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让雷锋精神在志愿服务中璀璨绽放

竭诚奉献的 南京邮电大学 2024-03-13

根本固者,华实必茂;源流深者,光澜必章。阳春三月,我们注定要与一个名字相伴而行——雷锋。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1周年,也是第25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在过去的61年里,学雷锋活动在全国范围内持续开展,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心灵。

3月以来,南京邮电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以大力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为牵引,着眼志愿服务建设全局,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开创学雷锋工作新局面: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志愿服务工作项目化、规范化、品牌化;搭建优势载体平台,为志愿服务注入新时代文化内涵。当好传承者、践行者和阐释者,让雷锋精神在校园内外蔚然成风,绽放新时代的光芒。

“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是新时代青年干事创业、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的应有之义。学校通过强化组织保障、健全工作机制、培育服务队伍等有效举措,力促志愿服务工作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发展。

深刻把握雷锋精神时代内涵,近年来,学校着眼志愿服务常态化,组织志愿服务队伍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月”“志愿服务行动表彰”等活动,将志愿服务纳入育才全过程。为进一步提升志愿服务工作动员力,学校着眼长远、立足当下,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多级联动的志愿服务组织网络,成立“青柚”志愿服务总队和院级志愿服务分队,先后注册设立校院级志愿公益类社团26个,聘请校团委志愿服务干部35人。

新征程上,如何让志愿服务不再是“逢年过节”的集中献爱心,而是根植脑海的“肌肉记忆”?学校抛出问题的同时,积极探寻答案。学校制定《南京邮电大学本科生创新拓展(自主)学习实施办法》《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管理办法》《南京邮电大学青年志愿者联合会章程》等系列规章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志愿者注册登记、活动记录、嘉许回馈等工作制度,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发展。

以队伍建设提升志愿服务专业化、精细化、社会化水平。聚焦志愿者服务队伍建设,学校依托智慧学工等网络平台,推动全体学生成为注册志愿者,目前全校已有2.3万余人成功注册志愿者。同时,以学校相关学科专业为支撑,聘请专业教师开展理论和实践研究,累计组建以专业特色为基础的志愿服务团队36支,组织28位教师参与志愿服务管理、教学或指导。

“以强化思想价值引领、服务党政中心、尊重青年主体地位为原则,学校着力健全完善组织、项目、平台、文化‘四位一体’工作体系,切实提升志愿服务育人的动员力、影响力、服务力和感染力。”学校团委书记秦昌建说。

“让志愿服务成为一个品牌”

连续13年举办冬季义卖活动,助力四川省大竹学子们成长成才;开展志愿服务月系列活动,遴选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项目等典型案例,展示志愿服务项目成果和青年志愿者良好形象;15000余名师生奔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进行暑期社会实践……一批批有特色、有影响力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纷至沓来。

坚持项目牵引、品牌引领,2014年,学校决定实施“邮青春 邮梦想”研究生支教团项目,并将其作为共青团服务党政中心工作、提供人才支撑、密切联系青年的重要工作,不断挖掘青年志愿服务亮点。

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者。截至2024年,研究生支教团已连续9年向四川、青海、新疆、贵州和甘肃等地派遣104名志愿者,成功入选中国科协“翱翔之翼”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项目、江苏省首批青春助力“双减”志愿服务示范项目……

持续践行“志愿在心 奉献在行”这一宗旨,年满16周岁的南京邮电大学青年志愿者联合会结出累累硕果:学校已形成时光胶囊、储爱送暖等校级品牌志愿者服务项目27个,组建“邮梦”青柚助学志愿服务队、“邮青春 邮梦想”助力基层社区治理志愿服务队2支重点团队。

聚焦区域特色社区志愿服务,学校依托校地合作平台,立足专业特色资源,探索出“社会治理+志愿服务”工作新模式,形成与社区合作的志愿服务项目67个,学校20个院系团组织顺利结对鼓楼区13个街道团(工)委,开展“长期、常态、深度”融合共建。同时,积极对接中国网络媒体论坛、江苏互联网大会、江苏发展大会、南京马拉松、仙林半程马拉松等重大赛会,先后组织2000余名青年参与志愿服务。

从点上突破,到线上布局,再到面上推进,学校志愿服务团队经历了从有到优、突破成势的转变,“一院一品”工作格局渐次成型。

雷锋精神历久弥新,在于日常、在于经常。学习雷锋精神也是如此:不在事大事小,贵在坚持,一以贯之。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青年志愿者前往明心幼儿园开展关爱特殊儿童志愿服务活动,为自闭症儿童送去关爱;现代邮政学院青年志愿者前往南京市鼓楼区建宁路安乐村社区,开展清扫河道两侧卫生、规整社区杂乱单车等活动;应用技术学院青年志愿者联合多家单位,为街道居民提供理发、测血压、口腔检查等便民服务……通过一件件大学内外的小事投身到新征程“热辣滚烫”的志愿服务事业中去。


“代代相传、历久弥新”

进入新发展阶段,如何让雷锋精神融入志愿服务绽放新的光彩?纵向上,学校注重搭建完整高效、协作互补的平台载体;横向上,突出延伸多元融合、联动发展的文化体系。

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学校积极搭建“智慧学工”信息平台,建立工作数据库,推动志愿者和志愿服务活动管理的精细化。2023学年度,全校通过智慧学工系统志愿服务模块累计注册志愿者超2.3万人,累计服务时长超55万小时,注册志愿者人均志愿服务时长超20小时。目前,学校正积极推行“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着力提升志愿服务管理效能和工作效果。

培训学习、遴选培育同频共振。学校积极组建专业培训导师团队,根据志愿服务活动类别量身定制专业课程,“通识+专业”“理论+实践”“集中+分散”“线上+线下”四个模式相结合,实现志愿者上岗前100%培训,上一年度培训骨干注册志愿者人次达430人。采用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模式,举办校级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和志愿服务嘉年华活动,遴选培育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开展“雷锋式”团支部创建活动,强化对二级团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支持力度,全力培育更多优秀志愿服务项目。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再到代代相传。如果说,将志愿服务“外化于行”是带动一群人的关键因素,那么,将志愿精神“内化于心”是影响几代人的必然选择。

将志愿服务文化理念厚植于心。学校利用学雷锋纪念日、国际志愿者日等,以党(团)支部为单位开展志愿服务主题党(团)日活动,大力弘扬志愿精神,同时有效利用多元化新媒体平台,探索志愿服务与青年需求相结合的新媒体文化产品和实体文创产品供给新路径,高效能展示学校志愿服务工作的品牌项目。

让青年大学生尽展新时代风姿。学校将志愿服务工作纳入团内外评选表彰考评体系,定期举办志愿服务先进个人、项目和集体等评选活动,选树一批志愿服务先进个人和集体,致力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随着近年来学校布局的落地生根,志愿服务工作相继“开花结果”:学校青年志愿者联合会获“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研支团队长顾怡获“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西部计划志愿者谢彪同学服务期满后扎根西部边陲克孜勒苏柯尔克孜州乌恰县黑孜苇乡,杨延同学被评为援疆工作先进个人……

END


稿件来源 | 南京邮电大学团委

文案 | 闻友龙

编辑 | 王  馨 尹  楠
校对 | 饶清强
责编 | 徐   磊
点亮“在看”,为南邮点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让雷锋精神在志愿服务中璀璨绽放

竭诚奉献的 南京邮电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