纍纍,幾已極其窮工。《全韻梅花詩》猶能獨出心裁,如上平十灰韻一首:“豐姿綽約絶塵埃,世眼誰憐閬苑才。莫道東風渾美意,不催花謝衹催開。”下平三肴韻一首:“爲訪名花出近郊,擕筇踏遍水雲坳。眼前冰雪都知己,莫衹東風説舊交。”境韻横生,不讓前人。

學術“流而爲文人”,“由史入文”,未致浙學之衰。元末以後學者好文辭,乃風尚變化,不關涉浙學興衰。綜觀浙學文學一脉,因時而變,非盡株守一端,其變化終不離於學問本根。以文章言,名家輩出,重浙學統緒,乾嘉而後變化始著。以詩言,重風雅之遺、詩文合道,自宋至明末,理學氣甚濃,入清以後,因朱、查之倡,詩風一變,遂成清詩浙派。以詞言,始有陳亮稱大家,後數百年鮮杰出作者,迄於清初,朱彝尊爲首“浙西六家”崛起詞壇,開清詞浙派。

《叢編》所收稿抄本内容豐富,不啻浙學百科圖景呈現,既有巨大的學術與文獻價值,又有很高的文物與藝術價值,同時也是古代歷史、學術、文化、社會研究的重要資料。稿抄本作爲書法史文獻,藝術價值顯而易見,這裏略及其文獻整理價值。兹編所收相當數量的稿抄本,乃真正意義上的孤本,未曾刊印,即使有印本,也多散佚。如陳選《恭愍公遺稿》、祁彪佳《祁忠敏公稿五種》、姜希轍《理學録》、吳農祥《梧園詩文集》、查慎行《壬申紀遊》、萬言《明女史》等。浙學著述不亡,實多賴之。在古籍整理中,孤本是唯一可據底本,具有不可替代性。即使偶有其他寫本或印本,《叢編》所收者也是整理校勘不可或缺的資料。他本或未盡良善,仍當以《叢編》收者爲底本。他本或可爲底本,《叢編》收者往往是主要校本。《叢編》還爲整理名家全集或全書提供了豐富的資料,尤其是第二輯、第三輯,徵輯一家著述,儘量網羅全面,可藉此整理平步青、陶方琦、陶濬宣、王繼香等人全書。第四輯專收姚燮輯《復莊今樂府選》,部帙繁富,可作專門整理。這些文獻大都散藏各地圖書館,資料分散,珍貴難獲,合璧不易,《叢編》力求完善,以成專題。若利用此次專題彙輯進行整理,難成之事轉爲易成。

浙學束之高閣時也已久,如今傳承浙學非易事,需要一個漸進過程。就當前來説,浙學研究還處在起步階段,有必要展開廣泛深入的研究。兹編纂輯不易,賴諸同仁竭力從事數年,方有成效。是編列入“浙江文化研究工程”第二期,得到邵清先生和浙江省社科聯的大力支持,黄靈庚先生復多贊襄之功。筆者得與其事,幸莫大焉。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唯冀兹編能推轂浙學復興。至於補輯續編,則俟來日,然亦將有望矣。

(作者简介:李圣华,男,1971年生,山东成武人。2001年毕业于苏州大学,获博士学位。同年至郑州大学参加工作。现为绍兴文理学院资深教授、人文学院院长、浙江省越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第二批青年长江学者、浙江省首批“万人计划”文科领军人才、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及重点资助,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主要从事古典文献、明清诗文、浙学研究。出版《晚明诗歌研究》《初明诗歌研究》《东浙读书记》《冷斋诗话》《方文年谱》《汪琬全集笺校》等著作20余部,主编出版《浙学未刊稿丛编》《宁海丛书》《明人别集稿抄本丛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等课题10余项。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全国优秀古籍图书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 文章来源:国家图书馆出版社重大项目编辑室
供稿 | 黄静    编辑 | 田秀丽监制 | 隋

审核 | 弘文

 点击"阅读原文",到国图出版社官方微店购买;或联系发行部:010-88003146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