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突破 | 她用创意教学法在全国这项赛事上取得一等奖

融媒体中心 南京邮电大学 2022-05-02


在七月份落下帷幕的首届学科交叉与数媒创艺高峰论坛暨第四届全国数字创意教学技能大赛中,我校传媒与艺术学院谭维老师荣获交互艺术与游戏设计(含电子竞技组)一等奖,成为我校首位在此项赛事中获得一等奖的老师。

谭维老师的参赛视频选取了线上课程《UI界面设计》中的一部分。《UI界面设计》最开始是针对我校广告学专业学生推出的限选课程,为了面向更多非艺术类专业同学授课,最终将课程“升格”为线上公选课程。谭维老师从2018年开始教授这门课程,在积累了两年的教学经验并收集到足量的实例作品之后,于2020年正式开展线上课程的录制。

数字创意教学的本质是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代,以技术为基础探索多种教学的可能性,同时也是老师们在网络技术影响之下的教学尝试。

在线教育缺乏与学生的即时互动,这就要求教师在课件中把每一个知识点讲透、讲活。


为了让抽象的知识点更加可视化、通俗化,谭维老师选择在知识点之后,放上两到三个案例,再利用数字技术的手法把案例进行精细地分解,最后进一步解构分析,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以“格式塔”课程为例,在介绍完基本知识点后,谭维老师选取了“紫禁城祥瑞”APP的界面作为案例:

①首先整体展示APP界面的特征;

②再利用抠图的方式把其中的中华传统元素,包括图标、配色、花纹、风格等详细地列举出来进行剖析,并结合数字动效等丰富的动态画面增强视觉效果;

③最后再次强调知识点的内涵。



这样的创意教学方法,一方面让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直观地感受到界面设计的魅力,另一方面也强化了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记忆与融会贯通。值得一提的是,谭维老师多次巧妙地在课程设计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思想,提倡优化组织结构,利用现代数字网络技术,通过产品界面设计,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添加思政教学元素,为课程注入了“灵魂”。


通过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达到较高的设计水平,设立自己的目标,能去做、敢去做。


谭维老师特别注重设计理论与设计实践的融合。她始终坚信教学课程不仅要让学生懂得理论知识,更要激发起他们尝试的兴趣,让学生觉得设计没有那么难,真正学到能够实际应用的知识。在实践方面她通过案例教学深度剖析,将抽象的设计原理可视化,利用收集的前几届学生实例进行案例讲解,让课程学习轻松易懂,项目实践便于操作。


我们要保证的就是课程中的每一个知识点,每一个视频,都以一堂微课的精细标准来衡量。


当然,将细致与准确贯彻到极致的背后是巨大的工作量,“参赛视频只有短短的十分钟,但在这十分钟里,我们整个团队都倾注了极大的心血。”为了最大程度地探索展示案例的核心内容,为了制作一个案例展示花费一个星期的时间,对于谭维老师及其团队而言已是家常便饭。案例不仅要“精”,还要“细”,更要“新”。谭维老师坦言,课件里的大量案例都是在制作过程中现找的。“界面设计是发展非常迅速的领域,网络产品迭代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且不同时期有着不一样的流行风尚与设计需求,因此,课堂案例必须紧跟时代。”谭维介绍说,“教学视频里的每一张PPT、每一张图片、每一段文字、每一个动态效果都历经了无数次反复推敲、修改与完善,最终打磨出这样一份满意的答卷。”

“未来的教学中,专业课程通过网络在线学习的方式会越来越多,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是大势所趋。”谭维老师认为,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把线下课程转化成线上视频会成为常态。网络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给学生和老师提供了在线讨论的平台。传统教学方式因为老师的精力和时间问题,无法顾及到每个同学,但大数据通过后台检测与统计,可以掌握每个同学的学习状态,时间上也更有弹性,线上重复观看也弥补了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同时,线下老师接收学生的反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也同样重要。


线上讨论紧扣界面设计知识点,跟踪设计新技法和风格,调动学生参与分享评价,线下项目小组团队合作,老师的主要作用在于指导答疑。


谭维这样诠释“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老师承担引导、助推作用”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具有培养求真务实,具有创新精神的新时代人才。

对于谭维老师而言,这次全国数字创意教学技能大赛的经历是一次意义非凡的体验,过程中有艰辛、有挑战,也有最后的硕果累累。如今,《UI界面设计》已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线,成为一门广受学生好评的课程。能引导更多非专业、零基础的学生去尝试界面设计,是最让她感到欣慰的一件事。


文案 | 朱诺怡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编辑 | 王莛雯 吉成静

责编 | 饶清强

点亮“在看”,为不断取得突破的南邮老师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