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醉石印谱汇编(一函二册)
《唐醉石印谱汇编(一函二册)》为《松荫轩藏珍稀印谱丛刊》之一种,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重要成果之一。本书按照《丛刊》编辑体例,以珍稀稿本及其他重要印谱文献为底本,印人小传和提要附前,具体围绕谱名、册数、刊年、所涉藏者或编者、撰序者及印人作扼要介绍,再对印谱外观及内容如开本、板框、收印数量、边款收录等做详细记录,务求完备。正文部分每部印谱均以原大高清呈现,由国家图书馆金石文献专家宋凯、卢芳玉为每方印蜕及边款作释文解读,青年书法学者王维审读全稿,最后由复旦大学古籍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吴格教授、松荫轩主人林章松先生作最终审定。为方便读者查阅使用,文前附有各方印章释文索引,依据笔画顺序排列。《丛刊》装帧设计由著名设计师担纲总设计,结合印谱特殊装帧和松荫轩藏谱特色,并注重读者阅读使用体验,由古籍修图师进行专业修图并多轮打样试印,内文采用120克高档超感内文纸真实反映印谱原貌,封面采用高档东洋细布压凹和烫色等多种工艺,以期达到整理出版印谱文献的一流水准。唐醉石(一八八六—一九六九),原名唐源邺,字李侯、蒲佣,号醉龙、醉农、韭园、醉石、醉石山农、印匠、石农,斋名休景斋、醉石山房,湖南长沙人。学刻启蒙甚早,早年经友人引荐,师从张定,后又随外租李辅耀迁居杭州,与身居杭州的文人雅士多有交往。其研习浙派数十年,颇得浙派凝重敦厚之妙,于蒋山堂、陈秋堂二家尤有会心,后专攻陈曼生,大刀阔斧,得其真谛,风格凝重宽博,苍秀浑厚。古玺汉印及宋元朱文印也探微入真,俱得其妙。作品时有浙派风貌,规矩而不板滞,谨严中带生动。唐醉石博古多识,秦汉碑碣一入其目,真伪立判。善画,工书法,篆书得力于两周金石及秦刻石,隶书融会诸汉碑之长,书风静穆古雅。唐氏为西泠印社早期社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创建东湖印社。有《醉石山农印稿》《醉石山农印存》《唐醉石自用印印存》《醉翁印最》等存世。唐醉石对近代浙派印艺影响颇大。他与浙派另一代表人物王福庵交谊深厚,印风互有影响。篆刻家叶鸿翰曾谓:“王、唐俱为西泠印社柱石,又尝同服官印曹;王为杭人,唐则以湘人而致力于浙派艺术之复兴,其功尤不可没。王氏谨守法度有余,于豪放似有未足;而唐则豪放有余,于谨守法度亦未逊王氏。”
左页:侠骨禅心/醉石刻寄芥塍大哥鉴定。乙卯十月十日。《松荫轩藏珍稀印谱丛刊》之一《唐醉石印谱汇编》收录印谱收藏大家林章松先生珍藏的唐醉石珍本印谱五部。其中唐醉石自刻自辑作品三部,即《唐醉石印存》《醉石印稿》《醉石山农印稿》;叶鸿翰辑五册本《印汇》中唐醉石所治之印两部,即《唐醉石印存》《醉石山农印存》。《印汇》以唐氏印谱为主,同时还收录了王禔、吴宝森、巢勋等名家印作,题名《杂家印存》,内容较为珍贵,故附于辑内。全书共收唐醉石刻印三百八十四方,其他印人作品五十九方。 唐醉石自刻自辑《唐醉石印存》,共四册,开本瘦长,书叶留白面积较大,板框偏小粗线墨刷,书口上署行书“醉石印稿”,每页钤印一至二方。同样唐氏自刻自辑《醉石印稿》,共一册,板框较《唐醉石印存》稍阔,粗线墨刷,书口亦署行书“醉石印稿”,同《唐醉石印存》四册本。两谱共载二百余方印蜕应属唐醉石为他人刻印后所留底稿,都是唐醉石先生长年精心创作而成。如丁次鹤(四川著名金融家,曾开办福川银行,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银行北京总行参事)之“丁次鹤”与“次鹤”印;张寿镛(著名爱国教育家、藏书家、文献学家,曾任民国财政部次长、政务次长等)之“张寿镛印”;陈布雷(《时事新报》主编、曾任最高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国防委员会副秘书长等职)之“陈布雷印”;严范孙(近代著名教育教家,曾创办南开大学,被称为“南开校父”)之“木(范)孙欣赏”等。陈布雷印
张寿镛印
《醉石山农印稿》亦为唐醉石辑自刻印而成,又名《唐醉石印稿》,共二册。此印稿开本阔大,封签杨葆益署行书“唐醉石印稿 葆益珍藏”,板框细线墨刷,书口上署行书“醉石山农印稿”字样,成谱与民国三十七年(一九四八),总录印七十三方。该印谱藏家林章松先生所撰提要:“承唐达聪先生过谈时告知,此谱疑为其先君自存印稿云。因缺可供考证资料,姑记之。”唐达聪为唐醉石长子,现寓居台湾,曾出版《醉石山农印稿(残篇)》(台湾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3月初版)。此稿多为诗文吉语,斋号、室名亦不在少数,包罗万象。如“石不能言最可人”“三十功名尘与土”“缄盫”“佛臧(藏)”等。
佛臧(藏)
缄盫
石不能言最可人
三十功名尘与土
《唐醉石印谱汇编》另收录叶鸿翰辑印《印汇》五册本所收唐醉石刻印《唐醉石印存》《醉石山农印存》二册。叶鸿翰,字墨卿,号砚农,世居永嘉城区(今浙江温州)华盖山麓。性孝友,喜吟咏,工篆隶,精治印。为西泠印社早期社员。所治印章,章法森严,劲秀俊逸,温州后来篆刻家谢磊明、方介堪早岁均受其影响。其篆刻艺术深为清末永嘉知县王琛推重,曾将他和丁尚庚刻印合辑为《半舫印存》。另有《榴荫山房印谱》《太上感应篇印谱》等。《唐醉石印存》《醉石山农印存》分别为叶鸿翰所辑《印汇》五册本之第一至二册,成谱于民国四年(一九一五),册页装,无板框。《唐醉石印存》首开有唐源邺小篆“石交
砚农集余所刻印,为题二字以志鸿爪。醉石唐源邺”题耑。全册计二十一开,一开题识,二十开钤印,每开钤印一至四方,印下系边款,全谱总录印五十六方。《醉石山农印存》全册计十八开,一开叶鸿翰题识,十七开钤印,每开钤印一至四方,印下(或左)系边款,全谱总录印四十八方。叶氏记:“我同麐生、福盦在长沙时,大约是1914、15、16几年得识李子扉、唐醉石,天天磨石刻印毫不厌倦,集拓金石文字甚多,可惜日久天长皆失去了。照这拓本记有十二三本今只捡得五本矣,偶一把玩不胜今昔之感。1965研农记。”《印汇》由叶鸿翰辑各家印作而成,本书所收《印汇》第四至五册收录了王禔、吴宝森、巢勋、陈鸿寿等名家印作,题名《杂家印存》,内容较为珍贵,故附于辑内。首册扉叶王禔署隶书“印汇 研侬手集,罗剎江民书首,乙卯十月仝客长沙”题耑,册二扉叶署行书墨拓“印汇”题耑。全册共计三十五开,每开钤印一至四方,印下(或左)系边款,全谱总录印五十九方。
雪渔仿汉,不袭面貌,独得神理。此作拟之,未知有当千秋之鉴否?鸿寿奉穆庵先生命敬制,并记于禾中之邻槐小筑,时丁巳中秋前三日也。/云在草堂(陈鸿寿)
载之先生审定,上虞徐三庚客西泠制。/忠简公后人(徐三庚)
适水年华,如蓬身世,春风秋雨,久客天涯。东坡所谓无田食砚,良可慨也。挑灯刊此,以视曼生所作,不免贻刻鹄画虎之诮耳,乙巳长至,仲禔并记,时客吴门。/我生无田食破砚(王禔)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我们邀请专家对每方印文和边款都做了专业识读。如《唐醉石印存》中“草书未暇缘悤悤”一印:
印文:草书未暇缘悤悤(出自宋苏轼《王颐赴建州钱监求诗及草书》)边款:“我昔识子自武功,寒厅夜语樽酒同。酒阑烛尽语不尽,倦仆立寐僵屏风。丁宁劝学不死诀,自言亲受方瞳翁。嗟余闻道不早悟,醉梦颠倒随盲聋。迩来忧患苦摧剥,意思萧索如霜蓬。羡君颜色愈少壮,外慕渐少由中充。河车挽水灌脑黑,丹砂伏火入颊红。大梁相(逢)又东去,但(道)何日辞樊笼。未能便乞勾漏令,官曹似(是锡)与铜。留诗河上慰离别,草书未暇缘悤悤。(相下落逢字,但下落道字,似下落是锡二字。)”张伯英工书,下笔必为楷,则号忩忩不暇草书。福盦工篆隶,近时巨擘,凡有求者,辄以转隶应,张伯英之后一人也,余为刻苏句以赠。乙卯十月唐源邺并记。《松荫轩珍稀印谱丛刊》简要说明
古代篆刻作品因岁月消磨,许多印章或散失无存,或遭磨泐丧失原貌。在此情况下,印谱往往成为后人了解这些印章风貌的重要甚至唯一的途径。印谱起源于宋代,从最初的原始形貌至今,历次风格变幻和功能审美的转变,使得印谱逐渐成为古代文人艺术中极具鲜明特色的艺术门类。印谱之于篆刻艺术作品,起到了汇集和保存印章面目及其背后信息的作用。据统计,自宋至今传世印谱约六千余种,主要流播于中国内地、香港及日本等地。近十年来,随着传统金石学复兴,篆刻艺术更加受到关注,与此同时,印谱收藏也从原先比较小众的收藏圈逐渐变为热门收藏品类,印谱收藏背后的藏家也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并得到金石爱好者和研究者的重点关注。林章松,字秉承,别署松荫轩主。曾拜曾荣光先生门下习书法及篆刻,兼事收藏,数十年间广为搜罗,至今印谱收藏总量约3000种,渐成海内大宗。不仅规模种类蔚为壮观,其品级之珍善,也著称宇内。版本目录学家沈津先生曾写下《方寸之间天地宽——记印谱收藏家林章松先生》:“林先生能集印谱收藏之大成,一是独到的眼光,二是对印谱的执念,三是雄厚的财力做支撑,当然也少不了平日里的节衣缩食、宽打窄用。然而追根究底,成就林先生今日收藏印谱之规模的,是他兀兀穷年、矻矻终日的勤谨和笃学。也许,从商人的角度看,他是在经商之暇收集印谱,但从收藏的角度来说,他的重心却在于研究印谱,从商倒成了他搜集印谱的途径,而非目的。”林章松先生以整理、修复、研究印谱为乐,对传世印谱的刊布、流传始终有一种叫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立下化私为公的宏愿,希望将珍藏的印谱以各种形式公诸于世,供读者赏鉴、研究,从而促进古代篆刻艺术史研究的深入开展。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受林章松先生青睐,不仅参与部分印谱底本扫描工作,而且得到无偿授权,出版其珍藏的印谱和研究著作。松荫轩所藏品类繁多、卷帙浩瀚,难以一次推出,经与林先生商议,我社先期推出《松荫轩藏珍稀印谱丛刊》。《丛刊》分“集古玺印谱”“摹古印谱”“集名家篆刻”及“自镌印谱”几大类别,并以稿本、原钤本、孤本、善本、石印本等为整理对象。先期推出名家及其流派篆刻作品,《唐醉石印谱汇编(一函二册)》即为《松荫轩藏珍稀印谱丛刊》之一种。沈津先生还曾这样评价:“林先生对印谱的感情不是据为己有,而是将其编目、著录、整理、归纳,最后为人所用。满室的印谱,经过林先生的精心编排为人瞩目和珍视,也是人与物的缘分,印谱或许可以随时光常存,而人则世世代代,来来去去,于是,欣于所遇,暂得于己。过手时珍重恭敬,解读一方石印上深浅纹路里蕴藏的故事,继而将这对象一脉相承,便是林先生的简单愿景了。”希望以我们的努力,为林先生达成宏愿尽一份绵薄之力,进而推动印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文章来源: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古籍编辑室供稿 | 黄鑫 编辑 | 田秀丽监制|隋阳 审核 | 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