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注 | “对话李味青——纪念李味青诞辰110周年写意花鸟画研讨展”在南邮开幕

融媒体中心 南京邮电大学 2021-01-17

9月18日下午,“对话李味青——纪念李味青诞辰110周年写意花鸟画研讨展”在南京邮电大学艺术馆暨李味青艺术馆开幕,并进行为期22天的开放式展览。

开幕式由南京邮电大学档案馆馆长张洪波致辞,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会长徐培晨,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陆越子,著名书画家、李味青弟子何鸣分别讲话,李味青家属代表李味青长孙李星致答谢词,原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长张友宪教授宣布画展开幕。

开幕式后,参展画家在艺术馆进行了小型的笔会活动,既是相互切磋,同时为我校留下不少精彩的写意画作品。随后,参展艺术家对李味青作品的艺术、风格、成就和人生遭遇,以及当代写意花鸟画“是在坚守中传承,还是在传承中创新”进行了交流和“对话”。

本次展览,邀请了在南京工作生活,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20位老中青三代花鸟画名家,年龄最长的已近八十,而最年轻的是八零后,共展出受邀画家76件写意绘画及从藏家征集的24件李味青作品合计100件作品进行联展,旨在让观者从中进行感悟和品评,并通过对气息与格调、工雅与放逸、笔墨与图式、传承与创新等问题进行研讨,以期从中得到提炼和升华,臻于至善。

研讨会现场

笔会现场

开幕式现场

李星致谢

张友宪宣布开幕

参观现场


李味青,名树滋,别署竹竿里人,晚号葆真老人,江苏南京人。


李味清1909年12月23日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爱画,启蒙于塾,师李诚斋。画家黄学明、石炽君曾指点过其绘画。


1925年考入南京第四师范艺术专科班,受业于谢公展、马万里,其间又得到过梁公约、萧俊贤的传授。其间书法师从王东培先生。


1927年,李味青先生艺专毕业后,参与了当时的南京市政规划建设。其后,考入当时的交通部邮政总局,从事邮政财会审议工作。参与起草了1935年的《邮政法》和一系列有关邮政财会审计方面的大纲。抗日战争期间,李味青先生在重庆继续从事邮政工作。


1944年春天,在抗战时期的陪都重庆,李味青与著名山水画家黄君璧联袂举行画展,黄君璧展出的是山水,李味青展出的是花鸟。他们高水准的作品,一时在山城引起轰动,于右任、郭沫若及张道藩等人到场祝贺,郭沫若先生还当场书唐诗一首赠李味青。就在这一年,李味青编写了《中国画画法》。抗战胜利后,李味青先生回到南京。


1947年4月21日起,在《中央日报》连续登载了李味青的《说国画》论著,在这部艺术专著中,他写道:“中国画源于书法,无非将作者之精神、性格假笔墨融于画内,以求发挥作者与景物精神之合并,而谋气韵生动之娱。”


1948年,在南京举办画展,孙科夫妇前往观展。


1949年后,李味青受聘任教于南京邮电学校。


1954年10月13日,因特殊历史原因,开除公职。其后,他走过了近三十年坎坷的人生道路。


1956年春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举办了第二届美术大展,李味青的四幅花鸟画被组委会选中,挂进了全国最高的艺术殿堂。同年初秋,李味青参加了在上海召开的华东片“全国第二届美展入选作者座谈会”,并在会议上提出了许多有益于当时画坛发展的建议。


1958年4月,在江苏省美术馆,李味青的三幅绘画作品,引起了正在江苏考察文化工作的文化部副部长郑振铎的重视,并将李味青的十幅作品带回了北京。随后这十幅作品在郭沫若和郑振铎的力荐下,经周恩来总理批准,在当时我国国民经济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李味青花卉册》,由国际书店向海内外发行,由于需求量太大,所以连续7次再版。 


1980年在有关部门关怀下落实政策,平反昭雪。


1982年10月,南京市美术家协会和清凉山公园在清凉山崇正书院为李味青举办了个人画展。这是李味青先生数十年的艺术展示,当年已年高84岁的艺术大师刘海粟,在学生的陪同下,先后三次前往清凉山观看了李味青的画展,并与李味青促膝交谈。


1997年9月20日去世,享年89岁。


李味青先生是大写意画家,得八大、石涛、復堂之神髓,构图之简约,笔力之遒劲,水墨之氤氳,气韵之生动,令人叫绝。李味青一生勤于耕耘,每日以青砖作纸,秃笔蘸水,临池不辍,故而笔力雄强而不失雅逸。又勤于写生,凡鸟兽、木石、果蔬、山川,无不入画,随手拈来,寥寥数笔,而生机盎然。


正所谓:“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艺术馆自2017年底开馆以来,已经举办了两场关于李味青先生的展览,在校内外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有效地宣介了学校、宣介了李味青先生艺术。特别是2018年“李味青师友师生书画展”,李味青家属从上海等地亲临开幕式现场,众多师生及书画爱好者知悉展事后纷纷前来观赏,近的从江宁、大厂、六合等地,远的从北京等地,更有从美国等海外闻讯赶至南京参加开幕式的。虽是阴雨天气,但人气爆满,展览期间参观人数逾千,足见李味青先生的人格魅力及绘画艺术成就在社会上的影响。

上世纪五十年代与齐白石同时,由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李味青花卉册》、《齐白石花卉册》。其在海外发行时,还在新加坡等地出现排队争相购买的景况,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虽因一些原因,在特定历史时期饱受挫折被边缘化,郁郁而不得志,然其一生勤于笔墨,画作颇丰,且平和近人、不计名利,故“实胜于名”,传播甚广,这从民间收藏、书画交易、展览效应等可见一斑。

南京邮电大学艺术馆暨李味青艺术馆坐落在风景优美的南京邮电大学三牌楼校区。屋前假山芭蕉,绿树成荫;屋后水杉银杏,草坪如茵;左有竹林摇曳,怪石嶙峋;右有长廊紫藤,两池荷莲。于喧闹中蕴含幽深与静谧,于现代中凸显古雅与厚重,散逸出浓浓的艺术气息。艺术馆为两层楼的民国建筑,总面积300多平米,展厅面积200多平米,可展览100幅左右书画作品。

清新雅致 格调不凡

文/ 邵大箴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美术研究》 主编

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


    李味青先生是20世纪下半叶中国绘画史上有卓越艺术成就的艺术家。他以特有的天赋勤奋,在大写意花鸟绘画领域勇于探索,将自己的创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早在20世纪50年代,他的花鸟画就在画坛享有盛誉,1958年人民美术出版社曾把他作为我国传统绘画的代表人物之一,为他出版花卉册页,向海外介绍,我国书画界一些有影响的大艺术家,如胡小石、王雪涛、林散之等,对李味青的花鸟画有很高的评价。20世纪50年代,胡小石说:“李味青用笔雄强,挥霍似赵悲翁中岁之境”,把他的笔力境界与赵之谦中年作品相提并论。20世纪60年代,王雪涛对他做这样评论:“ 李味青先生笔力强健,笔墨挺秀,在中国花鸟史上不可多得。”在20世纪70年代,林散之热情地写道:“我爱李君名大震,独擎椽笔画荷花,看他雨骤风驰处,写出人间第一家。

    李味青既是传统文人花鸟画的忠实继承者,又是新时代这门艺术的发扬者。由于他早年受到很好的传统绘画教育,在20世纪40年代就崛起于画坛,1944年与黄君璧在重庆举办画展,受到人们的关注。进入20世纪50年代,传统中国画虽处于受压抑的地位,但他仍矢志不渝地在花鸟画领域勤奋探索,成绩斐然。 李味青在他的《画语录》中说:“八大长于用笔,清湘长于用墨,复堂长于用水,会此三家,画事不难。”确实,李味青的花鸟画正是总结了前人用笔、用墨和用水的经验,在观察、研究自然的基础上,进行的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创造。遒劲有力的笔线反映出他深厚的传统功力;变化丰富、充满灵韵的墨与彩的交响,构成他画面中似优美音乐般的艺术感染力;而作为关键的中间媒介水的运用得当,则是对画家灵气最好的检验。善于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又有悟性的李味青,遵从艺术规律,注重传统绘画的法度,认真从自然中获取创作灵感和素材,对其进行高度概括、提炼,使画面形象整体而单纯,精粹而有表现力。他的花鸟画作品形式感很强,但毫无片面追求形式感的痕迹,因为在他的笔墨中自然流露出他的思想和感情:对大自然的爱,对真善美的追求,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依恋。他之所以能达到这种境界,是因为他有长期积累的生活经验和丰富的艺术修养。

    由于受“文化大革命”的冲击,李味青一度淡出画坛,他的艺术成就也一时被遮蔽。但他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止,晚年进入创作高峰期,花鸟技巧更为简练、娴熟,格调更为清新雅致,气象更为浑厚大气,显示出不凡的艺术风范和独到的艺术气质。


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陆越子

Q:请问您今天是受邀参加本次研讨展吗?

A:是的,这次受邀并且参展了四张作品。

Q:请问这次研讨展您是出于什么目的参加?

A:更多的是出于个人感情,李老师人很好、也用功,传统功夫很扎实。在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拜访并请教过他,那个时候他没有摆任何架子,并且送过我两张画,对我影响很深。

Q:李味青对您具体有哪些影响?

A:李味青老师是江苏花鸟画的元老画家,在国内花鸟画的成型期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学生时期我去拜访他是因为他在那个时候是江苏的名家、我想多学习一些专业知识,但是现在看来他的精神对我也有很大影响。

Q:李味青老师在精神方面对您有哪些影响?

A: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画家们都不能自由画画,所以花鸟画在那个时期的全国范围内断代了,但是江苏的几位画家(李味青等)一直在坚持,在那个时期画出了自己的风格,使中国花鸟画的发展没有中断。再加上这几位画家已经画出了自己的面貌,尤其是李味青,他极具特色的用笔和布局对中国花鸟画史有很大贡献,这些老一辈的画家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加入了个人面貌,虽然他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但是这种对艺术的热爱和浪漫情怀、自由精神对我有深刻影响。

Q:对中国美术发展和青年寄语?

A:传统不能丢,我们要学习老一辈人对传统的尊敬和信任、追求,但是更要学习他们的与时俱进、创作情怀。作为这个时代的人,后起之秀们应该用具有这个时代特色的作品,渲染出时代感,传承时代精神。



艺术爱好者 张瑞

Q:请问您今天是出于什么目的来到这次研讨展?

A:我本身学了多年绘画,对这次展览有很大兴趣,但更多的是对李老师的崇高敬意,和本次参展其他画家们的敬仰。

Q:您对“对话李味青”这句话有哪些理解?

A:这是穿越历史、时空的面对面的对话,包含了画家情感世界的表达和观者的理解与感悟,是通过艺术产生的灵魂撞击。画没有学历高低和年代之分,不管是任何一个年代,作品中的精神总是历久弥新,可以穿越时空传达给观画者。

Q:您认为当代画家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

A:特殊年代的人们可以跨越限制画出自己的精神,这个时代的人多了自由、少了限制,更应该大胆创作,画出想法、画出新时代精神。



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教授、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会员 聂危谷

Q:今天您参展了哪些作品?

A:我一共参展了四幅。以前一直画荷塘,这次有三幅画了其他的花,并且有两种是野花。中山赋画的是中山陵脚下的蒿草,丹霞颂画的是剑南,还有飞花令中的蒲公英。画野花是因为野花特别放得开,艺术创作是浪漫的、放飞心灵的,而我们艺术创作就恰要有放得开的情怀和精神追求。

Q:您怎么看待本次研讨展?

A:这次展览创办得特别好,正值诞辰110周年,纪念了李味青老先生(江苏三老之一)。这是一次跨时空的对话,每个参展者都有自己的艺术想法、追求,所以对话意味着多元,意味着不同风格的碰撞以及让观者心灵为之一震的火花。

Q:您对本次研讨会主题有哪些自己的见解?

A:就像馆长提出的“在传统的道路上继承或是在继承的道路上发展”,这意味着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不论是古今贯通还是中西融合都不是一加一,而是精神方面,审美、情怀、艺术语言的水乳交融、你我两忘的境界,这也是我追求的。中国画与书法一脉相通(这恰是写意画的重要特质),注重书法发展、传承,具有水墨传统却需要色彩;而西方注重色彩表现,特别是印象派、现代主义到达了自由的境界。所以我追求中国写意书法精神和西方色彩表现的融合。


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美术师 恽安中 

Q:您认为接受艺术熏陶对高校学生有哪些意义?

A:在生活中可以提高对美学欣赏的能力,最重要的是陶冶情操,提高审美。

Q:参加此次画展,您有什么感受呢?

A:我们在学习美术的时候,经常向他学习,对他的作品也十分感兴趣,此次展览主要是一些南京市的花鸟画家来参加,为了纪念这位前辈110周年。这位前辈曾与齐白石齐名,晚年生活坎坷。所以我是怀着敬仰、怀念的心情来参加此次展览的。


Q:这位前辈对您的作品有哪些影响呢?
A:前辈的大写意对我的作品有着很大的影响,他的用笔、用墨、用色都非常大气磅礴,是一位很值得尊敬的前辈。


参展艺术家

(按年龄排序)

“对话李味青”写意花鸟画展,邀请了在南京工作生活,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20位老中青三代花鸟画名家,年龄最长的已近八十,而最年轻的是“80”后,共展出受邀画家76件写意绘画及从藏家徵集的24件李味青作品合计100件作品进行联展,旨在让观者从中进行感悟和品评,并通过对气息与格调、工雅与放逸、笔墨与图式、传承与创新等问题进行研讨,以期从中得到提炼和升华,臻于至善。




萧平,别署平之、戈父,室名爱莲居。1942年生于重庆,祖籍扬州。1963年毕业于江苏省国画院,曾任书画鉴定之职于南京博物院十九年,1981年调江苏省国画院。




何鸣,1944年生于南京。历任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副会长、现任顾问,江苏省中国画学会理事、民革中央画院理事、江苏省中华文化促进会咨议委员、南师大文化产业研究院书画中心顾问、南京市花鸟画研究会名誉会长。




徐培晨,1951年生,江苏沛县人,原为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艺术强省建设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中国画学会创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会长、中国友协艺术交流院艺术顾问、第十届江苏省政协委员。



陆越子,字厚百,号知何堂主。1954年出生于江苏泰州,1979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并留校任教。原为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九三学社直属江苏画院支社主委、九三学社江苏画院院长、中国美协会员。





张友宪,1954年出生于南京。原为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教授、著名中国画画家。




叶烂,1955年生于江苏灌云。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为江苏省国画院专职画家,院艺术委员会委员。







赵钲,1955年2月出生,江苏省兴化市昭阳镇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江苏省词协会理事、国家二级美术师、江南诗画院常务理事、金陵书画院一级画师、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直属机关书法家协会会员。







鲁迟,1956年生于南京。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现为民盟中央美术院理事、民盟江苏国风书画院理事、民盟江苏摄影家协会常务副会长、江苏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收藏家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收藏家协会书画鉴定委员会副会长、江苏省艺术家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南京师范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创作研究部副部长、江苏省政协友好协会会员、中国画院特聘画师。







聂危谷,1957年生于扬州。1981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8年毕业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教授、副院长,中国画与中国美术史方向硕士生导师。







张树,江苏南京人,生于1961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师。自幼为著名花鸟画家李味青先生入室弟子。南京花鸟画研究会研究员。







韩显红,南京图书馆党委书记、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中华文化促进会理事、书法创作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艺术品鉴定评估中心书画鉴定专家。







尤荣喜,1962年生,江苏南京人,现为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文联书画研究中心研究员、南京印社社员、江苏省国画院特聘书法家、南京书画院特聘画家、南京市青年美术家协会顾问。




王强,字强之、强子,号为逸堂主。江苏宜兴人,现为南京财经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兼职教授、江苏省徐悲鸿研究会副秘书长、江苏省直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南京市政协书画院副秘书长、南京颜真卿书画院常务院委、中国标准草书学社社员,江苏省美协会员,江苏省书协会员,师从陆越子教授。





纪太年,1966年生,江苏响水人,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身兼作家、诗人、美术评论家、艺术市场研究专家、艺术推广人、画家等数职。




王玉海,1969 年生于天津市,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现供职于江苏省文联。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王昊,别署畅庐、元庸,南京更斯艺术馆执行馆长、艺术总监、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山水画艺委会委员、江苏省紫鑫书画院副院长、江苏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美协敦煌艺术研究中心创作委员、南京视觉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南京市美协花鸟画研究会常务理事、南京市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




志强,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东亚系特聘教授、多伦多大学访问学者、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主持人、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南京晓庄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孙洪,1970年生于江苏兴化,1995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现为南京书画院专职画家、山水画研究所副所长。







顾光明,南京大学国家首届艺术硕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民盟中央美术院理事、国家二级美术师、江苏省戏剧学校副教授、江苏省美协省直理事、南京书画院特聘画家、江苏省 333 高层次文化人才培养对象。







何柳,1982年出生于江苏省南京,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为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当代艺术创作研究会会员、南京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南京市花鸟画研究会秘书长、南京市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颜真卿书画院副秘书长、江苏梦之蓝书画院秘书长。



主办

南京邮电大学

江苏省美术家协会

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

江苏省中国画学会

江苏省收藏家协会

江苏省经纪人协会

承办

南京邮电大学档案馆


南京邮电大学艺术馆暨李味青艺术馆南京金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策展人

冯震

特别鸣谢

南京延陵荟公益服务中心南京翡翠酒业有限公司


学术主持

纪太年





文案 | 李思辰

图片 | 周卓怡 那雨欣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采访 | 唐雨薇 曾诚

视频 | 单佳怡

编辑 | 陈燊

为勇于探索的花鸟画艺术家李味青先生点赞(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