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王阳明分量最重、却最被忽视的一句话,打破人心最深的迷局

2017-06-05 历史震惊你

点击上面蓝字免费订阅


王阳明最重要、却最被忽视的一句话


王阳明活了57岁,龙场悟道那年他34岁,提出“致良知”是在49岁,至此不渝。两大事件,一个标志着心学的正式诞生,一个标志着心学的真正成熟。


就是在致良知诞生后,王阳明说了一句发自肺腑、大概也是最想被人记住的话,只可惜一语成谶。他说:


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来,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只恐学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种光景玩弄,不实落用功,负此知耳。


王阳明的一生,如日本学者冈田武彦在《王阳明大传》结尾所说:“尽管王阳明建立了举世无双的大功,但命运却极度坎坷,一生苦于颠沛流离……。”所以他这短短一句话,不知浓缩了多少冷暖自知,又包含着多少语重心长和用心良苦。


王阳明有一得意弟子,名叫王艮。第一次见王艮,王阳明就对身边人说:“吾擒宸濠,一无所动,今为斯人动矣。”我连建立35天平定宁王朱宸濠大叛乱这样的不世之功,都未曾动心,今天却为这个人动心了。


王艮狂傲,初见阳明,阳明请其上座,开始辩论。王艮每被驳倒一次,便将座位向下移一点,最后居下位,于是拜师。回去后又觉不服,于是找阳明再辩。最后王阳明对他讲了自己的良知说,王艮彻底折服,叹道:


简易直截,艮不及也!


王阳明的这句话与王艮的这句叹,道出了致良知最核心的东西。世人学不成心学,大抵因此。







致良知——阳明心学的最高精髓


“致良知”何以代表着成熟阶段的阳明心学?王阳明那句重要而珍贵的话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致良知的“简易直截”又到底体现在哪里?


这一切的答案,都要从真正弄懂什么是“良知”开始。


王阳明曾写过多首良知诗,最具代表性的是以下两首: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尔身个个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

但致良知成德业,谩从故纸费精神。

乾坤是易原非画,心性何形得有尘。

莫道先生学禅语,此言端的为君陈。


两首诗,完全可以对应禅宗《六祖坛经》里的两段偈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良知,似乎就是禅宗的自性;致良知,似乎就是禅宗的平心直行;简易直截,似乎就是禅宗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心学像极了禅,但王阳明生前就曾多次强调和解释心学不是禅,良知诗中也再次表明“莫道先生学禅语”,那么致良知和禅的差别,到底在哪里?


答案就在心学最高概括的“四句教”中: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这是禅。“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是致良知。心学包含了禅,禅却不能包含心学。心学的底子是禅,但顶子却不是,而是入世做事、兼济天下。所以王阳明毕生以儒家为归依,而特别注意与禅宗划清关系。


“事上磨”和“知行合一”,便是致良知的自然延伸。阳明心学的真髓概括为一句话,就是:修出世心性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入世立业;入世做事,就是修出世心性的最优途径;出世之心与入世事业,一里一表,一体两面,互融互涉,圆融一体。


王阳明心学,乃唯一真正将出世与入世圆融一体的学说,只有从阳明心学,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入世越深,出世越远”、出入世不二的真谛。


王阳明找到了出世与入世、自性与世间最好的那个中介连接点——良知。良知的底下,是圆满自性;上面,是世间功业。所谓良知,一是良心,二是自知。遵循良知的指引而行,百折而不挠,千困而不弃,万诱而不动,只是认定了做下去,就是入世做事最为简易直截、有效无患的路子。


这就是所有问题的答案。



良知——解决人生一切问题的大根本


自知自己的良心并依之而行,就能解决安身立命的人生大问题?这似乎与我们的实际认知不符——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简单是要被灭的,善良是要被坑的,直接是要挨揍的,依照内心真实的良知行事,似乎是行不通的,必定会处处碰壁,麻烦和困难不断。


那么王阳明为什么会主张,致良知是解决人生一切问题的根本呢?


就因为,当下所遵循的那一点良知并不是关键,背后广大无边、至深至彻的心体才是。王阳明龙场悟道就如禅宗明心见性的顿悟,正是彻底除掉了封闭内心的壁障,完全打开了这个心体。而对于我们普通人,我们的每一点良知,其实都是那个圆满光明的心体所透出的一线光,循着这线光就是我们回归心体光明的路。依良知而行,则就是不断去除障蔽,不断把这个出光口撕得更大的过程。撕到最后,就是本心真我再现,光明洞彻,如日当空。


有人问王阳明的用兵之术,王阳明答了八个字:“此心不动,随机而动。”《周易》中也说:“神无方而易无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有学者说让王阳明龙场悟道的书是《周易》,心学境界通达易道境界,不是没有道理的。这为我们指出了做事上最珍贵和有用的素质——随机应变。这需要的是什么能力?反应力、变通力和灵活性。这些能力来自哪里?心的清明。心无杂念,才能更好地“应”;心无固执,才能更好地“通”;心如活水,才能“灵”。心越清明,心与思维的感应力、洞察力就越强、越敏锐;心越不动,面对外境、处理事情才能越随机而动。


这就是致良知是最好的安身立命之法的终极秘密所在。更何况,良知是最大的正心,致良知是最大的正道,正大所以光明,光明所以坦荡,坦荡所以安稳,不因险路而翻车,不以阴沟而翻船,所以还是一生之道路的最好保障和屏障。如王阳明自己所说:“只此良知无不具足。譬之操舟得舵,平澜潜濑,无不如意,虽遇颠风逆浪,舵柄在手,可免沉溺之患矣。”


知善知恶、是非明断是良知,凭良心修心修身、为人行事是致良知。知道自己的不足是良知,努力改变是致良知;见他人苦难而怜悯是良知,伸手拉一把是致良知。恶之心,封闭而僵死;善之心,开放而更新。僵死而日朽,更新则日活;封闭则黑暗,开放即光明。


心学诞生于理学当道的时期,在与理学的妥协与对抗之中长大。理学讲“天理”,心学言“良知”,百姓心中有杆秤,是他们将两家糅合一体,道出了中国人心中那个最高的信仰和最深的敬畏——天理良心。


致良知三字,简单明了,简易直截,却又博大精深。



一个人人不自知的重大思维盲区


是时候回到最初的问题上来了。


王阳明那句最重要却最被忽视的话,和王艮“简易直截”的评语,融合起来,真正要告诉我们的是什么?


一个极端重要却人人不自知的思维盲区!


那就是:大道至简,是真的至简。复杂的不是道,而是行;难的,不是明道,而是行道。大道往往是人人皆知的常识,真正考验人的是把这常识时时处处进行落实,只是一颗坚韧之心,只是一份忍耐之性,去应对和解决复杂多变的境和事。可以一时迷失,但要知道回来。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老子如是说。“愚人口说,智者心行”,六祖慧能如是说。“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王阳明如是说。“真正聪明的人,都下笨功夫”,这是曾国藩一生的写照,他巨大的成功正是来自他这抱定信念、笃定而行的大智若愚,“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他如是说。


人需要靠做事,磨圆自己的性子。人需要靠做事,去会通万事,熟能生巧。由此行去,便是自我修为与人间功业的两赢兼得。


大道至简,做到却难。人们却往往以为自己做不到,是因为自己不明道,于是想得太多,把道理弄得越来越复杂,做的却太少。这就是那个思维盲区。天地道简而行繁,人却道繁而行简,这就是《心经》所说的颠倒梦想。


王阳明的后学弟子都忘了这点,渐渐流入狂禅一路。他们只记住了王阳明的“无善无恶心之体”,所以像梁启超说的“满街皆是圣人,酒色财气不碍菩萨路,猖幻至此”,拳打师父、当着人脱光衣服、满地打滚、大白天带着娼妓男女同浴……以为这就是心学的“直心而行”,而彻底忘记了王阳明“有善有恶”和“为善去恶”的教诲。就算他们真有境界,也已经是禅而不是儒。他们也丢掉了心学最珍贵的东西——入世之行。


如今更是惨淡,世人谈心学,连“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的狂狷气也失去了,只剩下了空谈理论。



所有这些,正像王阳明另一首良知诗中的一句所说:


尽道圣贤须有秘,翻嫌易简却求难。


心学至为高明,直通大彻大悟。心学也至为平实,不过就是八个字:老老实实,踏踏实实。那些自以为聪明高明的人,全都掉进了前者的坑里,一生爬不出来。


延伸阅读——

王阳明:懂得了很多大道理,你活该过不好这一生



你为什么活不明白?

因为你没想明白。

决定出路的,永远是脑袋。



你有的不是大道理,而是小心思


“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是韩寒《后会无期》电影海报上的一句话,在网络上流成了人人酿造的鸡汤味口水,并完成了升级版——“懂得了很多大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这句话其实挺伤感的,人们挂在嘴上却是津津乐道,于是更显悲哀。


它击中了每个人心中最深处的无奈,所以引发了无以复加的个体共鸣和群体共振。


精神的自我救赎,是无论古今不论中西,亘古的主题。只是前赴后继的,多是倒在路上的失败者。


想想吧,在多少个情绪不能自控或者面临挫折的时候,我们都知道道理是怎样的,理性一点应该怎样做,可是心中只有深深的无力感,最终被情绪和挫败感吞噬、淹没。


想想吧,我们总是在劝解别人时说得头头是道,一轮到自己就全部抓瞎。这样的感受,恐怕每个人都有过。


我们每个人都无能为力,我们又发现每个人都是这样的,于是我们就释然了,原谅了自己,从此认定——人生本来就是这样的。


懂得了很多大道理,因此过好了这一生。大家都觉得这是极高的修养,那是圣贤们的事,而自己只是普通人,所以认了,反正大家都一样。这就是我们心中那点小心思。


可真的是这样吗?


我曾经也是这么觉得,直到我看到明代心学宗师王阳明的一句话,才知道错了。


真相其实只是:人在无能为力时,总喜欢为自己的妥协和放弃找借口,并千方百计使其合理化。



你不是知道做不到,是压根不知道


王阳明心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正是“知行合一”。这一点也是他老人家首先提出来的。


正是因为做不到知行合一,我们才会有懂得了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的慨叹。


我们都觉得,“知行合一”是一种修养自己的手段,一种行走世间的行为规范。其实这都是表象。


知行合一,其实是一种思维。


王阳明那句让我醍醐灌顶的话,正是——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什么意思?别说什么你知道却做不到,根本就没这回事。做不到,只能说明你压根不知道;你以为你明白,其实你根本不明白。


仔细想想,可不就是这么回事。


承认吧,你所认为的大道理,有多少是别人都信你就跟着信了?有多少是因为权威说了你才信了?有多少是因为不明觉厉所以才信了?有多少是模糊糊糊觉得有道理所以就信了?


你真正想明白了的,又有几个?


一个早就知道的道理,在经历过一些事情后才豁然懂得,这种感觉,你总有过吧?


懂得了很多的大道理……你懂个毛啊!



你从根上就错了


万法因心起,我们心里是怎么想的,就会怎么做,一定是这样。你没做出来,只能说明你没想明白。


想不明白,支配你的就只能是你潜意识里那些你不自知却暗潮涌动的欲念。


想明白,是需要把道理的各个逻辑环节真正理顺打通的,但凡有缺失堵塞的环节,潜意识里的欲念就会趁虚而入、填补进来,连那些想明白了的地方都会被啃噬,重新夺回主导你身心的位置。


就好像我们都有这样一种体验:有时候我们明明在想这件事,可是不知什么时候心思就不知跑哪去了,连怎么跑的都不知道。


任何事情都是复杂的,越重要的事情越是如此。所以真正想明白一件事没有那么容易,需要你琢磨考虑的地方,很多。


只有真正想明白了,那些大道理才能把你潜意识里那些见不得的人的小心思,取而代之。


所以,别再抱怨自己过不好这一生,你一开始走的,就是潜意识里的不靠谱为你指出的不靠谱的路。


根都错了,你还指望长出好苗?



是病,就得治


这些,正是王阳明所讲的另一句话——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说白了,知是行的发端,行是知的完成,仅仅只是这样。两者甚至可以说完全就是一回事。


那为什么我们都觉得是两回事?那恰恰是你的问题所在,阳明先生也说到了——


古人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者,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维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种人,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也只是个揣摸影响,所以必说一个行,方才知得真。


你是懵懵懂懂不思考那个,还是只知道空想不去做那个?反正肯定是其中一个,而不思考的是大多数。


这是病,得治。找到了病根,方子估计你自己也会开了——首先要思考,努力、真正地去想清楚你所遇到的困境。


但这只是一方面——思考需要脑袋,但如果没有可供思考的东西——对象以及相关的素材,脑袋就只能是空白。那样的思考不叫思考,叫想入非非。


况且,人只有不断扩充脑中的信息和知识,思考的维度和面向才能实现更大、更多的打通,才能让思考宏大、严密、深刻起来。


啥意思?去做事,多读书。



记住这句话

有句话永远是有道理的,要好好记住——

幼稚就要勤思考,人傻还得多读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