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海大通县山洪引发泥石流,“最后一公里”预报和救援为何仍是难题?

科普中央厨房 北京科技报社 2023-07-05


青海大通县强降雨造成泥石流致使16人死亡,36人失联。泥石流预报和救援为何仍是难题?遭遇泥石流时,应当怎样分辨和自救?


撰文/记者 赵天宇 编辑/丁林
新媒体编辑/吕冰心

采访专家:
李京(国家减灾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教授)
张英(北京减灾协会科普委员会主任)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灾情牵动全社会的目光,令人揪心。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z335240h2at
▲青海大通县强降雨引发山洪,造成泥石流(来源:青蜂侠)
8月17日22时25分,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瞬间强降雨,引发山洪,造成泥石流,致使河流改道,2个乡镇6个村1517户6245人受灾。经过进一步搜救核实,截至18日12时,已造成16人死亡,36人失联(之前通报的死亡4人、失联27人,经搜救确认,救出2人,新增死亡12人,新增失联23人)。
▲青海大通县受灾现场(央视新闻截图)
导致泥石流的因素有很多,强降雨是其中重要的诱因之一。随着全国各地陆续入汛,提高对泥石流等相关地质灾害的防御与避险认知变得尤为重要。

01

泥石流预报和救援为何仍是难题?


泥石流,指的是暴雨、洪水将含有沙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洪流。泥石流所及之处,轻则冲毁公路铁路,重则吞噬村庄甚至城镇,造成严重人员伤亡。
如果能做到提前预警,泥石流风险程度就会大大降低。但国家减灾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教授李京指出,目前泥石流预报仍然不易,尤其是“最后一公里”的预报预警,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我国泥石流和滑坡易发区域的分布 (图片来源:国家应急广播)
形成泥石流,需要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首先是短时间出现大量水源。暴雨、冰雪融水、江湖或水库堤坝溃决等,都有可能成为灾难的诱发因素。在北京地区“七下八上”雨季期间,汛期强对流天气频发,降雨是最主要的泥石流诱因。
其次,泥石流形成需要大量的松散物质。除了自然形成的松散土质外,山区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人为因素,也会增加泥石流发生的可能性,如过度采伐森林和牧草,毁林开荒、陡坡垦殖,不科学地开采矿山等,都可能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物质来源。
最后,泥石流的形成还需要便于集水、集物的特殊地形地貌,比如沟谷坡度大于30°时,就很容易诱发崩塌、滑坡和岩屑流。
以上三个因素中,地形和地质条件决定了泥石流的发生地点及规模,降雨条件决定了泥石流发生的时间。这些为泥石流的预报预警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信息。基于这些“线索”,近年来气象部门与水利部、国土资源部合作发布的山洪气象灾害预警和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等服务产品,已经成为支撑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
但对于泥石流这种自然灾害来说,仅有服务产品是远远不够的。李京解释说,目前的泥石流监测预警和火山、地震等地质灾害预报一样,还处于“盲人摸象”状态。有些泥石流是渐进性的,山体的早期位移可能被监测到;但更多泥石流是突然暴发的,无法准确监测到山体岩石内部的活动轨迹,再加上山区交通不便、通讯不佳,所以“最后一公里”的预警是目前面临的难点和短板。
类似的问题也出现在人员转移方面。由于泥石流危险点分散,潜在的受灾人员也分散,每年造成的伤亡人员当中,有的是来不及转移,有的是不愿意转移,或者转移出来之后又返回,给泥石流灾害的救援带来难度。
此外,实现对于雨水等气象条件的定点、定量预报同样不易。在复杂地形条件下,对降水量的预报误差比较大,这也为我国的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预报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02

“软硬兼施”多管齐下防灾减灾


虽然泥石流的预报、预警尚存在技术瓶颈,但人类与泥石流的斗争并未停止。一方面,相关监测预警技术近年来不断推陈出新,不仅备受工程界及学术界关注,对于灾害应急处置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对泥石流易发高发区开展工程性治理和生态移民,也成为防灾减灾的有效手段。
李京介绍说,当下泥石流的监测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例如,应急部门可以在风险高发点位安置可以勘测土壤变化的红外监控仪,可克服恶劣天气影响的激光夜视监控系统,并通过监测预警平台将地灾信息进行呈报。
泥石流在移动过程中与岩石等碰撞摩擦后,会产生特定频率的次声波。利用专业仪器提前感应到这些信号,也能知道泥石流是否暴发,从而实现提前预警。我国自主研发的泥石流次声警报器已在云南、四川、西藏以及国外多地的实际应用中获得成功,可为防灾减灾争取到数分钟乃至数十分钟的宝贵时间。
▲安装于野外试验场的泥石流地声预警仪(图片来源: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院)
不过,自然界次声波的来源十分复杂,机器可能会错误分辨环境噪声从而产生“误报警”。借助于芯片和传感技术的进步,利用仪器勘探泥石流的方案未来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而在工程治理方面,李京表示,地质灾害治理已经成为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比如,近年来北京市在山区和生态涵养区大力修建的“导流坝”工程设施,就能够有效阻挡可能下落的沙石、枯木等固源,避免灾害体与受灾对象接触。
开展“泥石流移民”也是个减灾策略,将分布在河道两侧或者紧邻山坡,一旦出现强降雨容易受到洪水、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影响的村庄和住户,搬迁到风险程度较低的地区,新建房屋的防灾能力也得到了明显提升。

03

“一听二看”谨防泥石流


既然泥石流难以预测,假如我们遭遇泥石流时,应当怎样分辨和自救?北京减灾协会科普委员会主任张英告诉记者,遭遇泥石流,最简单直观的避险方法就是尽快逃离地势低洼的谷地、坡地,往高处走,并向着与泥石流垂直方向的两边山坡爬。
此外,也要学会“一听二看”:
“一听”是分辨异常的声响。如果在山上听到“沙沙”声音,但是却找不到声音的来源,这可能是沙石松动发出的声音,可能是泥石流即将发生的征兆。如果山沟或深谷发出轰鸣声音或有轻微的震动感,说明泥石流正在形成,应当迅速撤离。
“二看”一是看河水异常,如果河流当中正常流水突然断流或增大,并夹有较多柴草、树木,说明上游已经形成了山洪泥石流,正在往下游前进当中;二是看山体异常,如果山体出现很多白色水流,山坡变形、鼓包、裂缝,甚至坡上物体出现倾斜,说明此地山体结构已经被破坏,有很高的风险出现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防患于未然’,公众在汛期来临以后,要特别关注天气预报和地质灾害预警,避免前往地质灾害高风险地区活动。有强降雨等极端天气时,不选择前往山区游玩。”
今年春夏,户外露营意外走红,而谷地、河滩成为众多“营友”最喜爱的打卡地点。但张英提醒说,这些地方其实汛期灾害风险较高,尤其是靠近山区或位于山区中的河滩,是山洪、泥石流最爱光顾的地方,所以露营地点选择须谨慎。
此外,近年来不少驴友热衷的“爬野山”也有很高的风险。与旅游景区不同,野山大多未经过开发,风景宜人的原始自然背后,其实是沟壑纵横和未知的地质灾害风险,且救援难度很高。“北京市最新文件已经明确,目前对于擅自进入未开发、未开放区域而受困遇险的旅游者,将实施有偿救援。这也是一种降低安全隐患的倒逼之法。”张英说。







阅读

出品:科普中央厨房  

监制:北京科技报 | 北科传媒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公众号、报刊等转载

请发邮件至bjkjbeditor@163.com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违者必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