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老人买保健品的套路有一万种,但预防办法只有一种...
点击关注我!
各种法规资料尽在法苑QQ群593933140
....爸,这是啥?
这是个床垫,能治百病,医院查不出来的病它也能治好!
......这种东西你也信?多少钱?
(小声地)也就几万块钱吧……
这种对话是不是似曾相识?
曾经买个菜都要讲价的父母
居然开始毫不眨眼地
斥巨资买保健品了?
近年来,老年人的保健意识逐渐增强,“花钱买健康”的观念逐步被所接受,保健品消费则成为许多老年人的选择。然而当前的保健品市场还存在诸多问题,人们对于保健品的看法也存在误区。
北京市推动保健品化妆品行业协会与北京电视台科教中心深入合作,联合建立了北京市食品保健食品预防虚假宣传与媒体曝光机制,向社会公布热线电话,在电视栏目及有关网站、新媒体曝光典型案例并进行跟踪报道。 | |
云南约谈会议营销举办方和场地管理方,通过开展法律法规培训,典型案件警示教育,签订承诺书等措施,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意识。 | |
海南印发《海南省保健食品化妆品生产企业自查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企业为生产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要求企业进行自查,并定期向监管部门报告。 |
重点来了~
深受其害的老年群体
究竟该如何防范?
谨慎防范 五大陷阱
一些保健品经营者在利益驱动下,使出花样繁多的推销手段。根据对全年投诉情况的分析,常见的有以下五种非法宣传陷阱:
一、“药到病除”不可信
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不能声称治疗功效。一些非法保健食品广告往往夸大产品功效,含有绝对化用语和不实承诺,声称可以包治百病,使用“根治”、“药到病除”等字眼,或者以“无效退款”、“无毒副作用”等承诺,严重欺骗、诱导消费者。
二、“健康讲座”为促销
一些不法商家利用“访谈、讲座、采访、座谈会”等形式为幌子,邀请一些假冒专家、教授和老中医在现场进行“养生”讲座,顺便兜售保健食品。不少老年人因为盲目信任这些所谓专家或名人的介绍,从而选购了大量假冒保健食品。
三、“免费活动”为洗脑
一些不法商家通过利用“赠药”、“免费试用”、“发放小礼品”、“抽奖”等方式,吸引老年人参加其组织的促销活动。促销现场往往气氛热烈,夸大产品功效,甚至声称根治百病。有时还会请一些所谓的患者现身说法,雇人制造争先恐后购买产品的假象,给老年人造成不买就没有了、不买就吃亏的心理暗示,不知不觉中被“洗脑”,从而购买产品。
四、“权威证明”属虚构
一些非法保健食品广告利用国家机关及事业单位、医疗机构、学术机构、行业组织的名义和形象,为产品的功效作说明,以增强产品的权威性和说服力。还有一些广告含有无法证实的所谓“科学或研究发现”、“实验或数据证明”等方面内容。
五、“专家义诊”是骗局
一些不法商家雇佣所谓的专家、教授为老年人开展免费专家体检或义诊,不少老年人受免费吸引从而进行体检或咨询。体检后,“专家”“教授”往往会告知老年人身体存在多种问题,需要及时购买产品治疗,不少老年人因此被诱骗购买了一堆无用处且不知真假的保健食品。
中国消费者协会提醒广大老年消费者,要谨慎参加在酒店、影院或其它场地举行的非正规推荐或讲座推销活动,防止掉入不良商家的消费陷阱。
一要理性对待商家宣传,对聚众推销活动做到“不相信,不传播,不参与”。
对诸如健康讲座、免费检查等聚众宣传活动,不要盲目参加,也不要轻易向对方透露自己的住址和电话。
对活动举办方借机推销保健(用)品的行为,更要特别谨慎小心,毕竟天上没有掉下来的“馅饼”,老年消费者应注意抵制身边突如其来的诱惑,不能轻信商家的效果宣传,更不要被商家的“优惠”承诺所迷惑。
二要认真查验产品信息,认准认证标志。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要仔细察看清包装上的厂名、厂址、生产日期、有效期限等是否标注齐备,而且要评估宣传或使用说明信息是否真实可信。购买时须认准保健食品“小蓝帽”标志、批准文号,可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方网站查询产品真伪。
三要要保留好购物凭证,在发现问题的时候及时积极维权。
其实,骗子们之所以成功,大都在于“攻心”,他们送水果、送问候的“嘘寒问暖”蒙蔽了老人们的双眼,才会上当受骗。
最后,小编想说,或许骗子们忽悠老人们的套路有一万种,让你防不胜防,但预防的办法只有一种——从“心”入手。
只有子女们温暖了老人的心,正确引导老年人对养生保健知识的认识,让老年人切实感受到关爱,才是杜绝“保健品大忽悠”最有效的手段。
为防食药法苑失联,欢迎关注监管之声(ID:scjg007),这里有你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