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2年5月3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战争的创伤与后遗症,比我们想象的长远

濠江客 东亚红书房 2022-05-03

以2020年10月隆重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70周年为重要标志,抗美神剧完全取代了霸屏多少年的抗日神剧,成为我国战争题材影视作品的主流。

同时由于中国经济实力早已超过日本,日本在中国经济社会尤其在网友心目中的地位,已经一落千丈。也由于看着抗日神剧长大的一代,逐渐走出校园步入社会,打日本并取得胜利,在精神享受上,已经远远不够级别了。

打败美国、打败美帝或者叫“干掉老美”,才算刺激,才是人民群众之喜闻乐见。

这几年的抗美大剧,濠哥到影院看过的,也有那么几部了,2021年的《长津湖》,2020年的《金刚川》,更早的《我的战争》等。

听说过、没去看的,据说还有《跨过鸭绿江》、《最可爱的人》、《英雄连》和纪录片《保家卫国——抗美援朝光影纪实》等。

今年春节,据说有两部同一题材的电影同时争夺票房,电影《长津湖》的续集《水门桥》和著名导演张艺谋的作品《狙击手》,濠哥准备都去看看。

不过,在看这些战争题材电影之前,濠哥想说说自己的战争电影观:

一、战争电影应该是反战的,而不应该是鼓励参战、鼓动打仗的;
二、战争电影应该是反思牺牲的,而不应该是渲染胜利的;
三、战争电影不是英雄赞歌,而是记录创伤与展示战争后遗症的。

如果一场战争题材电影看下来的,观众走出影院时,很激动、很兴奋,盼望着如果再有那样的战争就立即冲上阵地去英勇杀敌,慷慨赴死,视死如归,虽死犹荣....这一定是失败的电影。

说到底,电影是一部艺术作品,艺术的使命是让人生,而不是教人死;是展示人间美好,而不是装饰邪恶。

那些教人死的,古往今来,已经成为世界文明进程的反面,比如日本军国主义的“神风敢死队”,德国纳粹以牺牲为目标的“青年军、少年团”,伊斯兰国的圣战组织等等,都相继覆灭了。

历史上,自明代开始,中日两国就在朝鲜半岛展开过一轮又一轮的军事较量,这些战争,无不以各国士兵的牺牲与朝鲜民众的死伤为代价。

清军战败退出朝鲜半岛后,朝鲜成为日本的殖民地,时间长达50年以上,直到第二次大战结束,日军投降。

视死如归的炮灰仍然是炮灰

同样,历史上,日本与沙俄围绕中国东北的争夺,也爆发过不止一场战役,日俄在中国的土地上打仗,遭到生灵涂炭的是中国老百姓。

东北地区的控制权在沙俄与日本之间换手,导致从清末到民国,整个东北地区始终无法摆脱外国列强的干涉与控制。直到二战结束,日军撤出东北;再到抗美援朝战争结束,1955年苏军才完全离开东北。

开始一场战争是容易的,但结束一场战争很困难。

战场上的胜利是短暂的,战争之后的影响才是长远的

毛公说,风物长宜放眼量。战争的胜利,不是一方说了算的,也不是由当时当地的参与者说了算的。

从沙俄到苏俄,觊觎中国东北的历史长达百年以上,最终不得不放手,回到自己的冻土地,过着依靠出卖资源谋生的单调日子;日本图谋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的历史同样长达百年,将几十万、上百万将士的血肉之躯抛弃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最终换得一个战败国的罪名,回到自己的岛国之上。

对中国来说,明清至民国和新中国,一次又一次地远征朝鲜半岛,不管胜利与否,能够得到的东西实在太少。别人的土地,终归是别人的;别人的政权,也终归是别人的。何必以自己的创伤成就别人的辉煌!

如今的朝鲜半岛,以及由朝鲜半岛固化的东北亚格局,是朝鲜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留下的遗产。这一场至今仍然处于停战状态的战争,仍未结束。在北方拥核、南方驻有美军的情况下,朝鲜半岛的统一遥遥无期。

正如中国的内战仍未结束一样。

从这个意义上说,朝鲜战争与抗美援朝,是一场没有根本解决问题的多余的战争。它完全可以不发生,但是它发生了。那么,就只能是一场悲剧。

正如中国的内战仍有可能再次爆发一样。如果战争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它就不应该发生,发生了,就是悲剧。

还是毛公那句话,风物长宜放眼量!


延伸阅读:

在乌克兰问题上,不要怀疑普京是不是来真的!

普京的下一步:要求美国和北约的书面保证,人家现在给了

开什么玩笑?乌克兰面临俄军入侵,德国就援助了5000个头盔

乌克兰之战:普京与拜登的个人豪赌?

乌克兰之战:谁也阻止不了对武力干预形成路径依赖的地缘政治大师

用人话翻译一下哈萨克斯坦总统的声明

哈萨克斯坦事件的赢家只有普京,托卡耶夫将里外不是人

俄军重兵疾进哈萨克斯坦,普京获得第二个“白俄罗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