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瞩目的2018未来科学大奖颁给七位杰出科学家。五位权威评审解读有关获奖人数、奖金分配、鼓励方向、青年偶像等相关问题。
“未来科学大奖”评审:应重视个人原创性贡献,老科学家要给年轻人机会 | 科学加
点击上图,立即参与
文/记者 白竟楠 编辑/吉菁菁
新媒体编辑/陈炫之
9月8日下午,有着中国民间诺贝尔奖之称的“2018未来科学大奖”在北京揭晓,共有7位科学家获得三个科学领域的大奖。
李家洋、袁隆平、张启发获得生命科学奖,获奖理由为,他们系统性研究水稻特定性状的分子机制和采用新技术选育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中的开创性贡献。大奖奖金共1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88万元),他们每人将获得三分之一奖金。
马大为、冯小明、周其林获得物质科学奖,获奖理由为,他们发明新催化剂和新反应方面的创造性贡献,为合成有机分子,特别是药物分子提供了新途径。大奖奖金共1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88万元),马大为获得50%奖金,冯小明和周其林平分另外50%奖金。
林本坚折桂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获奖理由为,他研发与开创的开拓浸润式微影系统方法,持续扩展纳米集成电路制造,将摩尔定律延伸多代。他将获得大奖奖金1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88万元)。
今年也是未来科学大奖设立三届以来获奖人数最多的一届,“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均为团体获奖,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则是首次将奖项授予了计算机领域。
相比去年,今年增加了六位科学委员会委员共同参与评审,达到21位。奖项颁布后,董欣年、骆利群、田刚、余金权和张懋中五位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委员接受了采访,就未来大奖和鼓励青年科学家等话题回答了科学界及公众关心的问题。
1、董欣年,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杜克大学生物系杰出讲座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
2、骆利群,斯坦福大学文理学院讲席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
3、田刚,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4、余金权,美国Scripps研究所化学系Frank and Bertha Hupp教授
5、张懋中,台湾新竹交通大学校长,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
人民日报:今年在生命科学奖和物质科学奖中都有多位获奖者,这跟往年不太一样,今年为什么会有所变化呢?这种变化又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呢?奖金比例是如何划分的?
田刚:在制定章程时,考虑到可能一项研究会有若干个科学家都有所贡献,我们根据国际大奖的经验,规定少于五人可以共获一个奖项,但要求他们的工作要有一定的关联,并分别在特定方向作出突出贡献,并且要有原创性、国际影响和经过实践考验。奖金根据他们贡献大小来决定,也要看同行专家的推荐和意见,是经过多方考虑之后决定的结果。
骆利群:奖金的划分要根据具体研究中作出的贡献,比如三个做水稻的专家,他们都是在不同的年代和研究角度有一个共同目标,即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他们各自都作出不同的主要贡献,而且贡献互补,所以就选了三个获奖者,奖金平分。
记者:为什么马大为教授可以在三个人中分得最多的奖金呢?
余金权:因为马大为发现了制药合成分子环节中最关键的过程,叫碳单键合成,这是目前世界上运用的最多的一个反应,已经有很多药用他的方法合成,应用范围很广。另两位获奖者的应用范围少一些,而且时间也晚一些。
知识分子:许晨阳曾经在接受专访时提出了中国科研的三个问题,一是学风浮躁,二是学术造假得不到惩处,三是对年轻人支持不够。您觉得这些问题在学术界是否普遍,应该如何解决?
田刚:他说的现象在国内是存在的,在这三点中间有一点要特别注意,就是要多给年轻人机会。国内有一个普遍现象,一些科研方向的确是需要“老”专家带头合作的,但是基础研究更依靠个人,但是国内更强调群体,对年轻人的扶持不够。我们为了中国科学的发展,应该重视个人原创性贡献,而不是其他的外部环境造成的成就,未来大奖的目的之一就是让科学更好发展,让“老”科学家意识到要给年轻人机会。学术造假其实国外也有,我们的处罚也是非常严厉的,而且公众监督很强,造假迟早会被发现的。
网易科技:科学与艺术能够跨界和结合的最好状态是怎样的?
田刚:科学的美是简洁美,追求绝对的真理,这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就像研究数学时发现不同研究方向之间的关系时是非常美的过程。我喜欢读书、看电影,不过我的研究方向还没有跟艺术产生交集,艺术是我的生活中的一部分。
骆利群:生物界追求自然美,我是研究神经科学的专家,精神科学是大脑的产物,所以人有能力欣赏和享受美。
余金权:我想从一个相反的角度回答你的问题,他们说的是从科学延伸到艺术,如果从艺术延伸到科学或许会更加容易。我们做科研的人有时候接触艺术会获得灵感,我有这方面深有体会,从艺术中产生的感悟在科研中也有所受用。其实化学跟数学有许多相通点,比如都讲究拓扑学和形状,这些跟艺术都很有关系,不过这是一种朦胧的感觉。
澎湃新闻:今年科技大奖诞生了第一位台湾获奖者,想请问张懋中教授,您是如何加入到委员会中的,对这个大赛有什么看法呢?半导体在中国是个热点话题,台湾在这方面的发展历程对大陆是否有所启示?
张懋中:半导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年是集成电路发明后的第六十年,今天所讲的物联网和万联网,若没有半导体,都只是说说而已,所以半导体工业很重要。半导体作为一个产业,在台湾工艺制造方面已经领先全世界。今天中国有80%的芯片在台湾制造,我所在的交通大学所在地新竹,就是台湾半导体的发迹点,我们大学也是在当时台湾政府的要求下开创了电子工程学,可见,大学跟工业关系非常密切。
为什么台湾的林本坚博士会获奖?因为20年前,微影(光刻)技术突然遇到了瓶颈,无法继续发展,林本坚倡导了一种新做法。以前的光刻技术是“干式” 光刻,而他把水引入光刻机做光刻,连续带领半导体进步7个世代,每进步一个世代的半导体大小都会变成原来的四分之一,能力增加1倍。所以,在当时的条件下,全世界都在做“干式”光刻,而他一个人却站在“航空母舰”前面说“停!这是错的”,这难度可想而知。
从林本坚的案例上我们能得到什么经验?林本坚教授原本是马来西亚的侨生到台湾读书,所以,在创新的经济体上,有不同背景的人是更具创新力的。不同的文化和思想方式容易产生创新。不过,做“第一”的风险也是很大的,林本坚老师常说“非千万人吾往也”,坚持自己的见解,不要随大流。
知识分子:我们未来大家还没有一个女性的获奖者,而且女性评委也比较少,请问董欣年老师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未来大奖是否在以后也会有所工作?
董欣年:这是我们下一步要努力的方向,因为评奖前要先提名,因此希望大家能进行多宣传,在更多的候选人中让评委能挑出更多的女性科学家。女科学家的关注度问题的确需要推动,这也是我同意加入未来大奖委员会的重要原因,我觉得我有责任代表植物分子生物学的女性科学家积极参与,希望大家能在候选人方面多提供宣传,在评选时在这方面努力。
记者: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科研进步是怎样的?70年代以前的学生偶像是科学家,而现在的学生的偶像大多是明星。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如何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渴望?
田刚: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科研水平进步了很多,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未来大奖颁发的物质科学奖这三位科学家也是20年来积累的成就。其实,年轻人追星没关系,我们小的时候没有手机互联网,信息很少,比较容易决定长大做什么。但现在的信息量很大,让年轻人做一个决定难度更大了,因为选择更多。追星的现象国外也有。科学家虽然参与了一定的公众事务,但本质上来说科学家还是希望“静”,不希望被作为明星追崇,这样才能有成果,所以知名度不高也是有原因的。
知识分子:世纪之交时我国出现了一批数学家,比如张伟、许晨阳等,他们的成就都很大,那时候为什么有这么多青年科学家?他们的经验是否能够复制?
田刚:一定能复制!数学是中国科学发展的一个侧影,在我们这个年代每个人都很珍惜上大学的机会,而且我们那时候能学习的东西也不多。上个世纪90年代时,国家的经济发展还没到一定程度,许多人去做了经营,随着经济发展和对科学的鼓励,从上世纪末开始,年轻人又逐渐回到了科学界。现在年轻人如果对一个学科感兴趣,他也会投入研究的。而且,教授、院士应该在教学前线,这对学生的引导很重要,所以,那时候的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成长经验是可以复制的。
记者:未来大奖是用社会力量支持科学事业的发展,请问各位委员,你们是如何看到利用社会力量和资本来支持科学发展的?
董欣年:未来大奖跟相关活动是很好的,这些活动都是扩大科学研究影响力的助推方式。媒体宣传现在做的多的是弘扬科学家,可以往下再延伸一步,弘扬科学家做的事情,其实许多科学家能做到这一步是经过了许多磨难的,应该弘扬他们的科学精神,这也是中国的科技教育需要的。
田刚:我国的科学博物馆需要增加,而且社区图书馆也需要增加,美国社区都拥有免费图书馆,但是我们的社区餐馆很多,找到书店不容易。当然,这些需要时间慢慢改变,不要着急。
张懋中:在美国,私人把自己的获利作为资金支持一些奖项和教育机构比较常见。举一个洛杉矶加州大学的例子,学校计划在一百周年的目标是要募集45亿美金,不是找有钱的企业家募集,而是聚集30万毕业生募集,学校将用这笔钱改善学习环境,其实,华人也有世界级成功人士,我们要多发掘、多鼓励,一起促进好环境、好社会,而不是靠个人。
澎湃新闻:不论科学普及还是对一个科学现象的解释,在中国容易受到质疑,比如转基因。媒体应该如何合理报道呢?我们为什么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
董欣年:这件事情比较复杂,科学上的教育其实很容易,能够讲清楚为什么转基因是安全的,其实我们现在用的几乎所有农产品都是转基因,只不过手段不同,水稻杂交能增加产量,若知道某个基因能增加产量,就这么改造这个基因就好。为什么在中国会遇到阻碍?这跟宣传有关,媒体有时是政府用来做贸易的手段,民众也会有这样的感觉,就会产生质疑。
还有,在决策上也做的有所欠缺。比如转基因在我国一开始就用于水稻,而大米对我们很重要,所以大家很担心,其实如果选需求小的作物先做实验慢慢让大家接受,比如木瓜,可能接受度就会比现在好。所以,这不是支不支持这么简单,不仅是科学问题,还有政治和经济上的考虑。
其实,有些人认为“反转”没什么影响,事实并非如此。如果人类要保持高产量农业生产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生物技术,一种是化学药物。如果不用生物遗传手段增产抗病,只能用大量农药替代,这对人的伤害也是非常厉害的,我们必须认清这一事实。
知识分子:未来大奖中对获得者资格上没有排除非华裔,只要是在中国作出的研究就可以,事实是这样吗?现在华裔出国作出优秀科研的人多于非华裔在中国作出好的科研成果,如何看待这个现象?是否有方式解决?
董欣年:鼓励外国人来,不限制外国人。
余金权:这是一个深刻的问题,未来大奖鼓励世界上的科学家在中国的贡献,说到底还是鼓励科学,第二是支持中国。
骆利群:其实外国人数量多了,科研质量就会上来,外国人还不够多。
田刚:归根结底我们国家的水平还不高,要让年轻人感到在中国能对自己的事业发展有帮助。
出品:科普中央厨房
监制:北京科技报 | 科学加客户端
欢迎朋友圈转发
公众号、报刊等转载
请发邮件至bjkjbeditor@163.com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违者必究
识别二维码,下载“科学加”客户端
加入北京科技报丨北科传媒(全职/实习)
bjkjbhr@163.com
投稿或推荐选题
bjkjbeditor@163.com
“人肉搜索”频频引发恶性事件,它到底是如何找人的?网络上如何自保? | |
智商高就一定创新能力强吗?脑科学研究的结论并非如此 | |
喝百草枯“必死论”太绝对!最大百草枯中毒治疗基地如何做到六成治愈? |
有疑问或寻求帮助,快加入"科学来帮忙"群!
科学加(scipress)
提供每日新鲜科学与生活资讯
组织各类有趣活动
主办:北京科技报社 | 北科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