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邮子 | “大佬”是怎样炼成的?

2017-12-12 给大佬打call的 南京邮电大学

■    他是谁?    ■

黄鸿基

GPA前3%,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

打球踢球一样都不少,甚至,还喜欢看何以笙箫默。 

他是别人眼中的大佬。

“我?大佬?不是不是的,我不是。”他摆摆手说。

■    他到底是大佬吗?    ■

今年九月份,黄鸿基收到了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学弟学妹们喜欢用“大佬”这两个字来称呼他,因为他的经历对在读的柚子们来说,有太多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了。

他是三篇SCI论文的一作;一篇SCI论文的二作;三篇EI论文的一作;拿了四项专利申请;拥有丰富的科研经历及获奖情况。

■  他是如何成为别人眼中的大佬的?   ■

早早地找到了自己喜欢的方向

黄鸿基大二时就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转到了通信工程专业。

他说:“当时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比较盲目,觉得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有九个字,很高大上的样子,于是就选择了这个专业。但是大一开学听课时发现自己对这个专业并不是很感兴趣,于是就萌生了转专业的念头。”

关于他大一一年的经历,他说:“大一没参加什么比赛,就是一心想着把绩点提上去。”他在大一一年把高数啃了个遍,并最终以专业第一的成绩成功转到通信工程专业。提起大一印象最深刻的事情,他说自己头晕、困倦的时候,看看复杂的积分就会变好了。(小邮赶紧拿了个小本本记下来)


努力与机遇

成功转专业的那个暑假,他开始认真思考自己到底要什么?该做什么?

大一暑假,他给北大老师发邮件询问对方希望招到什么样的人才。得到老师回复以后,他便开始一步一个台阶地努力。

大二初,他联系了我校一位博士后,并加入他的江苏省互联网+众创培育项目小组,开发了一个大学生闲置自行车租赁系统。

紧接着,随着理论知识学习的深入,黄鸿基开始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科研上。由于之前几乎没有怎么接触过全英论文,他第一次看论文时很不习惯,花了两周的时间才读懂了4篇有关车联网的论文。一开始他一个礼拜都不太看得懂一篇全英期刊,到后来自己成功发表了多个期刊论文。他说,这不过是刚刚开始而已。

大二寒假,黄鸿基参与通院李飞老师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通过与老师的讨论和文献检索,他发现采用群智能优化室内定位算法是一个不错的想法。于是他开始研读大量的论文,并从中发现虽然菌群算法可以更好地寻找最优解,但很少有学者采用菌群算法进行定位。因此,他决定对菌群算法进行深入研究。为了评估算法的性能,他写了大量的代码,并进行了多次仿真。最后,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WCSP2016发表了第一篇EI论文《An Improved DV-HOP Algorithm for Indoor Positioning Based on Bacterial Foraging》,并在IEEE WCSP2016会议上做了口头报告。

大二结束后的那个暑假,黄鸿基加入了我校邹玉龙教授的研究项目小组,研究认知无线电网络的安全性问题。老师让他推导relay selection在Nakagami-m信道的相关公式,并做仿真。但在这个过程中,他遇到了许多没学过的数学定理,于是他通过不断地查阅资料进行自学。在完成老师给的任务的同时,还学到了大量的新知识。他忆述道:“一个公式需要查询很多关于概率论、微积分的书籍。很多东西都没学过,就只能不断地查询不断地查询。一个公式推敲到深夜一两点已经见怪不怪了。”他笑着说这没什么,都过去了。但其中的辛酸与煎熬估计也就他自己能够体会了。

大三的时候,有一次他到扬州参加会议,吃饭时有幸和两个清华的博士、几个西交大的博士和老师,还有一个哈工大的老师坐在一起交流。通过那次交流,他发现自己对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一位老师的研究方向很感兴趣,于是结束会议后主动给那个老师发邮件,并把自己的科研经验告诉他。没想到他与老师一拍即合,后来就经常去清华大学和老师一同做项目。

这个经历对他保研清华非常重要。他大三一个学年每个月都会去两三次清华大学,大三结束的整个暑假也都在北京。周五下课就赶着坐高铁去北京,周日又赶着回来,他说得轻描淡写。也许我们不会知道他在那一年经历过怎样的舟车劳顿,但他那厚厚的一沓高铁票应该明白。

2017年二月,他参加了清华大学5G通信的研究项目,在陈巍教授和博士生学长的指导下,他将5G通信与全双工通信相结合。他另辟蹊径提出了加权和速率优化策略,为提高未来5G通信系统的容量提供了新的思路,该成果也发表于国际权威SCI期刊《IEEE Access》。作为第一作者,和队友参加了“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并负责了全部的理论和软件设计以及部分硬件辅助焊接的工作。考虑到可见光通信(VLC)抗干扰能力差的特点,他决定通过VLC来监测环境污染。在这个过程中,他提高了自己的硬件操作技能。在此次的研究项目中,他申请了三项专利,并发表了两篇EI检索的论文

大三寒假春节那段时间,妈妈一直催他出去玩儿,他说东西还没写完呢,于是,在大部分人放假做咸鱼的时候,他完成了一篇EI论文。凭借他在学业科研方面的突出表现,使他在清华大学学硕面试的时候,刷掉了好几个清华本科前二十名的优秀竞争者。他说,值了

为自己的追求而努力

明确的职业规划让他每一步都走得坚定无比。他说,读完研究生还想继续深造学习。他一直很向往MIT,想去MIT或者斯坦福读博士后,拿个千人计划回国继续搞科研;再或者直接到微软谷歌当个工程师或者算法科学家。他觉得简简单单,平平淡淡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挺好的。

△黄鸿基参加清华论坛

——气候变化与未来可持续性发展,与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合照

大一暑假到大三结束,两个寒假,三个暑假。每个假期都在不断地奠定基础,反反复复,不断学习。三年,经常看论文看着看着就睡在电脑上,醒了又继续看。三年,每天六点半起床,每天任务结束以后才睡觉,这不是哈佛的三点,也不是洛杉矶的四点,南邮有属于他自己的夜。他喜欢《肖申克的救赎》里面的一句话:"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如果你自己都放弃你自己,还有谁会救你?"他说其实一切并没有看起来那么一帆风顺,三年来也有很多艰难的时候。但要始终保持平和冷静的态度。努力但不强求,得失顺其自然。

懂得放松自己

喜欢打球踢球,看看NBA、欧冠。喜欢C罗,他说C罗诠释了:努力就可以让自己达到更好。而他也始终坚信这一点。他还喜欢克里斯·保罗,在球场上喜欢打组织后卫的他,希望用智商控制比赛节奏。他不喜欢打游戏,他说:“活在别人设计的游戏规则里有什么意思?要打游戏还不如自己开发一个游戏呢!”

你说他死板老套?不,他还喜欢看看言情剧,比如期末备考时把何以笙箫默认真地看了一遍。

■    什么拒绝北大?    ■

申请清华学硕时同时也准备了北大通信工程的申请。最终被两个心仪的学校录取。那为什么拒绝北大呢?他说:“哈哈,北大的食堂挤啊。开玩笑啦,因为清华这边的导师做的项目自己更喜欢一点。我还喜欢清华的图书馆、清华的足球场,而且在清华还有好多认识的同学和朋友,所以就只能忍痛放弃北大啦。同时,我特别赞同钱学森先生的一句话:‘人文是对科学思维的启示和开拓。百年清华,人文日新。清华既是科研的殿堂,也不失人文的气息。’

■    写给学弟学妹的话    

首先,一定要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探索,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并早早地做好准备,为之努力奋斗。

再者,打好数英基础,在丰足的时间下,多看书,多钻研。但切记少熬夜,因为熬夜不仅对身体不好,也影响第二天的学习工作效率。

最后,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在自己喜欢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来越好。要输就输给追求,而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wonders和被世界温柔以待



NJUPT 南邮人都在看的新闻

<我们不做新闻搬运工,我们只在乎你所关注>


监制 / 校党委宣传部、信息中心

出品 / 邮子访谈

采访 / 杨云梦、赖润樱

文案 / 杨云梦、赖润樱

图片 / 杨舒月、黄鸿基

图片后期 / 李维骁、寇宇辰

编辑 / 任浩

投稿邮箱 / rmtc@njupt.edu.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