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电信诈骗“套路”深??盘点那些常见的诈骗方式!

2016-09-05 小狮子 钛师父


相信朋友们近期一定对多个爆出的电信诈骗信息有所耳闻吧。在为受害者惋惜的同时,很多朋友也在声讨诈骗产业和相关监管部门存在的漏洞。目前这个关于信息安全的话题又来到了一个风口浪尖上。


其实小狮子觉得在生活中,往往多留一个心眼,在“福利”面前先多进行思考。有效的识破骗局才是反击诈骗行为的有效手段。今天小狮子就来跟大家聊聊常见的电信诈骗方式。让大家远离这些邪恶的套路。

低价特价

就拿大家最常访问的淘宝来说,前些年打击力度还较轻的时候。经常能看到一些以假乱真的淘宝网站。这些片子骗子建立这些“假网站”;而往往你会误入进去的原因多半会是因为收到了“低价特价”广告的吸引。


这个时候一旦你在该网站下单,在支付界面输入完密码,一般情况下就会提示系统故障让你重新再试。从而盗取账号密码。而后可能会让你登录“银行”钓鱼网站,或者假称返利,让你扫一下二维码,结果银行信息就被盗走了。这虽然是一个较为“远古”的骗术了。但是上当的人依然屡见不鲜。大家还是需要提高警惕性才行。


要多注意一些“安全标示”

福利基金

大家听说过老年人上当除了给陌生人汇款被骗,就应该是领取莫名的“福利基金了”;一般片子都会通知老年人“有福利金未领取,请去某某ATM操作领取”。

通常这部分骗子都是欺负老年人大都不熟悉电子设备的原因,所以请各位小伙伴偶尔也给自家的老年人打打预防针。如遇到这样的陌生电话,不用听那么多废话直接挂机就好。

冒充熟人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想“嗨~,这肯定不能上当,熟人的声音还能听不出来?”

小狮子遗憾的表示,确实是真的;因为小狮子的爷爷去年就因为这个问题上当受骗,给骗子汇款了2万多元,后来询问情况的时候,爷爷表示“确实声音是我的老朋友的声音”。所以大家也应该看明白具体是什么情况了。

抛开老年人听觉退化的问题,无非就通过聊天(或其他附加手法)是骗取受害者的信任;诱使其进行汇款。所以提到钱大家还是多留个心眼儿吧。

冒充公司

一般主要通过短信等方式进行传播,大体就是讲公司有高额贷款业务,如果你打电话去咨询很有可能就慢慢的陷入骗子挖好的“大坑”:随后一步步要求你缴纳保证金、定金、预付利息、中介费等各种费用,诱使你将钱汇至指定账户。

虚构中奖

这个骗术应该是存在时间“最悠久”的;大体来讲就是诈骗分子随机向手机、微博、微信等多个渠道发送中奖信息。一旦用户拨打“兑奖热线”,诈骗分子即以需先交“个人所得税”、“公证费”、“转账手续费”等种种借口让用户汇款来骗取钱财。

目前这种骗术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进行渗透。所以大家还是需要提高警惕才行。

看上去是越来越高级了

冒充征婚

这个骗术老早以前总是出现在一些报纸容易让人忽视的版面或电线杆上→_→;目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通过APP,网站传播的途径变得越来越多了;特别是在App方面因为很多带有“诱惑性”的元素。让一些朋友们“上钩”后,之后以甜言蜜语迷惑你,伺机骗财。


这个套路大概应该是这样的,因为这部分受害者多半都不会阐述“详细细节”。大家弄明白其中的道理就行。→_→

冒充公检

目前这样的诈骗金额相当庞大,占比竟然能达到23%,常见的像骗子打电话说你收到了“法院的传票”需要缴纳相关手续费、用“涉嫌洗钱”、“社保异常”等相关手段对受害者进行恐吓;冒充公检法诈骗的噱头变化多端。

大家注意防范的同时,建议空余时间也可以了解下相关法律知识,防患于未然。

莫名的短信链接

这个时候iPhone的用户“躺枪”了;因为开启iMessage功能会经常收到类似的信息;因为市场占有率的原因,Android用户也不要太高兴;如果点开一些莫名的短信链接,病毒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自动拨打电话等方式,导致用户资费损失。

据悉2016年第二季度感染病毒的用户数量达1.06亿,其中82.78%的病毒目的在于消耗你的手机费用。相信大家也看过相应的报道了。

总结

面对骗子们的众多套路,到底该如何谨慎的防范呢?小狮子给大家总结了以下几点,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 手机短信接到带有“钓鱼”性质的莫名短信。不要考虑太多请直接删除。
二.如果遇到朋友的汇款请求,请再三与其进行沟通。切记不要轻易汇款。
三.发现银行卡被盗刷,请第一时间进行挂失,并经快整理相关文件去银行和公安机关说明。
四.天上掉下的一般都是砖头,而不是馅儿饼。


喜欢的本文的朋友们请点个赞支持吧~("▔□▔)/


→_→小狮子曾经玩游戏时也差点儿误入过诈骗陷阱,但是后来发现验证码随便输都能进入下一个页面,果断关了跑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