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评论 | 科普成果纳入卫生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将为健康科普增添“生力军”

科普中央厨房 北京科技报社 2023-07-05

持续鼓励和支持医生做科普,担纲健康科普的“生力军”,将进一步推动社会化科普大格局发展,激发更多科普活力。


撰文/ 罗中云(本报评论员) 编辑/ 吉菁菁 


6月14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职称工作的通知》及相关配套措施。此通知提出,对于卫生、工程、艺术、中小学教师等实践性强的职称系列,不将论文作为职称评审的主要评价指标,在评价标准中也不得简单设立论文数量、影响因子等硬性要求。这一做法无疑将有助于纠偏一些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中的“唯论文”倾向。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截图

其实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通过各种方式,积极为科技人员松绑减负,特别是在职称制度改革方面尽量避免“一刀切”“唯论文”“唯学历”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北京市为例,3月底出台的《北京市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就对不同岗位的卫生人才制定了分类分层评价标准,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不做科研硬性要求,仅将其作为加分项。

该《办法》还提出,将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代表性成果作为职称评审的主要内容。这些代表作包括项目报告、研究报告、技术报告、专利、专著、病案分析资料、医疗卫生新技术推广使用报告、临床试验和成果转化报告、临床病案、手术视频、护理案例、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应急处置情况报告、卫生标准、技术规范、科普作品、论文论著等。

与以往的要求相比,新出台的《办法》将“科普作品”纳入了代表作范畴。这对于想申请副高级职称(副主任医/护/药/技师)或高级职称(主任医/护/药/技师)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来说,显然更加人性化。因为一般的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长年坚守在临床等工作一线,任务多、时间紧、压力大,要提交医学调查报告、专业期刊上发表的论文、编写的专业教材著作、获得的发明专利、参与制定的行业标准或指南、主持的国家级或省部级课题、获得的国家级或省部级科技成果奖,或达到带教一定数量的医务人员或学生等要求,是非常不容易的。

相对而言,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副高或高级职称对于科普作品的要求往往更容易完成。比如:作为第一作者,在省部级及以上科普期刊上公开发表与申报专业相关的2000字以上的科普文章;或在省部级及以上的官方媒体发布与申报专业相关的科普作品(文稿2000字以上、视频不少于5分钟)。申报者提交的科普成果还可以是完成与申报专业相关的局级及以上科普课题、科普项目且成果通过验收;也可以是获得与申报专业相关的局级及以上科普奖项。不过,这些成果或奖项都要求局级排名第1,省部级排名前3,国家级排名前5。

扩大代表作范围,将论文等指标由“必选项”变成“可选项”,让不同岗位、不同层级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在申报职称时有了更多选择,不仅有利于打破“唯论文”“唯学历”的掣肘,减轻一线医生等的负担,更有助于他们集中精力于临床工作,在实践中提升技术水平。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一举措可望吸引更多的医生参与医学健康方面的科普工作,为健康科普增添生力军。要知道,现今“流量”时代,各种或真或假的“养生”“保健”知识广泛传播,让人们莫衷一是,不知所措;有的人还以偏概全或者无中生有、胡编乱造一些未经现代医学验证的“神奇疗法”“神仙药物”,以此牟取暴利。这些乱象不仅增加了公众判别真伪的难度,甚至给一些特定群体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如果能有更多的专业医师参与科普,推出各类具有权威性、针对性的健康科普作品,则既有助于公众增长健康科学知识,提升健康科学素养,也有助于厘清真相,正本清源,压缩各类“伪健康”“ 伪科学”的生存空间,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

而公众科学素养提升,对于疾病等有了更加客观准确的认识,必然能够提升疾病的预防与治疗,进而有助于减少疾病的发生或由轻转重的概率,降低损害的程度,还能减轻患者和国家经济负担。对于医生及医疗机构而言,则能减轻很多不必要的负荷,让医生有更多精力来研究应对各种疑难杂症或医学难题,从而推动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

其实不仅是医生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其他一些实践性强的工种,比如工程、艺术、教育教学、生产制造等人员的职称评定也可将科普作品纳入代表作,吸引他们更多地参与科普,提升社会公众的认识水平,增进对这些行业技术的了解,为相关行业的创新与发展营造更好的社会氛围。

当然,专业技术人员有了参与科普的意愿,还需要相关政府部门、科普机构或媒体平台等积极作为,为他们提供参与科普的便利条件,给予各方面的支持与配合,以推动产生更多、更权威、更优质的科普作品,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快速提升。

三步点亮“星标” 精彩内容不错过!


● 200万人类 VS 600万老鼠,巴黎将为老鼠提供“美好的第二人生”?

● 致幻效果堪比苹果头显?北京也有这些“要命”的菌子

● 北京一老人因热射病死亡!热射病就是中暑?“高温杀手”怎么防?

● 是鼠头!不是鸭脖!调查结果公布,动物学家是如何辨别的?


欢迎关注“北京科技报”视频号我们在等你
出品:科普中央厨房  
监制:北京科技报 | 北科传媒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公众号、报刊等转载
请发邮件至bjkjbeditor@163.com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违者必究
识别二维码,下载“北京科技报”客户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