嘘!千万别告诉孩子“天空是蓝色的”
真巧,我也喜欢你,点上面蓝字加个关注吧
我相信每个家长都幻想过孩子长大之后可能具备哪些才艺,我也不例外。我们心怀期待、默默观察、暗自揣度,焦急地等待一个惊喜,告诫自己:“要学会引导、引导,不要压力”。可是,在艺术这个看似“飘逸”又需要吃苦的领域,到底该如何引导呢?
女儿果果一岁多的时候,我给她入了一个磁力画板,开启了用画笔探究世界的旅程。
最开始的时候,果果喜欢用磁力板附赠的各种形状的磁石抓板划来划去,我握着她的手教她控制力度,学习“盖章”。看到自己能创造图形,她的小脸上显出惊喜的笑容,一边盖章一边嚷嚷:“方的!圆的!五角星!”我随手涂鸦,她就学着用磁力笔在画板上划拉。看着一团乱麻的线条,我问:“你画的是什么呀?”“果果画的是大金鱼!”“哦!这是鱼呀,画得真好!”
从那时候起,我就开始准备和绘画相关的绘本,时刻准备着和她一起读。《The day the crayons quit》《The dot》和《点和线》是其中我最喜爱的三本。
-
《小蜡笔大罢工》
-
不要让眼前世界束缚你
《小蜡笔大罢工》的作者,是我曾经向大家介绍过的《Lost and found》作家Oliver Jeffers的作品。我先入的英文版,后来又购入了国内的翻译版。这本书曾荣登《纽约时报》童书畅销榜第一名。
这本书让我回想起自己的童年。
如果没有以文字为生,或许我会成为一个痴迷作画的“匠人”。我从小就非常喜欢并擅长画画,从记事起,只有有笔有纸就会不停地画,哪怕没笔没纸,我也能去院子里捡小石头在地面上画。
小学二年级的时候,老师推荐我去少年宫学习。但开课第一天,我就懵了——母亲给我报名的是我完全不了解也不喜欢的国画班。一向习惯天马行空画幻想画的我,很快就被工笔白描的一板一眼磨尽了兴趣。
别人的竹子都是绿的,我画的是蓝色的,别人的麻雀灰突突的,我的麻雀有彩虹样耀眼的羽毛……母亲看着“不思进取”的我非常着急,老师摇摇头“这孩子成不了大器”。三方相看均生厌,最后都放弃了。
后来我旅居法国,研习艺术史,畅游欧洲各地的美术馆,心智越打开,越为自己童年接受的教育惋惜。那些我曾经被强迫接受的“最正确”的概念——天空就是蓝色的,树就是绿色的,只有小鸟能在天上飞,鱼儿必须在水里游,看似教会了我所谓“常识”,却永远地关上了更重要的一扇大门。
和孩子一起共读这本书时,我讲着那些小蜡笔的抱怨,期待她能渐渐学会倾听和理解别人,而更重要的是,提醒她在成人那些老套规则之外的世界,不要让眼前的事物和固有的条条框框束缚你的心。
《小蜡笔大罢工》的最后一页,对比之前普通、沉闷的用色,邓肯的新画作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奇思妙想的世界。认知世界的过程一定要以牺牲想象力为代价吗?当然不。看着自己早已丧失的“魔力”在女儿身上一点一点像复苏一样显露出来,我愈发想要为她守住这扇大门,门后还有一个五彩斑斓的异世界在等着她去照亮——打破思维的界限,你的心有多广阔,世界就有多绚烂。
-
《The Dot》
-
谁说你没有天赋?
同样是从绘画聊起,这本《The dot》的故事格外曲折,因为主角是个根本不喜欢画画的小女孩。
Vashti说:“我不会画画!”
“我能画得更好!”她打开了自己那和从来没用过的水彩笔。
Vashti说:“我打赌你肯定能。”她给了男孩一张白纸,让他画。
第一次看到《The dot》这本书时并不起眼的。画面留白很多,用色简单,直观印象上对孩子的吸引力没有那么强。但细读下去,我却被深深触动了。
一个原本不会画画的孩子(或者说自以为不会画画)、烦恼交不出作业的孩子,最后竟然能用各种各样充满创意的画开一个展览,而且她的作品的确充满创意、富有魅力,还有什么样的逆袭比这个更精彩?
作者的大胆创想,让我们看到从一个单调的“点”发散,可以生出千变万化的可能。而故事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师的处理方式,在面对孩子说“我不会画画”的一张白纸时,她能启发学生说“这是暴风雪中的一只北极熊”,甚至面对学生“故意作对”一样只画了个点的情况,她仍在想办法激励孩子拿起画笔。Vashti何其幸运,遇到这样一位教育者,让她从一个自暴自弃的小屁孩成长为一个小小“艺术家”。不仅如此,在故事的结尾,Vashti从一个“被引导”的角色,变成了一个能够去启发和引导他人的人,将积极的世界观传递下去,这真是件了不起的事情。
和孩子一起读绘本,格外能体会到那句“育儿先育己”。在孩子急躁、发脾气的时候,我都会一遍一遍用这个故事自省:当一个有智慧有态度的妈妈,一件小事足以扭转未来。
附上视频版,可以直接播给孩子听英文:
-
《点和线的故事》
-
朋友越多,世界越美
最后这本《点和线》,简直是读完以上两本之后必须的延展阅读。这本来自法国的绘本充分展现了法国人由小见大、创意十足的生活哲学和美学。
在读过《The dot》之后再读《点和线》这本书,读起来像不像Vashti笔下正在描述的世界呢?一个点和一条线,看起来有多么简单,却能产生无穷的变化,甚至缔造整个世界!这就是我喜欢法国绘本的地方,在不同的维度都能挖掘出不同意义。简单举例:
1、比起前两本,更适合低龄宝宝阅读。从孩子出生开始就可以看黑白对比色,宝宝6个月以后学着看图识物,爸爸妈妈指出点和线组成的图案,宝宝来认出物体。
2、等孩子再大一些,可以发散思维做亲子互动。例如,点和线还能画出什么图形、动物?加上色彩怎么样,会产生什么变化?
3、往更深层次挖掘,可以引导孩子理解世界由点到线、由简到繁的组成规律,竖立从小事做起、积累成大事物的世界观。
4、事实上这本书也在谈及朋友的重要和美好,鼓励孩子多交朋友,体会“独乐了不如众乐乐‘’的道理。
一个点可以创造整个世界,一盒蜡笔可以画出奇思妙想,所以千万不要告诉孩子天空是蓝色的,等待他帮你揭晓答案吧!
今天的绘本就介绍到这,更多分享也欢迎加我的个人微信来聊一聊:
—END—
本文作者:花时间。国际新闻硕士,资深编辑,童书译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美国PET父母效能训练讲师,美国加州PAU心理学研究生。热爱阅读、育儿、心理和品质生活,愿意与有共同价值观的你成为朋友。个人微信号:babyhours001。
“欢迎你来,和花时间一起读好书”
别看我很低调 其实也很会撩
生活|阅读|育儿|心理学|牢骚
花时间说
生而为人,追求自由而有趣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