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聚焦一流学科建设 | 追梦人背后的造梦团队

融媒体中心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5-25

2017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以下简称“国赛”)近日颁奖,南京邮电大学王博、钱家琛、邱城伟团队(指导教师:肖建、蔡志匡)从1066所高校的14400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捧得本科组最高奖“瑞萨杯”。这是南邮继1997年后再次登顶!

耀眼的成绩背后是一直默默付出的老师们,是他们不断优化课改夯实基础,是他们指导学生紧抓技术前沿,是他们用奉献助力学子登峰,是他们不断成就着学子们的光荣与梦想!


他们是南京邮电大学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教练团队!


竞赛,不仅仅是为了得奖争荣誉,与课程改革相结合,培育适应时代发展所需的“新工科”人才是根本当前,学校明确本科生实践教学环节所占总学分的比重,理工科类不少于30%。积极参加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目的就是检验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的成果。

1997年初,学校组织老师总结头两次国赛(国赛始于1994年,1995年为第二届,此后每两年举办一次)全军覆没的教训,认为不能放任学生自发参加,而应组织老师结合课程改革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此后,电赛负责人王锁萍等5位老师,在课程改革的指引下,根据比赛内容,自1997年春开始,从模拟、电源、自控、通信等模块化方向,在周末给学生有针对性地培训。

课程培训取得了显著效果,1997年的国赛上,王琦、朱武长、唐元春团队一举拿下了最高奖“索尼杯”此外南邮还拿到两项一等奖,创造了南邮在这一赛事上的辉煌成绩。

优异的成绩鼓舞了学校,也证明了学校本次课改的合适和有效性。此后,学校继续在每年上半年面向参加本年度电子设计竞赛的学生进行模块化分方向系统培训,几乎每届赛事都能拿到全国一等奖,仅2011年到2015年,就获得7项全国一等奖,但遗憾的是,再未问鼎过最高奖。

2015年,校党委书记刘陈坐到教练团队中,一起商量如何进一步创新课程改革。此后,电赛负责人肖建和其他老师总结经验并积极去其他学校调研,拟定了《南京邮电大学电子类专业基础课程与创新改革方案》。

根据方案,大一学生即可选修综合性基础强化任选课。当年参赛学生在模块化分系统培训(主要由程景清、林建中、张胜、肖建四位教练组长负责)基础上,增加了过程化量化考核,通过阶段性测试选拔优秀选手(组队形式)。此外还包括夏令营冬令营强化突击训练、学长导师制、“虚拟实验室”教学、增加经费优化硬件环境基础,等等。

2016年春,方案正式实施,学校新增30多万的设备。参加培训学生的竞技水平有了全方位的提升。连续三年参加比赛的朱立宇亲历了这种转变,尤其由易到难的校内四轮选拔赛,让他和团队快速提升,拿到2016年全国大学生模拟电子系统邀请赛一等奖、2017年国赛一等奖。同样获得国赛一等奖的吴倩则感激“虚拟实验室”教学,让他们团队随时随地可以通过提供的面包板、便携式口袋型实验板和FPGA实验平台进行实验设计、测试与数据分析。

获得“瑞萨杯”的王博、钱家琛、邱城伟团队也一致认为正是由于系统的训练让他们夯实了基础,他们在比赛中涉及的电路板设计、焊接、数电、模电、编程、传感器、控制算法等多个模块的知识都得益于老师的长期培训和指导。

不得不提的是,今年的国赛还实现了两项突破:一是两名大一学生分别和学长组队拿到国赛二等奖,开了大一学生拿国奖先例。二是三支大一学生组成的队伍获得省赛二等奖这在南邮也是首次。

学生成绩的获得,主要得益于课改系统化的培训,林建中老师说,“平时培训不来的学生,即使考试成绩好,也拿不到好的竞赛成绩。”

“如果说第一次捧杯主要依靠的是南邮传统强项(学生选择题目为“水温控制系统”),第二次捧杯则胜在紧抓技术前沿(学生选择题目为“四旋翼自主飞行器探测跟踪系统”)。”程景清老师说。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既有理论设计,又有实际制作,以全面检验和加强参赛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创新能力。学生所体现出的创新能力与实践素养是比赛考察的核心要素。为此,指导团队非常注重学生的方向引领和方案设计,培训内容既有基础,又注重引入前沿成果,紧跟信息技术最新发展。


为了自我提升,指导团队既要参加每年的全国和江苏省电子设计竞赛研讨会,关注电赛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和热点方向,又要大量阅读文章,考察相关设计。比如,“互联网+”作为技术热门近年频频在研讨会中出现,指导老师便让学生在赛前准备了相关APP编程,“虽然比赛中没有涉及此类题目”,张胜老师说,“但学生能力的提高是实实在在的。”

平时训练中,老师还会鼓励有能力的学生尝试用不同方案解决同一个问题。除了各种仿真比赛、模拟比赛外,老师还鼓励同学参与到自己的项目中,参加校内外各种比赛,通过实战快速提升。肖建老师从2012年起开始做无人机方面的研究,拿到了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所做的研究成果已在南邮南通研究院立项,目前正在产品化阶段。2011级的王立(2013年国赛一等奖获奖者)、2014级的王博等同学大二时就通过STITP项目参与到肖老师的科研项目中了。科研中关于无人机视频监控、智能检测等方面的研究让他们获得得天独厚的优势。此外,王博还拿到了2016年全国大学生模拟电子系统设计邀请赛(TI杯)国家级一等奖、2017年全国大学生智能互联创新大赛国家级一等奖(并获得ARM创新大奖)、2015年全国大学生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三创”大赛国家级三等奖等。

不得不提的是,指导老师中的很多人都有企业或工程背景,除了4位教练组长外,林宏、郝学元等指导老师都有企业工作经历,培训指导学生时,他们可以充分发挥动手能力强的优势。得益于电赛的成绩和动手能力,很多获奖同学都有了非常好的前景。获得1999年国赛一等奖的徐罡虽然学习成绩一般,但实践能力强,毕业后破格进入跨国公司工作。获得2005年国赛二等奖的叶振风顺利进入当年只收研究生的国电南自。获得2007年国赛一等奖的冯海东成为南邮第一个因学科竞赛获奖保研的同学。今年获奖的王博、冯备备等也已成功保送东南大学、中科院大学深造。

二十多年来,南京邮电大学电赛教练团队本着奉献精神,以“聚合”之力助学子勇攀高峰。2005年以前,学校每年选拔参加国赛的团队不超过15支,之后是20几支,30几支,2015年增加到50支,2017年更是多达57支。教练团队也由之前一年带一两支国赛队伍,到现在带好几支。教练团队的工作量可想而知,但教练团队尤其是四位教练组长仍默默付出着,其背后的动力是教练团队对电赛的热爱和一颗颗奉献的心

程景清老师是目前团队里资历最深的教练,带队获奖无数,电子电路设计是他一生最大的乐趣。他在家里也搭建了一个实验室,自己做电子电路设计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方便。2014年退休后被学校返聘继续担任仪器仪表与模拟类方向的培训负责人。仅仅为了今年夏天的比赛培训,他就设计了16个电路模块,提供给学生调试与学习。

培训中,教练团队都有一双火眼金睛,会利用讲座课堂等机会挖掘好苗子。比如,王博是大一时在创新基地帮学长学姐做项目时被发掘出,开始跟着肖建老师做项目的;获得国赛一等奖的吴倩、郭健和获得省赛二等奖的柏宇都是张胜老师在课堂上发现的。对于这些充满主动性并热爱电赛的同学,老师们会予以格外关注,同时还会根据学生个性和特长,进行合理组队。

整年陪同,培训和测评大多在周末或晚上进行,寒暑假强化突击训练,累了困了就在办公室沙发上将就下,是教练团队的工作状态,过节假日成为“奢侈生活”。张胜老师说,“要学生做好,自己先以身作则,身教大于言传。”

有的老师在妻子临产住院时仍在给学生上课;有的老师在孩子还小、母亲烫伤都需要照顾的情况下仍坚持到校指导学生;有的老师为比赛学生端来自己家人做的饭菜;有的老师为了陪学生比赛,一个暑假只能有5天时间陪年幼又想他的儿子外出游玩一趟。可以说,不仅仅是学生泡在实验室,泡在电赛中,陪同他们的还有教练团队。

如今,南京邮电大学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教练团队依然似登山杖般,俯下身子,不断助力学子向着一座座高峰挺进!




NJUPT 南邮人都在看的新闻

<我们不做新闻搬运工,我们只在乎你所关注>


监制 / 校党委宣传部、信息中心

文案 /校报/ 李心电

编辑 / 杨传瑜

投稿邮箱 / rmtc@njupt.edu.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