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用一年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

2017-01-11 融媒体中心 南京邮电大学



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作为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暨第17届全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的成员,我校“邮青春·邮梦想”第一届研究生支教团的三位同学鲍捷、吴鹏和窦浩铭在四川省大竹县第二中学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支教活动。


一年来,三位同学秉承“挥洒青春,共筑梦想”的信念,用心教书育人,用爱沟通交流,用情志愿服务,和当地学子们发生了许多美好的故事,服务他人的同时,他们也深切感受到“被需要”“被信任”的幸福。不信,让我们先一睹他们仍在联系的感情,仍在持续的沟通:

“明天就要参加小歌手比赛了,有点小紧张,求安慰。”

“图书角规模又大了,谢谢老师!”

 ... ...



     教书育人 用心发声


    三位同学都是第一次执教。到达大竹二中后,根据大竹二中教学需要,鲍捷、窦浩铭教高一数学,吴鹏教初一语文。所教课程和他们大学所学专业都有所偏离,而且还面临学生基础普遍薄弱的情况,但无路可退的境况反而更激发了他们克服一切困难的激情。

    开课前,鲍捷要了学生的入学成绩:170名同学达及格线的仅有2个,这让她认识到必须转变之前设想的教学思路,要先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接纳、喜爱数学。她决定用“趣味体验式”的方法。第一堂课讲几何元素的互异性,她专门设置了两个考验灵敏度和反应力的小游戏。


鲍捷老师公开课

其中一个游戏是全体同学伸出双手站立,在读的文字出现“校”时就用左手抓右边同学的大拇指。刚开始同学们很拘谨,但渐渐的,就放松了下来,有的做到了,有的即使没做到,也觉得不是难事,自己会做到。游戏让整个课堂活跃了起来,学生听课也认真了。这样的课堂设置,让学生一开始就对数学有兴趣起来。这节课后的100多份课堂反馈卡里,学生普遍认为“数学好像没有想象中的枯燥”“我对高中数学学习很期待”“虽然我基础差,但我想好好学习数学了。”这之后,“趣味体验和反馈式教学”一直贯穿于她的教学中。班里的黄俊杰是转班生,是个害羞的男孩。有一次问她一个函数题目怎么解,过程中,握笔的手不停在抖。鲍捷讲完后,黄俊杰顿悟似的说了句“原来是数型结合”。这一刻,鲍捷很是感动,专门发了朋友圈,感悟教学中的教学相长很值得回味。

鲍捷老师公开课


  窦浩铭则是从故事或者对于概念的简便记忆中,开始当天的课程讲授。在介绍集合的交集、并集时,他以交朋友要有共同爱好来说明集合的相交就是两个集合中找到他们相同的部分。这样通俗易懂的讲授让学生接受得很快。

窦浩铭老师公开课


  吴鹏面对学生羞于问问题的特点,除了不断鼓励外,还在每节课后,让课代表收集仍不理解的知识的小纸条,他还坚持让学生每周写周记,用心评点,发现学生有知识缺陷或负面情绪时,就有针对性地沟通交流。面对学生基础差的现状,他专门利用周日下午2点到5点进行基础字词、语文阅读、作文等语文专项知识模块的巩固和加强。

吴鹏老师公开课


整整一年,三位同学坚持每天布置作业,每天批改所有学生作业。这在我们看来很正常,但在当地并非天天布置作业、有选择地改作业的环境下,他们的做法让有些同事觉得不可思议,认为他们太拼了,甚至有的老师认为他们在作秀。但他们认为这是作为一个老师必须做的,一年来坚持反馈作业,全批全改。王宗荣副校长去慰问他们时,也鼓励他们继续这么做下去。

三位老师在二中综合楼门前

支教一年后,三位志愿者所教科目的班级成绩都有了显著提升,鲍捷所带班级的数学及格人数大幅度增多,还有4名同学进入年级前10名。吴鹏班级在近1200名学生中,单科语文成绩中有2人进入前10名。

此外,三位团队成员还开设了校内“第二课堂”,利用周末给初一学生教授英语单词背诵技巧和语文答题方法论,并结合“五四”、“一二九”等特殊纪念日教本班学生唱《在灿烂阳光下》等革命老歌和普及相应历史知识。一学期的实践,学生们听课反响较佳,他们也在学校教师测评中荣获“优秀”。



       学生工作 用爱贯通


    在和学生接触中,三位志愿者尽量挖掘学生的特长,鼓励他们站在舞台上。每次沟通前,三位志愿者还会把讲给学生的话先演练一遍,自己接受了,再和学生沟通。沟通中,他们的关系更紧密了。


    吴鹏班上的特困生王绪津,因为父母离异,有些自卑。为了帮助他拾回信心,吴鹏不仅在课堂上多鼓励他回答问题,还在校内活动中,发挥他的特长,让他担任朗诵领诵、合唱领唱。下半学期,他开始变得积极主动,主动要求担任语文副课代表。

孩子们用最直接的方式给予他们回馈。“老师,给你吃个柑儿!”“嘻嘻,这是我爸爸今天来看我时带的,我爷爷早上刚摘的!”鲍捷的班级科代表递给她一个红红的柑橘。平安夜,孩子们一个个走到她面前,拿出苹果一把塞进她手里。这样的时刻让他们心里美美的。

吴鹏还为班级建立了读书角。原来,他去大竹前在一个校友微信群里备注了服务地(大竹)和身份(研支团),大竹校友王韬主动联系他,并在回大竹时请他做客,王韬父母非常支持他们的行为,主动在网上购买了学生需要的书籍,用这些书,吴鹏建立了读书角。这之后,吴鹏一直不断丰富读书角,最近又买了一包书寄给了班级。吴鹏说,今后他会持续资助下去。这个读书角也成了学生们的最爱。


在大竹二中,鲍捷和吴鹏还分担校团委的部分工作,协助管理学生会、14个学生社团,并参与编辑校刊《晨曦》,负责“大竹二中”微信公众号、微博主页的日常信息推送和系统维护。他们还全面负责了《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宣传的全程企划到最终验收,通过“第四届现场书画大赛”、“良好行为习惯伴我成长演讲比赛”、“首届安全知识竞赛”、“庆元旦合唱比赛”、“书香校园·全民读书活动”、“五四文艺汇演”等活动帮助学生矫正学生陋习,培养好习惯。他们还在校刊《晨曦》中创设“邮竹情深”专栏,为母校南邮与大竹二中搭建沟通平台,三位志愿者都有文章发表。

2016年5月,全校选拔五四文艺晚会主持人时,他们发现很多同学即使声音抖,但仍努力想展示自己,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要珍惜这个机会。而当已是高三的樊华前来面试,志愿者更为感动了。樊华有播音主持特长,表示不愿放弃最后一次在母校主持活动的机会。经过沟通,樊华如愿主持了晚会。这之后,几位志愿者一直和他有联系,当他情绪波动时,也会主动跟志愿者交流。令人激动的是,樊华2016年高考成功达线,他第一时间给鲍捷发了信息,鲍捷说,看到短信一刹那,心里很暖。


  窦浩铭主要负责大竹二中宣传中心的日常工作。对内通过校官网、LED屏幕等设备负责全校网络文化的建设、舆论的引导和协调工作。值得一提的是,他还是大竹二中“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领导小组成员之一,参与设计定制了学习笔记本和各种学习活动方案。对外,他通过市县两级媒体平台透明、高效地宣传学校的办学动态,所写的文章《竹乡情味浓》、《大竹的二两杂酱面》在由中共大竹县委、大竹县人民政府主办的刊物《幸福大竹》、达州网、达州新报、金陵晚报(南京)等多家媒体刊登。他结合自身支教经历与研究生导师共同完成的论文《浅谈大学新生教育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已在《高教学刊》刊发。




     志愿服务 用情倾注


除了学校教学和学生工作,志愿者还多次参加其他社会志愿服务。确定了支教后,他们就积极联系县项目办的领导和相关负责人,筹备“关爱留守女童”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认真撰写活动策划书,并于2015年7月随学院志愿者们一起来到位于高明乡的育才小学,陪伴留守学生度过了温馨愉快的两天一夜。活动得到了当地媒体的报道,也促成了南邮与育才小学建立长期对接合作关系。


2015年8月始,志愿者和西部计划的其他志愿者进行了多次志愿服务工作:陪光荣院的抗战老兵包饺子、过中秋;参与“我和国旗有个约会”活动;参加“玩具总动员”活动,为各乡镇小朋友们清洗玩具、打包课外读物;到竹北福利院陪孤残儿童做游戏;在“12·5”国际志愿者日作为“广场志愿活动”的主力军等等。


在光荣院,他们帮老人打扫房间,包饺子,聊天。并坐下来,长时间认真听他讲自己抗美援朝的故事。老兵说起那些年的经历,精神抖擞,一股子的不服输,满身的硬骨头,他们超越年龄时空的激昂让志愿者很是感动。

在竹北福利院,他们接触了一个面容年龄和他们差不多,却只有儿童身型的侏儒症女孩。志愿服务结束离开时,这个女孩一直陪着他们,那天天气阴冷,女孩没带伞。当志愿者去马路对面屋顶房檐下,互相簇拥着取暖等回程大巴等公交时,女孩则站在福利院门口,执着地看着车来的方向,每过来一辆车就使劲招手、呼喊,劝她她也不回。这样的镜头让志愿者想哭。

“12·5”国际志愿者日,几个人在团县委组织下一起去广场上做活动,在志愿帐篷里,帮老人量血压洗眼睛。当他们穿上志愿马甲,他们明显感受到老人们很信任地把自己交给他们,毫无顾虑地听他们的话,按照他们的步骤来。这让志愿者使命感强烈,他们表示要通过自己的努力给更多人带来爱护。


2016年6月,他们跟随大竹团县委的领导一起来到文星镇大安村小,组织开展“阳光行动”关爱留守学生活动,给这里的十几位留守学生讲授课外知识、介绍南邮的大学生活,为他们过集体生日,还通过网络远程连线南邮第二届研支团。活动中有个稍微年长的女孩,一开始有点抵触,但在一起游戏、打乒乓球、跳绳、打羽毛球的过程中,她逐渐敞开心扉。后来志愿者分蛋糕、煮饺子时,她都主动过来帮忙。临走时,她拿出课本和铅笔,对鲍捷说,姐姐,能不能留下你的联系方式,我可以联系你们。三个人都写了姓名和联系方式。女孩说以后要来南京找他们,要考到南京读书。

20167月底,三个人从大竹回到南京,校团委副书记李晓华问及他们的感触,鲍捷开玩笑地说“清晰度都不一样了”,以前他们觉得各种公共资源是理所应当的,从不去思考价值所在。支教后他们发现,一千公里以外的大竹没有这些,以前眼里的理所应当原来那么奢侈,理应珍惜。


何止这些,几位志愿者一致表示,和自己付出的相比,收获更大。支教经历让他们懂得了“教与学”过程的多层次共振,与“志愿者与服务对象”心灵的多角度共鸣;懂得了学会换位思考,多从对方角度考虑问题;懂得了即使再小的付出也会有温暖的反馈;懂得了要学会感恩,感恩周围的人为自己带来的一切……他们自身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表达上更加系统、逻辑更强,也更加自信更加主动……

他们的行动也感染了他人。回南京后,他们做过了多次报告,每次报告都收到热烈反响,很多同学上前咨询。几位志愿者表示,他们会一直和这群孩子保持联系,并尽可能地让更多人投入到志愿服务中去。


校党委书记刘陈对支教团三位成员良好的精神风貌、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动人的支教事迹给予了高度赞扬,他还希望研究生支教工作更加突出学校特色并扩大规模,招募更多优秀学生参与进来,希望支教同学在理解国情、感悟生活、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服务他人,服务社会。



■ 南邮人都在看的新闻 




监制 / 校党委宣传部、信息中心

文章来源 / 校报  李心电

编辑 / 姜桦  责编 / 徐诚

投稿邮箱 / rmtc@njupt.edu.cn


为去支教的学长学姐点个  !


  < 我们不做新闻的搬运工,我们只在乎你所关注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