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航天梦想,南邮提案入选模拟政协提案最佳作品!
近日,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秘书处联合开展的2022年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落下帷幕,经省级团委推荐、团中央初审、专家评审、网络点赞、评审会集体终审等环节,我校“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航天科普教育的提案”成功入选2022年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最佳作品(100件)!
耀眼的成绩背后是一群默默努力的团队成员们,他们不断创新进取,为青少年航天科普教育团结奋进;他们砥砺深耕,在少年的心中播种航天梦想的种子,他们就是南京邮电大学“缘起金陵,夏行真州”实践团队!
南京邮电大学“缘起金陵,夏行真州”实践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利用暑期前往扬州仪征城南都会小学开展航天科普教育活动,在实践途中以铿锵足音应和新时代旋律。为了给小朋友带来生动有趣的航天科普课,团队精心准备了半个月——确定流程、完善内容、情景演练......队员黄钰芪说:“我们被小学生们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打动,同时也更深刻地认识到青少年航天科普教育对发扬中国航天精神,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力量的重要作用。”在这样的驱动力下,实践团成员们集思广益,结合中小学生实际,提出了聚焦青少年群体航天科普教育的提案并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路径建议。
成功路上不只有鲜花和掌声,还有荆棘和迷雾,但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在完成提案的初稿后,“缘起金陵,夏行真州”实践团队发现初稿的具体呈现与想象中的内容存有偏差,“我们没有从新的角度去阐述主题,也欠缺有说服力的新材料和典型事例。”在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后,为了得到理论和实践的支撑以更好地完善内容,他们仔细研读了相关政策并深入了解国家航天事业发展的相关历程,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其中,最终顺利解决了提案初稿创新性不够突出和感染力不够强烈的问题。
从提案的提出再到成功入选2022年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最佳作品,离不开团队成员精诚团结的合作与分工。在团队建立之初,黄彦涛等人就关注到了“‘最美太空教师’王亚平探索宇宙,播种梦想的故事”,抱着对航天事业的浓厚兴趣,他们一拍即合,自发组建了最初的团队,并在老师的指引下决定以青少年航天科普教育为着眼点,拟定一份有分量的模拟政协提案。队长黄彦涛说:“为了让团队分工更加明确和系统化,我们邀请了班级里综合能力强、有责任心和奉献精神的同学加入队伍,渐渐形成了如今的规模。”团队中的所有人都各司其职,每天工作完工后,他们都会组织会议来总结当天的收获和疏漏,以便扎实推进第二天的工作。独行快,众行远。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
行千里,始于足下,一步一脚印才能到达目的地;望星空,怀抱远大理想,以追寻与探索的热情才能指引实践的成功。团队的实践从未停滞于文字表面,而是真正投入实践。
实践团在扬州仪征开展航天科普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除了开展“问天·求索,共筑航天梦”系列活动以及“描摹科技蓝图,引领梦想起航”科技展示活动,他们为小朋友们带来了“赓续红色基因,传承家国情怀”理论普及课、“探索律动音符,奏响青春华章”主题音乐课、“巧用化学之趣、点亮美好生活”化学实验课系列课程开拓学生的视野;还为当地困境孩童送去了助学大礼包,并联合社会力量为当地小学捐赠了一批航天科普图书、空间站航天器模型,在他们的图书馆搭建起了“星光航天读书角”。
在被问到科普过程中印象深刻的事,团队成员罗一振提到了“共筑航天梦”系列活动环节:团队开展的无人机、天和核心舱、问天梦天实验舱等航天知识普及课和空间站、航天器模型展示环节吸引了全体同学的注意。“我们先是自行学习相关知识,对空间站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深刻了解之后,再将它们转化为小学生能理解的知识和语言,配合着实物模型带领学生们感悟国家航天重大成果。”在面对学生代表的积极提问时,团队成员也能够绘声绘色地细致讲解,而这都离不开他们前期花费的功夫。
罗一振说:“当我们询问学生对空间站的感想时,有一名小学生说:‘虽然我知道成为一名宇航员很难,但我相信只要坚持努力,我一定有机会登上我国的空间站,那该有多自豪啊!’听到他纯真而坚定的语言,我感受到了孩子们对航天知识的渴望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科普航天知识的决心。”航天科普实践活动寄寓着实践团队的美好期许,在科技展示环节,团队将学院科协同学们制作的无人机、万向轮轨道车等科技成果演示给青少年们,向他们分享其中的基本原理与技术知识,希望通过由大学生亲手制作的科技成果的展示活动,激起青少年朋友们对航天科技将的向往,在他们心中埋下勇于探索的种子。
一路上,团队脚踏实地,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做踏实的功夫,以最大的热情迎接最纯真的希望,在仰望星空的路上行稳致远。
在团队指导老师周宇眼里:加强青少年航天科普教育,既有助于传承中国航天精神,又可以激发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更是提高青少年科学涵养、为航天事业储备新生动力的有力举措。团队成员汤维清在谈及这次经历的收获时说到:“在实践过程中,我被小朋友们对知识的渴望所感染,只要有一颗对航天梦不断追求的心,每个人都能参与到航天事业的发展中。”团队成员蒋辰涛也表示,他们未来会继续在科普的路上努力,为社会贡献自己一份力量。社会实践将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促进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提升能力、开阔视野;在磨炼意志、奉献爱心的过程中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只有敢于将信念镌刻在奋斗征程,将责任书写在热血青春,我们的生命才能更加夺目光彩。
每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期间,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会组建近千支志愿服务团队走进社会,服务社会。未来,学院将继续以上好一堂最大的实践教育课和一堂最大的国情社情思政课为目标,引导更多青年在广阔天地中受教育、做贡献、长才干”,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分团委书记、团队指导老师丁杨说到。
使命担当,是心系国家,甘于奉献;
生逢其时,该拼搏奋进,勇立潮头;
有为青年 无畏挑战
采访|马萌骏 王睿思
图片 | 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 尹 楠
责编 | 饶清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