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2年5月3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哈萨克斯坦骚乱的启示:正视经济繁荣下的社会矛盾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独立寒秋看世界 Author 牛霄

哈萨克斯坦出事了!长期以来一直作为中亚政治最稳定、经济最发达、国力最强大的国家哈萨克斯坦,国内局势在2022年开年以来急转直下。1月5日,哈萨克斯坦多地出现骚乱者冲击政府机构的情况。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5日宣布,自当天起他本人担任哈国家安全会议主席,将对非法集会活动采取强硬措施。托卡耶夫随后签署总统令,宣布自1月5日至19日在全国范围实施紧急状态。托卡耶夫7日说,全国各地的宪法秩序已大体恢复,反恐行动仍将继续。据哈萨克斯坦内务部消息,持续数日的骚乱导致警察和国民近卫军至少18人身亡、近750人受伤;执法部门逮捕3000多人,打死26名武装犯罪分子。

1月5日,哈萨克斯坦首都努尔苏丹市政府前实施警戒。

一、起因:天然气点燃的骚乱

这次骚乱的导火索是由天然气“点燃”的。今年开年,哈萨克斯坦宣布取消天然气价格管制,使得液化天然气价格一夜之间就上涨了60坚戈(约0.88人民币元)。自哈萨克斯坦独立后的过去30年间,为了保持民生和选票的稳定,政府把天然气价格压到惊人的低水平,每升价格约合0.3人民币元。就算是在前几年开始价格市场化的尝试,也不过是涨到了约合0.8人民币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哈萨克斯坦生产1升液化石油气的成本大约是1.61人民币元。换句话说,为了给国内供气,哈萨克斯坦国家能源企业必定是亏大本的。对于这亏本的买卖,哈萨克斯坦政府主要用财政补贴来解决。哈萨克斯坦低廉的燃油价格其实是哈萨克斯坦政府为保民生和社会稳定做出的让步。长期对燃油价格的补贴也让哈萨克斯坦政府难以承受,这样的燃油价格想要长期保持注定难以为继。

1月4日,民众在哈萨克斯坦曼吉斯套州首府阿克套市中心广场集会,抗议液化天然气涨价。

1月7日,消防员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给建筑灭火的间歇休息。

这两年的新冠疫情搞乱了供应链,物价飞涨,逼着哈萨克斯坦决策层来涨价。通胀猛于虎,廉价的天然气已成为许多贫困民众能抓住的最后一根稻草。一涨价,必然拉升几乎所有基础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所以,其实问题的本质很简单,哈萨克斯坦内部的通胀问题最终被油价点燃了。再加上新冠疫情冲击,经济增长受挫,新老矛盾叠加导致社会不满积聚,积累的矛盾终于爆发。
        1月6日,在俄罗斯莫斯科州的契卡洛夫斯基机场,俄罗斯维和部队的士兵登上运输机,准备飞往哈萨克斯坦。集体安全条约组织(集安组织)6日说,应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请求,集安组织决定在哈短期部署维和部队。

二、背景:交班不交权的强人

中亚五国在1991年苏联解体后形成了全世界独特的威权政治模式——“中亚模式”,即由原苏联加盟共和国党的第一书记直接出任独立后的首任总统。哈萨克斯坦也不例外。1991年哈萨克斯坦独立后,原哈萨克党的第一书记纳扎尔巴耶夫出任哈萨克斯坦首任总统。作为中亚幅员最辽阔的国家,哈萨克斯坦独立后,在纳扎尔巴耶夫的治理下,成为了中亚政局最稳定、国力最强大、人民最富裕的国家,是中亚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模范生”,同时也是一个领导人高度集权的国家。纳扎尔巴耶夫由于其卓越政绩,也堪称前苏联国家在后苏联时代最杰出的领导人之一。2019年3月19日,纳扎尔巴耶夫突然辞去总统职务,把总统职位交给时任上议院议长托卡耶夫。由于纳扎尔巴耶夫在哈萨克斯坦的崇高威望和巨大影响,他的卸任实际上是一种“半退”,仍然在为这个国家的政局掌舵,幕后垂帘,交班不交权。这样,哈萨克斯坦就形成了二元权力格局:托卡耶夫以总统职务在“前台”行使法定职权,纳扎尔巴耶夫以“监国者”的角色在“后台”施加影响力。纳扎尔巴耶夫卸任后不叫“前总统”,而称“首任总统”,并仍保留了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执政党主席、宪法委员会委员的职务,并有“民族领袖”等荣誉称号,以此行使“软权力”。他卸任总统后,连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都以纳扎尔巴耶夫的名字而改名为“努尔苏丹”。

哈萨克斯坦首任总统纳扎尔巴耶夫。

这种领导人接班体制可以称为“领袖监国型”。这种体制,一方面有助于实现政治强人的软着陆,保证权力继承的稳定与延续;另一方面在两条权力线并存的形势下,“监护者”身处“二线”,与“一线”操盘者如何互动,是该体制的一大变数,所谓“先圣后圣,其揆一也”。
1月6日,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在首都努尔苏丹出席安全会议。

作为哈萨克斯坦的国父和开国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为哈萨克斯坦的繁荣、稳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并没有为这个国家去构建一套新的秩序。他所做的工作其实就是把苏联那套东西重新包装了一下,套用在了这个新国家身上。其实,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都是后苏联时代的“小苏联”。

三、启示:经济和民生的兼顾

至于哈萨克斯坦此次骚乱有没有外部势力干涉,我个人认为,可能确实有外部势力干涉,但介入的程度也并不会太深,并不是这场骚乱的主因。

一是因为哈萨克斯坦毕竟不同于白俄罗斯,白俄罗斯在俄罗斯与西方的博弈中几乎一边倒地倾向于俄罗斯,而哈萨克斯坦与中俄美都保持了友好关系,在各大国之间采取平衡外交战略。作为中亚地区的“多面平衡手”,哈萨克斯坦政府与美国和西方的关系一直不错。与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相比,美国政府对哈萨克斯坦政府的批评少得多。

2018年,时任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左)访美,与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会晤。

二是内因是主要原因,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正如胡锡进先生在公众号文章中所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哈国2日才因天然气涨价出现抗议,三四天功夫迅速发酵成了颠覆性的颜色革命,这也太快了。哈国的内因无疑是第一位的,那个国家的民间积聚了大量怨气,结果一个火星就把它点着了。经济和民生一定不能出问题,这方面一刻不能懈怠。经济和民生出问题必将置国家于重大现实或潜在风险之中,那等于是给西方注入颜色革命打开了后门。”首先国家治理一定出了大问题才给外部机会。

        哈萨克斯坦位置图。

哈萨克斯坦独立后的30年,实现了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被誉为中亚治理最成功的国家。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却隐藏着利益阶层固化、造就金融寡头集团、贫困人口数量多、贫富分化严重、腐败现象丛生、通货膨胀高企等严重的社会矛盾。这说明,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经济繁荣并不直接等同于民生的幸福。哈萨克斯坦经济发展的成果并没有足够地惠及民生,民众的实际获得感与其经济繁荣程度是并不完全相称的。发展是硬道理;同时,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高质量发展。关于发展的问题,有些人的认识上一直存在着误区,主要表现就是:有的人把发展仅归结为经济发展,忽视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在经济发展当中,又有人把经济发展仅归结为经济增长;在经济增长里面,又有人把经济增长单纯归结为GDP。经过这样三次“变窄”,结果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不平衡发展日益显露。这次哈萨克斯坦由民生问题引发的社会骚乱,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十几年前我国时任领导人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及近几年来我国现任领导人提出的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的观念,都是十分正确和富有远见的。发展的最终归宿,归根到底还要落脚到增强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上来。

哈萨克斯坦首都努尔苏丹,美丽的市容。
        哈萨克斯坦首都努尔苏丹的地标式建筑——“巴伊杰列克”纪念塔。(图据“哈国旅游”公众号)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哈萨克斯坦现在的问题,导火索之下,必然是其他累积的各种问题。平时如果不以为然,最后必定泰山压顶袭来。这次哈萨克斯坦之所以会出现如此严重的骚乱,一是经济发展的同时没有兼顾到民众实际的民生改善,二是长期以来没有对僵化的体制进行改革。换句话说,这实际上是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如果再加上外部势力有些推波助澜,就会更加火上浇油。哈萨克斯坦超稳定和经济繁荣的表象之下,隐藏着日积月累、暗流涌动的尖锐的社会矛盾。不生乱则超级稳定,一生乱就不可收拾,几十年积蓄的社会矛盾,总有一天要释放,紧绷的弦总有一天要反弹。正如苏东坡在《晁错论》中所警告的:“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我们衷心希望我们的友好邻邦哈萨克斯坦能够早日恢复局势的稳定、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同时也希望哈萨克斯坦的领导层能够顺应人民意愿,改善民生福祉,锐意改革体制,识时务者为俊杰。

哈萨坦首都努尔苏丹的另一地标式建筑——“可汗之帐”,是世界上最大的帐篷,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娱乐和购物中心(图据“哈国旅”公众号



延伸阅读中亚领导人代际交替,五个国家五种模式——从哈萨克斯坦“长公主”去职说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