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 | 郴州通典·典籍文献(全一百八十六册)

重大项目编辑室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24-09-14

《郴州通典·典籍文献》

(全一百八十六册)

编者:郴州市文史研究会、

《郴州通典》编辑部 主编

定价:148000元

ISBN:978-7-5013-7314-7

出版时间:2023年11月

装帧开本:精装16开

内容简介

郴州历史悠久,丰腴的文化滋养了郴州群星璀璨的先哲先贤,他们留下的卷帙繁浩的文献古籍,为将散落的文化遗珠搜集入典,郴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加强地方文献资料的整理和研究,编纂出版《郴州通典》。《郴州通典·典籍文献》为《郴州通典》之主体部分,主要收录郴人、非郴人但寓居郴州并对郴州文化有重要影响之人士的著述。依据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每种文献设置提要,详细介绍作者生平、主要内容及文献价值等。本书的出版对于传承优秀文化,展示历史底蕴,提高郴州的影响力,具有重要的价值,是郴州历代典籍文献的集大成之作。

编者简介

郴州市文史研究会:成立于2013年。其业务主要是郴州文史课题研究,郴州文献搜集整理汇编,编纂出版《人文湘南》杂志、《郴州通典》等大型历史文化丛书。

前言

“郴”字獨屬郴州。郴者,“林邑”之謂也。

郴州歷史悠久。始祖炎帝播五穀、嘗百草、工耒耜的遺迹仍在,舜帝南巡,治水患、平天下的足迹尚存。春秋戰國時爲楚國蒼梧郡,秦末漢初徙義帝於郴,乃以此設都城。秦置郴縣,漢稱桂陽郡,隋改桂陽郡爲郴州。此後隨朝代更替、區劃更改,郴邑州府之名亦多次更稱。郴州山川秀麗。唐韓愈《送廖道士序》云:“郴之爲州,又當中州清淑之氣,蜿嬗扶輿,磅礴而鬱積。”宋時邑人陳純夫撰郴州聯:“北瞻衡嶽之秀,南直五嶺之衝。”《[萬曆]郴州志》曰:“四面青山列翠屏,草色花香盡是春。”徐霞客遠游郴州後謂之無寸土不麗。郴州爲楚粤孔道、商旅重鎮。民國初年時駐郴州的湖南督軍譚延闓在其日記中寫道:“通海以前洋貨皆由郴入腹地。”“郴多高房大廈,蓋猶是爲承平豐豫之遺。”郴州乃人文淵藪,中原文化、湖湘文化、嶺南文化在這裏交匯,農耕文化在這裏發祥,理學文化、仙釋文化古韵芳香,源遠流長。也有古代寓郴之士在郴州存留的文化亮點。豐腴的文化厚土哺育滋養了郴州群星璀璨般的圣哲先賢,他們留下的卷帙浩繁的文獻古籍,以及遍存於城鄉各地的摩崖石刻、金石碑文,是郴州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和突出標志,是穿越時空的珍貴歷史文化遺産。

“繼絶存真,傳本揚學”,將散落的文化遺珠搜集入典册,將歷史文化的根和魂留存,將延續千年的郴州文脉傳承光大,將淹没在古籍裏的智者賢言引作古爲今用的鏡鑒,是欣逢盛世的當代郴州人繼往開來的歷史擔當!

盛世是一個讀史、救史、纂史、藏史的崇文重典時代。黨中央、國務院和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多次下文作出明確指示。郴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加强地方文獻資料的整理和研究,編纂出版郴州的“四庫全書”。市委文史工作領導小組做出具體部署,聘請郴籍國内文史研究專家擔任學術顧問,組織有情懷的文史專家組建編輯部,形成市委領導、政府組織、市委文史工作領導小組主持、市文史研究會負責實施的工作格局。一場以挖掘搶救、搜羅整理、編纂出版地方文獻爲目的,“網羅一邑歷史文獻典籍於一書”的《郴州通典》編纂出版工作正式啓幕。

《郴州通典》古籍文獻的搜集整理,堅持全面普查、應收盡收之原則,以搜集文集及零散文獻彙總爲重點,突出搶救郴州地方文獻中稿本、抄本及流傳稀少的刻本,尤其注重搶救孤本善本和影響力大、學術價值高的著作。整理收録極富郴州文化個性和極具地域文化特色的金石類著作和簡牘類作品,及部分有價值的民國時期檔案文獻目録,使之成爲郴州文獻典籍整理中的一個顯著特色。

文獻典籍乃經史之本,參之以歷代《會要》及百家傳記之書,亦有臣僚奏疏、名流宴談、稗官記録之作,内容包羅萬象,版本源流衆多。大至政經百事、社會風俗,小至瑣事逸聞、志怪軼事,無不網羅其中。編纂出版《郴州通典》是一項浩大的文化工程。因風化、蟲蛀、黴變等自然侵蝕及兵燹、焚禁、損毀等人爲因素,加之郴人短於“立言”“立存”,郴州文獻典籍散佚嚴重。唐前郴邑著述更爲罕見,市内留存的具有歷史價值的文獻亦少之又少。其古籍要麽“有目無書”,要麽“有書無目”。文獻典籍底本的搜集猶如海中拾貝,步履艱難。幸而中國國家圖書館、湖南圖書館等伸出援手,方厘清頭緒,漸現端倪。兹搜兹編,篳路藍縷。兩千餘年郴州歷史人文、學術風尚、社會習俗,靡不畢見。終成一百八十八册(含《文獻總目》《文獻精選》《典籍文獻》)的地方歷史文獻叢書編纂出版之盛舉。

《郴州通典》編纂秉承五項原則。(一)尊重原著,敬惜字紙原則。不遺一墨,不漏一字。精心挑選版本,一般選擇善本、孤本、稀見本影印出版。有蠹損、殘缺、漫漶不清者,如有相同版本則予補配,如無相同版本則保持原貌,目的在於給研究者提供一個真實的原始版本。(二)不干預原則。對所有選録的文獻典籍“不點不校”,保持所選歷史文獻的完整性與真實性,不因編者的點校而對原文産生歧義,引起誤讀。(三)不裁選原則。對所選文獻按經、史、子、集分類編排。每種文獻前設置提要,内容包括書名、版式、作者介紹、主要内容等。(四)收録規範原則。原則上衹選録郴籍人士著述及反映郴人郴事的文獻典籍。對雖非郴州籍,但久居郴州,且其主要著述在郴州完成者,對郴州歷史文化有較大影響者,從嚴選擇入録。(五)紙質文獻與電子文獻同時出版原則。紙質文獻突出“好中選優”“優中選精”,電子文獻突出“全”,應收盡收。

“睹喬木而思故家,考文獻而愛舊邦。”《郴州通典》的問世,首次對郴州歷史文獻和文化遺産進行了一次普查、彙集和整理;首次系統、全面再現了現存郴州(民國以前)傳世古籍文獻原貌,將郴州在中華民族歷史演進中的地位以及對中華文明的貢獻清晰地呈現給世人,是迄今爲止全面反映郴州歷史文獻著作的集成大觀。對於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展示歷史文化底蘊,提高郴州的美譽度和影響力,促進當代郴州文化繁榮、經濟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學術價值和社會價值。

雷曉達

二〇二三年九月

总目录

經部


第一册

大樂律吕元聲六卷大樂律吕考注四卷 (明)李文利  撰 (明)李元  校補 (明)范輅  校正  明嘉靖十四年(1535)刻本    一

新刻易測十卷附録一卷(卷一至五) (明)曾朝節  撰 明萬曆刻本    二五五


第二册

新刻易測十卷附録一卷(卷六至十  附録) (明)曾朝節  撰 明萬曆刻本    一

五先堂字學元元十卷(卷一至二) (明)袁子讓  撰 明萬曆三十一年(1603)刻本    三一九


第三册

五先堂字學元元十卷(卷三至十) (明)袁子讓  撰 明萬曆三十一年(1603)刻本    一


第四册

論語讀朱求是編二十卷(卷一至四) (清)林愈蕃  輯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斑竹園書屋刻本    一


第五册

論語讀朱求是編二十卷(卷五至十) (清)林愈蕃  輯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斑竹園書屋刻本    一


第六册

論語讀朱求是編二十卷(卷十一至十五) (清)林愈蕃  輯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斑竹園書屋刻本    一


第七册

論語讀朱求是編二十卷(卷十六至二十) (清)林愈蕃  輯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斑竹園書屋刻本    一

周易輯義初編四卷(卷一) (清)盧兆鰲  撰 清道光八年(1828)刻本    三〇三


第八册

周易輯義初編四卷(卷二至四) (清)盧兆鰲  撰 清道光八年(1828)刻本    一


第九册

周易輯義續編四卷(卷一至三) (清)盧兆鰲  撰 清道光十年(1830)刻本    一


第一〇册

周易輯義續編四卷(卷四) (清)盧兆鰲  撰 清道光十年(1830)刻本    一

周易續編三刻四卷(卷一至二) (清)盧兆鰲  撰 清道光十二年(1832)刻本    一二五


第一一册

周易續編三刻四卷(卷三至四) (清)盧兆鰲  撰 清道光十二年(1832)刻本    一

周易輯義續編四刻四卷(卷一至二) (清)盧兆鰲  撰 清道光十四年(1834)刻本    二七七


第一二册

周易輯義續編四刻四卷(卷三至四) (清)盧兆鰲 撰 清道光十四年(1834)刻本    一

易鑑三十八卷(卷一至三) (清)歐陽厚均  撰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刻本   二五五


第一三册

易鑑三十八卷(卷四至十七) (清)歐陽厚均  撰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刻本    一


第一四册

易鑑三十八卷(卷十八至二十九) (清)歐陽厚均  撰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刻本    一


第一五册

易鑑三十八卷(卷三十至三十八) (清)歐陽厚均  撰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刻本    一

大學發微二卷 (清)劉次源  撰 清宣統元年(1909)鉛印《孔經新義四種》本    四三九


第一六册

論語發微二卷 (清)劉次源  撰 清宣統元年(1909)鉛印《孔經新義四種》本    一

中庸發微三卷 (清)劉次源  撰 清宣統元年(1909)鉛印《孔經新義四種》本    二四三

禮運發微一卷 (清)劉次源  撰 清宣統元年(1909)鉛印《孔經新義四種》本    三三九

易通十卷(卷一至二) (清)劉次源  撰 一九四九年鉛印本    三八三


第一七册

易通十卷(卷三至十) (清)劉次源  撰 一九四九年鉛印本    一

孝經古注一卷 (清)陳兆奎  輯 抄本    二八一

春秋謚法表 (清)陳延齡  撰 清宣統二年(1910)北京開智石印書局石印本    三〇七

周易質八卷首一卷末三卷(卷首  卷一至二) (清)鄧蘖  撰 民國十四年(1925)鉛印本    三六一


第一八册

周易質八卷首一卷末三卷(卷三至八  卷末一至三) (清)鄧蘖  撰 民國十四年(1925)

 鉛印本    一

周易卦爻人事證二卷 (清)鄧丙明  撰 民國十四年(1925)長沙鉛印本    三九九


史部


第一九册

嶺南异物志 (唐)孟琯  撰 明刻《太平廣記》本    一

嶺南异物志 (唐)孟琯  撰 明萬曆九年(1581)刻《重修政和經史證類備急本草》本    三一

嶺南异物志 (唐)孟琯  撰 民國鉛印《四部叢刊·太平御覽》本    三三

嶺南异物志 (唐)孟琯  撰 文淵閣《四庫全書·農政全書》本    七三

嶺南异物志 (唐)孟琯  撰 文淵閣《四庫全書·百菊集譜》本    七五

郴行録二卷 (宋)張舜民  撰 清刻《知不足齋叢書·畫墁集》本    七七

安楚録十卷 (明)秦金   撰 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刻本(卷一至二爲配補)   一三七


第二〇册

何文簡公疏議十卷(卷一至六) (明)何孟春  撰 明嘉靖刻本    一


第二一册

何文簡公疏議十卷(卷七至十) (明)何孟春  撰 明嘉靖刻本    一

嘉靖七年湖廣鄉試録 (明)佚名  編 明嘉靖七年(1528)刻本    三五一


第二二册

蒼梧總督軍門志三十四卷(卷一至十) (明)劉堯誨  重修 明萬曆九年(1581) 刻本

(卷十爲配補)  一



第二三册

蒼梧總督軍門志三十四卷(卷十一至二十四) (明)劉堯誨  重修 明萬曆九年(1581) 刻本(卷十爲配補)  一


第二四册

蒼梧總督軍門志三十四卷(卷二十五至二十九) (明)劉堯誨  重修 明萬曆九年(1581)

刻本(卷十爲配補)   一


第二五册

蒼梧總督軍門志三十四卷(卷三十至三十四) (明)劉堯誨 重修 明萬曆九年(1581)

刻本(卷十爲配補)   一

督撫疏議 十五卷(卷一至二) (明)劉堯誨  撰 明萬曆刻本    三二九


第二六册

督撫疏議十五卷(卷三至七) (明)劉堯誨  撰 明萬曆刻本    一

第二七册

督撫疏議十五卷(卷八至十二) (明)劉堯誨  撰 明萬曆刻本    一


第二八册

督撫疏議十五卷(卷十三至十五) (明)劉堯誨  撰 明萬曆刻本    一

全蜀邊域考殘卷(一) (明)袁子讓  撰 抄本    三二五


第二九册

全蜀邊域考殘卷(二) (明)袁子讓  撰 抄本    一


第三〇册

楚游日記 (明)徐霞客  撰  (明)季夢良  整理 明季夢良抄《徐霞客游記》本    一

韓山考十卷(卷一至三) (明)徐開禧  撰 明崇禎十二年(1639)刻本    一七九


第三一册

韓山考十卷(卷四至七) (明)徐開禧  撰 明崇禎十二年(1639)刻本    一


第三二册

韓山考十卷(卷八至十) (明)徐開禧  撰 明崇禎十二年(1639)刻本    一

楚闈類記一卷 (明)徐開禧  撰 清抄本    四五三


第三三册

大義覺迷録四卷 (清)愛新覺羅·胤禛  敕編 清雍正八年(1730)内府刻本    一


第三四册

誥授朝議大夫晋贈通奉大夫浙江道監察御史坦齋歐陽公鄉賢録 (清)佚名  編 清同治刻本    一

上湖南會館傳書六卷(卷一至四) (清)歐陽厚均  重修 清光緒八年(1882)刻本    三一


第三五册

上湖南會館傳書六卷(卷五至六) (清)歐陽厚均  重修 清光緒八年(1882)刻本    一


第三六册

朱子年譜綱目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卷首  卷一至八) (清)李元  編 清嘉慶七年(1802)

 敬修齋刻本    一


第三七册

朱子年譜綱目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卷九至十二  卷末) (清)李元  編 清嘉慶七年(1802)敬修齋刻本    一

平定猺匪述略二卷 (清)周存義  撰 清道光十三年(1833)刻本   三一三


第三八册

郴侯書院志不分卷 (清)曹維精  編纂 清同治二年(1863)刻本    一

鄺忠肅公遺録二卷 (清)鄺中孜 姚明燦 吴德漢  編纂  (清)鄺梅岑  重訂  清光緒五年(1879)刻本    二〇五

郴州崇義堂傳書 郴州市蘇仙區史志辦  校注 二〇一六年郴州市蘇仙區史志辦校注

 鉛印本    三三七


第三九册

補史一卷輯史一卷 (清)謝宣  撰并注 民國二十二年(1933)謝氏家刻本    一

牧令書節要十八卷 (清)陳士杰  選編 清光緒十一年(1885)刻本    三三五


第四〇册

陳侍郎奏稿八卷 (清)陳士杰  撰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刻本    一


第四一册

陳侍郎書札八卷(卷一至五) (清)陳士杰  撰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刻本    一


第四二册

陳侍郎書札八卷(卷六至八) (清)陳士杰  撰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刻本    一

升授雲南鹽法道開化府知府臨武李公崇祀名宦録 (清)李崇疇  編 清光緒十六年(1890)

 刻本    三二五

金石摘不分卷(一) (清)陳善墀  輯 清光緒四年(1878)瀏陽縣學不求甚解齋刻本    三六五


第四三册

金石摘不分卷(二) (清)陳善墀  輯 清光緒四年(1878)瀏陽縣學不求甚解齋刻本    一


第四四册

金石摘不分卷(三) (清)陳善墀  輯 清光緒四年(1878)瀏陽縣學不求甚解齋刻本    一


第四五册

宜章石虎山武陵侯志十八卷 (清)黄名彦  撰 清光緒元年(1875)刻本    一


第四六册

豫章戰績 (清)羅孝連  撰 清抄本    一

陳巡撫行狀不分卷 (清)王闓運  撰 清光緒十九年(1893)刻本    一五七

陳侍郎側室李恭人行狀不分卷 (清)王闓運  撰 清光緒十九年(1893)刻本    二〇七

郴游日記 (清)楊恩壽  撰 一九八三年上海古籍出版社鉛印《坦園日記》本    二一九

四川官運鹽案類編八十卷(卷一) (清)夏旹  重訂 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

 瀘州總局重刻本    三一三


第四七册

四川官運鹽案類編八十卷(卷二至九) (清)夏旹  重訂 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

 瀘州總局重刻本    一


第四八册

四川官運鹽案類編八十卷(卷十至十九) (清)夏旹  重訂 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

 瀘州總局重刻本    一


第四九册

四川官運鹽案類編八十卷(卷二十至三十一) (清)夏旹  重訂 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

 瀘州總局重刻本    一


第五〇册

四川官運鹽案類編八十卷(卷三十二至四十四) (清)夏旹  重訂 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

 瀘州總局重刻本    一


第五一册

四川官運鹽案類編八十卷(卷四十五至六十) (清)夏旹  重訂 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

 瀘州總局重刻本    一


第五二册

四川官運鹽案類編八十卷(卷六十一至七十八) (清)夏旹  重訂 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

 瀘州總局重刻本    一


第五三册

四川官運鹽案類編八十卷(卷七十九至八十) (清)夏旹  重訂 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

 瀘州總局重刻本    一

劉幼吾司馬署湖南桂陽州臨武縣時勸民種植示一卷 (清)劉詒烈  撰 清光緒二十七年

 (1901)胡玉縉抄本    六三

詳定廪貢章程不分卷 (清)桂東士紳  輯 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刻本    七五

誥授光禄大夫建威將軍尚書銜貴州提督謚武勤顯考羅府君行狀一卷 (清)羅仰懷  撰

 清光緒刻本    二四七

郴游録一卷郴州集一卷 (清)金蓉鏡  撰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鉛印本    三一一

臨武縣紳民呈禀不分卷 (清)黄恩溥  鄺書華等  撰 清光緒刻本    三七一


第五四册

東三省鹽法志十四卷(卷一至八) (清)陳爲鎰  雷飛鵬  粟掞  纂 清宣統三年(1911)

 鉛印本    一


第五五册

東三省鹽法志十四卷(卷九至十四) (清)陳爲鎰  雷飛鵬  粟掞  纂 清宣統三年(1911)

 鉛印本    一


第五六册

光緒二十三年丁酉科湖南鄉試硃卷一卷 (清)黄純垓  編 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刻本    一

大清會典要義十三卷 (清)黄純垓  編 清末直隸法政學堂油印本    二三

桂陽夏府君行述一卷 (清)夏壽田  撰 清末抄本    三八九

光緒二十四年殿試策一卷 (清)夏壽田  撰 清末影印本    四七七


第五七册

涿州戰紀十六卷文書彙編四卷圖表彙編一卷 (清)夏壽田  撰 民國十八年(1929)石印本    一


第五八册

條陳要政一卷 (清)劉次源  撰 清光緒鉛印本    一

籌國芻言二卷 (清)劉次源  撰 清宣統二年(1910)石印本    五三

桂臨藍嘉商務擬單不分卷 (清)佚名  編 清末抄本    二四七

郴州日记(一) 譚延闓 撰 稿本    三二五


第五九册

郴州日记(二) 譚延闓 撰 稿本    一

玄樓日記(一) 李静  撰 稿本    一六七


第六〇册

玄樓日記(二) 李静  撰 稿本    一


第六一册

元和郡縣圖志四十卷目録二卷(缺目録二卷、卷十九至二十、二十三至二十四、三十五至

 三十六) (卷一至十二) (唐)李吉甫  撰 抄本    一


第六二册

元和郡縣圖志四十卷目録二卷(缺目録二卷、卷十九至二十、二十三至二十四、三十五至

 三十六) (卷十三至三十) (唐)李吉甫  撰 抄本    一


第六三册

元和郡縣圖志四十卷目録二卷(缺目録二卷、卷十九至二十、二十三至二十四、三十五至

 三十六) (卷三十一至四十) (唐)李吉甫  撰 抄本    一

[嘉靖]湖廣圖經志書(衡州、郴州)(一) (明)薛綱  纂修 (明)吴廷舉  續修

 明嘉靖元年(1522)刻本    三四九


第六四册

[嘉靖]湖廣圖經志書(衡州、郴州)(二) (明)薛綱  纂修 (明)吴廷舉  續修

 明嘉靖元年(1522)刻本    一


第六五册

[嘉靖]衡州府志九卷 (明)楊珮  修 (明)劉黻  纂 明嘉靖十五年(1536)刻本    一


第六六册

[萬曆]郴州志二十卷(卷一至七) (明)胡漢 纂修 (明)劉本學  黄尚明等 校

 明萬曆四年(1576)刻本  一


第六七册

[萬曆]郴州志二十卷(卷八至二十) (明)胡漢  纂修 (明)劉本學  黄尚明等  校

 明萬曆四年(1576)刻本  一


第六八册

[康熙]郴州總志十一卷(卷一至九) (清)陳邦器  修 (清)李嗣泌  劉帶蕙  纂

 清康熙刻本   一


第六九册

[康熙]郴州總志十一卷(卷十至十一) (清)陳邦器  修 (清)李嗣泌  劉帶蕙  纂

 清康熙刻本    一

[康熙]直隸郴州總志十二卷(卷一至五) (清)范廷謀  增修 (清)蔡來儀  增纂

 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刻本    一八九


第七〇册

[康熙]直隸郴州總志十二卷(卷六至十二) (清)范廷謀  增修 (清)蔡來儀  增纂

 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刻本    一


第七一册

[乾隆]郴州總志三十卷首一卷末一卷(卷首  卷一至九) (清)謝仲坃  揚桑阿  修

 (清)何全吉等  纂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刻本    一


第七二册

[乾隆]郴州總志三十卷首一卷末一卷(卷十至十七) (清)謝仲坃  揚桑阿  修

 (清)何全吉等  纂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刻本    一


第七三册

[乾隆]郴州總志三十卷首一卷末一卷(卷十八至二十一) (清)謝仲坃  揚桑阿  修

 (清)何全吉等  纂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刻本    一


第七四册

[乾隆]郴州總志三十卷首一卷末一卷(卷二十二至二十六) (清)謝仲坃  揚桑阿  修

 (清)何全吉等  纂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刻本    一


第七五册

[乾隆]郴州總志三十卷首一卷末一卷(卷二十七至三十  卷末) (清)謝仲坃  揚桑阿  修  (清)何全吉等  纂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刻本    一


第七六册

[嘉慶]郴州總志四十三卷首一卷(卷首  卷一至十七) (清)朱偓等  修 (清)陳昭謀  纂  清光緒十九年(1893)木活字本    一


第七七册

[嘉慶]郴州總志四十三卷首一卷(卷十八至三十二) (清)朱偓等  修 (清)陳昭謀  纂  清光緒十九年(1893)木活字本    一


第七八册

[嘉慶]郴州總志四十三卷首一卷(卷三十三至四十三) (清)朱偓等  修 (清)陳昭謀  纂  清光緒十九年(1893)木活字本    一

[光緒]郴州直隸州鄉土志二卷 (清)查慶綏  修 (清)謝馨槐等  纂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刻本    三六一


第七九册

[康熙]桂陽州志十四卷(存卷一至十一)(卷一至六) (清)董之輔  修 (清)吴爲相等  纂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刻本    一


第八〇册

[康熙]桂陽州志十四卷(存卷一至十一)(卷七至十一) (清)董之輔  修 (清)吴爲相等  纂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刻本    一

[康熙]桂陽州志十四卷(卷一至四) (清)董之輔  修 (清)吴爲相等  纂 (清)王秉中  增補 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刻本    二二三


第八一册

[康熙]桂陽州志十四卷(卷五至十四) (清)董之輔  修 (清)吴爲相等  纂

 (清)王秉中  增補 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刻本    一


第八二册

[雍正]桂陽州志十四卷(卷一至五) (清)張明叙  修 (清)李人龍等  纂

 清雍正七年(1729)刻本    一


第八三册

[雍正]桂陽州志十四卷(卷六至十四) (清)張明叙  修 (清)李人龍等  纂

 清雍正七年(1729)刻本    一


第八四册

[乾隆]直隸桂陽州志二十八卷首一卷補續一卷(卷首  卷一至八) (清)張宏燧  修

 (清)盧世昌  邵  纂 (清)周仕議  李呈焕  增補 清乾隆三十年(1765)刻嘉慶十年(1805)增補本    一


第八五册

[乾隆]直隸桂陽州志二十八卷首一卷補續一卷(卷九至十三) (清)張宏燧  修

 (清)盧世昌  邵  纂 (清)周仕議  李呈焕  增補 清乾隆三十年(1765)刻嘉慶十年(1805)增補本    一


第八六册

[乾隆]直隸桂陽州志二十八卷首一卷補續一卷(卷十四至十九) (清)張宏燧  修

 (清)盧世昌  邵  纂 (清)周仕議  李呈焕  增補 清乾隆三十年(1765)刻嘉慶十年(1805)增補本    一


第八七册

[乾隆]直隸桂陽州志二十八卷首一卷補續一卷(卷二十至二十八  補續) (清)張宏燧  修  (清)盧世昌  邵  纂 (清)周仕議  李呈焕  增補 清乾隆三十年(1765)刻嘉慶十年(1805)增補本    一


第八八册

[嘉慶]直隸桂陽州志四十三卷 (清)袁成烈  修 (清)曹昌等  纂 (清)俞昌會  增修  清道光間增補刻本    一


第八九册

[同治]桂陽直隸州志二十七卷首一卷 (清)汪斆灝  修 (清)王闓運  纂

 清同治七年(1868)刻本    一


第九〇册

[同治]桂陽直隸州志二十七卷(存卷一至二十五) (清)汪斆灝  修 (清)王闓運  纂

 稿本    一


第九一册

[康熙]臨武縣志 (清)張聲遠  纂修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抄本    一

[康熙]臨武縣志十六卷首一卷(卷首  卷一至九) (清)張聲遠  修 (清)鄒章周  纂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刻本    五七


第九二册

[康熙]臨武縣志十六卷首一卷(卷十至十六) (清)張聲遠  修 (清)鄒章周  纂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刻本    一


第九三册

[嘉慶]臨武縣志四十七卷首一卷 (清)鄒景文 麥連  修 (清)曹家玉  纂

 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刻本    一


第九四册

[同治]臨武縣志四十七卷首一卷 (清)吴洪恩  續修 (清)陳佑啓  續纂

 清同治六年(1867)增刻本    一


第九五册

[康熙]桂陽縣志六卷(存卷二至四、六上) (清)盛民譽  修 (清)周一錦  纂

 清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    一

[康熙]桂陽縣續志一卷 (清)沈  修 (清)鄧嗣禹  纂 清康熙二十年

 (1681)思誠堂刻本    四三七


第九六册

[乾隆]桂陽縣志十三卷(卷一至十) (清)凌魚  修 (清)朱有斐 李宗  纂

 清乾隆二十年(1755)刻嘉慶七年(1802)吴乘時增刻本    一


第九七册

[乾隆]桂陽縣志十三卷(卷十一至十三) (清)凌魚  修 (清)朱有斐 李宗  纂

 清乾隆二十年(1755)刻嘉慶七年(1802)吴乘時增刻本    一


第九八册

[嘉慶]桂陽縣志十卷 (清)常慶  丁煦  修 (清)盧達邦等  纂 清嘉慶二十二年

 (1817)刻本    一


第九九册

[同治]桂陽縣志二十二卷 (清)錢紹文 孫光燮  修 (清)朱炳元等  纂 清同治六年(1867)刻本    一


第一〇〇册

[光緒]桂陽縣鄉土志一卷 (清)黄國瓊  修 (清)胡祖復  編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活字本    一

[康熙]興寧縣志十三卷(缺卷十二至十三)(卷一至九) (清)耿念劬  修 (清)林春芳等  纂 清康熙十一年(1672)刻本    四三


第一〇一册

[康熙]興寧縣志十三卷(缺卷十二至十三)(卷十至十一) (清)耿念劬  修 (清)林春芳等  纂 清康熙十一年(1672)刻本    一

[乾隆]興寧縣志十二卷(卷一至三) (清)羅紳  修 (清)張九鐔  纂 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刻本    一〇五


第一〇二册

[乾隆]興寧縣志十二卷(卷四至九) (清)羅紳  修 (清)張九鐔  纂 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刻本    一


第一〇三册

[乾隆]興寧縣志十二卷(卷十至十二) (清)羅紳  修 (清)張九鐔  纂 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刻本    一

[道光]興寧縣志六卷(卷一至五) (清)李之梓  劉澍  張偉  修 (清)孫鋌  纂

 清道光元年(1821)刻本    四四一


第一〇四册

[道光]興寧縣志六卷(卷六) (清)李之梓  劉澍  張偉  修 (清)孫鋌  纂

 清道光元年(1821)刻本    一

[光緒]興寧縣志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郭樹馨  黄善福  俞文葆  劉錫九  修

 (清)黄榜元  李佑奇  許萬松  纂 清光緒元年(1875)刻本    一二七


第一〇五册

[乾隆]永興縣志十二卷首一卷(卷首  卷一至七) (清)吕宣曾  修 (清)黄立幹等  纂  清乾隆十四年(1749)刻本    一


第一〇六册

[乾隆]永興縣志十二卷首一卷(卷八至十二) (清)吕宣曾  修 (清)黄立幹等  纂

 清乾隆十四年(1749)刻本    一


第一〇七册

[乾隆]永興縣志十二卷首一卷(卷首  卷一至八) (清)沈維基  修 (清)楚大德  纂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刻本    一


第一〇八册

[乾隆]永興縣志十二卷首一卷(卷九至十二) (清)沈維基  修 (清)楚大德  纂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刻本    一

[嘉慶]永興縣志五十五卷首一卷(卷首  卷一至三十八) (清)劉統  修 (清)曹流湛  馬步青  纂 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刻本    五〇九


第一〇九册

[嘉慶]永興縣志五十五卷首一卷(卷三十九至五十五) (清)劉統  修 (清)曹流湛

 馬步青  纂 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刻本    一

[光緒]永興縣志五十五卷首一卷 (清)吕鳳藻  修 (清)李獻君  纂 清光緒九年(1883)

 刻本    一六五

[光緒]永興鄉土志二卷 (清)劉朝焜  修 (清)劉允嘉  李仙培  纂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刻本    五六七


第一一〇册

[康熙]宜章縣志十卷(缺卷十) (清)鹿廷瑛  修 (清)錢奇才  劉帶蕙  纂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刻本    一


第一一一册

[乾隆]宜章縣志十三卷(卷一至十) (清)楊文植  姜順  修 (清)楊河 儲早  纂

 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刻本    一


第一一二册

[乾隆]宜章縣志十三卷(卷十一至十三) (清)楊文植  姜順  修 (清)楊河 儲早  纂

 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刻本    一


第一一三册

[嘉慶]宜章縣志二十四卷首一卷 (清)陳永圖  修 (清)龔立海  黄本騏  纂

 清嘉慶二十年(1815)刻本    一

[光緒]宜章縣鄉土風俗志不分卷 (清)陳玉祥  編撰 清光緒十六年(1890)抄本    三七三


第一一四册

[嘉慶]安仁縣志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侯鈐  修 (清)歐陽厚均  纂  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刻本    一


第一一五册

[同治]安仁縣志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張景垣等  修 (清)張鵬  侯材驥  纂

 清同治八年(1869)刻本    一


第一一六册

[康熙]嘉禾縣志一卷 (清)張聲遠  纂修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抄本    一

[乾隆]嘉禾縣志二十六卷首一卷(卷首  卷一至九) (清)高大成  修 (清)李光甲  纂  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刻本    三三


第一一七册

[乾隆]嘉禾縣志二十六卷首一卷(卷十至二十六) (清)高大成  修 (清)李光甲  纂

 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刻本    一


第一一八册

[嘉慶]嘉禾縣志二十六卷首一卷 (清)張英舉  續修 (清)龍翔  增纂 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刻本    一

[同治]嘉禾縣志二十五卷首一卷 (清)陳國仲  續修 (清)吴紱榮  續纂 清同治二年(1863)續增刻本    二四九


第一一九册

[康熙]桂東縣志六卷 (清)田國輔  修 (清)周一寛  纂 清康熙十一年(1672)刻本    一

[乾隆]桂東縣志十二卷(卷一至四) (清)洪鐘 張焕 盧庭琮  修 (清)黄體德等  纂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刻本    一五九


第一二〇册

[乾隆]桂東縣志十二卷(卷五至十) (清)洪鐘 張焕 盧庭琮  修 (清)黄體德等  纂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刻本    一


第一二一册

[乾隆]桂東縣志十二卷(卷十一至十二) (清)洪鐘 張焕 盧庭琮  修 (清)黄體德等  纂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刻本    一

[嘉慶]桂東縣志二十卷首一卷 (清)曾鈺  修 (清)黄性時 李克鈿等  纂 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刻本    三二九


第一二二册

[同治]桂東縣志二十卷首一卷 (清)劉華邦  修 (清)郭岐勳等  纂 清同治五年

 (1866)尊經閣刻本    一

[光緒]桂東縣鄉土志三卷 (清)何閎烈  編撰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刻本    三八九


子部


第一二三册

九仙二佛傳三卷附録一卷 (明)崔巖  撰 (明)何孟春 袁子讓  訂 清同治十一年(1872)

 刻本    一

孔子家語注八卷 (明)何孟春  補注 明正德十六年(1521)永明書院刻本    一二七


第一二四册

賈太傅新書十卷 (明)何孟春  訂注 明正德刻本    一

餘冬序録六十卷閏集五卷(餘冬序録卷一至五) (明)何孟春  撰 明嘉靖七年( 1528)

 郴州家塾自刻本    二九五


第一二五册

餘冬序録六十卷閏集五卷(餘冬序録卷六至二十五) (明)何孟春  撰 明嘉靖七年( 1528)

 郴州家塾自刻本    一


第一二六册

餘冬序録六十卷閏集五卷(餘冬序録卷二十六至四十) (明)何孟春  撰 明嘉靖七年( 1528)郴州家塾自刻本    一


第一二七册

餘冬序録六十卷閏集五卷(餘冬序録卷四十一至六十) (明)何孟春  撰 明嘉靖七年( 1528)郴州家塾自刻本    一


第一二八册

餘冬序録六十卷閏集五卷(閏集卷一至五) (明)何孟春  撰 明嘉靖七年( 1528)郴州家塾自刻本    一

何恭簡公筆記不分卷(一) (明)何孟春  撰 明抄本    一四一


第一二九册

何恭簡公筆記不分卷(二) (明)何孟春  撰 明抄本    一

群方續鈔一卷 (明)何孟春  輯 明刻本    一一一

五先堂文市榷酤四卷 (明)袁子讓  撰 明萬曆三十六年(1608)刻本    一七一


第一三〇册

奉先集一卷心開隨筆一卷 (明)黄應舉  撰 清同治九年(1870)黄氏家刻本    一

圭竇存知六十卷(卷一至二十三) (明)陳元旦  撰 明萬曆三十九年(1611)刻本    七九


第一三一册

圭竇存知六十卷(卷二十四至五十一) (明)陳元旦  撰 明萬曆三十九年(1611)刻本    一


第一三二册

圭竇存知六十卷(卷五十二至六十) (明)陳元旦  撰 明萬曆三十九年(1611)刻本    一

羅經解芟訛一卷 (明)蕭洪治  撰 明萬曆三十二年(1604)抄本    一八七

斗首家藏秘本不分卷 (明)蕭洪治  撰 抄本  二六一


第一三三册

蕭三式先生地學五種 (明)蕭洪治  撰 清康熙三年(1664)抄本    一


第一三四册

金玉圖傳三卷 (明)蕭洪治  撰 抄本    一

痘科辨證二卷 (清)陳堯道  撰 (清)林愈蕃  輯 清咸豐二年(1852)聚奎堂刻本    二二五


第一三五册

醫理輯要十三卷首一卷(卷首  卷一至三) (清)吴德漢  輯 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刻本    一


第一三六册

醫理輯要十三卷首一卷(卷四至八) (清)吴德漢  輯 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刻本    一


第一三七册

醫理輯要十三卷首一卷(卷九至十三) (清)吴德漢  輯 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刻本    一


第一三八册

驗方彙輯四卷 (清)黄體端  編 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刻本    一

采菽堂舊聞四卷  (清)周璣  撰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刻本    一四三

講武新編不分卷 (清)李文盛  撰 清同治元年(1862)抄本    四四三


第一三九册

桂考一卷 (清)張光裕  撰 清光緒十七年(1891)湘霞仙館刻本    一

小谷山房雜記四卷 (清)張光裕  撰 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湘霞仙館刻本    三七

傷寒講義三卷(卷一至二) (清)朱鴻漸  撰 民國三年(1914)北洋醫學堂刻本    三九七


第一四〇册

傷寒講義三卷(卷三) (清)朱鴻漸  撰 民國三年(1914)北洋醫學堂刻本    一

孫子選注十三卷 (清)夏壽田  撰 民國二十一年(1932)石印本    一二七

玄樓讀書雜抄不分卷 李静  撰 稿本    三三三

玄樓弦外録不分卷 李静  撰 稿本    四九一


集部


第一四一册

本事詩一卷 (唐)孟啓  編 明刻本    一

宋濂溪周元公先生集十卷世系遺芳集五卷(宋濂溪周元公先生集卷一至十) (宋)周敦頤  撰(明)周興爵  輯 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刻本    五五


第一四二册

宋濂溪周元公先生集十卷世系遺芳集五卷(世系遺芳集卷一至五) (宋)周敦頤  撰 

 (明)周興爵  輯 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刻本    一

郴江百咏一卷 (宋)阮閲  撰 清乾隆嘉慶間趙氏星鳳閣抄《唐宋元三朝名賢小集》本    二一三

郴江百咏箋校一卷 (宋)阮閲  撰 陳九韶  箋校 民國二十一年(1932)鉛印本    二四三

增修詩話總龜前集五十卷後集五十卷(前集卷一至十二) (宋)阮閲  編 明嘉靖刻本    二九三


第一四三册

增修詩話總龜前集五十卷後集五十卷(前集卷十三至四十一) (宋)阮閲  編 明嘉靖刻本    一


第一四四册

增修詩話總龜前集五十卷後集五十卷(前集卷四十二至五十  後集卷一至二十四) (宋)阮閲  編  明嘉靖刻本    一


第一四五册

增修詩話總龜前集五十卷後集五十卷(後集卷二十五至五十) (宋)阮閲  編 明嘉靖刻本    一

止齋先生文集五十二卷附録一卷(卷一至五) (宋)陳傅良  撰 明正德元年(1506)

 林長繁刻本    四一一


第一四六册

止齋先生文集五十二卷附録一卷(卷六至三十四) (宋)陳傅良  撰 明正德元年(1506)

 林長繁刻本    一


第一四七册

止齋先生文集五十二卷附録一卷(卷三十五至五十二  附録) (宋)陳傅良  撰

 明正德元年(1506)林長繁刻本    一

昌谷集二十二卷(卷一至四) (宋)曹彦約  撰 清抄本    三五九


第一四八册

昌谷集二十二卷(卷五至十八) (宋)曹彦約  撰 清抄本    一


第一四九册

昌谷集二十二卷(卷十九至二十二) (宋)曹彦約  撰 清抄本    一

蕭冰崖詩集拾遺三卷 (宋)蕭立之  撰 明弘治十八年(1505)刻本    一六一

圭塘欸乃集一卷 (元)許有壬  許有孚  馬熙等  撰 清乾隆鮑氏抄本    四二三


第一五〇册

李思聰詩文集 (明)李思聰  撰 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李氏家刻本    一

太保朱公認真子集三卷榮哀録五卷附録三卷(認真子集卷一至三   榮哀録卷一至五) (明)朱英  撰  清乾隆十六年(1751)刻本    一二九


第一五一册

太保朱公認真子集三卷榮哀録五卷附録三卷(附録卷一至三) (明)朱英  撰 清乾隆十六年(1751)刻本    一

東溪續稿三卷别稿一卷 (明)鄧庠  撰 明正德十年(1515)自刻本    一四九


第一五二册

何文簡公文集十八卷(卷一至十二) (明)何孟春  撰 明萬曆二年(1574)郭崇嗣邵城刻本    一


第一五三册

何文簡公文集十八卷(卷十三至十八)(明)何孟春  撰 明萬曆二年(1574)郭崇嗣邵城刻本    一


第一五四册

燕泉何先生遺稿十卷 (明)何孟春  撰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刻本    一


第一五五册

何燕泉詩集四卷 (明)何孟春  撰 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蔣文化刻本    一

擬古樂府二卷 (明)李東陽  撰 (明)何孟春  注 明隆慶四年(1570)刻本    二八一


第一五六册

何燕泉注陶靖節集十卷 (明)何孟春  撰 明正德刻本    一

餘冬詩話二卷 (明)何孟春  撰 清道光十一年(1831)六安晁氏木活字《學海類編》本    二九九

覺思編四卷(卷一至二) (明)何鋭  撰 清道光三年(1823)佩印堂刻本    三七七


第一五七册

覺思編四卷(卷三至四) (明)何鋭  撰 清道光三年(1823)佩印堂刻本    一

温陵留墨不分卷 (明)朱炳如  撰 明萬曆刻本    一三一


第一五八册

虚籟集十四卷(卷一至九) (明)劉堯誨  撰 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劉遹孝刻

 雍正六年(1728)續刻本    一


第一五九册

虚籟集十四卷(卷十至十四 ) (明)劉堯誨  撰 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劉遹孝刻雍正六年(1728)續刻本    一

劉堯誨先生全集殘卷(一) (明)劉堯誨  撰 清抄本    三一一


第一六〇册

劉堯誨先生全集殘卷(二) (明)劉堯誨  撰 清抄本    一

紫園草二十二卷(文卷一至二) (明)曾朝節  撰 明萬曆二十五年(1597)吴楷等河東刻本    三〇九


第一六一册

紫園草二十二卷(文卷三至九) (明)曾朝節  撰 明萬曆二十五年(1597)吴楷等河東刻本    一


第一六二册

紫園草二十二卷(文卷十至十二  詩卷一至十) (明)曾朝節  撰 明萬曆二十五年(1597)

 吴楷等河東刻本    一

驥鳴三十韵 (明)曾紹芳  撰 明萬曆刻本    五三三


第一六三册

覺思毳十卷(卷一至四) (清)何文麃  撰 清咸豐十一年(1861)刻本    一


第一六四册

覺思毳十卷(卷五至十) (清)何文麃  撰 清咸豐十一年(1861)刻本    一


第一六五册

蘇溪詩集十卷 (清)范秉秀  撰 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盧陽范氏刻本    一


第一六六册

廬陽殘稿不分卷 (清)盛民譽  撰 清乾隆元年(1736)盛支焯手抄本    一

峇山人文集一卷詩集七卷詩餘一卷 (清)謝乃實  撰 清康熙刻本    六三

東水詩集不分卷(一) (清)朱轂  撰 清道光九年(1829)刻本    四〇七


第一六七册

東水詩集不分卷(二) (清)朱轂  撰 清道光九年(1829)刻本    一

林青山先生文集十三卷(卷一至六) (清)林愈蕃  撰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

 斑竹園書屋刻本    一三三


第一六八册

林青山先生文集十三卷(卷七至十三) (清)林愈蕃  撰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

 斑竹園書屋刻本    一

楚南吟草一卷 (清)沈維基  撰 清乾隆刻《紫薇山人詩鈔》本    四六三

黄岑草一卷 (清)張九鐔  撰 清嘉慶十七年(1812)刻《笙雅堂詩集》本    四九九


第一六九册

陳劍溪稿五卷附選拔貢卷一卷鄉試硃卷一卷 (清)陳昭謀  撰 清光緒八年(1882)

 陳善墀長沙郡學刻本    一


第一七〇册

嶽麓文鈔十八卷 (清)歐陽厚均  編撰 清道光十年(1830)刻本    一


第一七一册

望雲書屋文集二卷 (清)歐陽厚均  撰 清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    一


第一七二册

嶽麓詩鈔三十五卷詞鈔一卷賦鈔三卷(詩鈔卷一至二十六) (清)歐陽厚均  撰  清道光十年(1830)刻本    一


第一七三册

嶽麓詩鈔三十五卷詞鈔一卷賦鈔三卷(詩鈔卷二十七至三十五  詞鈔  賦鈔卷一至三)

 (清)歐陽厚均  撰 清道光十年(1830)刻本    一

來諗堂詩草二卷 (清)歐陽厚均  撰 清刻本    三一九

粤東游草一卷 (清)歐陽厚均  撰 清刻本    四四三


第一七四册

有方游草二卷 (清)歐陽厚均  撰 清刻本    一

知新閣散體文不分卷 (清)何慶元  撰 民國石印本    一九七

四删詩一卷 (清)陳起詩  撰 清抄本    三八七


第一七五册

撼山草堂遺稿三卷補録一卷 (清)陳起書  撰 清同治五年(1866)刻本    一

輿頌録一卷 (清)許乃文  輯 清同治五年(1866)東甌郭博古齋刻本    一二七

醉山草堂集四卷(卷一至二) (清)黄仲騏  撰 清光緒三年至六年(1877—1880)

 潙寧學署刻本    二二九


第一七六册

醉山草堂集四卷(卷三至四) (清)黄仲騏  撰 清光緒三年至六年(1877—1880)

 潙寧學署刻本    一

補拙齋詩集不分卷 (清)陳士元  撰 清光緒十六年(1890) 刻本    二七七

蕉雲山館詩文集三卷(詩集) (清)陳士杰  撰 清光緒十五年至十六年(1889—1890)

 刻本    三六九


第一七七册

蕉雲山館詩文集三卷(文集卷一至二) (清)陳士杰  撰 清光緒十五年至十六年

 (1889—1890)刻本    一

燼餘詩草五卷 (清)李國榮  撰 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長沙求是齋刻本    二三七

雙溪草堂詩集一卷 (清)黄純墉  撰 民國二十五年(1936)鉛印本    三七七

郴游草一卷 (清)楊恩壽  撰 清光緒三年(1877)刻《坦園詩録》本    四九一


第一七八册

桂樓雜藝合鈔八卷 (清)胡祖復  撰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培桂軒木活字本    一


第一七九册

鋤經軒雜體詩草不分卷 (清)胡景瑗  撰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木活字本    一

痰氣集一卷 (清)金蓉鏡  撰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刻本    一四三

醉竹山房詩集十卷(存卷十) (清)彭政樞  撰 民國長沙船山學社鉛印本    二三九

半學山房遺稿文集二卷 (清)周潤標  撰 民國二十二年(1933)鉛印本    二八三


第一八〇册

知新編六卷(卷一至四) (清)雷飛鵬  撰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宜章學署刻本    一


第一八一册

知新編六卷(卷五至六) (清)雷飛鵬  撰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宜章學署刻本    一

艾室文集四卷 (清)雷飛鵬  撰 稿本    一六九

《日本明治維新小史》 雜事詩一卷 (清)雷飛鵬  撰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鉛印本三四七

遼夢草一卷 (清)雷飛鵬  撰 清宣統二年(1910)鉛印本    三八七

續遼夢草一卷 (清)雷飛鵬  撰 清宣統二年(1910)鉛印本    四六五

汗漫草一卷 (清)雷飛鵬  撰 清宣統二年(1910)鉛印本    四九五

松江修暇集九卷附詩餘一卷 (清)雷飛鵬  撰 民國七年(1918)鉛印本    五二七


第一八二册

都龐山館詩文鈔二卷 (清)雷飛鵬  撰 民國二十年(1931)藍山石印局石印本    一

怡廬詩草不分卷 (清)雷森  撰 清宣統二年(1910)鉛印本    一〇九

歐陽孜善軒集五卷(卷一至三) (清)歐陽鼒  撰 民國十九年(1930)湘鄂印刷公司

 鉛印本    一八三


第一八三册

歐陽孜善軒集五卷(卷四至五) (清)歐陽鼒  撰 民國十九年(1930)湘鄂印刷公司

 鉛印本    一

小醉山草堂文集二十二卷(卷一至五) (清)黄純垓  撰 民國十三年(1924)鉛印本    三〇三


第一八四册

小醉山草堂文集二十二卷(卷六至二十二) (清)黄純垓  撰 民國十三年(1924)鉛印本    一


第一八五册

窟居集不分卷 (清)夏壽田  撰 稿本    一

夏太史遺墨一卷 (清)夏壽田  撰 民國二十四年(1935)石印本    三五一

庸盫游草 段廷珪  撰 民國二十一年(1932)鉛印本    四一一


第一八六册

隱庵詩集三卷文集二卷 (清)陳兆奎  撰 清末至民國初抄本    一

隱盫詩集三卷 (清)陳兆奎  撰 清末刻本    二二三

東游鱗爪録一卷 陳毓華  撰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鉛印本    三五三

石船詩存二卷 陳毓華  撰 民國三十五年(1946)油印本    三八七


内页欣赏


『相关阅读』

《郴州通典》发布暨编纂出版座谈会召开


■ 文章来源:国家图书馆出版社重大项目编辑室

供稿 | 张慧霞   编辑 | 王自晨

监制 | 张颀

审核 | 弘文

 点击"阅读原文",到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官方微店购买相关书目,或联系发行部:010-88003146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